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豆子
醬
宿遷農村飯桌上,醬豆子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的一道美味鹹菜。辣、香、鹹,麻,別有風味。
醬豆子製作說起來並不複雜:挑選粒大飽滿的黃豆洗淨浸泡,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文火慢煮。煮至黃豆用手指能捏碎時,撈起瀝乾水份備用。接下來是非常重要的發酵。將瀝水後的黃豆均勻地放入蒲草包裡。.經過六、七天的發酵,拿起黃豆能拔起長長的絲,絲拔的越多越長,說明發酵的越好。發好的豆子晾曬後放入罈子,倒入開水燙,拿筷子用力攪動,直到豆子身上沒有絲為止。再拌上鹽,生薑、山胡椒、陳皮、花椒麵、辣椒麵等調料,密封壇口。半個月後即可開壇食用。
醬豆子也可曬乾,成幹醬豆子。可直接食用又可加芝麻油晾拌,亦可炒食,則又是幾種獨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風味。
在宿遷,每年入冬,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忙乎做一壇醬豆子。之所以選擇入冬做醬豆子,第一是因為這個季節沒有蒼蠅,晾醬豆子時乾淨衛生;其二是因為夏天氣溫高,製作過程中容易發黴,且不易保存。
醬豆子製作千人千味,每一個人做出來的醬豆子味道都不相同。我上中學時,每逢周日下午同學們從家裡回到學校,每人都會拎一、兩瓶鹹菜,這可是一個星期的菜。大部分同學會各拎一瓶醬豆子。於是平時就餐時,同學們就會把筷子伸到別人的菜瓶裡,品嘗別人的醬豆子,然後指點醬豆,評頭論足,激揚文字。
宿遷如今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許多年輕人已經無暇學做醬豆子了。想吃時到菜市場或者超市購買。但最好吃的媽媽親手做的醬豆子對他們來說已成遙遠的記憶。
(原創文章,謝絕東方頭條等媒體未經本人許可的採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