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買房誰能借給我70萬

2020-12-18 我是海霞姐姐

有20多歲的年輕朋友認為自己現在買房背負著30年的房貸,等還完了房貸都快退休了,而且花的利息和本金差不多了,想想也真是太可怕了,但實際情況怎麼樣呢?我們來算一筆帳。

我們稍微留心一下會發現,買了房子的人會比沒有買房子的人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房奴

還貸相當於強制儲蓄

買房還貸起到一個強制儲蓄的作用,每個月有固定的一筆錢攢起來了,多少年以後你會剩下一套房子,不買房錢也沒攢下。

花錢的時候確實挺爽的,有錢就吃喝玩樂,好不瀟灑,人生得意須盡歡,過度消費並不可取,我們國家不像外國,賺了錢就花掉,姑娘也不要房子、也不要彩禮,醫療、教育都是免費的,還是要未雨綢繆的。

有個段子是一對男女相親,女的說,你每天抽一包煙,抽了那麼多年,抽菸的錢都能買一臺寶馬了,真是不會過日子。

男人反問女人抽不抽菸,女人說她從來不抽菸,男人說你跟我年齡相當,那你的寶馬呢?女人無言以對。

節約減少不必要的開銷,早期儲蓄的第一桶金很重要,也可以說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很重要,從0到100萬很難,但是從100萬到200萬就容易多了,基數不同。

房價越來越高

房貸固定,收入會越來越多

買房以後每個月的房貸不會變,但是你的收入會上升,一開始覺得還貸太難了,要省吃儉用,隨著工資或者別的收入多了,壓力也會越來越小。

記得是2007年,我的工資那時候是1250元,我的一個同事跟我工資一樣,她貸款買了一套房,每月要還500多元錢,她貸款10年。

早上一開工資,她就拿出來錢,中午食堂吃完飯,我就陪著她去銀行還房貸,我那時候還說她,工資一共就這麼點錢,差不多一半都還了房貸,花什麼啊。

她說,房貸她已經還了2年多了,結婚的時候和老公一起買房一起還房貸,老公工資高2000多,沒覺得太緊巴,還想再買一套呢。

當時覺得她簡直是瘋了,而我買第一套房比她晚了2年多,工資沒漲多少,房價倒是漲了不少。

買房的人

抵禦通貨膨脹,財富保值

錢會以每年約8%的速度迅速貶值,尤其今年隨著大漂亮國不斷放水,各國不斷跟進,通脹率甚至達到了11%,去年你存了100萬,今年的實際購買力就剩下89萬了,你在銀行的錢在無形當中被稀釋了。

疫情期間的物價上漲速度大家都見識到了,那不是漲了一星半點兒,有的東西直接翻倍,例如雞蛋,直接論個兒賣了,肉就更貴了,漲了之後再沒掉下來。

什麼概念呢?保守來說,100元人民幣10年之後變成了48塊,30年後變成了11塊,如果把100元在一線城市買房,按照數據計算,相當於變成了10000塊錢。

舉一個並不是很明顯的小例子,我買第一套房的時候是2009年,一個25平方米的蝸居小公寓,花了8.7萬,賣方是花多少錢買的呢?

我在交稅的時候看了原始發票於2006年購買花了2.9萬多,他又花了7000多裝修的,他賺了5.1萬,我記得他當時說,房價漲的太快了,他覺得已經見頂了,趕緊拋售。

我住了半年,以12.8萬元的價格又賣出去了,賺了4萬塊錢,還白住了半年房子,從那以後,我再買的房子再也沒賣過。

挑房的人

房子的其它功能

房子除了以上三點優勢,還有不得不提距離我們更近的優勢,結婚、落戶、孩子上學等。

不知道什麼時候,親屬、朋友見面相互攀談都離不開房子了,誰結婚買了房子,誰沒買房子,房子成了結婚的硬性指標。

現在很多大型城市落戶是積分制,總共100分,房子佔了40分,加上學歷或者職稱、證書20分,滿60分可以落戶了,如果沒房子別的項目就要滿分才能落戶,這不是必須要買房子麼。

不說一線城市學區房,就像哈爾濱這個二線城市的學區房都達到了3-4萬元不等,那還瘋搶呢,而且要提前好幾年鎖定,這些小區房多數都是老破小,但是為了孩子,家長們咬牙也得買。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給孩子創造優質的學習氛圍和條件,扶上馬再說。

一切為了孩子

數據背後是現實

金融屬性加上附加屬性,還有土地價格屢創新高,都催生了房價的一路上漲,印象裡房價上漲快20年了,震蕩幾年本以為房價會下來,然而,還是一路上漲。

我的一對朋友夫妻有5套房,他說,我想買房誰會借給我70萬呢,付利息人家也不願意借,但是銀行借給你,這是我們普通人能接觸到的唯一低利息貸款。

這些數據背後讓人們明白了房子的意義,也是人們爭先恐後買房的原因,而且越是高學歷、高收入人群越愛買房。

身邊有多套房產的人群多數都是高學歷的,最少也是本科的,反觀這次中秋節,我和愛人回到婆家過節,3個小叔子和2個舅舅都離婚了,這其中只有1個舅舅有房子。

他們都沒有上過大學,甚至初中就輟學了,離婚的原因只有一個字「窮」,這也許並非是巧合,豐厚的物質條件無疑更利於家庭穩定。

一個房子一個家

低收入人群受收入、眼光、思維等限制,即使手裡有點錢不願意買房,怕吃買房的苦,把錢存在了銀行,結果越存越沒錢,5年、10年以後跟同齡人甚至相差了一個階層。

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完)

作者:我是海霞姐姐,一個喜歡房子的小姐姐。

相關焦點

  • 就因為我把錢借給娘家弟弟買房,丈夫罵了我3天,第4天我離婚了
    最開始的時候,他說他無以為報,說得了我那麼多好處,一定要在其他方面加倍補償我,說他不僅會對我好,還會對我的家人好,一定不會讓他們失望。 我對他的話信以為真,結果,等到我娘家人需要用錢的時候,得知我把錢借給了娘家人,他對我大發脾氣,說我不尊重他,說我花了他的錢,說他不願意對我娘家扶貧。
  • 朋友找我借2萬,借給他1萬,隔天就還了,說不用了,是不是嫌少?
    而且在我看來,第二種的概率應該會高一些,因為如果嫌棄少的話,他可以一開始1萬元都直接不要了,而不是借了隔天又還!1萬元說句實在話,當今社會能夠拿出錢借人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畢竟借錢容易討錢難的案例太多,使得很多人根本不敢拿出錢借人,因此你願意拿出1萬元借你朋友,最少對於你而言,我認為是可以的了,你沒有任何的錯誤。
  • 買房實錄|房子比男人更能給我帶來安全感
    可是由於首付差2.6萬隻能放棄,當時我也不敢找人借錢,想過兩年攢夠錢了再買,可沒想到,這一買不上,後面越差越多,越差越多.......當年30萬的房子,現在123萬.....直到12年的時候,我最好的閨蜜離婚了,當時離婚的時候有一套房子判給了她,除過房子她還拿到了一些錢,她說準備將房子出租出去,然後借給我一些錢,讓我趕緊買房,如果現在不買,以後就真的買不起了。
  • 丈夫借給小叔子2萬,買房急用錢問他要,婆婆趕兒媳回娘家
    人的年紀越增長,越能感受到親情的重要性,人生路上,有父母家人的陪伴,才叫做圓滿。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深沉的,而子女對父母有著與生俱來的依賴。 俗話說「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不管父母多麼碌碌無為,子女都視他們為溫暖的港灣,不管在哪漂泊,心始終牽掛著家。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看重親情。
  • 結婚多年,好不容易攢夠70萬首付買房,婆婆卻讓給小叔子當婚房
    過了開始最難的那段時間,市場漸漸打開,憑著一碗海鮮面,漸漸有回頭客,半年之後,兩個人也賺到幾萬塊。可錢,還沒捂熱,婆婆就上門,說是小兒子要到國外參加一個交流會,機會難得,想讓程帆幫忙出這筆錢。程帆也是幾乎沒有多想就答應,說這是好事錢包在他身上,隨即取了錢,林芬也就這樣,只能看著婆婆高高興興地拿錢走人。
  • 前男友向我借錢買房,我要借他嗎?「別借,這種錢註定有借無還」
    事情是源於一個女人在群裡發問:「前男友向我借錢買房,我要借給他嗎?」有個人直接回答,「當然不能借,都已經是前男友了,你借錢給他算什麼?他怎麼好意思問你借錢?擺明了沒安好心!」有個人的回答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你們分手後還一直保持聯繫嗎?你們之前的感情如何?為什麼會分手?是誰的問題?拋開借錢的事不說,你們有複合的打算嗎?
  • 搞笑段子:吃飯時我問了句誰借給我五百塊錢,發工資時我還六百
    1、吃飯時我問了句誰借給我五百塊錢,發工資時我還六百。老爸老媽哥哥嫂子只顧著吃飯,完全不理我!這時,小侄女開口了:「叔,借給你五百等你有錢了能不能還七百?」我:「沒問題!」小侄女剛要去拿錢,被我媽給攔住了:「乖孫女,別聽你叔的,你叔每個月工資都不夠花,你借他錢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我:……2、快過年了,我跟我爸打電話。我爸:「剩了多少錢啊?」
  • 「30萬彩禮能不能先給,我弟等著買房呢」「不好意思,我結婚了」
    其實他也是這麼想的,至少這樣的戀愛可以省卻老家很多的繁文縟節,甚至他也想過彩禮是不是可以少出點,畢竟他哥哥剛結婚兩年,家裡已經掏空了,家裡也就是他打工積攢的那點錢。去年過年的時候,兩家人想先把兩個孩子的婚事定下來,然後再出去打工,於是談婚論嫁就提上了日程。
  • 我年薪30萬,妹妹嫁人我給18萬,如今弟弟結婚,爸媽要給60萬買房
    當時我一個人獨自去深圳,無依無靠,在一家服裝廠打工,從此過上了打工妹的生活。雖然生活很苦,可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一定要出人頭地,改變自己的命運。在深圳待了十年,我回老家發展,恰好當時縣城引進了一家大型紡織企業,我憑著豐富的行業經驗被招聘進來。工作五年,從普通管理員,一步步被提拔為部門經理,年薪30萬。
  • 對於在縣城買房的年輕人,我有幾句話想說
    最近,有位老師跟我分享了一則關於在縣城買房的新聞,新聞中的年輕人,用全部的積蓄,在縣城去買房,然後就後悔了。為什麼後悔呢?因為價格下跌,賣出也虧錢;何況,更多時候是賣不出去了,有價無市。去年,鶴崗的房子以2萬的低價在網絡爆火,這座東北小城,一夜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談論歸談論,沒人真的想去鶴崗買房。鶴崗在哪裡?東北的東北邊,用當地人的話說:還差一點,就到俄羅斯了。
  • 「我當初就不該給女兒買房」,70後母親訴苦,原因很現實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總希望能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尤其是60後、70後父母,因所屬的時代不同,他們多半會生下獨生子女,這樣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對待子女。對70後父母而言,他們的子女多半已進入社會,也有的已經成家立業。
  • 「老公,別換車了,把錢給我弟買房吧」「別做夢」
    可是,誰又理解他們內心的心酸呢?也許恰恰是因為他們需要堅守的東西,相比於女人而言,更加的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的勞累。很多女人不知道自己丈夫身上的擔子,總以為他一直都是輕輕鬆鬆,懶懶散散的。其實,卻不知道在他的心裡,家庭比什麼都重要。
  • 我在「宇宙中心」買房,虧了150萬!
    但那種財富增長的數字通常只存在於你的美夢中,而當你醒過來的時候,才驚覺,「我怎麼綠油油的。」是的朋友,生活總在不經意間就把你炒成了一盤韭菜。而總有人前僕後繼地爭先想做韭菜。728萬買來的房,660萬就拍賣了出去。讓她虧損的不是深圳的新政,不是國家住房不炒的基調,而是她妄圖用槓桿來撬動財富的大門。
  • 當小姑子結婚時,我嶽母借給我元給小姑子買了一輛嫁妝車,之後
    後來小姑子談起了a男朋友,對方的家庭條件特別好,小姑子在小姑子意外懷孕後不得不將婚禮提上日程,丈夫的家人彩禮錢都給了16萬元,婆婆覺得他看不起我們,就想給小姑子娶一輛車,但是她沒有那麼多錢,所以她想向我借10萬元,說以後還給我。當時,我很猶豫,最後老公說服我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錢就交給婆婆。
  • 婚前公婆買房,在公婆名下,提供給我們做婚房,我該出資裝修嗎?
    如果這樣想,那婚後生活AA制較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要想孩子孝順,自己賺的錢必須留在自己手上,見過太多的父母把一切都給了孩子,結果是,孩子不管他老。怪誰呢?父母辛苦養大兒子,省吃儉用幫兒子買房,兒子大了又要支付20萬的彩禮幫兒子娶媳婦, 現在反而說父母沒把房產證寫上兒媳的名字不對,我真為那些養兒子的父母不值,養兒子幹什麼呢?能得多少好處?
  • 「能借給我3千塊錢嗎?」面對4歲女兒老師的請求,這位媽媽這樣做
    我問她,你想怎麼辦呢?她說,借唄!老師都開口了,不借不合適呀!老師說明天就能還!果然,第二天,老師還了3千塊錢。過了兩個星期後,這位老師又借錢,借1萬。我妹就慌了,給我打電話說:「姐啊,我也沒這麼多呀!
  • 「女友堅持要求我全款買房、彩禮18.8萬?我該讓步嗎?」
    同學A畢業後留在了家鄉陝西,談了個本地女朋友,兩人感情一直不錯,是朋友圈裡的令人羨慕的一對,今年兩人準備談婚論嫁,卻因為買房和彩禮的問題導致分手。私底下我了解到,A家裡條件其實不錯,有房有車,女朋友家裡條件一般。考慮到兩人感情還不錯,A家裡人默認了兩人的婚事。A家裡也給提前看好了婚房,房子在西安市中心,100多平,想著家裡給付個首付,孩子自己還房貸。
  • 我拿30萬給老公創業,父親生病他沒錢帶給我見一女人,我想離婚
    大家都知道婚姻之間最主要的絕對就是信任,而我平常就是大大咧咧的一個人,結婚第3年之後,我老公跟我講,想讓我給他點錢支持他創業,那個時候我把我前夫跟我離婚的30萬全部給了他,可是那個時候我們都已經生孩子了
  • 姐姐遠嫁五年,我偷偷贊助姐姐十萬買房,老公得知後又給10萬
    姐姐遠嫁五年,我偷偷贊助姐姐十萬買房,老公得知後又給10萬生活中有許多女人為了愛情,走上了遠嫁之路,當然有的女人遠嫁找到真愛,生活很幸福,還有些女人遠嫁後苦不堪言。姐姐輟學打工供我念書,姐姐遠嫁後過得不好,我偷偷給了姐姐10萬,哪知老公知道了,可老公的表現讓我感到意外。我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女孩,父母都是地道農民,當年母親生下姐姐後,父親一直想抱兒子,可三年後母親生了我,父親很失望,但他也想通了,從此以後把我們姐妹倆寵在懷裡,捧在心裡。
  • 「和換豪車不買房的男人在一起,我看不見未來」
    我記得在共事時,她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她的眼睛很亮,閃爍著希望:「我很想屬於這裡,老家生活是很悠閒,可是在大城市裡,當然是想有自己的事業,想要賺更多的錢,有自己的家。每當看著這個城市的繁華,車水馬龍,我就希望,總有一天那些亮起來的住宅裡的燈光,有一盞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