為什麼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庫區的河面,會出現「水煮黃河」奇觀?

2020-12-14 地理沙龍號

河流是地表沿著窪地常年或季節性流動的水流,可以分為常年性河流和季節性河流(多分布在乾旱地區)。在地表徑流中「河流」是人類利用最為廣泛和深入的水體,人類的先民自古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世界上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地區,都發育有古代文明,比如非洲尼羅河下遊地區、亞洲西亞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下遊地區、亞洲南亞恆河的中下遊地區和亞洲東亞黃河和長江的中下遊地區都孕育出了燦爛的人類文明。河流中下遊地區形成的衝積平原,有著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自然條件,是農業生產的理想地區,也是人類大規模聚居的理想區域。

「水煮黃河」奇觀的出現原因

到了現代,河流沿岸依舊是人類聚居的理想場所,許多著名的城市都位於河流沿岸,人類對河流的開發利用也越來不斷的深入。具體來說河流對於人類有提供水資源、航運開發和水能開發等方面,此外河流還有美化環境、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淨化水中汙染物質等功能。為了開發和利用河流的各種功能,以及便於對河流的治理,人類在河流上修建了許多的水利工程。我們以我國的母親河黃河為例,來了解一些位於黃河上不同功能的水利樞紐。

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但是黃河的徑流量並不大,加上泥沙淤積,黃河並不適宜航運開發,不過黃河流經我國三級階梯,在階梯交界處,特別是位於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交界處的黃河上遊地區,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蘊藏量較為豐富,修建了青銅峽、劉家峽、李家峽和龍羊峽等水電站。此外,黃河的含沙量極大,在黃河下遊地區由於黃河攜帶的泥沙大量沉積,從而形成了地上河,為了治理黃河泥沙以及調蓄洪水,我們在黃河上建設了小浪底水利樞紐,具有防洪、防凌、發電、排沙等多項功能。

河套平原地圖

黃河幹流流經我國的三大自然區,中上遊流經我國的青藏高寒區和西北乾旱半乾旱區,下遊地區位於我國的北方地區,從氣候角度來看,黃河流經的寧夏及內蒙古河套地區降水稀少,水資源相對短缺,而滾滾而過的黃河河水是該地區重要的水資源來源,當地居民引黃河河水,發展灌溉農業,從而形成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兩大灌溉農業區。為了更有效的引黃河河水進入河套平原地區,我國在建國初期建設了「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工程」。

三盛公水利樞紐位置圖

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黃河幹流巨大「幾」字型的西北角,地處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庫布齊沙漠的邊緣,也就是位於河套平原總乾渠的上遊,該水利工程是總乾渠的心臟,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具航運、公路運輸、發電及工業供水,漁業養殖綜合利用的閘壩工程。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工程攔河閘全長309米,攔河大壩全長超過2000米,通過大壩可抬升閘前水位大約5米,從而給河套平原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工程不僅僅是一項水利工程,而且還形成了「水煮黃河」的氣象奇觀。

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

「水煮黃河」是指發生在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的水庫庫區,每年河流封凍前,時間大約在每年12月底至1月初,庫區內就會出現濃霧瀰漫的場景,霧氣直接從河面升起,遠遠望去猶如水面沸騰,就像煮餃子時開鍋的場面,蔚為壯觀。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場景呢?實際上「水煮黃河」現象也並不十分常見,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幾方面,我們知道霧的形成首先要有充足的水汽,水庫庫區寬闊的水面且水深較深,加上比熱較大,冬季溫度相對偏高,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汽。

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水煮黃河」景觀

其次,水汽遇冷凝結才有可能形成液態小水滴,從而形成霧,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地處北緯40°左右,冬季冷空氣影響較為頻繁,當庫區蒸發的水汽遇到冷空氣時,就會冷卻凝結形成霧。當然,冷空氣前進的速度不能太快,不然很容易吹散霧氣,通常是行進較慢的弱冷空氣南下時,容易形成「水煮黃河」景觀。在一天之中,「水煮黃河」現象也不是都會發生,一般發生在晴朗的早晨,此時水溫低,水汽充足,而氣溫更低,利於水汽凝結,時間一般在7點半至9點半左右,到了日出後通常就會消散。「水煮黃河」是人類行為和地理環境共同營造的一處景觀。

冰封的三盛公水利樞紐庫區

相關焦點

  • 【冬日奇觀】海冰、海浩、極地渦旋,水煮黃河都是講的什麼地理知識?
    北極渦旋(冷空氣)就會被擠壓南下,會造成大範圍的寒潮。來自北極的冷空氣俯衝南下,一發不可收拾。極渦在分裂後,通常有兩個主要移動方向,一是影響北美,二是遊蕩亞歐。所以,在年的冬季芝加哥出現如《後天》的場景,應該是北極渦旋受到了某股暖氣流的影響所致。  今天的微博熱搜裡出現「內蒙古水煮黃河」  下面的評論讓人捧腹大笑  「水煮黃河?
  • 黃河濟南段結冰封河,河面上竟出現密密麻麻的朵朵「睡蓮」?
    天寒地凍時節,正值黃河凌汛期,自2021年1月7日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封河後,黃河看起來便失卻了印象中滔滔不絕一瀉千裡的氣勢。漫步濟南黃河岸邊,極目望去,層層疊疊的冰凌連綿不斷。大部分河面上都覆蓋著錯落的冰塊,冰塊隨著黃河水或急或緩地流淌,便形成了冬日黃河上著名的流凌景觀。隨著河面上的冰凌越來越多,就會出現冰凌堵塞河道,進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水位明顯上漲,這種水文現象也就是凌汛,俗稱「冰排」。冰凌是產生凌汛的主導因素,因而在冬季黃河河務部門一般會採取破冰的方法來防治。這巨大的冰塊就是破冰後出現的,看起來像厚厚的水泥板預製件。
  • 當「水煮黃河」遇見流凌,是兩極反轉還是浪漫的邂逅?
    "水煮黃河" 和流凌 李海濤/攝 去年的「水煮黃河」美上了熱搜,那麼今年 什麼是「水煮黃河」?是由於河面上的空氣遇冷,形成一層霧氣所致,似鍋鼎滾,沸熱氣騰騰,彼時仙氣飄飄,好像誤入了蓬萊!
  • 「中國夢·黃河情」「憂患河」變身「幸福河」的探秘 走進黃河...
    黃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自古以來,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於世,水患頻發,給其流域民眾帶來了深重災難。黃河寧,天下平。實現母親河歲歲安瀾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夙願。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治理開發裡程碑式的特大型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工程,將夢想變成現實,小浪底人進行了哪些恢弘探索與實踐?書寫了怎樣盪氣迴腸的治黃篇章?
  • 黃河內蒙古段出現流凌 部分河段流凌密度達到70%
    每年的11月下旬,黃河內蒙古段因為氣溫下降,河面會出現結冰的情況,冰塊混合在水中一起向下遊流去,這種現象被稱為流凌。11月23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段出現流凌。隨著氣溫不斷下降,12月1日,三湖河口的流凌密度達到了70%。
  • 黃河內蒙古段累計封河470公裡
    中國水利網站12月14日訊(記者 李建國)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了解到,近期受冷空氣影響,黃河內蒙古段持續封河,截至12月14日10時,黃河內蒙古段封河470公裡(含萬家寨庫區65公裡)。  海勃灣事例樞紐壩址上遊烏蘭淖爾鎮蘭亭廣場處封凍9公裡,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天吉泰鎮天吉泰村五社(左岸堤防樁號99)至萬家寨水利樞紐壩址河段封凍,封凍河段有多處清溝。封河長度較昨日增加86公裡。烏海市段以下未封河段流凌密度5%-70%。
  • 大美黃河留下奇觀 九省媒體聯動邀您「打卡黃河」
    大美黃河留下奇觀 九省媒體聯動邀您「打卡黃河」 2019-09-25 10:03:22 來源:大河網  |  作者:孫貝 | 字號:A+ | A- 億萬中華兒女心中,黃河是母親河,滋養我們生生不息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為我們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黃河之於洛陽,意義重大。前不久,河南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明確指出,洛陽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責任重大。
  • 山西有一知名景點,地處兩省交界之間,被譽為「黃河奇觀」
    與長江平緩的平流不同,黃河給人的印象總是奔騰不息,充滿豪邁感。正因如此,中國最著名的兩條河流才成為不同景觀的代表。如果你喜歡寧靜,想在寧靜中感受大自然展現的河流之美,那麼你一定要到長江去感受。如果你是大自然的豪放者,想要展現你的開闊胸懷,那麼你一定要到浩浩蕩蕩,東流而去的黃河去獲得一次真正的體驗。山西的這個景區位於兩省交界處的黃河邊。以其壯麗奔騰的風光被譽為「黃河奇觀」。這個景區就是著名的壺口瀑布,它位於晉陝交界的黃河沿岸,所以從管轄範圍來看是兩省共有的景區。如果以壺口瀑布為中心,兩省省會所在的東西兩側大致相似。
  • 黃河奇觀 山西永和乾坤灣
    永和乾坤灣 仙人灣 黃河蛇曲地質公園一條黃河,一個奇灣,一把紅棗,一段鄉愁!這就是永和,一個看似不大、人口不多,卻蘊含黃河文化的千年歷史,又傳揚著紅軍東徵精神的一座山城。永和縣坐落在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九曲十八彎的黃河奔騰而過。走進永和,如同投入黃河母親的懷抱,在這裡,聆聽著母親河奔流向前的豪邁,回味著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饋贈,感受到的是河水滔滔的大氣磅礴!
  • 河長史萬鈞:講好「黃河故事」 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史萬鈞表示,黃河流域應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建設力度,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促進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您認為現在的黃河生態環境對比之前有了哪些變化?史萬鈞:近年來,烏海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眼加強生態保護,從建、管、治三向發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在生態建設方面,先後實施海勃灣至海南城際快速通道綠化、甘德爾山沙坡花草帶綠化、黃河庫區大壩綠化等多項重點生態工程,形成了烏海湖西岸3000畝防護林帶、東岸3萬畝環湖生態系統。
  • 揭秘黃河濟南段「容顏」:38年未遇洪水 20年不曾斷流 黃河水越來越...
    「黃河在歷史上頻繁改道,最近的一次大改道就是在1855年。黃河治理的難度可以用一句古話看出來: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1946年,冀魯豫解放區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開啟了人民治理黃河新紀元,至今已經創造了伏秋大汛73年不決口的歷史。」
  • 泰伯公仲雍公從黃河來到長江,夫差公連接了長江與黃河
    在牧野大戰之前約一百年,泰伯公辭讓王位,與二弟仲雍公一起,從黃河支流渭河流域的周國岐邑,經過漢水(一說是經過黃河中遊北岸的中條山地區),來到了長江下遊南岸,並紋身斷髮,篳路藍縷
  • 黃河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段流凌密度進一步加大,部分河面開始逐漸封凍
    黃河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段流凌密度進一步加大,部分河面開始逐漸封凍 發布時間:2020-12-11 09:27:00      作者:任君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   近日,受冷空氣影響,黃河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段流凌密度進一步加大,部分河面開始逐漸封凍。
  • 黃河封凍冰濤湧
    河面上冰花盛開,冰濤湧動,蔚為壯觀。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河面上冰花盛開,冰濤湧動,蔚為壯觀。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 黃河結束凌汛期
    中新社鄭州3月18日電 (趙暉 蒲飛)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18日全線開通。隨著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黃河2019~2020年度凌汛期宣告結束。黃河水利委員會消息稱,本年度黃河凌汛期歷時121天,全河封凍總長度699.5千米,未發生凌汛災害。自2019年11月19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首次出現流凌,黃河進入2019~2020年度凌汛期。至2月1日,全河封凍總長度最長達699.5千米。
  • 河南濟源有一處黃河三峽,比長江三峽更加靜謐,仿佛畫中的世界
    黃河三峽有「中原第一高峽平湖,華夏罕見大河風光」、「皇家山水」之稱,雖然在名氣上比不過長江三峽,卻也是一處山靈水秀的好地方,在以山為主的北方,自有一股清秀的風韻。黃河三峽,顧名思義,和長江三峽一樣有三條景色壯麗的大峽谷,分別為「孤山峽」、「龍鳳峽」和「八裡峽」。
  • 天下黃河第一大直彎——關河勝景奇觀
    這種絕無僅有的奇觀、獨一無二的偉景,這堪稱天下一絕的大氣象、大境界,只有在潼關才會看得見。民國時期的著名文人張恨水在《潼關的風景》中云:「以我在各處看黃河而論,我覺得這裡第一。」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現在如果遇見雨水很少的年份或者季節,咱們國家很多地方依舊會出現水量短缺的情況。著名的南水北調已經說了很多很多年,但是利用人力改變自然又是何其艱難的事。
  • 黃河中下遊分界點竟然有三個?是如何確定的?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
    在其中的一段話裡他這樣說道:「黃河由青藏高原奔騰而下,流過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至河南鄭州附近的桃花峪進入黃河下遊,下遊河道長768公裡……」在河南鄭州附近的桃花峪進入下遊,這樣的表述意味著就是桃花峪就是黃河中遊、下遊的分界點。但是記得初中時的地理課本上學習過的好像黃河的中遊、下遊分界點是一個叫做「舊孟津」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