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議員認為對華經濟脫鉤是「自毀行為」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新華社坎培拉12月9日電(記者白旭 嶽東興)澳大利亞兩名議員日前表示,澳大利亞一直以來是中國經濟增長和工業化的巨大受益者,試圖解除同中國在經濟上的聯繫就是「自毀行為」。

據《衛報》澳大利亞版報導,澳工黨議員蒂姆·沃茨8日在該國智庫「中國事務」在國會大廈組織的一場活動中說,澳國內一些鷹派政客所謂的同中國經濟脫鉤的想法是「前所未有的國家自毀行為」。

澳自由黨議員戴夫·夏爾馬也在上述場合表示,全面脫鉤的想法不可行,因為「中國已經深深融入全球經濟,澳大利亞一直以來是中國經濟增長和工業化的巨大受益者」。

在該智庫發布的文章中,夏爾馬表示,澳「不要墮落回麥卡錫主義」。他說,澳大利亞在西方國家中同中國的融合程度和接觸程度最高,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遊客和留學生來源,也是最大的移民來源之一,澳大利亞不應採取帶有對華經濟遏制意味的語言或政策。

與此同時,澳前貿易和投資部長安德魯·羅布7日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刊登的專欄文章中也談到了處理好與中國關係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意義。

他寫道:「2015年以來,澳中兩國貿易年增長15%到20%」,「即使是在疫情期間,兩國貿易也比去年有所增加。」他認為,當前,許多人錯誤地以20、30年前的老眼光看待中國,但其實中國的許多方面已發生巨大變化。中國已成為一個大國,是全球貿易的主要參與者。他建議說:「現在是時候修復(與中國的)政治關係了。」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莫裡森正在對華醞釀大招,澳議員怒斥:自毀行為
    由於澳大利亞近期屢屢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中國多種產業受到實質損害。為此,中國商務部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決定對一些原產自澳大利亞的商品徵收反傾銷稅。可以說,中國商務部的決定合理合法,是維護國內企業利益的必要舉措,但是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卻多次藉機詆毀中國。
  • 澳議員沒料到,對中國燒的這把火先燒到自己,建議修復對華關係
    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在外交上追隨美國,對中國採取「遏制」政策。除了不斷與美國進行軍事「互動」,對華軍事挑釁,以莫裡森為首的澳大利亞政客還大肆鼓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對華進行污衊抹黑,並叫囂「對華經濟脫鉤」。澳大利亞政府的這些做法,使中澳關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 與中國「脫鉤」?澳總理的「自毀之路」還能走多遠
    與中國「脫鉤」?澳總理的「自毀之路」還能走多遠 澳大利亞聯邦議會12月8日以「極快速度」通過了備受矚目的《外交關係法案》,賦予聯邦政府阻止或廢除各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大學與外國籤署協議的權力。澳國內輿論毫不掩飾新法案直指許多與中國有關的協議,稱新法案將讓澳總理莫裡森手握更大權力以「對抗中國」。
  • 想步澳大利亞後塵嗎?韓媒建議韓國打臺灣牌,與中國經濟脫鉤
    因為澳大利亞當局的一意孤行,中澳貿易發生了重大變化,這讓澳大利亞業界哀鴻遍野。對於澳大利亞的慘遭,許多別有用心的國家,就開始操作輿論,表示:澳大利亞之所以會這麼慘,主要就是因為該國太過於依賴中國市場,只有與中國市場保持安全距離,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 最新,澳大利亞奶製品巨頭宣布破產!澳曾提出禁止對華出口奶粉
    而作為乳製品出口大國的澳大利亞也一直將中國作為自己一個重要的出口國家。所以也有報導表示,認為澳大利亞國內乳製品生產商波動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對澳進口的乳製品將要考慮採取限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言論,主要也是由於最近一段時間,中澳兩國的關係並不算十分融洽,由於澳方一些錯誤的對華言論,同時兩國就關稅問題沒能達成一致產生了一些摩擦。澳方自己試圖制裁中國奶粉進口?就在兩國關係處在這樣的特殊時期,為了能夠進一步給中國使絆子。
  • 鐵礦石價格猛漲,澳大利亞前高官趁機挑釁:應該提高對華出口關稅
    全球鐵礦石出口國最大國澳大利亞,其前任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於12月13日貿然提出:要對運輸往華的鐵礦石加徵1%的關稅。卡納萬認為,此次對華加徵關稅可以挽回之前澳對華貿易碰壁的顏面。卡納萬的提議不僅違反了中澳貿易協議,還會加強中美貿易摩擦。對於卡納萬的提議,12月14日,澳大利亞現任資源部長基斯·皮特予以否定態度,稱絕不會實行報復性關稅加徵。
  • 澳大利亞損失慘重,澳洲議員再次咆哮,增加懲罰措施以應對
    這種無知且愚蠢的行為,最終導致澳大利亞陷入今天的困境,兩國關係的惡化,不僅導致澳大利亞多個行業停業歇業,讓澳大利亞在貿易摩擦中損失慘重,而且澳大利亞產品在中國的市場還面臨著被全面替代的危險。如今,在遭到中國的反制後,澳大利亞手裡面似乎只剩下了鐵礦石這個殺手鐧了,不過,必須要承認的是,我們的確在鐵礦石方面嚴重依賴澳大利亞,澳大利亞鐵礦石的供應關係到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和生死存亡,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中國日報網評:無視基本經濟規律,美政客操縱「脫鉤」損人不利己
    美國政客中一直有像彼得·納瓦羅、 史蒂芬·米勒那樣的「中美全面脫鉤派」,還包括史蒂夫·班農等。在這些人的推動下,美國採取了一系列對華的針對性措施,例如通過CFIUS程序收緊了華資、國資對美投資,通過各種手段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出臺籤證政策阻擾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學習理工科專業,以及試圖把在華經營的美資企業趕回美國等等,嚴重影響了中美在多個領域的往來與合作。
  • 澳議員:限制對華出口鐵礦資源,他們難找到替代品
    自年初以來,澳大利亞一意孤行,在反華的路上越走越遠。隨著中方減少澳大利亞部分產品的進口,此外還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這無疑沉重打擊了澳大利亞經濟命脈。針對中國的反擊。近日,有澳大利亞議員提出,政府應該採取反制措施,比如對澳大利亞出口給中國的鐵礦石資源給予懲罰性關稅措施,以限制對華的出口,原因是他們很難找到替代品。
  • 中澳關係迷離,澳洲特殊資源對華禁售?澳議員得意:找不到替代品
    在學生留學和居民旅遊上實施預警,對澳方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政策,減少碳出口後立即與蒙古與印度尼西亞國家進行合作,禁止了澳大利亞牛肉出口。雖然中國作出了一系列反擊,但是還是留有餘地,希望兩國可以和解,畢竟共同發展才是中國一向的行為準則。
  • 大陸對澳輸華商品採取措施,臺當局給澳大利亞的支持來了:買了200瓶...
    臺灣給澳大利亞的支持來了……「力挺澳洲!」臺灣當局兌現了蔡英文「給澳送溫暖」的承諾,非常「爽快」地購入了……200多瓶葡萄酒。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不久之後,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被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
  • 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大陸多年來一直向臺灣釋放合作信號,是臺灣重要的經濟交往合作夥伴。而新冠疫情後,大陸經濟在二季度率先恢復正軌,大量進口原材料,為臺灣企業出口創造了良好機遇。加上兩岸之間分工密切、大陸市場巨大、以及各種惠企政策出臺等因素,這對支持臺灣出口貿易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臺灣對大陸外貿出口額實現新一輪高增長的重要原因。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 中國日報網評:「中美脫鉤」絕非美國的全民意志
    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 屠新泉美國政客基於其短期服務選舉的政治需求和長期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意圖,輪番對華發起貿易戰、科技戰、輿論戰、外交戰,確實對兩國關係和中國的外部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 歐美議員想靠多喝澳葡萄酒對抗中國,網友一眼看穿:不可能
    本文轉自【海外網】;海外網12月2日電「多喝兩瓶澳大利亞葡萄酒吧。」這可能是歐美議員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業窘境能想出的最滑稽的建議了。隨著中澳關係緊張,一些澳大利亞盟友國家的議員開始跳出來刷存在感,鼓動人們多喝澳大利亞葡萄酒來「對抗」中國。不出意外,這番「無腦」的政治作秀被網友嘲諷了。 據澳大利亞《新日報》2日爆料,由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國「資深議員」組成的所謂「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日前在推特上發起「團結澳大利亞」活動,妄圖對中國施壓。
  • 澳大利亞吃了秤砣鐵了心,還拉日本壯聲勢?日澳對華策略出現矛盾
    這麼多年以來,澳大利亞的發展並不是依靠美國,而是依靠東亞的強勁需求和快速的經濟增長。如今既然澳方自己作死,那麼最早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在乎與土澳「脫鉤」,反正吃虧最大的是澳方。坎培拉方面已經痛苦地意識到,輕鬆賺大錢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而且很可能一去不復返。這對澳大利亞是沉重一擊。
  • 澳大利亞網友反擊中國,從「壽司」開始?日本人不淡定了
    即便到了2020年,全球經歷了「黑天鵝」之後,我國無論是對內經濟還是同各國的貿易往來,都以超乎眾人預期的速度恢復到了之前水平,有些經濟領域甚至還創造了不少新紀錄,可以說中國是未來可期。另一方面,中國在對澳大利亞採取的任何一項貿易經濟措施中,我們始終都坐得端、行得正,一舉一動、一樣一行都有理有據,根本不用擔心別人的無端指責和從中挑撥。
  • 澳大利亞專家:澳應停止就對華關係給自己挖坑
    原標題:澳大利亞專家:澳應停止就對華關係給自己挖坑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導 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客座教授託尼·沃克5月17日在香港《南華早報》網站發表文章,題為《澳大利亞在對華關係上給自己挖坑,現在是尋找出路的時候》。
  • 澳大利亞經濟的隱憂
    移民潮不恢復,經濟復甦不可持續 在史無前例的長期經濟增長期間,澳大利亞轉型為開放式的、服務業驅動型經濟,並削減大多數的製造業能力。有分析師認為,沒有新移民推動人口增長,澳經濟本來在去年就已經滑入衰退。 在移民流動陷入停頓之際,教育、房地產和旅遊行業處於受損最嚴重的幾個行業中。
  • 如何處理對華關係?澳媒公開「批評」莫裡森,稱其應該三思而後行
    莫裡森在澳大利亞媒體中的公開批評一家澳大利亞媒體日前發表文章,對莫裡森的所作所為進行公開批評。本文認為,莫裡森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做手腳,勢必給澳大利亞經濟帶來巨大損失。與此同時,作者指出,重新啟動對華友好關係是擺脫澳大利亞當前困境的必由之路。
  • 澳大利亞議會有個反華小組,澳軍前總司令批:就會胡說八道
    《澳大利亞人報》透露,10月14日,該國自由黨參議員埃裡克·阿伯茨(Eric Abetz)譁眾取寵般地要求三名澳籍華裔「譴責」中國,以自證對澳大利亞的「忠誠」,此事引發極大爭議,而阿伯茨正是「狼獾」的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