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7-11」等便利店為何能在疫情期間不打烊?原來……

2020-12-13 澎湃新聞

全家、7-11……上海的便利店在疫情期間不打烊,給了大家購物的樂趣、美食的幻想。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便利店的貨架永遠都是滿滿的?是誰在支撐這個龐大的供應鏈體系?是誰在無間斷提供物流配送、確保市民們日常生活所需呢?

今天就為大家揭曉這些便利店背後的企業——位於臨空園區的日立物流(中國)有限公司。

日前,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木宏明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專訪,分享了疫情期間這家日本企業與上海人民一同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經歷。

便利店365天無休,我們也不能休息

「去過全家便利店嗎?上海63%的全家門店,冰櫃裡的商品都是我們負責配送的。」採訪一開始,高木宏明的介紹就讓人立即對日立物流的業務領域有了直觀感受。

成立於1950年的日立物流目前是日本規模前五的綜合物流公司。2019年,日立物流(中國)實現了9.93億元的營收,是長寧區千萬級的稅收企業。為上海全家便利店提供的低溫商品冷鏈物流服務,其實只是公司在華業務中的冰山一角。但在疫情期間,由於上海的便利店幾乎都堅持營業,為百姓提供民生保障,相對應的物流配套也因此不能「斷檔」。

「便利店配送利潤並不高,但物流成本和運輸要求卻很嚴格,遇上疫情員工們就更加辛苦。」高木宏明所說的「辛苦」有多個方面。

目前,公司位於浦東、奉賢的倉庫覆蓋了上海10個行政區近950家全家門店。位於浦東的低溫冷庫面積達620平方米,需常年保持零下18℃的低溫。另一座1900平方米的普通冷庫,也要保持2至6℃的室溫。工作人員需要時刻監管貨品進出,即便身穿防寒服,動輒2個小時一班的工作強度仍舊非常辛苦。

疫情期間,部分員工留守老家暫時無法回滬,加之春節本就是物流企業人員流動較大的時段,今年日立物流位於浦東、奉賢兩地的倉庫總人數只有不到40人,卻仍要承擔每天10-15萬件貨品的配送工作。「我們答應了對方要保證貨品準時抵達,既然便利店不休息,我們的倉庫也要全年無休。」

高木宏明表示,像7-11、全家便利店這樣的客戶,在疫情期間堅持營業,為市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作為物流企業能一同參與貨品的充足供應,也是為抗擊疫情出力。但特殊時期,企業保持物流暢通也遇到了重重困難。首當其衝的是疫情初期,口罩、耳溫槍等防疫物資不足。緊接著,由於航班相繼取消,確保貨品運輸的艙位就變得非常困難。此外,便利店的貨量需求較疫情發生前有大幅下降,物流企業的利潤無法保證。

疫情期間,臨空園區和長寧區緊急為企業打通了物資渠道,幫助日立物流成功採購到50瓶免洗洗手液、40升消毒酒精、100公斤84消毒液和一批N95口罩,解了企業燃眉之急,保障企業關鍵物流環節不受影響、不降低標準。

「得到了長寧區和臨空園區的幫助,我們企業也要履行好社會責任。」日立物流(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一山介紹,疫情期間,日立物流黨支部積極參與臨空園區的疫情防控,保持公司業務的運轉流暢,企業組織黨員志願者們參與園區的樓宇防疫工作,還積極利用自身的物流優勢,幫助臨空園區黨委找到了將消毒物資順利運輸到武漢的渠道。

把企業的事都當做「分內事」

日立物流的主要業務涵蓋國際貨代、國內貨代、第三方物流以及物流軟體研發等領域。其中,涉及倉儲及配套服務、貨物及設備的搬運、貨物包裝、簡單加工及相關服務的「第三方物流」是公司強項。在中國,包括恩斯克、尤妮佳、資生堂等知名企業均有很大一部分貨品由日立物流負責運輸配送。

疫情期間,日立高新公司所生產的一種血液分析儀成為治療新冠肺炎急需的一項醫療設備,日立物流(中國)負責配送血液分析儀所需的一項關鍵藥品。以往,這一藥品在全國有多個生產工廠。但疫情來臨使得國內工廠暫時停產,全國的物流渠道也受到影響。最終,日立高新決定從日本直接進口這一藥物,由日立物流承擔海關通關、檢驗檢疫和國內配送事項,防止因藥品配送不及時造成血液分析無法完成的窘況。

企業也遇到過一時難以解決的物流缺口。2月10日,上海第一批企業開始集中復工,日立物流是其中之一。但此時,臨近的江蘇崑山還未完全復工,公司位於崑山高新區的倉庫無法順利出貨。張一山介紹,位於崑山市玉山鎮的倉庫主要從事日用品貨物的進出,此前無需在當地進行工商註冊。但倉庫復工需要向當地政府部門同時提交書面和網上申請,沒有註冊就意味著無法獲得復工批准。

情急之下,企業一方面及時向崑山提交了註冊申請,同時已向長寧區講述了這個並非是長寧區「分內事」的難題。

「沒問題,把倉庫具體情況提供給我們,我們想辦法與崑山協調溝通,看看能不能幫到你們。」出乎張一山的意料,長寧區商務委主動表示,願意出面與崑山當地部門溝通。而就在商務委一行離開後不久,崑山高新區經濟技術發展局相關負責人打來電話,請企業負責人員帶好企業公章前往辦理復工。位於崑山的倉庫最終在3月5日順利恢復營業。

「雖然不是『分內事』,但政府部門的回應態度非常積極,從企業長期經營的角度來看,政府這樣的態度和服務熱忱讓我們很受鼓舞。」張一山說。

放眼整個長三角和中國更遠的地方

截至目前,日立物流(中國)582名員工均已復工。其中13名日籍員工分布在公司管理層以及財務、營業、物流技術、信息系統研發等多個崗位。

高木宏明的辦公室裡,常年懸掛著一幅完整的中國地圖和一幅立體的中國地形圖。記者採訪時,他會對照著牆上的地圖,逐一尋找蘇州、無錫、寧波等公司物流倉庫的所在地,還主動表示,接下來公司將在廣州、常熟、杭州、合肥、南京、蕪湖等地拓展物流倉儲,將業務重點擴展至整個長三角地區和更遠的地方。

這一在中國發展的巨大信心,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疫情期間上海給與企業的服務。「上海的政府部門說要當『店小二』,我們的確感受到了『店小二』精神。」努力說著「店小二」的中文發音,高木宏明告訴記者,長寧區商務委以及臨空園區辦公室等部門在疫情期間主動向企業通報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對企業順利復工復產起到了很大幫助。

「早在2月1日,政府部門就指導我們做好值班人員安排和防疫預案,幾天後又主動指導我們為員工做好個人信息申報和復工的防護指導,每一次都是主動服務,甚至不需要我們提要求。」2月15日,臨空園區內的企業都接到了人員信息採集電子化的通知,臨空辦便第一時間指導企業使用「隨申辦」等功能,及時幫助企業掌握返滬員工情況。

在高木宏明看來,中國在疫情期間表現出的大國風範,恰恰印證了過去幾年來,中國在世界市場的角色轉換。「我剛來到中國時,這裡長期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2016年起,中國市場的貨代、進出口和第三方物流格局都發生巨大變化,這也促使我們不斷進步,找到新的發展點。」

面對眼前兩幅中國地圖,高木宏明指了指位於「大西北」方向的蘭州。「下一步,我們的發展重點要從沿海地區慢慢延伸至內陸,在南昌、長沙、蘭州甚至烏魯木齊建立倉儲和物流體系,更好地適應中國接下來的發展。」

長寧「留驗點」擴容, 「黃標」「綠標」入境人員分開做「咽拭子」測試

來源 | 上觀新聞

作者 | 舒抒

原標題:《「全家」、「7-11」等便利店為何能在疫情期間不打烊?原來……》

相關焦點

  • 全家、7-11…上海的便利店疫情期間不打烊,背後誰在支撐
    但在疫情期間,由於上海的便利店幾乎都堅持營業為百姓提供民生保障,相對應的物流配套也因此不能「斷檔」。「便利店配送利潤並不高,但物流成本和運輸要求卻很嚴格,遇上疫情員工們就更加辛苦。」高木宏明所說的「辛苦」有多個方面。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疫情對日本便利店的衝擊有多大?
    最近,日本全家被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其旗下全資子公司的新聞,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到了。據日媒報導,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對全家便利店的股份進行全資公開收購,預計到8月24日將完成。作為日本著名的貿易巨頭、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伊藤忠商事此前就已持有日本全家50.1%的股份,等此次收購結束持有率會提高到100%,完全掌握全家。
  • 一窺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的「秘密」
    7-11的理念是:臨近、便利;全家的理念是:解決早中晚不便利和不滿意的生活方案店;羅森的理念是:大眾社區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他們的隸屬關係:7-11便利店是7&i集團系;羅森是三菱商事系;全家是伊藤忠商事系。後兩家企業都是在2016年9月完成新一輪資本整合。
  • 【便利店】史上最全「7-11」、「全家」、「羅森」便利店購物指南
    全家是我家全家能承包你一天甚至一整周的美食。早餐可以選擇三明治,午飯可以選擇便當,晚上可以吃一碗麵。當然你還可以把草莓蛋糕卷當下午茶,把兩隻摩卡熊當宵夜。難道說,連全家都要出彩妝了嗎?妹紙們有沒有期待呢?7-ELEVEn -- 7-11
  • 深度窺探│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長生不老」的秘密
    接下來將一窺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的秘密。一、貼近社區、重視覆蓋率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的經營理念很接近,都是與社區生活結合,看重覆蓋率。7-11:臨近、便利;全家:解決早中晚不便利和不滿意的生活方案店;羅森:大眾社區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
  • 乾貨分享| 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品牌便利店設計借鑑
    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陸陸續續引進了三大國際便利店巨頭——7-11,全家Family Mart,羅森。 二十年過去,三家連鎖便利店在大陸都經營得有聲有色,而它們先進的管理、經營方式也為內資便利店提供了發展的範本。
  • 應對疫情,日本便利店是怎麼做的?
    從2019年11月實施的第76屆JNN針對300個企業口碑好感度排名調查中,7-11連續兩年排名第一,全家排在第九,羅森排名第十五,三大便利店品牌都擁有很好的消費者口碑,當然也是媒體常規話題。作為肩負社會基礎公共設施功能的行業,在4月7日安倍晉三首相宣布7個地區進入緊急狀態,百貨店等很多服務設施暫時關閉停業的情況下,便利店沒有休業,積極更新服務營銷措施。
  • 疫情之後,日本的 7-11 便利店終於可以打烊了
    編者按:自誕生以來,日本的7-11便利店一直以每天營業、24小時開門為宗旨,服務一方居民。但在疫情期間,由於顧客變少、長時間營業被感染的風險變大,加盟商紛紛決定減少營業時間或者直接關門。因此,他們和總公司的矛盾越來越深。面對來自加盟商、媒體甚至是國家的壓力,這種不間斷營業的規定終於出現了鬆動。
  • 疫情期間,中國便利店成了最大贏家
    毫無疑問,疫情讓各地經濟陷入了一定的困頓,但總有一些商業形態依然煥發著生機,引人注目。疫情期間,街頭隨處可見的便利店裡,燈光依舊璀璨,顧客雖然不多,但依然能見到有人走進走出的身影。在特殊時刻,便利店幾乎成了中國人的消費救贖,發揮了比大超市更重要的作用,尤其迎合全民在家趴窩的「宅需求」。
  • 屬於廈門的「全家便利店」和「7-11」,說的大概就這家便利店了吧
    先前寫到外地的一點點奶茶時,意外收穫到了群眾對便利店的呼聲——  •   我倒是希望廈門有711或者全家這類的便利店。
  • 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品牌便利店設計借鑑
    7-11便利店出入口的設計一般在店鋪門面的左側,寬度為3—6米,因為根據行人一般靠右走的潛意識的習慣,入店和出店的人不會在出入口處產生堵塞。同時出入口處的設計保證了店外行人的視線不受到任何阻礙,而能夠直接看到店內。原始門店門頭招牌辨識度很高,採用橙、綠、紅三種原色,並在三色之間加入白色分隔,可在人的大腦裡留下鮮明的印象。
  • 伊藤忠商事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總額預計可達5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8億元)。整個收購過程將會持續到8月24日。伊藤忠商事此前就持有全家便利店50.1%的股份,擁有控股權。此次收購完成之後,伊藤忠商事對全家便利店的持股將達到100%。
  •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來源:聯商網2019-04-22 17:27聯商專欄:日本三大便利店2018年業績公示,從中可以看出些什麼?當然,總的開店數量還是7-11最多。這個數據和內部業務結構調整有關係,不能拘泥於表面數據。以7-11為例,在剔除店鋪數量增加的業績以後,現存店鋪客流量在下降,這是潛在的普遍問題。據某食品超市的老闆說,最近幾年,只要有中型食品超市開業,很快就聚集過來數家便利店、藥妝店爭奪社區小半徑副食客群,逼迫食品超市不斷強化便利店很難經營的生鮮類,同時不斷延長營業時間。
  • 24小時便利店消失了?繼全家和羅森之後,7-11也宣布要短時營業!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有些人加班到深夜,能夠在街角看到亮著燈的便利店,心理就會覺得暖暖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變得原來越少了。近幾日,就連便利店行業的零售巨頭7-11都對外宣布,稱部分門店將實行非24小時營業制度。其實,不光是7-11,還有全家以及羅森等,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便利店,都紛紛縮短了營業時間,不在進行24小時營業。
  • 日本7-11和全家羅森便利店的速食義大利麵
    每個便利店最受歡迎的冷凍麵食是哪一種?當一個人休息在家,又不想自己做飯,便利店的冷凍速食食品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義大利麵特別適合做休閒午餐。以下介紹的冷凍速食義大利麵就適用於微波爐,並且烹飪時間約為5分鐘(500-600W)。
  • 全家、羅森、7-11……這些便利店美食可比你的外賣好吃多了!
    本文來自公眾號【小浪豬】「時尚穿搭和一點點生活經驗,我只想要你過的更好
  • 疫情面前,廣東人終於看清了7-11!
    就在前幾天,廣東7Eleven官微發布了這麼一條推送:「2月24日-3月30日期間,逢周一,醫護人員可憑相關工作證明證件到廣東7-11咖啡/奶茶有售門店,即可免費獲得一杯美式咖啡/熱奶茶。」via.廣東7-Eleven因為延續了港式7-11經營模式,於是便產生了廣州人的7-11與其他省市的差別。@HavenChan:之所以戀戀不忘廣州的7-Eleven,是因為滿大街都能看到它,很有安全感,哪怕遇到大暴雨,只要看到它也就安心了。
  • 7-11便利店,只配活在情懷裡
    對,7-11便利店,就是回憶,各種滋味的往昔回憶。如果都市像大海,散落在各處的便利店就是深夜燈塔,讓夜歸的加班族尋到慰藉的光;是深夜食堂,讓夜行的路人隨時吃上熱騰騰的食物;是「靠譜」的代名詞,總能滿足我們所需。7-11作為全球第一家便利店,影響了足足幾代人。7-11便利店,總是出現在我們的回憶中。
  • 全家便利店在中國靠四大利器打敗7-11、羅森
    其中最讓人熟悉的莫過於全家便利店,即便是在7-11和羅森的前後夾擊下,全家仍憑藉其獨特的選址、貼心方便快捷的服務、完美的消費體驗,成為外資便利店店數最多的第一品牌。在開店之初,全家會提前半年時間,把每家店剛開業時的商品組合和品牌確定下來,研究什麼樣的商品組合和品牌是當地消費者喜歡的。上海門店的重點黃酒品牌是石庫門,到了蘇州就換成會稽山。而在便利店業相對成熟的市場,全家會根據地鐵、寫字樓、郊區等不同的消費環境,制定相應的商品組合。如在生活小區的便利店可以買到醬油,寫字樓下面便利店卻找不到這種東西。
  • 全家便利店在中國靠四大利器超越7-11、羅森
    其中最讓人熟悉的莫過於全家便利店,即便是在7-11和羅森的前後夾擊下,全家仍憑藉其獨特的選址、貼心方便快捷的服務、完美的消費體驗,成為外資便利店店數最多的第一品牌。在開店之初,全家會提前半年時間,把每家店剛開業時的商品組合和品牌確定下來,研究什麼樣的商品組合和品牌是當地消費者喜歡的。上海門店的重點黃酒品牌是石庫門,到了蘇州就換成會稽山。而在便利店業相對成熟的市場,全家會根據地鐵、寫字樓、郊區等不同的消費環境,制定相應的商品組合。如在生活小區的便利店可以買到醬油,寫字樓下面便利店卻找不到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