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樂哈哈,校外猛雞娃」,教育部發話了,家長們看到希望了

2020-12-21 喬夕書影

文|喬夕書影

圖|均來自網絡

都是原創文章,歡迎朋友們關注,點讚,轉發。

現在的教育現狀是什麼?也就是標題所說,「校內樂哈哈,校外猛雞娃」。

我最近也為了娃的小學在糾結,本來我以為我家的學區房挺好,雖然不是本市數一數二的名校,但是整體環境和師資力量都非常好。可是,前同事跟我說,她特別後悔讓孩子上這所小學。

我很吃驚,這是為什麼呢?她說,講的內容太淺了,全靠家長自己教或者報培訓班。她女兒語數外三門,報了不同的機構,每天忙著接送孩子上學。她本來也是培訓機構老師,現在只能辭職回家「雞娃」。

可能有家長疑惑,你自己不是在培訓機構上班的麼,你自己不會教嗎?

這可太冤枉了,我之前工作的單位是英語培訓機構,不是全科,沒有語文和數學。可是,即使全科,一個老師也只能深耕一個領域,現在的小孩學得內容深,自己沒有接受過系統培訓,哪裡敢亂教啊?

本來我也不是特別相信她的話,還是 堅信我們家旁邊的學校蠻好的,但是我表姐也說了,老師直接讓家長給孩子在外面報班。然後又打聽了其他的家長,好像確有其事。

發展到現在,身邊的媽媽們都跟我說,你重新買學區房吧,買某某學校的,或者某某學校的。這兩所是我們當地的名校。但是,我都是苦笑。買房不是買菜,哪有那麼容易。

我後來也研究了一番,發現義務教育期間,居然學校和學校的教授內容如此不一樣。比如,普通學校的老師離不開書本,完全不拓展,而所謂重點小學明顯講的內容會難些。也就是同為義務教育,孩子們接受的是不同程度的教育。

因為學校的教育程度不同,中考的難度又一致,所以家長們會在校外「雞娃」。這就是教育「內卷」吧!

江蘇省的教育本來在全國也是排得上名的,然而每個市,市裡的每個區,區裡的每個鎮,大家的教育都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名家長,我說說自己的心聲,期待將來娃入學了真的能有所改善。我不要求一定要教育公平,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我只是從兩個最普通的方面提下意見。

小學生每天放學晚一點,在校能多學一點

也許有人會以為我要說,家裡沒人接,確實有這方面的問題,但可以克服。更重要的是,為啥把孩子早早放回家,在學校多學點或者把作業寫完不好嗎?

大多數家長都是打工人,下班不會那麼早,孩子接回家如果沒有人正確輔導,孩子的自控力不足,肯定會玩,忙著看電視。

如果學校遲點放學,孩子們可以在學校把作業完成一部分,然後再回家,不是很好嗎?

而且我們家長也不要求老師加班到晚上7.8點,5點半也很好啦,老師下班也不會太晚,不會耽誤自己的生活。

我說的並不是那種延時班,家長自主選擇的,而是統一就這個放學時間。

延時班或者叫課後服務班,一個班如果就十幾個孩子參加,學校會整合資源,把不同班級的學生放一起,安排老師值班。只是提供看孩子的服務。因為老師也不是本班老師,孩子不敢提問。不知道別的學校是不是這樣。

我80後,小時候5點半放學,正常能把作業寫完。現在小孩壓力大,不是更應該在學校多學點麼?

學習內容能跟下個學段接軌

幼兒園提倡啥也不學,但是小學一開學就雞飛狗跳,天真的家長以為大家都一樣,0基礎上小學。每年9月份,我的朋友圈總是一片哀嚎,來自新小學生的老母親們的哀嚎。很多人感覺自己生了個文盲,教啥啥不會。

如果說幼兒園就是應該不教小學的內容,那小學1年級就應該從0開始教學。現在情況是,幼兒園不教拼音,1年級拼音又學得飛快。

零基礎的孩子根本吃不消,所以她們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這些後來人,早點給娃學拼音吧。我已經給侄女買了一套《幼小銜接》。

再說說初中和小學,小學的書本內容過於簡單。比如我最熟悉的英語,每次的考試內容大部分來源於書本,也不注重英語的課外閱讀。可是上了初中才發現,閱讀理解居然還有看不懂的?時間長了才發現,看不懂是常態。

所以,接軌真的太重要了,經歷過的家長都知道。現在我所知道的教育是斷層的,所以家長們只能「校外猛雞娃」。

除了我同事,我身邊還有個2年級的學生,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都有培訓班,不是晚託班寫作業的那種,是真的上課。因為家長覺得學校內容過於簡單,所以晚上放學後繼續強化。

也許又有很多朋友說,我家孩子從來沒有上過培訓班,照樣上了985。抱歉,別人的孩子拖後腿了,可能跟不上你們家娃的智商。生在江蘇省這個教育內卷的大省,是我們對不起娃,我們應該找個外省人結婚的。

但是,近期教育部發聲了,讓我們這些老母親稍微看到了點希望。

12月4日召開的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基礎教育司校外教育與培訓監管處處長徐攀表示,校外培訓要靠內外聯動來規範。在校內要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廣泛開展課後服務,豐富服務內容,精準分析學情,根據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讓孩子在校內學足學好。

說的真的太好了,如果校內能提升教學質量,讓孩子學好學足,就能解決掉家長的大部分問題了。現在就是校內學得松,考試又難,逼得家長不能不花錢花時間在外面學。

外面的培訓機構有存在的意義,就是查缺補漏,但是不能當「主食」。學校教育始終是基礎,這點不能忘。所以我真的很期待教育環境能有所變化,相信也是大部分家長的希望。

寫在最後

我本人其實並不是那種一定要孩子上培訓班的媽媽,我覺得如果我孩子接受能力好,學校老師講的好,這錢我幹嘛不省呢?只是一切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

家長們,你們有什麼「雞娃」的故事呢?歡迎留言分享。現在的孩子難,家長也難,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打起精神,未來還是美好噠!

歡迎關注「喬夕書影」,我是一個女孩的媽媽,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媽媽,關注我,每日與您分享您所需要的教育經驗。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發布重磅通知,校外培訓機構「寒冬將至」,家長表示贊同
    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這方面,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是家長們最重視的問題,家長們都希望學生可以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成績,如果學生們可以在剛剛進入在小學時期的時候,學習成績就非常優秀的話,家長們是非常開心的。
  • 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家長拍手叫好,一些校外補習機構卻慌了
    因為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成績能夠名列前茅,所以就會選擇給他們報補習班,所以即使是假期,學生們也會很忙碌。 教育部發布通知,一些校外補習機構慌了 為了讓學生家長的補課費「花在刀刃上」,教育部對校外補習機構出手了!
  • 禁止辦學前班,卻不嚴厲打擊校外幼小銜接班,讓家長掏空了錢包
    焦慮成為了家長們的日常狀態!並且有提前的趨勢。畢竟大家也不想看那麼遠,可就連最眼前的,孩子上小學的環節就讓家長們瑟瑟發抖了。家長們擔心什麼?幼小銜接唄!什麼「三年級效應」,在家長看來,一年級跟不走,也別等三年級了。因此家長你若要的是快樂教育,那將是短暫的,孩子該學的還是要學。然而提前多久學,這又是個問題。幼兒園不讓教,教育部是嚴格禁止教學小學化,不準教認字更不能教拼音。
  • 九省教育廳又有大動作,孩子升學有變動,家長提前做準備
    有的人認為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得不償失。近日九省教育廳又有大動作,孩子升學有變動,家長提前做好準備。 原因或許是這樣的,即使學校內推行減負,但是對於家長而言,不願意拿孩子的學業成績去冒險,拿孩子的未來去冒險,學校裡的課時降下來了,所以呢,家長們紛紛跑到校外機構,去購買更多的教育資源。最終可能造成的局面是校內減的越多,校外補的越多,而家長們花的錢也越來越多。
  • 教育部回複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學生睡眠不足問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央廣網北京12月12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是不少青少年學生面臨的現狀,每天放學之後再進入校外培訓班繼續學習,過多的課後作業也導致學生睡眠時間減少。
  • 安全隱患大、給家長「畫大餅」……部分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
    教室、食堂、宿舍全部在一棟樓內,學生們每天穿梭在不同的樓層之間,無故不能外出。他們一天的課程從早上6點50分開始,一直到晚上10點,周末可以休息一天。這間「微型學校」是一家名為「常量教育」的校外培訓機構創辦的。其負責人楊常量介紹,他們本是做初三、高三百日衝刺起家的,近兩三年開始專注全日制教學,包括高中各年級以及初三年級等。
  • 教育部重磅出擊!輔導機構迎來「壞消息」家長們:終於來啦!
    有些家長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績,不管什麼樣的輔導班,不問孩子喜不喜歡,也不討論孩子是否適合,就一味地去給孩子報班,這樣的效果只會適得其反,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考慮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並且還要經過孩子同意,再去報輔導班,這樣才會事半功倍。那麼問題就來了,輔導班真的能達到家長們的期望嗎?
  • 校外培訓機構查處通報,學生和家長叫好!培訓機構:日子太難了
    一、教育部通報查處 對此,在2020年年底,教育部絲毫沒有新年即將到來的輕鬆,在12月30日發布了《關於幾起校外培訓機構違規開展培訓查處情況的通報》,需要注意的是這項通報是由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起的,只是在教育部的網站上同時做了發布。由此可見規格之高、受重視之強,應當引起廣大中小學校、教師,包括學生和家長的注意。
  • 特殊畢業季寫真拍攝兩極分化:校內攝影師「檔期」滿,校外攝影工作...
    不過,今年的特殊畢業季,鄭州市內不少大學尚處封閉狀態,校外攝影師進不來,寫真營收驟減;學生們出不去,卻意外帶火校內同是學生的個人攝影師生意。拍攝需求大,個人攝影師「檔期」爆滿,有人說,他放棄的拍攝訂單,與其承接的訂單量持平。
  • 肖戰律師再次發話,短短四個字讓粉絲們看到了希望,期待後續
    近日,肖戰的律師易勝華再次發話,給大家分享了很多專業知識,也用很多例子來證明自己是可以信得過的,是能夠幫助到正義人士。其中易勝華還說了四個字,這仿佛就是一顆「定心丸」,讓粉絲們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希望,這可是一個好消息。
  • 校內午餐「暖胃」課後延時「暖心」
    提升學生和家長的幸福感,想家長之所想,為存在「接送難」的家長解除後顧之憂,鄭州市從2019年10月開始實行校內午餐工程,暖了孩子的胃,暖了家長的心。同年10月8日,鄭東新區率先啟動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午餐供餐工作,「官方帶娃」成了家長們對該項工作的親切稱呼。  上午11時50分,高新區外國語小學結束了上午的四節課,學生們有序排隊進入餐廳。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20「汙點教師」名單來了,學生家長拍手叫好
    教育部最新通知,2020「汙點教師」名單來了,學生家長拍手叫好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朝氣。尤其是近些年來,由於教師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一窩蜂似的都加入到了教師隊伍。然而,校內一位王老師不僅屢屢使用語言騷擾在校女大學生,還膽大妄為通過微信向多名女大學生發送不雅以及帶暗示的詞語和圖片;還有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南寧師範大學,校內一位陳姓教師私自把同學帶到家裡喝酒,之後趁著一位女大學生醉酒,採用強迫方式侵害了這位女大學生。「教師有償補課」也是近年來比較突出的問題,此次被教育部直接點名的2個典型問題,也是由「有償補課」引起。
  • 教育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退休老師:那我呢,可以補嗎
    近年來關於中小學生過度補習現象屢禁不止,普遍來說隨著家長對教育的重視越來越深,很多成績一般的學生家長希望通過補習來拉小成績差異,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迎頭趕上,很多學校為了提升升學率,利用節假日給學生在校外進行集體補習,但長此以往中小學生學業負擔越來越大,加劇應試教育不良競爭,這也給公辦教師開了一個小口
  • 教育部發布消息,體育和美育要納入中考,校外培訓機構是最大贏家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一條消息很快就登上了熱搜,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網友們也是各持己見,不過最沸騰的還是家長們,教育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明確指出要加大中考的體育分值,甚至要達到和語數外相同的分值,會在2020年全面實施。
  • 知名公辦老師校外補課被舉報!上課敷衍不走心,下課忙著賺外快?
    關於「學生減負」的話題熱度不斷,家長、學生、老師、輔導班就像一個閉環,有矛盾,但是走不出。最近,某杭州本地論壇上,一條關於「校內老師校外補課」的討論引發網友熱議。補課,成為了家長們讓孩子進階的「輔助神藥」。尤其是在擇校、升學等的壓力下。就像一位家長反問的:「大家都補,你敢不補?」焦慮之下,補習熱「席捲」了眾位家長。課外輔導班也深知家長弱點,廣告語直擊家長們的內心。
  • 廣州新中考政策催熱校外體育特訓班
    近日,教育部表示,中考體育要逐年增加分值、正在研究體育進高考,引發全社會關注。記者走訪發現,廣州多家對接校內體育考試內容的培訓機構愈發火爆,40節體能課費用可能上萬元。在中高考加大體育分值比重的焦慮下,家長花幾千元給孩子報體能課、跳繩課是不是交「智商稅」?體育教培市場將有何變數?家長如何選擇靠譜校外體育機構?
  • 面對教育部最新通知,孩子們很興奮,家長們卻喜憂參半
    教育部認為在現階段的教育中,廣大初中、高中的學生的睡眠質量問題已經愈發嚴重,因為學生的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素質的下降,進一步影響我國青少年整體健康水平。前一階段,在報紙上、媒體上,經常看到學生因為身體素質差,而在運動中暈倒的報導,所以,在當今階段,保證學生睡眠質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 北京高校「最長返校季」開始 軍訓校外轉校內
    另外,北化工給在校外居住的學生和教職工列了細緻的新學期的出行建議,包括「兩點一線上下學」「做好家庭成員防疫工作」「不得帶病入校」等。對於校園的後勤員工,學校已儘量安排在校內居住,實行統一封閉式管理,減少與外界接觸。
  • 教育部對手機「下手了」,學生們欲哭無淚,家長拍手叫好
    由於今年特殊情況的影響,學生們都在家上了一段時間的網課,自然而然也離不開手機。雖然現階段學生們都已經回到學校上課了,但是依然還是會有很多學生把手機帶入學校。一些學生甚至還把手機帶入了課堂。學生上學帶手機有哪些影響?
  • 到底是雞娃?還是佛系?媽媽們到底該怎麼選
    養娃大軍之中,一直存在著兩個派別:雞娃派和佛系派。這兩派在如何培養娃這件事情上,經常是意見相左,而「劍拔弩張」。雞娃派:即家長為了孩子能取得更優異的成績,而不間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等任務,不斷激勵孩子,讓孩子不斷前進。具體表現為:家長給孩子不停地灌輸「現在學習不刻苦,將來就得賣紅薯」之類的思想,認為學習是唯一出路。要讓孩子從小上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等等。孩子經常是「不在上課,就在上課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