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這麼多年的《鹿柴》,「柴」字怎麼讀?很多人都讀錯了

2020-12-10 解憂詩詞

學過古漢語的都知道,現代的語言和古代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例如古代的「走」,其實是跑的意思;古代有「入聲」而現在已經沒有了。

很多人在讀古詩詞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字應該怎麼讀。

印象最深的就是王維的《鹿柴》了,背了許多年,才發現,原來是鹿柴(zhài),而不是

鹿柴(chái)。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閒居輞川時所作,入選教科書,幾乎人人都會背,但是很多人卻常常讀錯標題。

鹿柴唐代·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在新出的部編版語文教材,變化最大的應該是古詩文這一塊了,刪減了一些經典篇目,例如《陳涉世家》、《孔雀東南飛》,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篇目。

而且如果細心的話,我們會發現一些詩詞中的字和讀音發生了變化。

例如「白雲深處有人家」,如今已經變成「白雲生處有人家」了。

還有賀知章的「鄉音無改鬢毛衰」,記得我小時候念的是「shuāi」,但是大學的文學課教授卻告訴我應該念「cuī」,而且近幾年來「cuī」這個讀音幾乎深入人心了。

但是在新教材中她又變回原來的「shuāi」了,若是不注意很容易讀錯。

因為這些變化,有人也開始質疑「鹿柴」的讀音了。

其實我倒覺得一點也不用擔心,因為「柴」字有一種解釋就是通「寨」,意為「村墅」,而眾所周知,王維在輞川有處大別墅,其中就包括了鹿柴、文杏館、北垞、竹裡館、辛夷塢這些地方,所以根據語意,它一定是念(zhài),而不是(chái)。

現在再來看看這首詩。

王維早年的時候也曾醉心於功名利祿,在遭受打壓後,便漸漸寄情山水,寫下了很多關於山水的讚歌。

在安史之亂後,王維因為當過「偽臣」差點被清算,丟了性命,雖然最後得救,但是卻給了他極大的打擊,徹底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他最常去的地方一個是終南別業,一個便是輞川莊了,對於他而言,這兩處便是他心靈的棲息地。

尤其是輞川莊,他常和好友在此遊玩,吟詩,有《輞川集》傳世。

這首《鹿柴》便是其中的第五首,營造了一種清幽寧靜的氛圍,令人嚮往。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詩歌開頭兩句便描繪了一種很奇特的現象。

空蕩蕩的山林裡,仿佛沒有人煙,卻隱隱約約傳來說話的聲音。

這首詩若是「詩鬼」李賀寫的,也許大家便會覺得陰森,毛骨悚然。

但是王維的話,卻讓人感受到了寧靜祥和的氛圍,這大概和詩人的風格有關吧。

王維的很多詩都是這種風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兩句也是如此,清幽到了極點,治癒了很多人的煩躁。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前兩句從聲音著筆,寫山的寧靜,而這兩句則是從光色方面來突出山的幽深。

傍晚時分,太陽慢慢地滑向了天邊,金色的光芒鑽進深林裡,照射著幽暗的青苔。

詩人望著這斑駁的景象,心中一片清明。

詩詞中的「青苔」總有荒蕪蒼涼之感,例如白居易的「不堪紅葉青苔地」、李商隱的「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歐陽修的「青苔點點無人跡」,可是王維此處的青苔卻是在陽光之下的,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這大概和詩人的心境有關吧。

全詩只有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有聲有色,將深山的寧靜幽深寫到了極致,千百年來一直廣受好評。

不知你是否也曾讀錯讀過「鹿柴」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懟」字怎麼讀?很多人都讀錯了,撒貝寧也因讀錯被康輝「回懟」
    我國的漢字數量特別多,有很多的生僻字大部分人都不會讀,一般情況下,高中學歷以上的成年人大約能掌握5000多個漢字,這已經能夠實現與他人的正常交流,畢竟生活中常用的漢字也才三四千個。不過,有些漢字卻一直被我們錯用,很多人一直在用,卻並沒有搞清楚這個字的真正讀音,比如說「懟」字。
  • 我們都讀錯了,撒貝寧的撒原來讀sǎ不讀sà?易讀錯的100個字快收藏
    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小撒(sà),十人有八人都讀的是四聲,然而,這個讀音卻是錯誤的,正確的讀音應該是三聲(sǎ)。是不是感覺很驚奇呢?原來讀了好多年的小撒(sà),竟然是錯誤的,撒貝寧原來叫小撒sǎ?聽起來好彆扭啊,哈哈。不止是這個音,平時我們讀錯的字多了去了。讀錯字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不是嗎?常常會讓自己面紅耳赤,在眾人面前沒有面子。
  • 這些最容易被小學生讀錯的字,你讀對了嗎
    愛上學語文,老師拒絕照本宣科,學生拒絕按部就班,讓我們的語文學習總比別人好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總有一些看似簡單的字,常常被一些同學讀錯,鬧出笑話,出了洋相,被人取笑,實在太不應該。這些經常被讀錯字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是因為中國的很多漢字在造字結構上都有相似性,容易被混淆;二是很多人在看到一些不太確定怎麼讀的字的時候,沒有查閱字典的習慣,總是念字念半邊,從而造成了讀錯字的尷尬局面。
  • 《我的世界》最容易讀錯的十個字,這些年的學算是白上了!
    ,看完後發現這麼多年學算是白上了!這些字你都讀對了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文字也是歷史悠久,當Minecraft碰上了中國的文字,我們一起來看看,玩家們都這些年都讀錯了哪些字吧!一、流髑[dú] or 流骨[gǔ]
  • 三國殺:名字最難讀的七大武將,荀彧難上榜,榜首老玩家也讀錯!
    今天我們來聊聊三國殺移動版中那些最容易被讀錯名字的七大武將,隨著玩友文化水平的提高,再也沒有人將荀彧讀成「苟或」了,但還是有不少名字至今很多朋友讀錯,榜首十年老玩家也難此劫!TOP6 闞澤(kan四聲)這一位也是經常被玩家讀錯的武將之一了,一般的朋友遇到不認識的字,會選擇只讀該漢字中認識的部分,所以「敢澤」就是這麼流傳下來的,每當小野看到有人將這個字讀錯也是深深地捏了把汗啊
  • 廣東名字最特別的古堡,在字典中尋不到,連家鄉人都讀錯多年!
    在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有一座保存完整、規模宏大、城堡式的古建築,而這裡出名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座建築,而是當地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被稱為是廣東名字最特別的古堡,在字典中尋不到,連家鄉人都讀錯多年
  • 生僻成語「方枘圓鑿」怎麼讀?很多人開口就錯了
    很多成語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被使用,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然而,有些成語卻相對生僻,懂的人不多,用的人更少。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今生活與古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習以為常的成語被滄海桑田的巨變所淹沒。
  • 刺激戰場:有一半人都讀錯這把槍的名字,你讀對了嗎?
    在《刺激戰場》中,其實很多人都把這把槍的名字讀錯了,但是說實話,這個被人讀錯的名字更加接地氣一點,讀對了之後反而有點彆扭。果然習慣是很可怕的。玩家在遊戲中常常會把「霰彈槍」讀成「散彈槍」,但其實「霰」這個字只有「xian」(第四聲)這一個讀音。所以幾乎一半的玩家肯定都讀錯了。但其實讀錯了也沒有什麼,或許有人就是故意讀錯的,因為散彈槍讀起來確實是更舒服。
  • 容易讀錯的地名,下面這些,你讀錯過嗎?
    這些年到處跑,經常遇到容易讀錯的地名,鬧出不少笑話,我說說山東的幾個,看看大家有沒有讀錯過。 山東聊城下邊就有三個縣區容易讀錯,常見的是秀才認字認半邊。茌(chi)平區經常有人(cha)。茌平於公元前221年置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
  • 「蛋撻」不讀dan tǎ?這麼多年一直用錯了,網友:拒絕接受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光讀音這一塊,就足夠讓人糾結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容易讀錯的字,讓得知真相的我們一頭霧水,原來這麼多年,我們都讀錯了,感覺上學上了個寂寞。首先來介紹一個大家很熟悉的人,央視主持人撒貝寧,許多人都以為「撒」讀第四聲,其實正確讀音是(sǎ)。因為讀(sà),乍一聽,像是「傻貝寧」,令人啼笑皆非,所以他自我介紹的時候,一直讀第四聲。而且,人們叫習慣之後,很難改過來,大家也都默認這個讀音為第四聲。
  • 蛋撻不讀dàn tǎ!人民日報整理100個易讀錯的字,你中招了嗎?
    前段時間,蛋撻的正確讀音突然上了熱搜,本來這個詞大家都會讀,結果打開熱搜一看,嗯?蛋撻不讀dàn tǎ讀dàn tà?於是很多人連忙打開了字典,打開了手機,嘿!還真是讀dàn tà!並且是不是感覺很難改過來了?
  • 【修持】在誦經時,讀錯、讀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問:在誦經時,讀錯讀漏字是否要背因果?答:讀誦佛經,一定得至誠恭敬,如是方可消業障、開智慧。如果漫不經心,甚或汙手翹腿等不敬,不唯難獲利益,而其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
  • 河南的兩座小縣城,看名字好像會讀,卻偏偏有很多遊客都讀錯
    很多國家的人都喜歡旅行,因為在旅行的過程中,可以認識到各種各樣的事物,很好地緩解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同時,拓寬視野,是目前中國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很多國家的人利用有限的時間遊覽國內各地。一方面,中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人氣很高的旅遊性非常多,河南省就是其中之一,河南省是國內旅遊的熱點之一,旅遊景點非常多,有少林寺、龍門石窟、天地中、崇山等,每年都有很多國內外遊客前來遊覽,來河南旅遊。但是今天要說的不是河南的旅遊景點,而是介紹河南的兩個小縣城,好像會讀名字,但是很多遊客讀錯了!驢友們知道哪兩個小縣城嗎?
  • 字音讀不對就容易寫錯別字,來看看讀音極易出錯的字,建議收藏
    考試要寫規範字:字可以寫得不漂亮,但是一定不能寫錯別字!最近同學們在家中上網課,在提交作業時發現一個問題,孩子們兩極分化嚴重,一如既往地認真書寫的同學佔多數,但是也有小部分人的書寫卻字跡潦草,甚至出現很多錯別字。
  • 外國人如何翻譯王維的《鹿柴》?這本書告訴你!一共有十九種
    作為王維山水詩歌的代表作之一,《鹿柴》中並未出現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這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般特點,與西方眾多以自我為中心、以入世為依歸的詩歌大為不同。在《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一書中,學者們對於《鹿柴》前兩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翻譯可以分為添加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和沒有添加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兩種。
  • 拼音讀錯這麼多年突然就對了,憑什麼讓我們慣著那些文盲?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誰成想,魯迅先生的這句名言如今卻套用到了文字上面。拼音本無錯,錯的人多了,也便成對的了。近日來,一份有關拼音更改的文章受到諸多關注。很多人讀錯了多年的拼音,突然就對了。這是讓我們為文盲讓路嗎?這些拼音你讀對了嗎?
  • 植物名,那些你踩過的坑,那些你讀錯的字
    而都言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很多的植物名字我們習以為常卻實則念錯;還有一些含有多音字的植物名字,我們困惑該讀哪兒個音;還有一些植物名字書寫繁複,生僻少見;此次快閃活動,我們將目光放到這些不認識或常讀錯的植物名字上,於是,就有了這篇快閃文,希望大家都有所獲。
  • 我的世界:玩遊戲考驗很多知識,這些詞語不好讀,很多人會讀錯
    除了必備的生存技能以外呢,遊戲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生僻的字,雖然我們都了解,就算不知道這些字的讀音,對遊戲也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會顯得你不那麼專業,而且如果能夠通過遊戲來學習知識,豈不是一舉兩得?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幾種容易被大家讀錯、甚至不知道怎麼來讀的詞語,看看你是否全部都認識呢?
  • 經常讀錯的125個字都在這,很多人連第一個都讀不對
    33、秘魯 ――「秘」在這裡讀bi(必),不讀秘密mi(覓)33、賁臨 ――「賁」在這裡讀bi(必),不讀賁臨ben(奔)34、裨益 ――「裨」在這裡讀bi(必),不讀裨益pi(皮)35、鞭笞 ――「笞」讀chi(吃),不讀tai(臺)36、鞭撻 ――「撻」讀ta
  • 這10個景區:名字太難讀,很多遊客玩過後還會讀錯,你去過幾個?
    不過呢咱中國是被公認的世界文明古國,歷史又那麼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加上漢語作為全世界最難學的語種之一,很多景區的名字很生僻,一些人在到該景區旅遊之前,甚至不知道這個地方怎麼讀。更有甚者,一些遊客在遊玩過景區回程後,依舊不能讀對該景區,原因是太難記了,只知道到這個美麗的地方玩過,有過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經歷,至於景區叫什麼,可能會說:在某某地方,但是那個字不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