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芳香療法的目的,
是重新檢視自己的身心狀態,
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然後促成一個新的對話的可能性
--溫佑君《香氣與空間》
與芳療「香」遇
文/姚旭(小旭老師)
▼
多年前的一場際遇變化讓我一頭撞進芳香療法的世界中,我對這芬芳的新奇世界充滿了崇敬與喜愛之情。一路學習,一路成長,從求學者做了教授者,隨著時間的累積,感覺香氣隨時縈繞在我身旁,不僅自己覺得幸福,而我的家人與朋友更是芳香療法的受益人,從傷口癒合、祛除腿部水腫、緩解感冒症狀、關節炎的止痛,美容護膚……等等,仿佛我成為家裡人的急救「小藥箱」。
這兩年芳香療法在中國越來越普及,尤其受到女性同胞的喜愛,成為讓自己心靈成長最大的收穫,投入了很高的學習熱情,先不說一定要考個執照做芳療師,想學習後為家人的健康進行照護的朋友就非常多。
用閱讀的方式來學習芳療
▼
最令人感到幸福的是,現在芳療書籍豐富起來,讓我們可以用閱讀的方式來自學芳療,也可以作為學習芳療課程時很重要的輔助工具,豐富我們對於草藥、精油、純露、植物油等等更廣博的認知、開闊視野;同時也了解到世界各地芳療的發展與應用。
有些書籍在我看來很像古老的聖典可以收藏、甚至傳承下去。我一直都覺得芳香療法即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即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實踐,同時也要不斷的與香氣連接,累計諮商個案信息,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洞察力與直覺力。
對於芳療新手在學習上,我非常推薦結合專業書籍知識來做收集、歸類、總結的方式來打基礎。而且如果我們不斷的將資料進行歸類與總結的話,這也是對大腦的一個認知訓練,當習慣形成,你慢慢就會將很多原本零散的資訊與知識進行整合。
如果有機會再聽一些大師課的時候,你會很快跟上他們的思維,而不會覺得慌亂,好像自己很多部分沒有聽明白,實際上這與你的地基是否搭建的牢固有關
《成功調製芳療治療處方》這本書的作者珍妮佛·碧斯·琳德 就是一位非常擅長收集各國芳療資訊、研究報導、實驗論文並進行整理、整合,做一系列臨床研究的芳療師,在她的這本書裡以及即將要推出的新書裡很多的觀點與芳療臨床處方,都有很多事實依據,並融合了很多東方醫學的基礎理論,相信這與她的博覽書籍以及做了很多功課有關。
她的另外一本最新出版的匯集各流派芳療大師的調配秘籍《破解精油》更是將她擅長收集整合文獻功力與調理清晰的詮釋,給我們從客觀的角度撰寫了經典的精油教科書,探討了不同流派芳療大師的精彩洞見,讓你理清許多觀念,突破以往的思考局限。這邊書我也非常推薦剛進入芳療領域的同學作為參考書去讀。從中也能領略到作者收集、整理、領悟、整合的功力,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
還有前不久在中國授課的Kurt博士,在其《精油的療愈智慧》一書裡,很多有趣的芳療新觀點,也是他閱讀了很多看似與芳療無關的書籍,但實則有很深的連接,他在自己的書中都有推薦,並做了詳細的備註。
即使到了大師的級別,閱讀各類書籍對你的思維認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真是學無止境啊!
建立閱讀筆記
▼
從學習芳療到當了芳療講師,我不敢說自己的是個學霸,也不覺得自己是一位芳療名師,但我很喜歡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建立清晰的教學結構,學生們聽起來也比較舒服。
但這個邏輯思維的建立與我做閱讀日記有關。比如我在看溫佑君老師的《香氣與空間》、《植物人格》、《精油圖鑑》的時候會非常激動,感到如獲至寶,裡面有很多作者的哲學智慧,細膩的文筆很有芳療的藝術感,但裡面的基礎知識資訊是當時很多精油書籍中所缺乏的。《精油圖鑑》看似是一本字典似兒的教學用書,但如果你探究出內涵與奧秘時,你會對學習精油化學部分茅塞頓開,而不會像無頭蒼蠅一般著急上火。
雖然,這三本書已經被無數芳療師安利過,但我今天想與大家聊聊我是如何用這三本書來做最初的閱讀筆記的。
我的閱讀順序是《香氣與空間》--《植物人格》--《精油圖鑑》,看書的時候可以把你覺得很有意思的觀點,或者很有感觸的信息做標記(劃重點)加強記憶,比如下圖,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這樣做。但是如果你的書籍越來越多的話,你的記憶也會越來越模糊,容易忘記。所以我們建議閱讀日記就非常重要!
所以你需要準備一些筆記本,來建立你的芳療書籍學習手帳。溫老師在書中說過學習芳療的兩把很重要的鑰匙①植物科屬②化學結構類型,你可以在筆記裡按照這兩大部分進行歸類,把書中提到的植物科屬的特點以及每一個化學結構類型的特點分成兩大塊分類記錄,每次寫在筆記上你都會加深一遍印象。如果你在看到其他書籍裡也有講解這個部分的時候可以一併歸納在筆記裡,比如Gina老師的《植物精油能量全書》實際就是按照科屬來講解精油特點的;而德芳的莫妮卡和茹絲老師聯合出版的那本《芳香療法實證學》裡面也有詳細說明每一個化學分子的特點,並將蛋形圖重新進行了新的調整,這些都可以更新在你的手帳裡。我自己非常推崇手寫筆記這件事,不僅加深印象,她更像是古代女巫醫在寫自己的影子書,是注入了感情與能量,到達另一個高度,是一種紀念和成就感!
書中每一個讓你有感觸的一段話都可以當做手帳中分類的標籤小語。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是為書中所提到的精油開始做成一個一個的精油檔案,並在每一個精油檔案中按照精油圖鑑裡的蛋形圖描繪在你的本子上。每一種精油在不同的書籍中都有不同的描述,有的大同小異,這個部分你就不用更新,但如果你看到其他書籍中有一些不同國家芳療專家有趣的新觀點,你可以再補充上去。最後別忘了在本子上備註一下你摘抄自哪本書,方便以後再去查詢,當你閱讀的書籍越多,這一點就變得非常重要。
每一個精油檔案不要忘記記錄你的聞香日記,與這款植物進行連接,並將自己的使用心得記錄下來是非常用心的做法,會讓你日後做芳療個案時與個案有更多共鳴,也為自己日後的個案記錄檔案做了很好的鋪墊。
學習記憶拉丁學名
▼
各位同學如果想學好芳療,甚至買到正確的精油,能看懂國外網站的一些芳療資訊,一定要學習記憶植物的拉丁學名,在做讀書手帳精油檔案時一定要把拉丁學名寫上。
植物的拉丁學名是來自於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確立的「雙名法」組成,前面是屬名,後面是種名。要訓練自己熟悉學名,學名很有趣,它會描述植物的長相、生長環境、產地、親代或作用等,認識學名對植物會有基本的概念,也是購買植物精油時重要的依據,比如:
真正薰衣草
Lavendulaofficianalis
(=vera=angustifolia)
Lavendula是拉丁文「清洗」的意思
officianalis意指 「藥用的」
vera 是「真正的」
angustifolia是葉窄的意思
很多芳療書籍中,作者對有些精油的拉丁文也會做講解,你可以多做記錄,讓你更好的理解這款植物精油。
如果大家要考國際芳療認證課程的話,需要背誦並默寫至少50-60個精油拉丁學名以及至少10個植物油的拉丁學名。即使不考證的話,我建議大家也儘量去記憶,至少一看到那個詞出現,你知道這是哪款精油和基礎油。
而且記憶拉丁學名的好處就是你在網絡上搜索植物圖片時,會出現比較正確的植物圖片,以免讓你有一些錯誤的認知。大家都經常上淘寶買精油,很多商家配的圖片並不是這款精油原本植物的照片,像佛手柑、真正薰衣草是最常出現令人啼笑皆非錯誤的!所以真心建議大家不要再用中文去搜索植物照片,當然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些芳療之旅,實地去看看那些植物的生長環境,以及精油萃取工藝,讓我們的知識不要只停留在課本上。另外去旅行的時候,很多國家的植物園都是標註拉丁學名的,這個時候即使你不懂英文,看到植物的拉丁學名也會讓你更有親切感,可以拍照留念,回來更新你的芳療手帳。
我建議大家可以按照《精油圖鑑》中出現的150種植物精油的拉丁學名抄寫在小紙條上,然後隨時放在包包裡,坐地鐵的時候最適合拿出來看看,很方便,每天哪怕記憶2-3個,時間久了,至少做到一看到這個拉丁學名,就知道是哪款精油。
以上的分享,是我在學習芳療初期一直堅持做的,現在只要買了新書,我一樣也會做這樣做整理歸納,只不過因為之前的打底,我在閱讀時的速度變得很快,也會迅速抓住作者想表達的觀點和重要思想,對於作者的配方建議也會有共鳴和深刻理解。
當然最開始的學習是有一點枯燥,也會佔用很多時間,不過如果換一種方式,大家一起來閱讀,相信凝聚的力量會閃現出更多共鳴,可能我們會像「奇葩說」一樣打開很多腦洞,非常有意思!
在人類的五感中、聲音也是一種療愈,也是一種提升大腦認知的好方法,所以如果你對芳香療法感興趣的話,也和我一樣有很多學習心得,邀請你一起來領讀,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芳療書籍大檢閱
一起來讀書吧
▼
《HAA芳療師個案手冊》
芳療師的影子之書
西方魔法師的必備工具
除了聖杯、權杖、巫刀等
還會包括一本《影子之書》
這本書用於記錄魔法師做過的儀式和
參悟的魔法心得和秘籍
最終成為魔法師的珍寶
HAA(中國)芳香學院
小旭老師組織編輯整理了
芳療師的個案筆記本
可以稱得上是芳療師的
《影子之書》
邀請芳療學習和踐行者
一起應用這本書
積累你自己的芳療秘籍!
▼
點擊閱讀原文【《HAA芳療師個案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