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意象丨中國古代的三隻蝴蝶

2021-02-15 文化例外

葉朗說,美在意象。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蝴蝶意象是一個重要的典型。

已經成為中國人之心靈化了的重要符號,

展現了一種獨特的民族審美情趣。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語言不能完全表達人們心中的意思,

因此聖人立象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

這裡的「象」取之於自然,卻具有濃厚的人文意義,

它是古人表達心中意識或情感的媒介。


莊周夢蝶


《莊子·齊物論》載: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也,此之為物化也。」

這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第一隻蝴蝶,

是中國人的蝴蝶夢。

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神秘而美麗的「蝴蝶」。

莊子的思想核心是「清淨無為」,

因此莊子的蝴蝶,

就是追求自由、清潔精神的體現。

這是「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大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像蝴蝶一樣擺脫一切功名利祿,

獲得人生澄澈、自由和純真。

這是一種物我兩忘,大話同流的生命境界。

莊子的《逍遙遊》說的也是「自由」,

既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

又是精神自由的終極嚮往;

既是最高的審美境界和藝術境界,

又是最高的生命境界和哲學境界。

 「蝴蝶」是通向「逍遙的媒介。

因此,莊子夢中的蝴蝶意象,

代表莊子從悲劇性宿命觀,

轉向了「樂知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境界。

這種「樂觀主義」也感染和影響了後代文學家。

蘇軾《南歌子》:

帶酒衝山雨,

和衣睡晚晴。

不知鐘鼓報天明。

夢裡栩然蝴蝶,

一身輕。

鄭谷《海棠》: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羨他蝴蝶宿深枝。

李商隱《錦瑟》: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這些詩句裡的「蝴蝶」

都是純真至美的,

都是自由自在的。

「自由之蝶、純真之蝶」的意象

表達的是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梁祝化蝶

蝴蝶作為一個愛情化境的象徵意象

始於幹寶的《搜神記》記述了

韓憑夫婦化蝶的故事,

大概是「化蝶」的雛形。

在《梁山伯與祝英臺》中,

「梁祝化蝶」成為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典故,

翩躚成對的蝴蝶象徵著「海枯石爛不變心」的偉大愛情,

成為諸多愛情母題中的原型。

春天裡,

成雙成對的蝴蝶翩翩起舞於花叢中,

美麗動人。

蝴蝶與花朵的親暱關係

給人一種美好的聯想,

象徵著親情、愛情和友情,

蝴蝶和花朵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徵,

久而久之,

這種觀念演變成為一種民族的「集體無意識」。

因此,梁祝「化蝶」的結局,

既是人們對梁祝的同情與祝願,

也是中國人對蝴蝶特殊的文化情感。

梁祝的愛情悲劇

沒有以生命的死亡為結束,

而是以新一輪生命的開始為生化。

這裡的蝴蝶意象

凝聚了人類精神終極思考的符碼和標誌,

體現了中國人張揚生命意識的深層美感心態。

更確切地說,

這裡的蝴蝶意象

集中體現了古人的「善」,

體現了中國古人的輪迴觀念

和「大團圓」的善良願望。

誠如南朝梁簡文帝《詠英臺化蝶句》的詩句所言:

復此從鳳蝶,

雙雙花上飛;

寄語相知者,

同心終莫違。

寶釵戲蝶

《紅樓夢》中有「寶釵戲蝶」的故事:

一對大如團扇的玉色蝴蝶,

「迎風翩躚,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

以至讓寶釵追得「香汗淋漓,嬌喘細細」。

蝴蝶受到文人的青睞,

原因便是

蝴蝶呈現出了一種美好的生存形態。

色彩斑斕的翅膀

既給予我們審美的愉悅,

又給予我們一種對生命意義的感悟。

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歷來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重要主題。

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

描寫蝴蝶的詩篇不勝枚舉。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楊萬裡《宿徐公新店》: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王駕《雨晴》:

蜂蝶紛紛過牆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

精靈般招人喜愛的蝴蝶體現了一種自然之美:

和諧、融洽

還有一絲「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這可看作是一種「生態美學」的體現。

看見精靈般可愛的蝴蝶,

忘卻現實生活中的不悅,

沉醉在美好的春光裡,

陶醉在「蝶戀花」的美好意境裡。

朱光潛說過:

「中國自然詩和西方自然詩相比,——一個以委婉、微妙簡雋勝,一個以直率、深刻鋪陳勝。———西方詩人所愛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風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國詩人所喜愛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風細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

蝴蝶意象無疑是符合上述特徵的,

文人心中的「蝴蝶情結」自然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相關焦點

  • 淺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蝴蝶作為愛情意象的成因
    淺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蝴蝶作為愛情意象的成因[摘 要]由臺灣作家陳天佑的微型小說《永遠的蝴蝶》引起思考:蝴蝶作為真摯愛情的意象,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屢屢出現在中國古代文人的創作之中。從蝴蝶這一生物的屬性、特徵及象徵意義入手,淺析蝴蝶在古代文學中作為愛情意象的內在原因及合理性。
  • 一個意象悽美 一個簡約滄桑——小說《永遠的蝴蝶》《愛》賞析
    莊生曉夢迷蝴蝶。「蝴蝶」是一個美麗的意象,也是一個愛情的意象,由此及彼使我們聯想到「梁祝化蝶」的優美而憂傷的愛情故事。作者選用「蝴蝶」這一意象,實際上揉合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因素,洋溢著詩意的浪漫情懷,那逸出的絲絲綿綿的青春之傷感令人掩卷難捨。
  • 中國文化的底蘊: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上篇)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青銅器、瓷器是中國文化;琴棋書畫是中國文化;萬裡長城是中國文化;京劇崑曲也是中國文化……今天小仙就只選取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來大致領略一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說錦鯉,本來不過是比較美的一種觀賞性魚類,但是現在在網絡上,成了好運的象徵。於是錦鯉就成了一種意象。說了這麼多,下面可以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有哪些?它們都有怎樣的含義?有哪些代表性的詩詞講到了這些意象呢?下面小仙給大家一一道來。
  • 中國古代詩詞常用「意象」有哪些?
    飛鳥意象表現靈魂自由,青山意象含蘊身心家園,水意象表達情感,明月意象蘊涵思鄉,船意象抒寫漂泊與自由,搗衣、砧聲意象象徵離愁、鄉愁,落花意象瀰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等等。中國古代詩詞意象很多,可謂應有盡有,常用的主要有如下幾類:第一類是高山、奔流、雄關、滄海、大江、長風等意象,這類意象一般表現豪情壯志。
  • 如何理解「美在意象」說
    ① 1這說明, 「美在意象」成為當代中國美學具有影響力的理論學說, 並非只反映葉朗個人的美學觀點與理論建樹, 它也反映了中國現代美學發展的趨勢, 是充分吸納中西美學研究成果的結果。  葉朗明確提出「美在意象」命題的時間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 此時期西方現代美學理論已被大量引入中國, 以實踐為本體的美學觀點受到普遍質疑。
  • 美在意象:中華美學命題的現代闡釋
    可見,「美在意象」不是一個簡單的關於美的本質的命題,實際是葉朗美學研究試圖超越主客二分的一種嘗試,是召喚人回到本源世界的一種努力。形成審美式致思 實現人生關懷葉朗對「美在意象」的解釋,對於中國古代美學的現代解釋極具啟發性:觀念、意識、眼界對於對象的理解具有先在的意義。
  • 籬笆這一古代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都有哪些寓意?
    天真的孩子奔跑著追逐黃蝴蝶,可是黃蝴蝶飛到菜花叢中就再也找不到了。歷來的研究者和讀者中,往往更注意和喜歡後兩句描摹出來的動態畫面,而較多忽略前兩句安靜美好的靜態場景。這兩句中出現了詩詞中經常出現的一個意象:籬笆。籬笆指的是古代田野村居中用來簡單隔離的設施,多用木材、竹子等材料交叉編織而成。籬笆這一意象出現的古詩詞,基本都是描寫田園鄉野的,恬淡、閒適。
  • 曹植詩歌意象:三個階段,三種心態,三種意象
    意象的概念及發展意象這一概念早在中國古代就產生了,它對文學欣賞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詩歌的鑑賞和分析尤為重要。由於中國詩歌追求含蓄美,表達情感要含蓄不外露,這種對詩歌含蓄美的追求使得詩歌意象的產生和存在成為了必要。
  • 聲律意象與中國詩歌語言藝術
    「美在意象」的中國審美文化,其最為精彩的文學華章是詩歌藝術,而詩歌藝術「美在意象」的典型體現之一,正是古典詩歌的「聲律意象」。駢文的基本特性是對偶,也因此,第一次出現的「意象」範疇,只有置於「聲律」「意象」相得益彰的駢文語境之中,才能更加充分地發掘和闡釋其理論內涵。換言之,根據如是生成語境,「意象」範疇的第一次出現所標示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之價值指向,應該是「聲律意象」批評的產生,而不能簡單說成「意象」批評的產生。
  • 意象的雙重性
    正是出於對意象在中國美學中的重要性的認識,葉朗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中國美學史研究應該以意象為中心,而不是以美為中心。「在中國古典美學體系中,『美』並不是中心範疇,也不是最高層次的範疇。『美』這個範疇在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地位遠不如在西方美學中那樣重要。
  • 古詩詞常用意象集錦
    詩詞之所以是詩詞,主要是它有優美的意境,而意象是構成意境的元素,也就是說,意境是由多個意象來構造而成的。所以,意象與意境在詩詞中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是意象?意象就是能代表或反映作者意願、感情的一種表現形象,或者說是代表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寄託體。如紅豆,它是愛情的象徵,紅豆就是愛情的代表意象。古人寫詩詞,長期以來,形成了固定的大家公認的諸多意象,這些意象有不少已經過時,但還有很多是不會過時的。
  • 古代文人為何此何鍾愛「濁酒」意象
    一、 酒的起源及發展1、 酒的起源傳說中國古代,關於酒的起源,大多充滿了浪漫的想像。江統《酒誥》記載了三種不同的說法,"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又雲杜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 從莊周夢蝶與那些象徵愛情的特殊意象裡,體會「物化」的浪漫
    在古代文學裡,往往有許多特殊的意象用來象徵愛情,比如我們熟悉的《梁祝》的故事裡,最後梁祝兩人便是化蝶飛舞而去。同樣的,在《梁祝》故事更早一些的《孔雀東南飛》裡,焦劉兩人最後也是殉情化作了交頸纏綿的鴛鴦。為什麼他們喜歡用這些意象去寄予對愛情的美好追求呢?這就不得不從「莊周夢蝶」說起了。
  • 「莊周夢蝶」為何選蝴蝶為對象?與「逍遙遊」有何內在的關聯?
    引: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莊周夢蝶"是我國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經典的寓言,在《莊子》當中也有著明確的記載: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無論莊周是否夢到過這隻蝴蝶還是假想,暫且不用去追究。
  • 古代詩詞意象意境集粹(110種)
    古代詩詞意象意境集粹(蒼松整理)眾所周知,文人是多情的。這情,不僅僅是男女的情愛,而是對事物敏感敏捷的思維。這種思維的結果,我們不要用現實的政治觀點來判定它的是非曲直,而要實事求是的反映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詩詞的創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
  • 淺析《雨巷》核心意象
    整首詩讀下來一般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雨巷和丁香姑娘這兩個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也是這首詩的核心意象。首先,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作為詩歌的中心意象之一,朦朧而富有象徵意味,形成了詩歌整體幽怨迷茫的氛圍。
  • 蝴蝶窮極一生,只為追尋那重生的美,是最適合言說浪漫的首飾
    從古代開始,就有很多描寫蝴蝶的詩句、故事。蝴蝶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一種嚮往,梁祝化蝶,莊周夢蝶的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是聖人還是普通人,心底大概都有一份對蝴蝶的這種美好渴望吧。蝴蝶,是牽線的月下老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被記得。也會被人們用不同的方式留下。
  • 古代美妝博主的速成指南:巧對菱花淡淡妝丨美在中國
    白居易為她倆寫下了「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風流名句,至今仍是用來形容美麗的中國女性的首選佳句。中國古代女子點唇的歷史由來已久。先秦大文人宋玉在《神女賦》中,就對神女有「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的描寫,形容兩片朱唇猶如著過丹脂一樣殷紅。這說明至遲在周代,中國女子已經有了點唇的習俗。 到了漢代,唇脂的名稱已經明確被記載入史料內。
  • 中國文化的底蘊: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下篇)
    昨天小仙給大家說明了古詩詞中最常見的五種意象:月亮、酒、梅花、桃花、蝴蝶,今天繼續給大家說說其他常見的意象。>>>中國文化的底蘊: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上篇)楊柳從神話傳說就可以看出,杜鵑代表的是一個悽婉的意象。代表詩作有: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 王延相論詩書「意境」與「意象」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則己德之美,不言而章。不曰己之守道也,曰「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以改措。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 則己之守道,緣情以灼 .斯皆包韞本根, 標顯色相 , 鴻才之妙擬,哲匠之冥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