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夕書影
圖|均來自網絡
都是原創文章,歡迎朋友們關注,點讚,轉發。
現在的教育現狀是什麼?也就是標題所說,「校內樂哈哈,校外猛雞娃」。
我最近也為了娃的小學在糾結,本來我以為我家的學區房挺好,雖然不是本市數一數二的名校,但是整體環境和師資力量都非常好。可是,前同事跟我說,她特別後悔讓孩子上這所小學。
我很吃驚,這是為什麼呢?她說,講的內容太淺了,全靠家長自己教或者報培訓班。她女兒語數外三門,報了不同的機構,每天忙著接送孩子上學。她本來也是培訓機構老師,現在只能辭職回家「雞娃」。
可能有家長疑惑,你自己不是在培訓機構上班的麼,你自己不會教嗎?
這可太冤枉了,我之前工作的單位是英語培訓機構,不是全科,沒有語文和數學。可是,即使全科,一個老師也只能深耕一個領域,現在的小孩學得內容深,自己沒有接受過系統培訓,哪裡敢亂教啊?
本來我也不是特別相信她的話,還是 堅信我們家旁邊的學校蠻好的,但是我表姐也說了,老師直接讓家長給孩子在外面報班。然後又打聽了其他的家長,好像確有其事。
發展到現在,身邊的媽媽們都跟我說,你重新買學區房吧,買某某學校的,或者某某學校的。這兩所是我們當地的名校。但是,我都是苦笑。買房不是買菜,哪有那麼容易。
我後來也研究了一番,發現義務教育期間,居然學校和學校的教授內容如此不一樣。比如,普通學校的老師離不開書本,完全不拓展,而所謂重點小學明顯講的內容會難些。也就是同為義務教育,孩子們接受的是不同程度的教育。
因為學校的教育程度不同,中考的難度又一致,所以家長們會在校外「雞娃」。這就是教育「內卷」吧!
江蘇省的教育本來在全國也是排得上名的,然而每個市,市裡的每個區,區裡的每個鎮,大家的教育都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名家長,我說說自己的心聲,期待將來娃入學了真的能有所改善。我不要求一定要教育公平,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我只是從兩個最普通的方面提下意見。
小學生每天放學晚一點,在校能多學一點
也許有人會以為我要說,家裡沒人接,確實有這方面的問題,但可以克服。更重要的是,為啥把孩子早早放回家,在學校多學點或者把作業寫完不好嗎?
大多數家長都是打工人,下班不會那麼早,孩子接回家如果沒有人正確輔導,孩子的自控力不足,肯定會玩,忙著看電視。
如果學校遲點放學,孩子們可以在學校把作業完成一部分,然後再回家,不是很好嗎?
而且我們家長也不要求老師加班到晚上7.8點,5點半也很好啦,老師下班也不會太晚,不會耽誤自己的生活。
我說的並不是那種延時班,家長自主選擇的,而是統一就這個放學時間。
延時班或者叫課後服務班,一個班如果就十幾個孩子參加,學校會整合資源,把不同班級的學生放一起,安排老師值班。只是提供看孩子的服務。因為老師也不是本班老師,孩子不敢提問。不知道別的學校是不是這樣。
我80後,小時候5點半放學,正常能把作業寫完。現在小孩壓力大,不是更應該在學校多學點麼?
學習內容能跟下個學段接軌
幼兒園提倡啥也不學,但是小學一開學就雞飛狗跳,天真的家長以為大家都一樣,0基礎上小學。每年9月份,我的朋友圈總是一片哀嚎,來自新小學生的老母親們的哀嚎。很多人感覺自己生了個文盲,教啥啥不會。
如果說幼兒園就是應該不教小學的內容,那小學1年級就應該從0開始教學。現在情況是,幼兒園不教拼音,1年級拼音又學得飛快。
零基礎的孩子根本吃不消,所以她們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這些後來人,早點給娃學拼音吧。我已經給侄女買了一套《幼小銜接》。
再說說初中和小學,小學的書本內容過於簡單。比如我最熟悉的英語,每次的考試內容大部分來源於書本,也不注重英語的課外閱讀。可是上了初中才發現,閱讀理解居然還有看不懂的?時間長了才發現,看不懂是常態。
所以,接軌真的太重要了,經歷過的家長都知道。現在我所知道的教育是斷層的,所以家長們只能「校外猛雞娃」。
除了我同事,我身邊還有個2年級的學生,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都有培訓班,不是晚託班寫作業的那種,是真的上課。因為家長覺得學校內容過於簡單,所以晚上放學後繼續強化。
也許又有很多朋友說,我家孩子從來沒有上過培訓班,照樣上了985。抱歉,別人的孩子拖後腿了,可能跟不上你們家娃的智商。生在江蘇省這個教育內卷的大省,是我們對不起娃,我們應該找個外省人結婚的。
但是,近期教育部發聲了,讓我們這些老母親稍微看到了點希望。
12月4日召開的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基礎教育司校外教育與培訓監管處處長徐攀表示,校外培訓要靠內外聯動來規範。在校內要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廣泛開展課後服務,豐富服務內容,精準分析學情,根據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讓孩子在校內學足學好。
說的真的太好了,如果校內能提升教學質量,讓孩子學好學足,就能解決掉家長的大部分問題了。現在就是校內學得松,考試又難,逼得家長不能不花錢花時間在外面學。
外面的培訓機構有存在的意義,就是查缺補漏,但是不能當「主食」。學校教育始終是基礎,這點不能忘。所以我真的很期待教育環境能有所變化,相信也是大部分家長的希望。
寫在最後
我本人其實並不是那種一定要孩子上培訓班的媽媽,我覺得如果我孩子接受能力好,學校老師講的好,這錢我幹嘛不省呢?只是一切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
家長們,你們有什麼「雞娃」的故事呢?歡迎留言分享。現在的孩子難,家長也難,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打起精神,未來還是美好噠!
歡迎關注「喬夕書影」,我是一個女孩的媽媽,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媽媽,關注我,每日與您分享您所需要的教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