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創造,衣食動養皆依季候而運作。2019年,《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推出系列策劃 「二十四節氣·靚湯」,在湯湯水水中,品嘗四季輪轉的滋味。
10月24日迎來霜降,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可見霜降時節滋補身體的重要性。此時天氣漸冷,胃腸道及呼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病、感冒等。鮮牛肉切塊,用水浸泡一小時
牛肉焯水去血沫雜質
鍋裡放油燒熱,加入大蔥、姜、蒜爆香
倒入牛肉塊翻炒,加入少量料酒
翻炒片刻,加水、八角和桂皮少許,大火燉煮牛肉半小時
加入白蘿蔔塊,轉小火再煮半小時左右
加入鹽調味,撒上蔥花後出鍋
牛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的功效,可抵禦外界風寒侵入人體。《本草綱目》中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溼氣」。白蘿蔔味甘、辛,性涼,入胃、肺經,具有清熱生津、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還可防治秋燥損耗津液。諺語:「十月(農曆)蘿蔔小人參」,可見白蘿蔔有益健康已被大眾廣泛認可。霜降時節秋燥明顯,易傷津液。此時在飲食調養方面宜平補,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氣溫降低引起的冷刺激會使交感神經興奮,毛細血管收縮,從而血壓增高,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復發。此外,氣溫降低也易出現關節病變,易發腰腿痛等疾病。提醒大家注意保暖,多吃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蘿蔔等食物,有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
唐仕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副主任醫師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