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巴洛克、拜佔庭各種風格的珠寶怎麼區分?

2021-01-11 騰訊網

珠寶設計總是和特定時代的人文藝術歷史背景緊密相關, 並隨著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的發展而發生改變。就比如西方藝術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的拜佔庭、巴洛克、洛可可風格。

但時期並不能完全用來判斷某一藝術風格的起止,相近時期的風格,相互間會有借鑑、融合與發展,而潮流也是輪迴的。

接下來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說說這三種珠寶藝術風格的區別與聯繫

拜佔庭時期

特點:金銀鏤空鑲嵌、寶石拋光、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

拜佔庭帝國,也叫東羅馬帝國,曾以大規模貴重金屬和寶石貿易而聞名,從四世紀到十五世紀,拜佔庭擁有巨大的帝國財富,其不斷擴大的國際貿易網絡使拜佔庭珠寶商坐擁前所未有的獲取黃金和寶石的天時地利。

同時,東羅馬帝國的珠寶加工技術也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度。藝術風格上繼承了羅馬。羅馬帝國的晚期,彩飾的新品種開始出現,寶石裝飾的重要性開始超過黃金,同時烏銀也被廣泛運用。

拜佔庭時期的珠寶(特點:金銀鏤空)

金銀鏤空是拜佔庭珠寶的重要特點之一,拜佔庭最著名的一種黃金加工工藝被稱為opus interrasile,它是將黃金鏤空,以打造出精緻細膩的圖案,具有很強的浮雕效果,這種技藝從公元三世紀開始長期流行。

公元10世紀,鏨胎琺瑯技術發展起來。拜佔庭珠寶將這一技術的應用,推向了頂峰,這種技術是在金屬胎上直接鏨挖出凹陷的圖樣,將琺瑯料灌入使畫面在金屬上凸顯,且不再使用完全琺瑯化的背景。

拜佔庭時期的珠寶(寶石拋光)

大顆的彩色珠寶鑲嵌。拜佔庭的寶石加工以拋光為特色,製作成的半圓弧面型平底寶石(cabochon)被鑲嵌在鏤空的黃金之上,光線從半圓弧面型寶石穿透,這樣就可以更加突出寶石的異彩,整體晶瑩剔透,風格纖細奢華。

拜佔庭時期的珠寶(特點:宗教色彩)

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因為拜佔庭的藝術風格起源於基督教,所以十字架或者有有靈性的動物都能常見於拜佔庭風的珠寶中。

巴洛克時期

特點:氣勢雄偉、生機勃勃、強烈奔放,同時洋溢著莊嚴高貴,豪華壯觀

巴洛克風格,始於法國的路易十四時期,莊重華麗。彼時處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和對新世界的探索時期,歐洲中產階級興起,中央君主專制加強,同時宗教改革運動的鬥爭此起彼伏。

巴洛克風格珠寶最有代表性的設計叫賽維涅蝴蝶結(Sévigné bowknot),這是最早的蝴蝶結珠寶,誕生於17世紀中期。法國作家塞維涅夫人(Marquise de Sévigné,1626-96)讓這種珠寶風靡一時。

是的,名人效應幾百年前就有了…

左圖為塞維涅夫人 右圖為法國金匠Gilles Légaré設計的塞維涅蝴蝶結,約1663年

上圖的項鍊展示了巴洛克珠寶的一種常見工藝——琺瑯。黃金上燒制不同顏色的琺瑯始於17世紀早期,是一位叫Jean Toutin(1578-1644)的珠寶匠的技術創新。

很多時候巴洛克風格的珠寶總是透出一股濃濃的農家樂審美,跟琺瑯的大量使用不無關係。這時,無論珠寶的正面和背面,總能見到嬌豔欲滴的琺瑯。

這種色彩豐富的技藝不用想也知道特別適合表現花卉,而整個17世紀,有一種花絕對讓整個歐洲都血脈噴張,記憶深刻。這種花原產自荷蘭,一到法國便驚為天物,這就是鬱金香

17世紀鬱金香是上流社會的象徵,最貴時到什麼程度呢?一顆鬱金香球莖就能換整棟別墅。

這價格肯定是虛高了,我們現在有個名詞專門形容這種情況,叫泡沫,是泡沫,就一定會破。不久以後這個泡泡就碎了,鬱金香球莖的價格開始向大蒜看齊,史稱「鬱金香泡沫」。

不管怎樣,鬱金香都成了巴洛克珠寶裡的明星。

再看鑲嵌。這時還是用黃金鑲鑽石,別小看鑲鑽用的金屬,因為到了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珠寶中黃金鑲鑽的情況就越來越少見了。

這時候的珠寶大量採用table cut鑽石,中文叫形切割,就是把八面體的鑽石原石削掉一個尖,是一種非常原始的鑽石琢型。

所以很多巴洛克珠寶看照片時會發現鑽石看起來是黑的,其實不是鑽石本身的顏色,而是因為刻面少光線無法反射到鏡頭裡。所以那時的繪畫也能見到不少「黑」鑽,道理類似。

在珠寶風格工藝上,巴洛克呈現出如下特點:氣勢雄偉、生機勃勃、強烈奔,同時洋溢著豪華莊嚴的高貴氣韻,更少帶有宗教性質。

注重外在的形式表現,強調形式上的多變和氣氛的渲染;

而關於巴洛克」(Baroque)一詞的出處一般有三種解釋:

一是 「barroco」(葡萄牙文)和 「barorueco」(西班牙文),意為「畸形珍珠」「不合常規」;

二是 「baroco」(拉丁文),意為「荒誕的思考」「繁縟可笑的神學討論」;

三是 「barocchio」(義大利文),意為「曖昧可疑的買賣活動」。

晚期,作品風格更多的偏向鋪張浮華俗豔綺靡,開始忽略內容的深入刻畫和細膩表現。晚期的巴洛克風格已經在某些方面顯露出洛可可風格的端倪。

洛可可時期

特點:女性化、不對稱、柔軟輕快、精緻、細膩繁複 、「C」形、「S」形曲線

「洛可可」(Rococo)源於法文rocaille,意為巖石或貝殼飾物,後來該詞指以巖石和蚌殼裝飾為其特色的藝術風格。如果說巴洛克風格像男士,洛可可風格則更像一位女士。

法國瑪麗王后,也是洛可可風格藝術和珠寶的忠實擁磊

在法王路易十五之前,巴洛克風格的盛世之景是宮廷的主旋律,它深沉古典,大氣磅礴,訴說著一國的強大。及至路易十五時期,柔軟輕快的洛可可風格席捲而來。

18世紀中期,法國的工商業獲得了大力發展, 已成為當時除英國以外歐洲最發達的國家。

社會經濟條件和物質生活的進步,為洛可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王公貴族窮奢極欲,在法國各處建起了華麗的宮殿,而其內部的裝飾則一反巴洛克式的豪華壯觀,體現了宮廷女權高漲的特點,即注重繁縟精緻、纖細秀美的裝飾效果。洛可可風格的形成實際上是巴洛克風格刻意修飾而走向極端的必然結果。

法王路易十五繼位後,在1745年2月的某一天遇到了與他痴戀了二十餘年的真愛——蓬帕杜夫人,正是這位蓬帕杜夫人開啟了洛可可風格的全新時代。

洛可可珠寶的風格特點是:纖細、輕巧、華麗和繁縟的裝飾性,多用C形、S形和渦卷形的曲線和豔麗的色彩作裝飾構成。

洛可可裝飾藝術汲取了不少中國的裝飾風格,法國人從中國極柔軟的曲線,中國瓷器以及桌椅櫥櫃中獲取靈感

紋樣不再以神像、宗教、王權符號為主,而是變成了以葉形、花環、藤蔓等不對稱的自然元素。

洛可可風格的形成實際上是巴洛克風格刻意修飾而走向極端的必然結果。想了解更多洛可可珠寶風格和藝術風格的朋友們,推薦去看一部代表性的電影《絕代艷后》。整個影片從珠寶到著裝到室內裝飾都高度展現了洛可可風格的特點和魅力。

洛可可風格珠寶大量採用rose cut鑽石,翻譯過來叫玫瑰切,特點是平底和三角形刻面。

這種琢型一直風光到1820年代前後,之後被old mine cut(老礦式琢型)取代,但一直都沒有完全消失,甚至在100多年後的1920年代,還迎來一次復興。

關於風格的問題我們需要注意兩點:

1、風格間不能跳變

兩種相鄰的風格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風格是當時社會環境的產物

丹納在《藝術哲學》曾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

珠寶私語:

風格間有傳承相似並不奇怪,另外,也需要回顧每種風格產生的時代特徵,這是風格產生的土壤。

— THE END —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穿越古老的文明,解密拜佔庭、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珠寶風
    珠寶設計總是和特定時代的人文藝術歷史背景緊密相關, 並隨著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的發展而發生改變。就比如西方藝術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的拜佔庭、巴洛克、洛可可風格。 但時期並不能完全用來判斷某一藝術風格的起止,相近時期的風格,相互間會有借鑑、融合與發展,而潮流也是輪迴的。
  • 一分鐘教你辨識巴洛克、洛可可、新藝術風格,軟裝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洛可可、新藝術這三種滋長於歐洲,奠定了法國作為西方浪漫與熱情美學中心的藝術風格。巴洛克風格的服飾,金線刺繡、蕾絲為主要的裝飾元素洛可可服裝的顯著特點是柔媚細膩、纖弱柔和。 在服裝中大量運用蝴蝶結、蕾絲、碎花刺繡圖案、褶皺等元素、柔和豔麗的色彩,給人清新甜美的印象。
  • 科普 | 服裝風格:巴洛克?洛可可?
    大家對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服裝風格的誤解可能都比較深。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多塊,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
  • 美術中的巴洛克與洛可可
    本期教你區分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種風格類型可以說是歐洲古典主義風格中非常重要的陣容了,話不多說往下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其實是一脈相承的。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華麗和更華麗,繁富與更繁富。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種風格來看,都是富麗堂皇,金光璀璨,令傻傻們分不清楚。
  • 巴洛克,古典主義,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怎麼區分?
    從17-19世紀,產生許多藝術風格,巴洛克風格,法國古典主義,洛可可風格,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理性與感性交替上演。一說起這些專業術語,就讓人頭大。巴洛克,洛可可,古典,新古典,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你是不是也傻傻分不清楚~今天Irene就帶著大家了解這幾種藝術風格,並總結分辨作品流派的小技巧~17世紀文藝復興已經進入末期,馬丁路德掀起宗教改革熱潮創立新教,天主教地位受到威脅,通過反宗教改革運動進行反擊,巴洛克藝術順勢興起成為天主教反改革的宣傳工具
  • 乾貨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全解析
    ,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現在很多新古典家具多有借鑑其元素特徵。不過你可知道巴洛克與洛可可的區別?如果我們將巴洛克風格比作是極具傳奇色彩的霸道總裁,那麼洛可可風格就是天真浪漫的貴族小姐。同樣作為風靡歐洲一時的兩位,今天小編帶你走近他們,啊哈哈.
  • 藝術風格簡析:發現沒?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其實離你很近
    相比巴洛克風格,洛可可在建築上的體現更少,洛可可風格主要體現在室內裝飾以及服飾上。洛可可風格更多的像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典型的洛可可室內裝飾風格,女性化元素很多,從窗簾到地毯,還有座椅,沙發都用繁複的圖案。
  • 藝術風格簡析:發現沒?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其實離你很近
    洛可可也是一種風格,那麼這個品牌和洛可可風格是否有某種聯繫。我猜想品牌創始人當初命名的時候肯定是有所考慮的。於是我從網上扒了一張店面裝修圖以及可以看到的部分款式。說是品牌設計師在英國留學期間對於歐洲十八世紀的洛可可風格充滿嚮往而創立的品牌。雖然現在品牌宣傳的師件簡約,自然和獨特,貌似和洛可可風格已經沒有了關係。那麼回到開始的問題,我們今天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認識這兩個風格,主要解決三個問題。1-什麼是巴洛克風格,以及什麼是洛可可風格?
  • 「巴洛克「」洛可可」傻傻分不清?| 5分鐘,帶你了解歐洲古典主義藝術風格
    /緣起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許多種,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雖然巴洛克和洛可可都很華麗,但巴洛克更加雄偉,而洛可可相對比較陰柔。從出現時間來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巴洛克出現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 1643 - 1715)。而洛可可緊隨巴洛克,出現在路易十五統治時期(1723 - 1774)。
  • 兩種歐洲古典主義經典風格,巴洛克和洛可可,真的了解了嗎?
    ,更清晰他們的風格特點『 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多塊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如果我們將巴洛克風格比作是極具傳奇色彩的霸道總裁那麼洛可可風格就是天真浪漫的貴族小姐同樣作為風靡歐洲一時的兩位
  • 「巴洛克「」洛可可」分不清?進來認識一下吧
    如果關心時尚、時裝秀,應該知道有一個作品設計很「浮誇」的奢侈品品牌:D&G,在他的相關報導中,我們常能看到:洛可可風、巴洛克風這樣的字眼。這兩種風格到底是什麼?看上去很相近,應該如何區分呢?/緣起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許多種,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雖然巴洛克和洛可可都很華麗,但巴洛克更加雄偉,而洛可可相對比較陰柔。從出現時間來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巴洛克出現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 1643 - 1715)。
  • 「巴洛克「」洛可可」分不清?進來認識一下吧!
    /緣起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許多種,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雖然巴洛克和洛可可都很華麗,但巴洛克更加雄偉,而洛可可相對比較陰柔。從出現時間來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巴洛克出現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 1643 - 1715)。
  • 宮廷主義的想像:巴洛克與洛可可
    &洛可可展期:2018.07.14-09.14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口均益路11號藝術空間     下:展廳部分陳列,花器部分今次HELLOVINTAGE花藝時間,特邀老師:植物雕塑家linK:用一把剪刀與花為伴,與草共生  為大家創意了此次主題:「17世~18世紀時期,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風格興行
  • 「巴洛克「」洛可可」傻傻分不清?進來認識一下吧!
    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路易十六風格,亞當風格,督政府風格,帝國風格,王朝復闢時期風格,路易-菲利普風格,第二帝國風格構成了歐洲主要藝術風格。這個時期是歐式風格形成的主要時期。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了,深受皇室家族的鐘愛。那麼在旅行時,尤其是在逛博物館時,如何分辨巴洛克和洛可可,這兩種風格呢?
  • 你真的懂得哥特、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到底是什麼嗎?
    在每一季時裝周中,不止哥特風讓設計師們偏愛,還有巴洛克、洛可可風格讓某些設計師情有獨鍾。在每一季時裝周可能多次看過這幾種風格,但歧視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它們又是如何起源進而影響建築設計及時裝的?小編這就告訴你。電影《剪刀手愛德華》劇照哥特:暗黑、宗教、死亡,這是有關哥特風格的三大標識。哥特是什麼?
  • 成都博物館新展 讓你分清「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個時髦的詞彙,到底代表什麼含義?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手打造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即將於9月29日開展。昨日,策展人對於本次畫展中的一些藝術名詞進行了科普。
  • 【風格】洛可可風格解析
    ,洛可可風格則更像一位女士。及至路易十五時期,柔軟輕快的洛可可風格席捲而來,而它的推動者,正是站在國王身側的蓬帕杜夫人。他們受不了古典主義的嚴肅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囂放肆,為了追求華美和閒適,從而誕生了洛可可風格。
  • 拜佔庭篇那些耳熟能詳的設計風格到底是什麼?
    每一季時裝周,我們都能看到諸如哥特、巴洛克、拜佔庭及洛可可設計風格,但這些耳熟能詳的風格到底是什麼?
  • 巴洛克、洛可可傻傻分不清楚?來成博新展尋找答案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看上去都很華麗的巴洛克與洛可可,有什麼淵源,應該如何區分呢?藝術小白或許很容易混淆。為了讓信徒充分感受到教會的宏偉、豪華、高貴,從而產生嚮往與臣服之心,天主教會開始大肆修建龐大浮誇的教堂,各種壁畫、浮雕塞滿了巨大的空間,恨不得把整個天國都擺在信徒的眼前。這種努力效果顯著,底層市民被金碧輝煌的教堂震懾得五體投地,歐洲各國都颳起一陣修房炫富之風。到了18-19世紀,刻薄的評論家們用「巴洛克」這個詞去嘲諷這種「土豪風格」。
  • 「中國風」在十七世紀就吹過了歐洲,影響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
    17—18 世紀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發生過一段插曲,就是歐洲產生了一種東方情調的裝飾藝術風格,這種風格被稱作中國風格或中國風,持續了一百餘年,很多中國的元素融匯在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中,展現了中國藝術獨特的魅力,為歐洲上層社會奢華的生活增添了幾分異國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