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刀闊斧」到微創DSA可視介入——放射科介入診療助力醫院內...

2020-12-14 瀟湘名醫

1.什麼是介入診療

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2.介入診療的優勢

創傷小、簡便、安全、有效、併發症少、明顯縮短住院時間。

對於外科需治療類疾病

介入治療相對與外科治療優點在於無需開刀暴露病灶,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損傷小、恢復快、對身體正常器官的影響小;對於目前治療難度大的惡性腫瘤,介入治療能夠儘量把藥物局限在病變的部位,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對於需內科治療類疾病

介入治療相對與內科治療優點在於藥物可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不僅可大大提高病變部位藥物濃度,還可大大減少藥物用量,減少藥物副作用。

3.目前我院放射科可開展的介入項目

①肝細胞癌經動脈化療栓塞治療(TACE)

肝動脈灌注化療術(TAI)

肝動脈插管連續滴注抗癌藥物,使藥物直接作用腫瘤組織內,提高局部藥物濃度,達到治療腫瘤,緩解症狀和延長生命的目的。

肝動脈栓塞術(TAE)

將導管選擇性插入到腫瘤的供血靶動脈後(對血管的超選擇),以適當的速度注入適量的栓塞劑,使靶動脈閉塞,引起腫瘤組織的缺血壞死。

通常採用Seidinger法穿刺股動脈,成功後先進行診斷性肝動脈造影,明確腫瘤的位置、大小、數目及供血情況,在已導絲導管法選擇性插管至腫瘤的供血動脈。

適用:不能手術的中晚期肝癌(HCC)患者,無肝腎功能的嚴重障礙

;腫瘤佔整個肝臟的比例<70%;多髮結節型肝癌;手術失敗或術後復發者;門靜脈主幹未完全阻塞,或完全阻塞但肝動脈與門靜脈間代償性血管形成;腫瘤切除前;肝癌切除術後,預防復發。

優勢:操作簡單易行,安全微創;療效確切,治療成功者AFP迅速下降,腫塊縮小;可以重複進行,診斷造影清晰,便於對比;雙管齊下療效好,毒性較全身化療小;費用相對比較低。

②CT引導下肝臟、肺部穿刺活檢術

CT引導下穿刺活檢是一種在CT導引下對全身各部位興趣病灶(靶病灶)經皮穿刺取得病理標本而最終獲得病理診斷的非血管介入技術。因CT能清晰顯示病變大小、形態、位置、壞死空洞區,能明確顯示與臨近血管、神經等的良好解剖關係,故可精確確定進針部位、角度和深度,避免損傷血管、神經和脊髓等,從而大大提高了介入操作的安全性、成功率和病理準確率。

適用:臨床及各種影像學檢查未能確診的全身各部位軟組織或骨性病變,尤其臨床高度疑診惡性病變者,應及時活檢確診;臨床及影像學檢查診斷為惡性腫瘤,化療、放療前須明確組織-細胞學診斷、篩選分子靶向藥或為手術提供參考依據者;臨床與影像學檢查意見不一致,治療上難以決定治療方案及手術方式,需進行組織定性、分型及分化程度診斷者;各種感染性及良性病變(如炎症、膿腫或結核、良性腫瘤等),需明確病原體、做藥敏試驗及定性診斷者;某些部位較深且解剖結構複雜,如頸、胸、腰椎手術活檢困難較大者,可先採用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優勢:方法簡便,對組織損傷小;出血少,較為安全;感染機會少;可在門診於局部麻醉下進行,也不影響早期治療。

左肺上葉腫瘤穿刺活檢

肺小結節定位

肝右葉腫瘤穿刺活檢

③CT引導下全身各部位積液的引流

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利用穿刺針和引流導管等器材,對人體管道、體腔或器官組織內的病理性積液、血腫、膿腫或膽汁、胰液、尿液等體液淤積進行穿刺抽吸、引流,達到減壓和治療的目的。經皮穿刺引流術常用於全身各部位的膿腫、囊腫、漿膜腔積液、膽管或泌尿道梗阻、顱內血腫的穿刺引流。在對抽出液進行細胞學、細菌學和生化檢測,作出鑑別診斷和指導用藥的同時,還可以經引流導管進行局部抗炎、引流等治療,達到減壓、消炎等作用。

適用:全身各部位積液、膿腫引流;肝內膽管擴張引流術(PTCD);膽囊造瘻術;包裹性胸腔積液等。

肝膿腫穿刺引流

CT引導下胸腔積液引流

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引流術(PTCD)

肝癌TACE經導管肝動脈栓塞注治療

介入診療新技術手段的開展,是市人民醫院醫療技術能力提升的一個縮影,一方面提升了我院醫務人員的綜合診療水準,更重要的目標是服務於廣大病患。

目前放射科已成功開展多例介入診療術,部分PTCD經過術、前術後的病例,影像與實驗室檢查比對,各項重要指標均有很大的改善,通過介入診療手段為腫瘤晚期、無法手術的病人做的最好的幹預,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狀態、減輕病痛,,提升了病患的生活品質,延長了生命。做我們力所能及的幹預,給予患者最大的幫助,這也體現了我們醫院的人文關懷。

【來源: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兗州區中醫醫院介入放射科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我院骨科、腫瘤科在介入放射科(導管室)配合下分別成功開展了腰椎椎體成形術和肝動脈造影化療栓塞術,率先在我院創新開展了介入診療工作,填補了我院介入治療技術的空白,標誌著我院介入專業診療技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第一屆湘雅-中山肝癌介入診療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此次大會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放射科與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影像與微創介入中心共同倡議舉辦,旨在加強中山大學醫學院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肝癌介入診療領域的交流,建立在難治性肝癌臨床治療和科學研究方面的高水平合作。
  •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1小時成功完成5例TIPS微創介入手術
    手術中  近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介入放射科兩支團隊僅用了11個小時,便成功完成5臺TIPS介入手術,為病人搭建起「生命的通道」。  TIPS手術雖是微創手術,對病人損傷較小,但技術複雜,是介入放射學難度很高的手術之一,在外周血管診療手術分級中屬於難度最高的四級手術,所以雲南省內一些醫院包括部分三甲醫院還不能獨立開展該手術,能開展該手術的醫院,一天開展的數量也不會超過3臺。
  • 滬上專家蒞臨「嘉一」指導交流介入診療
    為加快醫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高介入診治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動學科建設,9月4日下午,嘉興市第一醫院邀請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副院長、超聲科主任徐輝雄教授等
  • 我院放射科成功開展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PTCD)
    2020終究是不平凡的一年,我院放射科在次仁國傑主任的帶領下,各方面業務穩中有升,介入診療組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PTCD)項目的開展是對放射科業務範圍的拓展,標誌著放射科由單一的診斷向診斷/治療方向全面發展。我院是繼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後第二家在自治區範圍內開展PTCD術的三甲醫院,開創了西藏西部介入診療的先河。
  • 特種作戰與「微創介入」
    ■董 偉  張全禮微創介入治療是指在影像引導下,以最小的創傷將器具或藥物置入到病變組織,對其進行物理、機械或化學治療的微創技術。該療法「微創性、精確性」的特點與特種作戰行動要求某種程度上相契合,因而研究微創介入可以幫助我們打開特種作戰思路。精編力量,淡化行動痕跡。借鑑微創介入創口極小的特點,特種作戰應精幹編組力量,力求淡化行動痕跡。一是小編成、大支撐。特種作戰是大體系支撐下的精兵作戰。小編成的作戰力量是隱蔽行動、靈活機動、快速反應的重要前提,大體系的保障力量是精確指揮、精準行動、精控態勢的有力支撐。
  • 每晚耳朵裡響起「嘣咚」聲,被折磨8年,她一度絕望到想放棄治療
    「其實,放射科是集檢查、診斷、治療於一體的,我們開展幾乎所有的影像學檢查和介入微創診療,其中介入診療涉及神經、腫瘤血管和非血管領域等。」放射科主任胡紅傑表示。像王女士這樣的神經血管介入治療,放射科一年要做100多例。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微創、損傷小、患者恢復快。
  • 全國先進工作者、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科主任付朝軍的故事
    在我市,有這樣一名醫生:他,21年來做了1.5萬餘臺介入手術,多項技術填補了省市空白,在我省衛生行業創建了首個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他到鄉下扶貧,搶救大咯血窒息的患者,嘴對嘴吸出患者氣道內的血塊,手被咬破,至今疤痕仍在;他因過度勞累暈倒,醒來後立即回到科室做手術,因為外地患者在等他……
  • 每周二,山東省立醫院超聲介入專家梁波到新泰市中醫院坐診
    每周二,新泰市中醫醫院邀請山東省立醫院超聲介入專家梁波教授到該院超聲科坐診,有需求者可諮詢預約。坐診地址為市中醫醫院1號樓二樓超聲科;預約電話:7253518;13854831951 ;13561777922。
  • 搭建「生命通道」 昆醫大附二院11小時完成5例TIPS介入手術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6日,記者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二院)獲悉,該院介入放射科兩支團隊近日僅用11個小時,成功完成5臺TIPS介入手術,為病人搭建起「生命的通道」。記者了解到,在該院消化內科的協助下,昆醫大附二院介入放射科閆東教授帶領兩支團隊輪流上臺開展TIPS手術,以每組做一臺手術後休息一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五臺手術的病人年紀最大的為75歲,年齡最小的是42歲。第一臺手術從早上8點30分開始,最後一臺手術結束時間是19點32分,總共歷時11小時,其中時間最短的一臺手術僅用時1小時零8分。
  • 為什麼要做肺部超導可視支氣管鏡介入技術
    為什麼要做肺部超導可視支氣管鏡介入技術是呼吸內科常見的檢查手段,主要用於肺葉、肺段的病變檢查,也可以用於提取活體組織進行活檢。做為什麼要做肺部超導可視支氣管鏡介入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用於摘取氣管異物、支氣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射化療藥等。
  • 介入二尖瓣人工腱索修復 – DMR修復的未來
    介入二尖瓣診療是目前心血管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真實世界的巨大需求,讓諸多醫療巨頭及高科技初創公司在近10年中不斷研發多種多樣的介入二尖瓣器械,目前的二尖瓣介入技術其實均源於外科二尖瓣技術,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成熟的外科二尖瓣治療技術包括(圖2):1)瓣膜置換2)瓣膜修復技術,可以大致細分為:
  • 信陽市心血管介入質量控制中心走進市各醫院開展質控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陳靜 徐世傑)近期,信陽市心血管介入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信陽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袁俊強帶領市心血管介入質量控制中心成員徐譚、賈林霞、胡兵、孫向東、張富遠、韓龍等,對全市開展心血管介入手術的七家醫院進行了手術質量控制和調研
  • 神經介入:超兩百億大市場,國產企業蓄勢待發
    分級診療下,基層醫療資源日益豐富;新農合醫保覆蓋,大幅降低居民醫療負擔;中國卒中急救地圖建設,提高基層患者知曉率和治療率。國內基層市場治療需求不斷釋放,為神經介入的發展打開空間。我們認為,相較於外資企業,本土企業在基層市場拓展上具備天然優勢。
  • 神經介入行業深度報告:介入手術皇冠上的明珠,百億藍海即將起航
    2018 年,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放射科團隊在 JNIS 雜誌上發表了 Tonbridge 通橋取栓支架與美敦力 SolitaireFR 比較的初期實驗結果。彈簧圈是一種鉑金材質的金屬絲,因出血類神經介入手術的各種需要被製成不同直徑、長度、和形狀的多種規格,質地柔軟,與一根金屬推桿相連接。在出血類栓塞手術中,將一根微導管插入動脈瘤腔內,然後用推桿將彈簧圈推入到動脈瘤腔內,當彈簧圈在動脈瘤腔內穩定時,通過通電、水壓、機械牽拉等方式解除推桿和彈簧圈的連接,最後彈簧圈在動脈瘤腔內達到栓塞血管的目的。
  • 十年「蚯蚓腿」不敢穿裙子,微創介入治療一招解除,58 歲時終於如願...
    近日,在湖南省中醫院研究院附屬醫院介入科,經過微創介入治療,58 歲的陳阿姨終於如願可以穿裙子了。不久前,陳阿姨因雙下肢淺靜脈蚯蚓狀突起伴酸脹不適、皮膚瘙癢十餘年,加重 1 月,來到了醫院介入科就診。湖南省中醫院研究院附屬醫院介入科主任鄧湘生診斷為雙下肢淺靜脈曲張,決定採用微創介入聯合治療。
  • 如何利用微創手術殺死腫瘤?
    腫瘤微創手術適合哪些情況?適用哪些病人?這些病人通過微創手術生存情況如何?本期健康周刊走進株洲市二醫院(株洲市腫瘤醫院),邀請專家名醫,為市民介紹有關情況。株洲市二醫院也是株洲市腫瘤醫院,在腫瘤治療方面積累了多年經驗。
  • 哈醫大二院田家瑋教授當選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日電 日前,由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暨中關村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北京醫師協會介入專科醫師分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微創介入醫學專家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主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等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微創介入醫學學術大會(2020 CMIC)暨微創診療新技術培訓班
  • 介入治療解難題
    在醫院行CTA血管造影發現:肖爹爹左大腿內的股動脈遠端血栓將管腔佔滿,股動脈遠端閉塞,導致膝蓋以下靠側枝循環供血,血液供應量減少,到末端腳背和腳趾就基本沒有血液供應了,所以肖爹爹才會出現以上症狀。由於肖爹爹有肺氣腫且已是高齡,在全麻下將下肢切開取栓風險高,家屬要求介入微創開通血管治療。
  • 吉林省腫瘤醫院高新院區正式開診
    醫院經過反覆推敲、精心設計,讓來院就診的患者享受到不一樣的視覺體驗,更加有利於患者康復和情緒放鬆。吉林省腫瘤醫院高新院區充分發揮強勁的診療技術實力,引進國際先進醫療設備,有體現外科領域發展的、集外科診治、搶救、微創介入治療為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化綜合手術室,包括DSA雜交手術間、美國GE16排CT的微創介入CT手術間、飛利浦UNIQFD20DSA數字剪影血管造影機、德國無線遙控MAGNUS DSA專用手術臺系統、完善的生命體徵監測系統、麥迪斯頓手術麻醉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