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敏慧端良,為何不被孝莊喜歡?3大原因制約,孝莊也很無奈

2020-12-13 清朝那些人

孝獻皇后,即為清朝歷史上著名的董鄂妃,乃係清朝唯一一位不附帝諡,擁有單獨諡號的皇后。就像自己的父親皇太極專寵海蘭珠一樣,18歲的董鄂氏剛一入宮就深得順治皇帝恩寵。在董鄂氏入宮僅一月有餘,而且中宮皇后尚能正常行使職權的前提下,順治皇帝便將其冊封為皇貴妃,且執掌相當一部分的後宮內政。

董鄂妃劇照

董鄂妃到底有多受寵?我們以3方面證據,作出說明:

1、順治十三年,順治皇帝冊封董鄂氏為皇貴妃的同時,頒詔大赦天下。在清朝歷史上,這是皇帝冊封后妃絕無僅有的一次。

2、順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皇帝將其稱為「朕之第一子」的同時,再次頒詔大赦天下。很顯然,順治皇帝對皇四子寄予了傳位厚望。

3、順治十七年,董鄂氏薨逝,在孝惠章皇后仍在世且能正常行使職權的前提下,順治皇帝將其追封為皇后,並親自幹涉將其諡號從4個字追加到10個字。

順治皇帝之所以對董鄂氏如此恩寵,固然有著其超越其餘后妃的諸多優點。順治皇帝評價其「事皇太后,奉養甚至;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後至節儉,不用金玉;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即精」,這和「好奢華、性善妒」的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孝道有虧」的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除此之外,後世諸多學者也對董鄂氏有著「世祖雖有過情,董鄂卻無敗度」、「美而賢,聰慧能文」等積極評價。也就是說,董鄂氏之所以能得順治皇帝恩寵,和其諸多優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可「敏慧端良」,尤其是「奉養皇太后至孝」,在孝莊太后患病期間「朝夕侍奉,廢寢忘食」的董鄂妃,為何始終不得孝莊太后的喜歡?

其實,孝莊太后並不是不喜歡董鄂妃,要不然她也不會在其薨逝後,「哀之甚」;更不會同意順治皇帝將其追封為皇后的決定。她其實也有著諸多無奈,不能喜歡董鄂妃而已。

1、維護博爾濟吉特氏后妃的後宮地位

作為清朝的三大基本國策之一,「滿蒙聯姻」自後金政權時期就開始實行。對於剛入關不久,在中原地區的統治根基並未穩固建立的順治朝而言,用政治聯姻實現對蒙古部盟的有效統治,乃係成本最低、效果最為明顯的措施。順治十年,順治皇帝將原配嫡後博爾濟吉特氏廢黜,降為靜妃,已經惹怒了科爾沁部盟;如果再由著順治皇帝專寵董鄂妃的性子發展下去,第二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孝惠章皇后也肯定會被廢掉,從而徹底惹怒蒙古部盟。

再加上孝莊太后本就來自科爾沁草原,一直將博爾濟吉特氏和愛新覺羅氏之間的聯親聯姻、休戚與共視為己任。所以,她絕不會允許順治皇帝無底線、無節制的專寵董鄂妃,從而破壞掉滿蒙之間的特殊政治、軍事、姻親關係,更不會允許博爾濟吉特氏從此沒落。

2、防止順治皇帝沉迷後宮、荒廢政事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充分吸取了前朝歷代皇帝「沉迷後宮、荒廢朝政」的滅國教訓,從祖製法規、機構設置、皇后職權等多方面予以了明確限制。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想要在中原地區穩固建立大一統王朝本就不是一件易事,如果順治皇帝再因為專寵后妃而荒廢朝政,恐怕煤山上的那顆歪脖子樹就會再奪去一位帝王的魂靈。

雖然董鄂妃時常有著「勸帝親賢勤政」、「請帝凡朝臣章奏,皆一一親覽」的積極表現,但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恩寵已經達到了瘋魔狀態。這也是後世學者將兩人評價為「世祖雖有過情,董鄂卻無敗度」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說,董鄂妃的賢能已經無法阻止順治皇帝因愛失去理智,甚至「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瘋狂。作為皇帝生母,孝莊太后也只能盡力勸阻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恩寵,刻意表現出對董鄂妃的厭惡。

順治皇帝劇照

3、皇帝專寵會得到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統治根基的穩固一直都不是愛新覺羅氏一家所能決定,除了蒙古部盟的鼎力支持,滿洲勳貴家族對皇權的擁護也至關重要。為拉攏和安撫滿洲勳貴家族,為有效平衡和壓制前朝勢力,清朝帝王一般會通過納娶八旗秀女並升降其後宮位分、恩寵獎罰來影響之。

也就是說,清朝後宮從來都不是皇帝可以隨心所欲、肆意而為的所在。皇帝專寵某位后妃,不但會引起後宮妃嬪的不滿,還會引發滿族勳貴家族「一家獨大」甚至前朝勢力失衡,進而威脅皇權穩固的負面情況。出於此等目的考慮,孝莊太后也只能硬性幹涉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專寵。

清代八旗

順治十七年,董鄂妃薨逝,孝莊太后再不用擔心其對順治皇帝,對大清王朝造成的負面影響,一個來自女性,來自長輩該有的悲痛也得以自然流露。根據《清實錄·世祖實錄》的記載,董鄂妃薨逝後,孝莊太后「哀之甚」並默許了順治皇帝將其喪禮升格、追封皇后等諸多違背祖制的舉動。如果董鄂妃泉下有知,或能得到些許安慰了。

參考文獻:《清實錄·世祖實錄》、《清稗類鈔》、《清代野史大觀》

相關焦點

  • 順治最愛的女人董鄂妃做了什麼事,讓孝莊太后那麼厭惡她?
    孝莊太后,眾所周知,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她的一生培養、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稱她為清朝初期傑出的女政治家,也不為過。克就是這麼一個大人物,卻對自己的兒媳董鄂妃厭惡至極,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這就是傳統的婆媳關係嗎?
  • 孝莊為啥總跟順治吵架?給他立了倆皇后都不滿意,順治只愛董鄂妃
    他寧可喜歡那些沒有封號的女人,也不願意跟這個女人好。為此再次得罪了孝莊太后。順治喜歡誰不好,偏偏喜歡了一個孝莊太后不喜歡的女人,那就是董鄂妃。而且董鄂妃入宮以後,火速攀升,幾個月就成了皇貴妃。董鄂妃給順治生了個兒子,差點被封為太子,孝莊氣得在慈寧宮裡直跺腳,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 孝莊太后一生最大的悲苦就是輸給了兩個女人,一個是她姐姐
    在感情上她輸給了這兩個女人,一個是她的姐姐海蘭珠,一個是董鄂妃。 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後,孝莊因為皇太極生下一男三女而受封為永福宮莊妃。但是在皇太極生前,孝莊在後宮的地位並不顯赫。在後宮中受到皇太極專寵,統攝一切的是她姐姐宸妃,也就是海蘭珠。 姐姐海蘭珠獨得皇太極恩寵,讓孝莊失去了自己最愛的男人的恩寵,女人的孤苦她不是沒有只是她轉而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了撫養兒子福臨上。
  • 董鄂妃的孩子夭折後,順治馬不停蹄和別人生了三個兒子
    據史書記載,孟古青美麗聰慧,但是燒錢還善妒,和福臨性格完全合不來。但這一點說實話還是有待商榷的,畢竟不管是多爾袞還是孝莊,都不太可能找這麼個人來當大清的皇后。但以福臨對多爾袞的厭惡,遷怒孟古青也沒啥好意外的。
  • 孝莊太后為何死後37年才下葬,康熙帝都左右為難,原因不可名狀
    但是就在孝莊太后彌留之際,卻下詔「務於孝陵近地安厝,則我心無憾矣」,也就是說孝莊太后要求將她安葬在清孝陵附近,而她給出的理由也頗為充分,一則是皇太極帝陵封棺已久,卑不動尊;二則是若另起陵寢,則勞民傷財;三則「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 孝莊的遺願以及孝莊給出的理由,似乎也都無可指摘。
  • 清朝第一例廢后之後的故事:順治帝的後三位皇后,包括摯愛董鄂妃
    第一任皇后是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強塞過來的,順治皇帝極其不喜,最終在兩年後成功廢后,這也是清朝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的廢后。順治帝對這位年已十八歲的妃子十分滿意,《孝獻皇后行狀》記載順治皇帝稱讚她「穎慧過人...有母儀之度...性孝敬,知大禮,其於上下能謙抑惠愛,不以貴自矜...至節儉,衣飾絕去華彩」。在順治皇帝眼裡看來,董鄂妃是完美無缺的,是自己的白月光,是自己的紅顏知己。
  • 「聖母皇太后」--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八字分析:生辰:公曆1613年3月28日,未時。農曆一六一三年二月初八,未時。在皇太極死後確立繼位者的鬥爭中,在順治彌留之際確定立玄燁繼位,以及順治時期多爾袞凌駕於幼帝之上,康熙時期鰲拜專權,孝莊表現出來的隱忍和智慧非同一般。乙木印星為最大的吉神,緊鄰日主夾護生之,孝莊的慈善和美德,為當世所稱道,為後世所讚許。那麼她有兩次垂簾聽政的機會為何不為之,僅僅從她的品德去考慮是牽強附會的,只能從她的八字命理上找到答案。癸水官星生乙木印星為吉,但是癸水太弱,不足以總攬全局。
  • 董鄂妃來歷之謎:或許這個被順治帝寵上天際的女人,真是他的弟媳
    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之所以在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並非因為其在位期間的文治武功,也非其年幼登基的幸運至極,而是因為圍繞在他周圍的一系列未解之謎:其生母孝莊太后的下嫁之謎;其並未駕崩於天花重疾,而是出家為僧之謎;除此之外,還有一段最具傳奇色彩的謎團:順治帝獨寵之董鄂妃的出身之謎。
  • 為什麼劇中沒有孝莊呢?
    清世祖順治帝一生共冊立了三位皇后:一、原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被廢為靜妃的那位,她是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親侄女。二、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她是孝莊文皇后的親侄孫女。三、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即人們經常提到的董鄂妃。但董鄂氏的皇后是追冊的,而且是縮水版的!
  • 多爾袞死後,孝莊為何以殘忍方式對待他?這其實是智慧
    孝莊為何以如此方式對待於她有恩有情的多爾袞呢?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兒子,按照輩分算,他是孝莊的小叔子。哥哥去世,叔嫂通婚,這其實是符合當時的滿民族習慣的,可自打清兵入關以後,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朝廷在許多方面都進行了漢化,皇子們在學習滿族文化的同時還要學習四書五經,接受漢文化的洗禮。
  • 孝莊和多爾袞之間有什麼秘密?難道真是傳說中的青梅竹馬
    而在此之前的多爾袞是當朝的攝政王,和他一起掌握當時的軍政實力的還有豪格,他們二人為了爭奪皇權鬧得不可開交,朝中的老臣也不知道該作何選擇,兩人還差一點就要派兵攻打對方了,正當局面十分膠著的時候,孝莊提出了讓自己的兒子福臨來繼承皇位,雖然福臨年紀實在太小,但是也是出於無奈,總不能任由那兩人發起內戰讓其他部族趁虛而入吧,所以就這麼定了下來,順治即位。
  • 順治帝24歲就英年早逝,一輩子獨寵董鄂妃,為何還有十幾個孩子?
    清前期,還是有兩個非常痴情的皇帝,一個是皇太極對海蘭珠,另一個是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皇室對嬪妃愛慕之情,刷新了我們對皇室感情的認知。順治帝對董鄂妃千古不戀,堪稱六宮無色,專寵一身。簡直是秀恩愛的典範。還有一個問題,順治只活了24歲,而且特別寵愛董鄂妃,那麼他的17個孩子哪來的?獨子的寵愛,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只有董鄂妃才碰過他,而董鄂妃之子榮親王滿月也夭折了,因此,順治應該是無子的。事實上,順治除了董鄂妃之外,後宮裡還有至少二十個妻子,除了孝莊太后為他安排的三個博爾濟吉特夫人,順治基本上做到了雨露皆沾,這是董鄂妃的功勞。
  • 孝莊皇后死後37年不下葬,原因為何?臨終遺言說了什麼?
    一位來自蒙古大草原的女子最終成為了皇太后,清朝的皇太后,並對中國清朝的早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她就是孝莊皇太后,孝莊皇后變成了科爾沁蒙古草原的親王的女兒,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後者增加在中國的東北,努爾哈赤建立後期強度不強,為了和明代形成權力制衡,建立在政治、國家政策下,皇太極孝莊皇后最終結婚了
  • 皇太極為什麼卻獨寵海蘭珠,而無視有才華的孝莊,海蘭珠有什麼好
    歷史可以不修飾,但可以有側重。好比比順治、康頤、雍正、乾隆一脈相承,承自孝莊。而做為皇太極的后妃,布木布泰(孝莊)只排第五,排第二的海蘭珠才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女人。董鄂妃順治皇帝,為了董鄂妃,江山社稷都沒心思打理了。
  • 順治皇帝獨寵董鄂妃,甚至要出家當和尚,為何還生下了8子6女
    其實,順治除了董鄂妃,後宮裡還有至少20個老婆,除了孝莊太后給他安排的三個博爾濟吉特女人外,順治基本做到了雨露均沾,這其中也有董鄂妃的功勞。 順治不喜歡孝莊安排的女人,那是對孝莊的一種反抗,一種叛逆青年的火爆脾氣,但是不等於順治沒有男人的衝動。 在遇到董鄂妃之前,順治後宮的女人們已經為順治生下了3子5女,包括康熙皇帝玄燁在內,都是在遇到董鄂妃之前生的。
  • 孝莊想把孔四貞嫁給順治,無奈她已訂婚,孝莊:那就做我的女兒吧
    反而表露出豪爽姿色,孝莊太后越看越喜歡,便將她留在宮中。因為孔四貞是孔有德唯一的骨血,孝莊便請孔有德入宮。算是對孔家的慰問。沒想到,孝莊一看到孔四貞,就非常對脾氣,又念及孔四貞孤身一人,便將她留在宮中居住。相處一段時間以後,孝莊有意將孔四貞納為順治帝的嬪妃。
  • 同是來自科爾沁草原的姐妹,為何海蘭珠比有能力的孝莊更得寵?
    當然,後世的史學家們對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女人也是頗多讚揚,但其實在其丈夫皇太極還活著的時候,頗有才能的孝莊卻並不起眼。在皇太極的後宮中,來自蒙古科爾沁草原的姑侄三人絕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是孝莊卻在這三人中最不起眼,孝莊的姑姑哲哲皇后那是皇太極的正牌妻子,孝莊的姐姐海蘭珠則是皇太極最為寵愛的女人,而孝莊卻什麼也不是。
  • 海蘭珠和孝莊的地位,孝莊真的不受皇太極的待見嗎?
    此外,在海蘭珠的喪葬期間,皇太極不僅嚴格遵守喪葬期間不飲酒玩樂的規定,也禁止太臣們喝酒玩樂。當時,有數十人葬禮期間飲酒玩樂被,皇太極重罰其中,郡王阿達禮和輔國公的爵位差點被摘掉,其餘的人則被處以沒收財產,罰款銀,鞭打等刑罰。 一個妃子之死,讓皇太極幾度陷入昏迷,然後為她頻繁舉行追悼會,還帶動了數百名文職和軍事人員親自致敬。
  • 順治一生獨寵董鄂妃,年僅24歲就去世,為何還能誕育14個孩子
    而順治也只肯頒布詔書承認董鄂妃為其所生的兒子是"第一個兒子",甚至在他足月夭折後還修建寢陵並追封為親王,可見董鄂妃在順治帝心裡的位置是有多麼的重要。其實,在順治皇帝的後宮之中,有封號的后妃就超過了20位,其中包括4位皇后、7位正妃、9位庶妃,再加上其他沒有得到正式冊封以及沒有任何名分的格格和宮女,總數差不多就達到了四五十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