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喝茶」這件事是不夠的

2021-02-17 生活美學館

隨著2013年11月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熱播,從臺灣來到北京傳播茶生活美學的李曙韻,被億萬觀眾認知,此前,她只是在小圈子裡被人知道。那時,她還在北京國子監,有一間小小的茶室叫「晚香」,裡面的陳設是很多大陸茶人從來沒有見過的,那種風格卻強烈地吸引著大家,一位在晚上和她一起喝老茶配著紅酒的茶人當時說:很特別的感受。而且「晚香」裡那些古樸的老器物,以前是不可能用於喝茶的,確實是第一次接受。這之前,大陸人喝茶沒有幹泡與溼泡之分,都是一個大茶海,不太講究於茶席的布置,甚至,喝茶的場所必須配有麻將室,生意才會火爆。這種安靜喝茶的方式,也是全新的。

從臺灣來的新加坡人李曙韻,用她的方式,為大陸茶人打開了一扇窗,那是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喝茶原來可以這樣美啊,就像第一次聽到齊秦的《大約在冬季》一樣,都是以前沒有的體驗。於是,李曙韻從2013年起連續3年出現在大陸的《三聯生活周刊》「茶之道」專題中,一開始,她是主角,後來臺灣、香港、大陸的茶人解致璋、周渝、何健、葉榮枝、葉放等等,都用他們多年積累的對茶的理解,隨著大陸茶市場的繁榮,給喝茶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知識、理念和美學。

李曙韻1996年年底在臺灣嘉義市安樂街創立「人澹如菊茶書院」,之後來到臺北。2011年,她離開已經十分成熟的臺灣茶事市場,來到北京,以「晚香」為起點,在大陸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堅持,逐漸為大陸茶人所熟悉和追隨。之後,她又打造了「茶家十職」。在《南方周末》的專題中,這樣介紹:「她的『茶家十職』以宋代『四司六局』(臺盤司、茶酒司、廚司、帳設司、排辦局、香藥局、油燭局、菜蔬局、蜜煎局、果子局)的架構為基礎,設『十職』來服務茶事宴席,分別是茶空間、茶花、茶食、茶攝影、茶業、水源、炭火、茶書、茶服、茶器,其中茶業又細分植茶採茶等十項,茶器分竹陶金壺四項,幾乎把一整個茶事鏈條囊括在內。」

李曙韻有一本著述叫《茶味的初相》,很多大陸茶人都像讀經典一樣讀過此書。有一位廣州的茶空間主人,把它當成教科書,反覆研讀學習並實踐著。在這本書中,臺灣學者曾昭旭寫到:「跟曙韻認識久一點的人大概都會有此經驗或者感覺,就是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次變動乃至激烈的變動。從嘉義的老房子開始,你剛沉浸在那斑駁古雅的悠悠歲月中讚嘆不已,她已經搬到體育場邊換成有幾分後現代風格的場景了。而等你習慣了這明亮的氛圍,人澹如菊又已北遷道臺北永康街的深巷之中,重新玩起古與今的對話。可是等大家習慣來這兒歇腳的時候,她忽地又跑到另一條巷子開闢了一處『別茶院』。」

這大概就是李曙韻的寫照吧,她的善於變化,正是她創新能力的體現。在「茶家十職」裡,她盡情地展示著她對茶空間美學的理解。很多人喜歡茶,是從一件茶器開始的。由器物入,只是一個入口而已。現在,很多人強調茶本主義,說應該關注到茶本身上來,而不能用空間和茶席來喧賓奪主。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茶藝師》一書中對「茶道」這樣定義:「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精神。作為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茶道是以一定的環境氛圍為基礎,以品茶、置茶、蒸茶、點茶為核心,以語言、動作、器具、裝飾為體現,以飲茶過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為內涵的,是品茶約會的整套禮儀和個人修養的全面體現,是有關修身養性、學習禮儀和進行交際的綜合文化活動與特有風俗。」可見,僅僅「喝茶」這件事是不夠的,茶道必須配套茶空間美學。

2011年,李曙韻來到北京傳播茶空間美學,可能連她都沒有想到,僅僅用了4年時間,她的茶席傳遍神州大地,像一粒種子撒下去,卻開出了繁密的花朵。從2014年開始,大陸的很多茶空間都是李曙韻模式,她被不斷模仿。模仿,就是學習,從模仿開始,才能超越被模仿者。

很多人以為臺灣是學習了日本的茶道,其實,單從茶席的發明與布置來看,臺灣茶人走過了探索階段,把茶道文化上升到美學的範疇。臺灣茶人創新的竹蓆、水盂、公杯、壺承、杯託、小杯、花器等等,這種全新的「幹泡」茶法,很快被大陸茶人接受,並複製。

走進李曙韻的「茶家十職」,老家具和日本陶藝家的茶器作品,相映成意趣。李曙韻的茶事美學空間特點很鮮明:簡單、乾淨,擺放講求視覺的比例和諧,有主題設計,善於用老器物,將古意與現代結合,尤其是現代燈光的引入,光影的效果製造出包容的氛圍,整體上比較「文藝、文氣」,可以說和大陸那些土豪式、俗氣的茶臺文化相比,李曙韻的茶空間更像一個文人的空間。但,這正是李曙韻來到的契機,大陸正在快速發展、快速吸收,一切新鮮的、美的、先進的東西,都會被接受下來。正如李曙韻所說:「繼唐人煮茶,宋人點茶,明人煎茶,當代中國正面臨史上第四波茶事高潮。」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李曙韻不一定代表了臺灣最資深、最高水平的茶人,但她是大陸茶空間美學和茶席運動的先鋒和引領者,她抓住了最寶貴的時機,說明她十分敏銳和積極。大陸的茶事高潮也許會將她淹沒,後來者也許會不斷超越她,但,大陸第一張美麗的茶席也許開始於李曙韻,儘管這茶席上的茶器越來越工業化和商業化,但這是一個行進的過程,而且永無止境。

從茶到器,從席到藝。

40位中國當下茶界名家匯聚喜馬拉雅,開講生活美學——


01

茶之哲學


02

茶之歷史


03

茶之空間


04

茶之布席


05&06

泡茶和存茶


07&08

普洱、巖茶特輯


09

宋茶特輯


10

茶器特輯


11

茶會特輯

茶,茶器,茶席,茶會,茶人,茶空間……

首次以一種內在的邏輯連接在茶美學的世界裡。

這亦是

最為全面反映當下中國茶生活美學的

生活美學課——


《茶之道:中國茶文化必修課》

先導宣傳片

《茶之道:中國茶文化必修課》

課程大綱


茶,茶器,茶席,茶會,茶人,茶空間……給你當下中國最全的茶生活美學



相關焦點

  • 在勸你喝茶這件事上,設計師可能更管用.
    ↑↑ 點擊上方「CREATOR造物者」關注我們 ↑↑不愛喝茶?喝茶老土?
  • 什麼時間喝茶不傷身?哪些人不適合喝茶?關於喝茶,這篇全了
    在追求健康的這條路上,我們更應該做到「因人而異」,對於喝茶同樣如此;針對「人們的飲茶問題」,不可糊塗,這些事情需要大家注意並調整。 常飲茶,是件好事: 其一,喝茶可以補水,補水即可以「降燥」,這對於氣候偏燥下的人們有實質性好處;拒絕乾燥,身體可以離便秘、皮膚乾燥等問題更遠一些
  • 一棒好茶 | 堅持做這4件事,皮膚美到發光
    做到下面4件事,就能成為整條街皮膚最好的姑娘。1.堅持防曬。出門要抹防曬!要打傘!否則各種曬斑雀斑,各種細紋都會找上門來!大家看一看自己平時曬不到太陽的手臂內側,是不是嫩得想把它們移植到自己臉上!傘一定要買帶黑膠塗層的,而且買塗層在裡面的可以晴雨兩用。
  • 每天「只喝茶不喝水的人」,這幾件事會讓你遠離病床
    健康飲茶,聰明「品」茶,喝茶本是一件益事,反其道必傷身。每天用茶代替水,飲茶過量,對身體有何危害(每天渴了只喝茶葉水,長期下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除了這些以外,江湖中傳言的「喝茶會抑制鐵的吸收,誘發貧血」、「飲茶會與蛋白質發生反應,加重便秘」等言論存在一定的誤區,不可深信。雖然茶飲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但請您別忘了,胃中含有的胃酸(酸性)要比鞣酸等物質強得多,它(鞣酸)的存在並不會掀起多大波瀾。
  • 早起這三件事,比熬夜飲酒更損肝,大家一定要知道並遠離
    平素健康的王先生才47歲,前不久就確診患有肝炎,親朋好友都很費解,原來王先生一直都有晨起憋尿的習慣,可能這才是肝炎真正的罪魁禍首。一、早起這三件事,比熬夜飲酒更損肝,大家一定要知道並遠離1、晨起憋尿生活中許多人都有憋尿的習慣,尤其是早起忙著洗漱收拾上班打卡,但其實憋尿的危害遠不止於膀胱,同樣也會損傷肝臟。
  • 說說這件扎心的事
    我還在像原始人一樣不靈活操作的時候,他已經搞定放下鍵盤去一邊喝茶了。這就是真正的專業人士,和我這個所謂「斜槓青年」的差距。被打擊後,我終於狠狠的在心裡鄙視了一把自己:你連單槓都做不好,還想做斜槓?於是此後的事你們也看到啦,我開始深耕寫作,認真寫自己的公眾號。當然畫畫PS健身我也一直在學,但我再也不會拿我不精通的技能出去吹噓。
  • 喝茶那些事
    陸羽說,當時飲茶仍「用蔥、姜、棗、桔皮、茱萸、簿荷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我有一同事是湖南人,向來重口味,好辣,好濃茶,我跟他開玩笑說,是不是要在茶裡加上剁椒才夠味。看上去,他很適合穿越到唐代以前喝茶,要知道,在明代辣椒傳入中國之前,花椒與茱萸,就是中國人最常用的辛辣調料,茶裡加入這些配料,就如同現在在茶湯裡加入辣椒,其味道可想而知。
  • 傳說喝茶能減肥?這是真的麼?哪些人不宜喝茶
    喝茶更成了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談起愛喝茶的理由,除了它的口感,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寧靜,喝茶這件事也寄託了人們對健康的希冀。 在眾人眼中,茶是一種健康飲品,對身體大有好處,但凡想養生的人,沒有不曾接觸過茶的。 市面上的茶品類也是相當多,綠茶、青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
  • 出去喝茶,茶桌上常見的這十一種茶具請認全,以免喝茶時鬧出尷尬
    喝茶的時間越長,從各處搜羅到的茶具越豐富,茶桌上各式的小工具越來越豐富。不過有一回,以前報社的老友過來喝茶。他把玩著桌上的仿漢白玉的蓋置,然後好奇的問這是什麼?他猜了半天,對這兩端平平,小巧不過扳指般大小的蓋置,想不到它是幹嘛用的。
  • 領導說:「幫我倒杯茶」,低情商直接去泡茶,高情商先做這3件事
    領導說:「幫我倒杯茶」,低情商直接去泡茶,高情商先做這3件事在職場上,不管是職場工作還是職場生存,都離不開職場經驗的積累。比如,給領導倒茶這件小事,其實也有很多講究。做得好了,領導覺得你人還不錯,可能就更願意在工作中指點你、提拔你。但是要是沒做好,就很容易引起領導的反感,自然在工作中就很難獲得成就。所以,碰到領導說:「幫我倒杯茶」,低情商會直接去泡茶,而高情商先做這3件事,會讓領導對他印象更好。
  • 晚禮服僅僅漂亮是不夠的,還要會倒酒呦!
    每個女人的衣櫥了總會有那麼一兩件晚禮服,每件都需要漂漂亮亮的,但在設計師 Anouk Wipprecht 看來,在這個科技時代晚禮服僅僅漂亮是不夠的
  • 黑金磚•白牡丹,喝茶也可以是件酷酷的事
    2019年一雨重磅推出精選高山白牡丹黑金磚產品,白茶白牡丹,黑金黑形象,一白一黑,一柔一剛,讓喝茶變得酷酷起來。酷是茶料的嚴苛細選一雨的酷既體現在心性,更體現在細節。制茶的過程是一段新生的旅途,在這段旅途中,我們感受歷史,感悟將來,感動自我。這就是酷,只要認對方向,就會一路堅持。
  • 英國貴族疑惑:這件事我們當作儀式感享受,中國人天天沒事就做?
    而這個世界有著將近200個國家,這些不同國家的不同地區都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也正是這些差異性,這個世界才會變得如此繽紛多彩,而就像是今天要講的中國與英國這方面的差異性,就有英國貴族疑惑:這件事我們當作儀式感享受,中國人天天沒事就做?英國貴族?儀式感?
  • 【紫藤茶事】喝茶的門道
    飲茶不但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是一件很有雅趣的事,而且由於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因此喝茶也具有養生保健的作用。
  • 我現在連看淡名利這件事都已經看淡了
    ◎丹萍一個億元大項目就這樣聊過去了1和朋友一起自駕旅遊,只定好了出發的日期,這對我是遠遠不夠的。我希望提前幾天,就定好一個準確的出發時間。還有誰負責帶茶葉和旅行茶具,帶的是生普還是熟普,也最好說一下。晚上幾個朋友在我家喝茶聊天。我就把這件事情拿出來抱怨。因為說到浪費錢,有人問我,了不了解寵物零食市場,有一個賺錢的方法。有一批進口三文魚骨,可以加工成骨粉,做成寵物零食。如果有興趣,大家一起搞搞。我說算了,就說說,也不是真的特別心疼這瓶水的錢,別費事搞這些了。喝茶抱狗的日子挺好。
  • 【茶道在心】找個愛喝茶的男人煩惱太多了
    6、心細茶香中每一種花、果香,山場的味道;茶湯裡一絲的酸澀感、苦雜味,每一泡啜進口中,都細細品味,不夠心細,則迷誤了很多。7、金錢觀念良好喝好茶也很廢錢。在買茶前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貨比三家品味到輾轉煎熬是不會出手的。在攢錢方面絕對能做到省吃儉用積少成多。
  • 喝茶該穿茶服是個謬論——申元飛
    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畢竟茶服的說法由來已久,在大家一貫的概念裡,喝茶的正式場合就是該穿茶服的,君不見各種茶藝表演,茶藝比賽,參與者均著飄飄欲仙的茶服。有人講,茶人服源於漢,有上千年歷史,再少年君不敢苟同。
  • 坐著還是躺著,吃水果還是喝茶……飯後這幾件事,你做對了嗎?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民眾每天都做的事,飯後該如何養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話題。相關養生建議在網上不少,有的說「飯後不能運動,否則會胃下垂」,有的說「飯後喝杯茶,提神助消化」……這些養生小妙招數不勝數,讓人難辨真假。最近,甚至有人提出,飯後「葛優躺」,才是餐後養生的正確姿勢。
  • 注意這5點,睡前喝茶不再失眠
    對於睡前喝茶容易失眠這件事,想必大家早已有共識,確實在睡前喝茶容易影響睡眠質量,甚至有些人即使喝了一點茶水就會睡不著
  • 面部保養的5個步驟9件事
    根據調查,7成多女人都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的潔面產品,而且洗臉方法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誤區。這也是為什麼美妝界前所未有地重推「分時保養、深夜美容」理念的原因,有效的睡眠讓你每天比別人多保養整整8小時!第3件事 常笑可以自動調節內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