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想重溫下《平凡的世界》,想再次打開書,去看看書裡人的生活,命運,愛情,奮鬥,就像去相逢一個個活生生的真實人物般,想與他們一同經歷一次他們的人生。
我最意難平的人物,應該是田曉霞吧,同時也是個悲劇性角色。路遙把田曉霞塑造成了一個完美女性,我想她的完美應該在於她愛的太過純粹。她可以不嫌棄少平出身,不嫌棄她工作,只是一心仰慕他愛他,像一團光,一直默默照耀和溫暖著少平。至今還記得那句,曉霞曾總說過的一句話,「我時常念起我那掏炭的男人」,她沒有在現實面前望而卻步,而是選擇勇敢去愛。她會親自去礦場看少平,並堅持不顧危險地要與少平的一起下一次礦井,無非是想知道她心愛的人所經歷的生活,當她在伸手不見五指隨時可能會坍塌髒兮兮的礦井裡體驗到了少平的苦難生活後,她才真正懂得了自己心愛的人究竟背負的是怎擇的沉重,所以她在黑隆隆的礦井裡淚流滿面地奔向少平,心疼地抱住他許下古塔山之約。
這世間有很多人類,但並不是有很多人都屬於和你是同類人,能夠靈魂相吸心靈共鳴的同類人,勢必會與你相似。少平和曉霞雖然物質生活天差地別,門弟懸殊,但少平卻有著和小霞一樣豐富的精神世界。精神相同,靈魂共鳴,才是愛情相契的前提,所以曉平對少平說,「你和他們不一樣」。孫少平的精神與理想其實就像是一隻渴望向天空飛翔的鳥,但是生活的沉重現實和一地雞毛又何償不是那束縛它向上飛翔的繩子,註定要清醒現實地面對一地支離破碎。
但即便生活再怎麼肆意向他揮灑苦難,少平都沒有倒下,亦沒有放棄過精神生活的追求,那是因為他的心裡有一根支柱在支撐著他面對外在世界苦難的堅韌和頑強,這根精神支柱的建造者其實就是田曉霞。即使我們生活的世界註定平凡,即使生活賦予他再多的苦難讓孫少平自己亦知道自己不過是這匆匆人間內再平凡不過的一個奮鬥渺小的年輕人,他的心裡亦是豐盈和有光的,使他相信希望和美好仍會在,那就是田曉霞給予他的純粹的愛,這是他平凡人生中最耀眼的奢侈品。
無論是田曉霞人物的完美,還是田曉霞和孫少平愛情的純粹完美,其實都註定了田曉霞的悲劇。我認為,一方面,因為不完美和消逝恰恰才能留住了永恆,也留住了田曉霞和孫少平這份被世人景仰的愛,這份愛才不會被歲月沾染上任何風霜,也讓世人相信這世問果真有真愛,給讀者留下了一種對真愛的嚮往與信仰。另一方面,精神的存在和支柱自然是無形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信仰,如若它以存在的形式存在,是否在今後洪荒滔天的歲月洗滌下,可以保證這種美好的精神不會被物質所沾染絲毫而承受得住生活的考驗。就像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也許也曾遇見過田曉霞,也曾刻骨銘心地愛過,但最後也有那麼多人,在生活兵荒馬亂的戰場上,漸漸在記憶裡遠離了田曉霞。也許看似殘忍的路遙,其實又何嘗不是為我們留下了一種對純粹美好愛情的嚮往。正如張愛玲亦提及過:「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會成為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卻是心裡的白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會變成衣襟上的飯黏子,而紅的卻會變成心口的硃砂痣。」所以不完美與遺憾才最讓人難以忘懷,在少平心裡,田曉霞成為了他心裡永遠的白月光。
謝謝路遙,讓我看到了,平凡世界裡不平凡的愛情,亦讓我知道了,也許這世間也許真的有生死漸存的愛情,等待著我去信仰與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