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字理由
從「攵」部,表示計算。「數」誕生於人類文明的開端,從「結繩記事」到「雲計算」,從「二進位」到「數字時代」,數字成就並見證了人類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每一個巨大進步。如今,「數」又成為大國博弈、城市競爭的焦點,建設數字政府、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長沙正乘風破浪。
吳穎姝 周妍
2020年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特殊之年,「數」是這個特殊庚子年的特別註腳,疫情防控阻擊戰既是對前期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成果的檢驗,也為長沙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按下「快進鍵」。
「數」也正為長沙書寫「十四五」美好未來注入不竭動力。未來,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將會承載長沙數位化轉型、現代化治理、高質量發展等更多的希冀和期待。
「星城大地,乘風破浪『數』有為。」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武推薦「數」為2020湖南年度字。
抗疫有「數」
當數字時代與重大疫情狹路相逢,誰能勝出?
2020年,一場前所未有的與病毒的較量在看不見的「雲端」打響。據張武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長沙高度重視「科技支撐」,專門成立疫情防控數據分析組,建立起「大數據分析+網格化實地排查」機制。作為疫情防控的新型作戰力量,市數據資源局會同市公安局等部門以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武器,打了一場漂亮的阻擊戰,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數位化戰疫「答卷」——
通過大數據戰「疫」防線的構建,長沙迅速實現1個月內新增確診病例清零,2個月內在院確診病例清零,已連續9個月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位居全國同等城市前列。
「我的長沙」APP及系列小程序不斷上線在線問診、新冠智答、患者同小區查詢、確診同程查詢、疫情資訊、疫情實時通報、新冠肺炎早診、疫情闢謠、發熱門診查詢、接待疫源地人員服務場所查詢、居民電子健康碼等特色服務。
疫情期間,為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市數據資源局運用數位化手段有力支撐「不見面」網上辦公、網上辦事,長沙市「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加快優化升級,讓老百姓更多的辦事需求實現「全程網辦」。
通過數位化手段的賦能,長沙在全國率先啟動復工復產,率先實現消費復甦、經濟回暖,上半年GDP同比增長2.2%,位居萬億GDP城市增速排行榜第一名。
營商有「數」
「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市域全覆蓋和常態化使用,188件「一件事」套餐全面實現智能導辦、跨域通辦,辦理時間縮減53.7%,跑動次數減少73.5%;
建成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實現對全市83個政府網站的集約高效管理;上線「復工復產政策兌現」「網上中介超市」「企業開辦」「涉企政策」等專題,推進企業扶持政策精準落地、釋放紅利,惠及企業15.8萬家……
這些是如何實現的?背後的「密碼」就是建設數字政府、強化數據賦能。
數據賦能營商環境優化,政務數據的「聚通用」是關鍵。市數據資源局依託「城市超級大腦」和「政務雲」建設,緊緊牽住「數據資源」這個牛鼻子,率先頒布實施《長沙市政務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組織開展數據營商集中攻堅、市級系統融合和政務數據歸集「630」攻堅等行動,打通「信息煙囪」「數據壁壘」,有力推動「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辦」落地見效。
與此同時,全面推進基礎資料庫、專題資料庫建設,基本建成人口庫、法人庫、地理信息三庫,持續推進全市主要政務數據資源治理,圍繞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編制標準規範,在全國首次提出「數據服務超市」的概念,將「城市超級大腦」能力和資源集成於「數據服務超市」,統一向全市提供數據服務,助推數據真正「跑」起來。
治理有「數」
推進現代化治理,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是最重要的載體、最主要的動力。
近年來,長沙智慧城市建設的體制機制不斷理順,統籌集約推進的新格局基本形成。今年10月,市政府作出了《關於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的決定》。
為繪好發展藍圖,長沙委託國內頂尖智庫——國家信息中心編制完成《長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頂層設計(2021-2025年)》和《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為「十四五」期間長沙智慧城市建設提供科學指引。
為創新建設模式,長沙組建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專業國有公司——長沙數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探索推進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集約統籌建設。
今年9月,由市數據資源局以最少的投入、用不到3個月時間快速建成的市應急指揮平臺正式投入試運行,實現全市突發事件應對「應急指揮一個廳、信息收發一平臺、數據支撐一個腦、資源調度一張網」,24小時為城市安全保駕護航。
此外,市數據資源局持續推進大數據與社會治理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智慧黨建」「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系列應用打造多元化智慧城市場景。
發展有「數」
數據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生產要素,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如何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釋放數據要素紅利,賦能城市精明增長、高質量發展?這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長沙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大場景,推進形成智慧城市、數字經濟「雙輪驅動、齊頭並進」的態勢。中國電子、華為、騰訊等頭部企業陸續入駐長沙,均基於與長沙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戰略合作;PK體系、智能網聯汽車、鯤鵬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產業,絕大部分是在智慧城市領域進行場景應用。在「軟體業再出發」行動中發布的191個應用場景,屬於智慧城市領域就有128個,總投資近50億元。
通過充分發揮場景牽引作用,長沙數字經濟煥發出蓬勃生機。騰訊雲長沙研發中心、雲啟基地正式落地,華為鯤鵬計算產業已初步形成完備產業鏈條,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正式落地,由湘江鯤鵬公司研發製造的首臺「長沙造」伺服器正式下線。京東智聯雲數字經濟產業園落戶嶽麓山大科城,奇安信城市網絡安全運營總部落戶長沙。
與此同時,融合發展的數字經濟生態正在形成,數字星城生態共建聯盟入駐企業已達140餘家。長沙今年還成立了長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研究會,兩個機構的一體化運行將構建「政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生態圈。
同時,長沙正在深度挖掘和利用政務數據,發揮大數據賦能作用,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湘信融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截至目前已入駐市場主體459家,短時間內撮合授信3.28億元。
今年7月,中部唯一的數據要素與數字資產交易場所——湖南大數據交易中心在長沙正式開建。長沙將搶抓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先機,激活數據資產價值、釋放數據資源紅利,促進全市大數據產業生態構建與發展。
回望2020,數字之花已盛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信息化數位化已成定局,而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數」作為核心生產要素,是大國博弈、城市競爭的關鍵,也是發展大勢所趨、歷史潮流所向。
展望「十四五」,數字之果正孕育。「我們將做好『數』的『大文章』,發揮『數』的大作用,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加快發展數字產業、數字經濟,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數字力量。」張武表示,一個因「數」而強、因「數」而興、因「數」而美的現代化長沙正闊步走來,在湖南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徵程中奮發前行、勇立潮頭。
數說2020
基本建成「城市超級大腦」,完成30家市直單位62個應用系統遷移上雲;歸集數據總量已達125億條,可為30個單位的85個業務系統提供數據服務。長沙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在全國重點城市中獲評「優秀級」;
長沙市政務服務門戶「一件事一次辦」獲評「省會及計劃單列市級十大優秀創新案例」。188件「一件事」套餐全面實現智能導辦、跨域通辦,辦理時間縮減53.7%,跑動次數減少73.5%;
「我的長沙」APP3.0及系列小程序全新上線,累計接入政務服務1625項,上線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235項,APP註冊用戶突破300萬,獲評「全國優秀政務APP」;
獲評「中歐綠色智慧城市數位化抗疫優秀案例獎」;
獲評「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
「智慧黨建」覆蓋全市19844個黨組織、46萬餘名黨員;
「智慧醫療」接入全市117家醫院,實現「碼上掛號,碼上繳費、碼上看報告」;
在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長沙斬獲「全球智慧城市數位化轉型大獎」;
建成市應急指揮平臺,24小時為城市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