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介入診療
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2.介入診療的優勢
創傷小、簡便、安全、有效、併發症少、明顯縮短住院時間。
對於外科需治療類疾病
介入治療相對與外科治療優點在於無需開刀暴露病灶,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損傷小、恢復快、對身體正常器官的影響小;對於目前治療難度大的惡性腫瘤,介入治療能夠儘量把藥物局限在病變的部位,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對於需內科治療類疾病
介入治療相對與內科治療優點在於藥物可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不僅可大大提高病變部位藥物濃度,還可大大減少藥物用量,減少藥物副作用。
3.目前我院放射科可開展的介入項目
①肝細胞癌經動脈化療栓塞治療(TACE)
肝動脈灌注化療術(TAI)
肝動脈插管連續滴注抗癌藥物,使藥物直接作用腫瘤組織內,提高局部藥物濃度,達到治療腫瘤,緩解症狀和延長生命的目的。
肝動脈栓塞術(TAE)
將導管選擇性插入到腫瘤的供血靶動脈後(對血管的超選擇),以適當的速度注入適量的栓塞劑,使靶動脈閉塞,引起腫瘤組織的缺血壞死。
通常採用Seidinger法穿刺股動脈,成功後先進行診斷性肝動脈造影,明確腫瘤的位置、大小、數目及供血情況,在已導絲導管法選擇性插管至腫瘤的供血動脈。
適用:不能手術的中晚期肝癌(HCC)患者,無肝腎功能的嚴重障礙
;腫瘤佔整個肝臟的比例<70%;多髮結節型肝癌;手術失敗或術後復發者;門靜脈主幹未完全阻塞,或完全阻塞但肝動脈與門靜脈間代償性血管形成;腫瘤切除前;肝癌切除術後,預防復發。
優勢:操作簡單易行,安全微創;療效確切,治療成功者AFP迅速下降,腫塊縮小;可以重複進行,診斷造影清晰,便於對比;雙管齊下療效好,毒性較全身化療小;費用相對比較低。
②CT引導下肝臟、肺部穿刺活檢術
CT引導下穿刺活檢是一種在CT導引下對全身各部位興趣病灶(靶病灶)經皮穿刺取得病理標本而最終獲得病理診斷的非血管介入技術。因CT能清晰顯示病變大小、形態、位置、壞死空洞區,能明確顯示與臨近血管、神經等的良好解剖關係,故可精確確定進針部位、角度和深度,避免損傷血管、神經和脊髓等,從而大大提高了介入操作的安全性、成功率和病理準確率。
適用:臨床及各種影像學檢查未能確診的全身各部位軟組織或骨性病變,尤其臨床高度疑診惡性病變者,應及時活檢確診;臨床及影像學檢查診斷為惡性腫瘤,化療、放療前須明確組織-細胞學診斷、篩選分子靶向藥或為手術提供參考依據者;臨床與影像學檢查意見不一致,治療上難以決定治療方案及手術方式,需進行組織定性、分型及分化程度診斷者;各種感染性及良性病變(如炎症、膿腫或結核、良性腫瘤等),需明確病原體、做藥敏試驗及定性診斷者;某些部位較深且解剖結構複雜,如頸、胸、腰椎手術活檢困難較大者,可先採用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優勢:方法簡便,對組織損傷小;出血少,較為安全;感染機會少;可在門診於局部麻醉下進行,也不影響早期治療。
左肺上葉腫瘤穿刺活檢
肺小結節定位
肝右葉腫瘤穿刺活檢
③CT引導下全身各部位積液的引流
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利用穿刺針和引流導管等器材,對人體管道、體腔或器官組織內的病理性積液、血腫、膿腫或膽汁、胰液、尿液等體液淤積進行穿刺抽吸、引流,達到減壓和治療的目的。經皮穿刺引流術常用於全身各部位的膿腫、囊腫、漿膜腔積液、膽管或泌尿道梗阻、顱內血腫的穿刺引流。在對抽出液進行細胞學、細菌學和生化檢測,作出鑑別診斷和指導用藥的同時,還可以經引流導管進行局部抗炎、引流等治療,達到減壓、消炎等作用。
適用:全身各部位積液、膿腫引流;肝內膽管擴張引流術(PTCD);膽囊造瘻術;包裹性胸腔積液等。
肝膿腫穿刺引流
CT引導下胸腔積液引流
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引流術(PTCD)
肝癌TACE經導管肝動脈栓塞注治療
介入診療新技術手段的開展,是市人民醫院醫療技術能力提升的一個縮影,一方面提升了我院醫務人員的綜合診療水準,更重要的目標是服務於廣大病患。
目前放射科已成功開展多例介入診療術,部分PTCD經過術、前術後的病例,影像與實驗室檢查比對,各項重要指標均有很大的改善,通過介入診療手段為腫瘤晚期、無法手術的病人做的最好的幹預,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狀態、減輕病痛,,提升了病患的生活品質,延長了生命。做我們力所能及的幹預,給予患者最大的幫助,這也體現了我們醫院的人文關懷。
【來源: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