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季時裝周,我們都能看到諸如哥特、巴洛克、拜佔庭及洛可可設計風格,但這些耳熟能詳的風格到底是什麼?他們是如何起源又進而影響建築藝術及時裝的?又有哪些設計師偏愛這些風格?今天,TALMD小編和您分享拜佔庭設計風格的淵源歷史。
拜佔庭,到底是什麼?
1988年,Anna Wintour正式出任美國版VOGUE主編,在其執掌的第一個封面上(1988年11月刊),模特Michaela Bercu穿著Christian Lacroix的高級定製服,一件拜佔庭風格的由珠寶裝飾的十字架圖形衛衣,卻搭配了一件GAP的牛仔褲,這張封面成為了高級服飾走向神壇,以及高定日裝化的代表作之一。同年,法國版VOGUE在九月刊上邀請到Patrick Demarchelier拍攝了一組名為《C'est Byzance》,呈現了一組純粹的拜佔庭風格的高級定製大片。
古代歐洲的服飾款式往往都是受到宗教的影響。中世紀的宗教理念都是強調禁慾,他們對服裝的認識是要衣可蔽體。在古典服裝向拜佔庭服裝的進化過程中,衣服的樣式及其表現技巧似乎沒有變,與同時期西方的服裝相比,它明顯襲有古典遺風,服裝瀟灑寬大、比例協調、形式明晰、優雅美觀,而古典服裝文化最關鍵的一點:人體,卻在服裝後面消失了。
拜佔庭風格服飾
華美的服飾一方面為基督教的藝術帶來了光明而美麗的色彩,另一方面使人們淪為物慾的奴隸,正是這一時期,人們的審美意識及創造力得到極大的豐富和提高,開始把服裝作為一種時尚,一種愉悅人心,在多方面提高人之魅力的藝術。
拜佔庭服飾上的色彩都有著明確的含義:白色象徵純潔,藍色象徵神聖,紅色象徵基督的血和神的愛,紫色象徵高貴與威嚴,綠色象徵青春,黃色象徵美德,深紫色象徵謙虛,亮黃色象徵豐饒。Chanel這次的基調是純潔和神聖,正如Coco Chanel女士鍾愛的那朵山茶。
Chanel Metiers d'Art 2011早秋時裝秀場
那麼,2013年秋冬由金色和紅色包裹的Dolce & Gabbana則意味著美德和愛,兩位設計師的靈感源自西西里蒙雷阿萊大教堂的金色馬賽克宗教圖案。絢爛的建築細節都被Dolce & Gabbana刻畫在經典輪廓的服飾之上,它們共同營造了一位威嚴且動人的,不可方物的拜佔庭女王。讓你分不清這些精細的壁畫是印在佳人身上,還是佳人遊走在壁畫迷牆中。
蒙雷阿萊大教堂
2013 Fall/Winter Dolce & Gabbana
華麗的拜佔庭服飾細節是構築Elie Saab、Zuhair Murad、Georges Hobeika這些黎巴嫩籍的高定設計師夢幻之作的根基。
Elie Saab
Zuhair Murad
Georges Hobeika
黎巴嫩曾經作為法國殖民地,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個穆斯林教徒和基督教徒平分秋色的國家。文化因素和地域環境讓拜佔庭服飾的奢華在此有了用武之地。而衣著上趨向於保守,且以遮掩身體為核心目的的穆斯林服飾更是為這些華麗的細節裝飾提供了釋放「空間」。
穆斯林服飾
同樣,Valentino在被卡特爾王室收購後,在設計上開始呈現兩種「混血」後的風格,羅馬帝國服飾的精髓和阿拉伯服飾的特色讓Valentino的高級定製服有時也自然會散發出強烈的拜佔庭風格。在秋冬季的新裝中,Alberta Ferretti在追憶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Valentino則是在致敬義大利時裝設計師Emilie Flöge 和面料設計師Celia Birtwell,無論主題如何變化,但他們在各自最擅長的飄逸連衣裙中都少不了拜佔庭服飾的工藝細節。
Valentino Alberta Ferretti
資料來源:VOGUE時尚網
內容編輯:圖邁家居
連結:哥特篇|那些耳熟能詳的設計風格到底是什麼?
更多關於洛可可、巴洛克設計風格的精彩內容將在下周為您推送,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