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昭覺縣77歲的特殊困難戶色七古博第一個拿到自己的新房房號。
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 本報記者 尹鋼 攝
四川最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分房
本報訊(記者 王代強 袁敏 何勤華)走上抽籤臺、抽取房號、按下手印……簡單幾個步驟後,昭覺縣77歲的特殊困難戶色七古博,拿到了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房房號。
4月26日,涼山州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住房分配大會在昭覺縣拉莫足球場舉行。該安置點是我省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將安置昭覺28個鄉鎮、92個邊遠山村的3900餘戶、1.8萬餘名貧困群眾。
目前,住房均已達到入住條件,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和商業建築也已「掃尾」。按計劃,5月10日前陸續入住。此次分房將用2-3天時間完成。
「其設計理念和建設水準均高於縣城既有城市建設。」昭覺縣委副書記陳松柏介紹,安置點距縣城不足5公裡,依山傍水,安置點的每個點位均配套建設1所幼兒園,周邊還有7所新學校加緊建設,附近還將配套建設集「醫、教、研、康、養、遊」於一體的醫療園區。
縣城周邊打造成熟的多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新引進的服裝加工廠等企業,將為搬遷群眾提供就近務工渠道。對搬出後,山裡原有的土地、生產用房等生產生活資料,縣裡提前做好「在舊址成立專合社、群眾輪流回鄉發展產業」等謀劃,以實現接續生產。
新房分配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合理」原則。分房前,昭覺縣組織各鄉鎮採取抽籤方式,確定分房大會抽籤順序,特殊困難戶、行動不便殘疾人、70歲以上老人等單人戶,可優先選擇低樓層。抽籤臺上,按25平方米、50平方米、75平方米等不同戶型,擺放著幾個透明抽籤箱。各鄉鎮依次排隊,按此前確定的順序上臺抽籤。
「懸崖村」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的84戶村民也在分房序列中。「易地搬遷後,老人可帶著孩子在安置點生活、讀書,青壯年可在村裡搞旅遊開發。」阿土列爾村駐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已有計劃。
「十三五」期間,昭覺縣共實施12239戶54505人搬遷任務,是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縣。省發展改革委以工代賑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第二多的省份。「十三五」期間,全省已建成住房37.3萬套,建成率為97.4%;已搬遷入住36.4萬戶,入住率為94.2%。目前,剩餘住房建設任務主體部分均已完工,「確保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上半年全部完成」。
【來源:四川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