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常用動物性蛋白質和單細胞蛋白質飼料的營養特性

2020-12-15 騰訊網

一、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營養特性

1、魚粉

是由不宜供人食用的魚類及漁業加工副產品製成,是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粗蛋白質含量55%~75%,且含有全部的必需胺基酸,生物學價值高。魚粉中還含有未知動物蛋白因子能促進養分的利用,富含鈣、磷及錳、鐵、碘等礦物質元素,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

2、肉粉

是由不能供人食用的廢棄肉、內臟等經過高溫高壓滅菌、脫脂乾燥等工序製成,消化率和生物學價值均高。其粗蛋白含量為50%~60%,富含賴氨酸,而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相對較少,B族維生素、鈣、磷等含量豐富。

3、肉骨粉

是由不適於食用的畜禽軀體、骨骼、胚胎等經高溫高壓滅菌、脫脂乾燥而成,含粗蛋白35%~40%,脂肪8%~10%,礦物質10%~25%,礦物質含量高於肉粉。

4、血粉

由畜禽的血液製成,血粉的品質因加工工藝不同而有差異。經高溫、壓榨、乾燥製成的血粉溶解性差,消化率低,而直接將血液於真空蒸餾器中乾燥製成的血粉溶解性好,消化率也高。血粉中粗蛋白質含量很高,在80%以上,但品質不佳,缺乏蛋氨酸、異亮酸和甘氨酸,賴氨酸含量高達7%~8%,富含鐵,但適口性差,飼餵量不宜過多。

5、羽毛粉

羽毛粉是家禽屠宰後的羽毛經高壓水解後的產物,含粗蛋白質80%以上,必需胺基酸比較全面,胱氨酸含量特別豐富,但賴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較少。羽毛粉雖然粗蛋白質含量較高,但多為角質蛋白,消化利用率低,不宜多食,如與血粉、骨粉配合使用,可平衡營養,提高飼料利用率。

二、單細胞蛋白質飼料營養特性

常用的即是飼料酵母,多由啤酒酵母製成。飼料酵母的粗蛋白質含量為50%~55%,胺基酸組成全面,富含賴氨酸,消化利用率也高,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因此,在兔的配合飼料中使用飼料酵母可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

相關焦點

  • 養兔技術|家兔飼料中蛋白質品質與必需胺基酸關係
    家兔為滿足生長的需要有10種胺基酸必須從飼料中攝取,這10種必需胺基酸不僅提供了合成兔體蛋白質的重要原料,而且為家兔的生長、繁殖和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如果飼料中缺少一種或幾種必需胺基酸,特別是賴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整個飼料的消化利用率都會受到影響。
  • 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的優缺點
    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品種較多,除魚粉外,常見的還有肉骨粉、羽毛粉、血粉和蠶蛹粉。現將這四種蛋白質飼料的優缺點介紹如下,以便於養殖戶可以合理利用、揚長避短。1.肉骨粉肉骨粉是用肉類加工廠的動物骨骼、內臟和不能食用的胴體等經蒸煮、乾燥、粉碎後製成,營養豐富、吸收率高、價格低廉,主要用於調節飼料中的蛋白質和鈣磷水平。肉骨粉有肉粉和肉骨粉之分,常以含磷量為標誌,含磷量在4.4%以下的為肉粉,在4.4%以上的為肉骨粉。
  • 林下養雞動物性飼料是放養雞理想的蛋白質來源?
    林下養雞動物性飼料是放養雞理想的蛋白質來源?林下放養雞以採食青草、樹葉、 草籽:昆蟲等為主,在昆蟲不多的季節,僅補飼玉米、穀子、雜糧等食物,雞的生長發育可能缺乏蛋白質。而動物性飼料作為理想的蛋白質來源,有如下優點:①蛋白質含量高,品質好;富含各種必需胺基酸,特別是植物性飼料缺乏的賴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生物學價值很高。②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粗纖維含量幾乎為零,能量值很高。③礦物質中鈣、磷含量高,且比例適宜,微量元素也很車富。④各種維生素含量豐富,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
  • 要為賽鴿補充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家生活還很清貧,家中養的鴿子,主要是以吃玉米和高梁為主,只有在暑熱季節才會投以少量的綠豆。「鴿子吃素」,似乎已成金科玉律般的固有觀念。直到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末期,才在信鴿刊物上看到信鴿主動尋食蝸牛的報導,當時覺得很新奇,後來根據親身觀察,知道這報導所言不虛。過去認為,鴿子之所以吃素,是因為其消化器官裡缺少分解消化動物性蛋白所需的「酶」。
  • 植物性蛋白質比動物性蛋白質好嗎?
    蛋白質是我們身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體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的參與。
  • 如何選擇優質蛋白質| 動物性蛋白質VS植物性蛋白質
    營養更完整大豆是高品質蛋白質來源,富含蛋白質及礦元素鐵、鎂、鉬、錳、銅、鋅、硒等、以及人體8中必須胺基酸和天門冬氨酸、卵磷脂、可溶性纖維、穀氨酸和微量膽鹼等營養物質。大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胺基酸的成分與牛奶、肉相近。研究發現,人體吸收蛋白質70%是以小分子-「胜肽」的形式。所以將大豆分離蛋白利用生物科技酵素水解成大豆蛋白粉,除了能保有原來胺基酸的組成特性之外,比蛋白質或胺基酸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 家兔的消化特點及對飼料要求!
    粗纖維是家兔必備的營養,是任何其他營養所不能替代的,當飼料中粗纖維含量不足時,將導致消化系統功能失調。3、胃腸壁的脆弱性家兔患消化系統疾病較多,一旦發生腹瀉或腸炎,很難救治。二、家兔對飼料的要求鑑於家兔的消化特點,在飼養管理方面應針對這些特點實施飼養管理。1、按家兔的消化特點供給飼料家兔消化器官發達,具有一系列適應草食的解剖構造和生理特點。
  • 無抗時代,養殖創業,離不開優質蛋白質飼料的加持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常用蛋白質飼料根據其性質可分為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和動物性蛋白質飼料。植物性蛋白質飼料是動物飼料的最主要來源。
  • 常用的豬蛋白質飼料匯總 之 動物性蛋白飼料
    (2)肉骨粉:用動物屠宰後不宜食用的下腳料以及肉類罐頭廠、肉品加工廠等的殘餘碎肉、內臟雜骨等為原料,經高溫消毒、乾燥粉碎成的粉狀飼料。生產方法包括溼法生產和幹法生產兩種。  肉骨粉是品質變化相當大的飼料原料,因所用原料不同,質量差異較大。
  • Methods|系統評估載體蛋白質組對單細胞蛋白質組質譜定量的限制
    Rose和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的Bernhard Kuster。定量單細胞蛋白質組學能夠定量檢測單細胞內的豐度、翻譯後修飾狀態等,有潛力成為單細胞轉錄組學的互補策略。目前,在使用質譜進行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量方面,主要是使用等壓穩定同位素標籤和載體蛋白質組輔助以進行單細胞分析,稱之為SCoPE-MS。
  • 昭妃會客室:動物性蛋白質
    昭妃博士: 動物性營養的缺失★ 動物性蛋白質弊多於利
  • 蛋白質的消化與利用
    蛋白質的營養作用(1)動物機體內所有器官、組織細胞及各種產品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催化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酶、調節代謝過程的激素、防禦病毒侵害的抗體等也是由蛋白質所構成的。所以,蛋白質是維持獸體生命、生長和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質,必須由飼料中經常供給。(2)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也可分解氧化放出能量,被機體利用。
  • 養兔技術|發黴變質飼料對家兔的危害、預防及去毒方法
    飼料黴變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評估,全世界由於黴菌汙染飼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就達近千億元。飼料黴變也是長期困擾我國飼料工業和畜牧業生產的嚴重問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由於氣候較為潮溼,飼料黴變情況更為嚴重,有些飼料尚未出廠就已發生黴變。
  •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新研究為單細胞蛋白質組學定義載體蛋白質組限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30:20 美國南加州大學Christopher M.
  • 蛋白質營養(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動物的種類和年齡、飼料組成及抗營養因子、飼料加工貯存中的熱損害等均是影響蛋白質消化吸收的因素。對同一種飼料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不同的動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是由於不同種類動物各自消化生理特點的不同所致。隨著動物年齡的增加,其消化道功能不斷完善,對食入蛋白的消化率也相應提高。例如,仔豬胃內鹽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分泌,2~3月齡才能達到成年豬的水平。
  • 鸚鵡常用飼料介紹,太全太實用了!
    3、菜籽 主要是十字花科的蔬菜籽,常用油菜的種子。這尖飼料均含有豐富的脂肪。一般在鳥伏窩前、換羽期和冬季配給,用量不超過20%。主要餵體型較小的鳥,是鳥兒較喜愛的飼料。 4、稻穀 稻穀是鳥類的良好飼料,可直接飼喂。但稻穀外殼給含9.9%的粗纖維,不宜飼餵過多,以佔日糧 10%~20%為宜。稻穀分糯、粳、燦三種,一般餵鳥用粳、燦稻,這是文鳥最喜歡的飼料。
  • 植物性蛋白飼料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摘要:隨著中國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國內外對養殖用蛋白質飼料的研究日益深入,蛋白質飼料已大量用於各類配合飼料的生產中。蛋白質飼料是指自然含水率低於45%,乾物質中粗纖維又低於18%,而乾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達到或超過20%的飼料,可分為植物性蛋白飼料、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單細胞蛋白質飼料和非蛋白氮飼料。蛋白質飼料是動物配合飼料中重要的且比較缺乏的飼料原料之一,應該深入研究、開發利用。
  • 養兔技術|家兔成長所需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及營養作用
    家兔飼料中廣泛存在,且可在體內合成,因此很少發生缺乏症。維生素B6,又叫吡哆素,包括比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種物質。吡哆醇在體內可轉變成吡哆醛,吡哆醛和吡哆胺可相互轉變。它有抑制嘔吐、促進生長發育等功能。當體內缺乏吡哆素時,會引起家兔生長緩慢,易嘔吐,易患皮炎,運動失調、痙攣等神經症狀。
  • 養雞技術|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對雞體的作用
    動物的肌肉、神經、結締組織、皮膚、血液、腺體、精液、毛髮、角、喙等都主要由蛋白質構成,肌肉、肝、脾等組織器官的乾物質含蛋白質80%以上,蛋白質也是雞肉、雞蛋最主要的組成成分。 蛋白質被雞採食後,首先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分解為蛋白腖,進入小腸後被胰蛋白酶和小腸蛋白酶分解為肽,最終分解為各種胺基酸而被吸收。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礎物質,蛋白質的營養實質上是胺基酸的營養。
  • 蛋白質食物含量表
    缺乏蛋白質時,人體的初步表現是代謝率下降,疾病抵抗力減退,如果蛋白質長時間持續缺乏,會出現器官損傷,兒童可能出現生長發育不良,成年人則出現蛋白質性營養不良的營養性缺乏病。每100g食物(可食部)蛋白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