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迷戀東方茶文化而誕生的柏林茶鋪

2021-03-01 茶道傳媒

點擊上方「茶道傳媒」關注訂閱號哦!

柏林一家創新的茶鋪〝紙與茶(Paper &Tea)〞,其創始人傑(Jens De Gruyter)就是一位在東方學習茶道後,回到德國創業成功的茶人。

P & T的使命是將優質的茶及茶文化傳遞給更多的愛茶人。設計師用現代的方式來詮釋茶的內涵。改變傳統的櫃檯模式,大型的展示櫃配有滑動抽屜,各式茶及附帶信息展示在白色的容器中,顧客可以近距離聞茶品嘗,了解茶的起源、生產過程及特性等。

牆上一字排開的貨架,形成連續的展示空間,裡面擺滿了各類茶壺茶杯。傳統中式燈籠的照明系統,為空間增添詩意氣息。

整個店面簡潔明朗,極簡抽象,為顧客提供了一個純粹安靜的飲茶空間,品嘗著來自東方的優質茶葉。

在咖啡盛行的歐洲開設茶鋪,傑在他的茶鋪外掛著一個招牌,上面寫著:「親,你喝咖啡,我喝茶〞,這句話似乎說明了傑對於茶的狂熱。

對於把東方的茶道文化介紹給西方人,傑有他的一套創新模式。

他說:〝其實,茶葉在西方一直是透過類似藥房的商店銷售,對於茶葉裡面豐富的成分,對身體的幫助等的知識結合茶葉的香氣、味覺、回乾等,這裡面需要讓客戶先體驗後消費,因此我設置了一個體驗區,客人可以透過體驗的課程,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先體驗後才決定要購買哪一種〞。

西方人對於茶並不理解,經常會將茶與草藥茶混在一起,因此,我們會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茶葉的分類,從生茶到熟茶,依據氧化的程度,從白、黃、綠、烏龍、紅茶,最後普洱茶。客戶可以根據他們的喜好決定從哪種茶開始嘗起。「

每一款P&T的茶品來源都可追蹤至茶產地與茶園,以實際行動支持世界各地的茶農,因為傑相信,唯有親自了解每位茶農與茶園的生產故事,才能以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制出最具風味的好茶。

「 Life is short, drink good tea.」

人生苦短,不如放棄掙扎喝杯好茶。

由專業選茶旅人為你帶回世界各地的茶香記憶,敬我們短暫卻充滿滋味的人生。

傑將他從日本與中國所學習來的茶道文化,改良成為體驗的課程,這種有趣又新奇的過程,讓許多西方人更深入的認識茶葉背後的種種知識以及美學。

每天花點時間靜心衝茶是把生活放慢的一種方式,如法炮製日本茶道肯定枯燥,P&T研發出幾款抹茶飲品,奇異果、菠菜跟生薑提味,抹茶也可以做蔬果汁。杏仁、牛奶衝入熱抹茶,冬天喝最適合。最狂的是調和烈酒,一款與「Our Vodka」聯名的抹茶伏特加,根本就是喝茶喝酒兩不誤的選擇。

曾有去德國旅行的茶客,誤闖這間茶葉界的「奇美博物館」,她說店員推薦她試試「Unter den Linden 」這款茶來感受道地的柏林。

「Unter den Linden」(菩提樹下大街)其實是柏林知名景點,位於米特區的林蔭大道延伸到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西洋菩提樹其實是椴樹,這款複方茶用德國產的菩提樹花、接骨木花、向日葵跟蘋果的複方花草茶,想重現夏日午後走過街區,陽光灑落的詩意。

或許是這座城市對外來文化總是友善,主推茶飲的P&T目前在柏林已有兩家店面,時常客滿。

不酗咖啡只酗茶,喝茶成為一種日常儀式。

P&T給人一種德國人也很愛喝茶的感覺。似乎他們不酗咖啡更愛酗茶,讓所有來訪的中國人都感到驚喜。

雖說有錢才能任性,但傑任性的方式挺浪漫,不僅是茶葉控,還是細節控,所販售的原料皆是各地小農直送,定期查看原產地以求品質穩定。包裝茶葉的設計、紙張跟配色經過反覆考究,非常細緻,很不想用最強伴手禮來為它加冕,但確實每款茶葉都美到捨不得拆,送禮自用兩相宜。

不光單品茶,若認真逛P&T的官網,曾擔任過攝影視覺總監的傑,嚴格控管,他同時還具有茶飲的發明家、自媒體跟知識庫的多重角色,兩家分店裡的擺設、陳列物平整程度,連日本人都會肅然起敬,握著雙手說幸會。

傑的茶鋪在柏林非常成功。這個模式不執著拘泥於傳統形式,將茶文化的體驗本質重新改造,創新成為年輕人能接受的模式。如今在中國臺灣也能看到P&T的門店,甚至在臺灣,將獨特的飲茶哲學延伸至飲食,菜單從前菜、主食到甜點,搭配茶品與酒飲,享受一道道顛覆印象的美味料理。

喝茶不一定要堅持日本千利休的茶道,更不一定要遵循中國古代的喝茶儀式,我們生活在現代,推廣傳統的茶文化應該要創新,就像傑在東方居住時,他將日本的茶道、中國的茶文化領悟透徹,並改良成為現代西方人能接受的方式,透過一種體驗的課程與程序,讓人深刻的理解茶葉背后豐富的知識、茶道文化的閒情逸緻,慢生活的哲學。

相關焦點

  • 將優質的茶及茶文化傳遞給西方人,他獨有一套!
    柏林一家創新的茶鋪〝紙與茶(Paper &Tea)〞,其創始人傑(Jens De Gruyter)就是一位在東方學習茶道後,回到德國創業成功的茶人。整個店面簡潔明朗,極簡抽象,為顧客提供了一個純粹安靜的飲茶空間,品嘗著來自東方的優質茶葉。
  • 花12年週遊世界後,他開了一家比「蘋果」還漂亮的茶鋪
    他是一個美國人卻痴迷於東方文化本應端起咖啡抿一絲苦澀卻愛沏上一壺綠茶回味一絲甘甜他就是Jesse Jacobs因為愛茶,他開了一間叫Samovar Tea的茶鋪1.愛茶的美國人於是,蘊涵了東方茶道美學,卻和我們對茶的固有印象有著明顯差別的茶鋪誕生了。
  • 「龍潤百家姓茶&昌寧號茶鋪」雙品牌旗艦店開業
    2020年6月21日,正值父親節,「龍潤百家姓茶&昌寧號茶鋪雙品牌旗艦店」在昆明盛大開業,成為新晉網紅店!見證,雙品牌標杆開業慶典開始前,很多老客戶從昆明各地甚至省外趕來參加開業慶典,還有很多新客戶因朋友推薦或看到微信公眾號、朋友圈、抖音、微博等平臺推廣慕名而來,或帶著父母家人,或約著三五好友,前來喝茶打卡。
  • 一家深得「賈伯斯」真傳的創意茶鋪——在北美看潮店家居藝術
    不見一把茶壺,也沒有任何傳統茶具在北美,一家「會包裝」的創意茶鋪點燃家居時尚大爆炸▲回到美國後,他決定開創一家茶鋪於是,蘊涵了東方茶道美學的北美創意潮店誕生了▲美國一家雜誌報導說這個創意茶鋪時髦的,看起來像個蘋果數碼店
  • 辻利茶鋪 | 倫敦的老字號日本茶鋪
    MIM設計工作室,為辻利茶鋪品牌規劃了倫敦新店,為顧客呈現了一個現代時尚的品牌新形象。設計師從日本傳統藝術和建築中汲取靈感,新店的設計旨在通過使用大型不間斷統一的材料表面來達到簡潔的效果。空間裝修簡潔明快,灰色牆裙是一樓的延伸,牆面展示櫃連續的文字表達加強了品牌記憶,穿插的茶器讓日本茶文化有了傳承和延續。      茶還是百年前的那碗茶,空間、品牌形象永遠都在變,迎合現代社會的認知,引領行業的發展,這其實也是百年品牌~辻利茶鋪的品牌核心!
  • 第二次柏林危機始末,美蘇的爭鬥與博弈,造就了柏林圍牆的誕生
    美國把西柏林看作是實施"解放戰略"和"和平戰略"的重要依託、而蘇聯則把它看作是西方對東方進行敵對活動的工具。根據外交慣例,蘇聯外長葛羅米柯於5月27日赴美參加葬禮,這一善意使得兩方的關係稍顯緩和,美蘇兩國藉此機會開了短暫的會談,但因雙方立場相距其遠,未能達成任何協議。9月,赫魯曉夫為緩和局勢,宣布放棄了半年內解決柏林問題的最後通牒,來換得美國對召開四國首腦會議的支持。
  • 「讓茶成為主題」-第二節柏林茶文化節順利舉辦
    「柏林茶文化節不應該只是一場文化形式的狂歡,而應該是通過文化節這種形式為茶文化推廣打造更優質的平臺,讓茶真正成為柏林的一個文化主題。」——創辦人魯曜文說道。於是,帶著這一使命感,三人在籌備2019年柏林茶文化節初期便開始著手於茶文化在柏林、在德國以及歐洲的深度調研。在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捷克、波蘭這些歐洲國家的發展形式多樣。
  • 最近的精神食糧:一些小而美的淘寶茶鋪
    想來不應該,每天都喝茶,卻不太了解茶文化。而人這一輩子如果能找到一個喜愛一生的愛好是很幸運的一件事,那茶會是我堅持一生的愛好嗎?我目前是打問號的,只有深度接觸過後,你才知道它對你是否會產生那麼深遠的影響。深度接觸意味著從各個角度去吸收它。也意味著時間成本。
  • 通訊:柏林茶文化節傳播中國文化
    新華社柏林11月17日電通訊:柏林茶文化節傳播中國文化毛競「在柏林,茶寄託著我對第二故鄉中國的思念。喝茶時,我品的不單是茶,也是我在中國生活的點點滴滴。」曾在中國留學多年的亞歷克斯·路德維希17日對新華社記者說。
  • 李安是枝裕和柏林對談:東方與西方,死亡與來生
    來源:新浪娛樂是枝裕和、李安在柏林對談(圖源:柏林電影節官網)名為「傳承中」的對談,是柏林電影節慶祝70周年的特別策劃。曾在電影節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一位著名導演,選擇邀請一位年輕導演,共同就電影和雙方作品展開對話。 電影節新藝術總監卡洛·夏特裡安希望藉此計劃,傳遞電影節的藝術傳承理念。
  • 嘗過1000款抹茶,也一定不能錯過辻利TSUJIRI茶鋪!
    嘗過1000款抹茶,也一定不能錯過©辻利TSUJIRI茶鋪!快一個月沒出門的圈圈好煩躁啊!聽說茶可以和敬清寂可是,茶苦怎麼辦?承襲日本京都宇治,擁有160年歷史的©辻利TSUJIRI茶鋪,嚴選上選抹茶,精心製作出忠於原味,符合傳統茶文化卻又摩登現代的風味甜點。
  • 「閩茶海絲行」在德國柏林啟動
    N海都記者 文/圖 海都訊 5月9日,由省農業廳、福建日報社共同主辦,以「絲路帆遠·茶香五洲」為主題的大型福建茶經貿茶文化交流合作活動——「閩茶海絲行」在德國柏林正式啟動。 「閩茶海絲行」代表團成員、德國政府官員、中國駐德使館官員、閩茶歐洲經銷商、華僑華人等1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Annie 看柏林時尚 | 歐洲遇見亞洲vis-a-vis Paul Poiret與他的東方謬思
    柏林工藝美術館於九月中,以時尚為主題,展開了一場針對法國設計師 Paul Poiret 與他的東方設計及其對西方時尚影響的討論。山本耀司先生曾提及關於「民族風」的討論,表示「刻意民族風的另一面,是努力做好自己認為對的事,只是這些人生態度或實現的方式中,含著一些民族的東西」,並說「是西方人自己看出了我服裝中的那些日本式的東方風格」等等不贊成「刻意民族風」的觀點。
  • 半日解憂茶鋪
    半日解憂茶鋪開張啦。「呼…」伸個懶腰,今日解憂茶鋪收攤啦。下次來芳草原找我的茶鋪和你的解憂密碼吧。
  • 茶,一片東方神奇樹葉
    推薦詞 茶,指茶樹,更多涵義指從茶樹採摘的嫩芽,一片東方神奇樹葉,中國百姓最普通最廉價的飲料。茶禮有緣,古已有之。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待客、婚嫁、宴請、議事、閒聊,都有茶的身影。
  • Annie看柏林時尚 | 永續時尚與時尚中對獨特的迷戀
    出生柏林,慣以碎片式段落文字紀錄下大量社會、文化、時尚現象的文化評論家班雅明(W. Benjamin)曾說:「這種蒙太奇式的拼貼創作手法沒什麼可說的,只能用展示的。我不會竊取任何珍貴的東西,也不會盜用機智的才華。但是那些破布剩料:我不想保存它們,只會用唯一可能的方法發揮它們應有的功能:那就是使用他們。」
  • 去柏林見證新世界記錄的誕生,還有「德國鹹豬手」等著你來撩~
    柏林馬拉松是以盛產世界紀錄而聞名世界,最近十屆裡曾五度誕生新世界紀錄。每年都會吸引全球各地跑友千裡迢迢奔赴賽場,刷新個人紀錄最佳成績,憧憬見證新世界紀錄的誕生。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近幾年誕生在柏林馬拉松冠軍有哪些?柏林馬拉松奪冠選手基梅託———目前世界記錄的創造者
  • 蝴蝶效應:柏林電影節因中國疫情遇冷?
    發布時間:2020-02-24 06:38:23來源:大河客戶端 柏林當地時間2月20日,第70屆柏林電影節正式開幕
  • 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辦 海內外嘉賓論道茶文化的...
    論壇包含開幕式、主旨演講和「茶農的幸福生活」「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茶文化的海外傳播」3個分論壇,還配套舉辦武夷山茶旅文化品牌福州宣介、「海絲茶韻」文藝演出、茶藝品鑑會等活動。開幕式現場宣讀了《海絲國際茶文化交流合作倡議》,《倡議》表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代表符號之一。茶傳五洲,世界共享,茶文化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省,同時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願同各方一道,推動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
  • 林草科普|茶,一片東方神奇樹葉
    茶,指茶樹,更多涵義指從茶樹採摘的嫩芽,一片東方神奇樹葉,中國百姓最普通最廉價的飲料。茶禮有緣,古已有之。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待客、婚嫁、宴請、議事、閒聊,都有茶的身影。現代社會對綠色、健康、時尚的追求,飲茶風氣愈加濃厚,既刺激茶葉生產,形成以茶為中心的產業鏈,又迎來新時期茶文化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