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片
文/龍頭新聞記者 張同 攝/龍頭新聞記者 蘇強
哈爾濱市近期發生一起特殊案件:一名83歲婦女,被84歲丈夫持刀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丈夫因患有老年被害妄想症,目前已被送至精神病院。據悉,哈爾濱市九大城區60歲以上人口佔比,均已突破16.5%的國家均值,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卻一直處於少人關注狀態。
「這是一道沒有對錯的選擇題,只能說我也很無奈。」哈爾濱市市民宋女士,今年9月份把父母送到了不同的養老院,她說,父母都患有老年痴呆,已經無法住在一起。記者調查了解到,很多年過四五十歲的兒女,都有這樣的糾結,其中也不乏堅持之下發生悲劇的案例。
1
患上老年痴呆 由相伴到相害
家住道外區的孫先生,其年愈古稀的父母分別住在姐姐和妹妹家裡,「老爹老媽的狀態,就是相愛相殺,老來伴顯然是做不成了。」母親患上了老年痴呆,忘了很多事情,但獨獨忘不了丈夫曾經對不起她的事情。「我爸在屋裡抽支煙,我媽就恨不能拿刀砍他,問他是不是要燻死她再找人。一個84歲,一個81歲了,把他們分開五六年了,只有全家團聚時才會見面。以前想父母住在一起,白頭到老是種幸福,現在想父母不住一起也挺好。」
劉先生家住學府路,父母都是退休教師,70多歲了。父親10年前就有老年痴呆症狀,變得任性且不愛理人,但家人沒有密切關注。「5年前的一天,母親質問父親為啥不理人,父親也不搭腔,要出去散步,還推搡了攔上來的母親,結果母親摔倒頭磕在門框上,導致腦幹出血。」劉先生說,如果當初他和母親都清楚父親的病情,及時理解、及時治療、及時看護,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現在母親去世了,父親也住進養老院,幾乎不認識他了。
2
老夫老妻各自安好
也是一種選擇
「直到今天,我還期待爸媽能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但現實是根本不可能了,因為阿爾茨海默症是不可逆的。」哈爾濱市47歲的宋女士說,以前自己的父母生活中雖然有磕絆,但感情看著還好,只是因為母親愛跳舞,父親多有抱怨。「我媽愛穿好看的衣服,我爸瞧不慣。我媽還像以前一樣不理他,後來連我也不咋理睬了。」直到有一天,父母都病倒了,到醫院檢查說是食物中毒,也檢查出兩人都不同程度地患上老年痴呆。
宋女士想把父母送到同一家養老院住,但公立的人滿了,只能分別送到兩家私立養老院,父親每月需繳費8000元,母親每月繳6000元,「剛開始爸媽還能相互惦記,後來就各自安好了。我爸喜歡散步看書,我媽又開始唱歌跳舞。」如果僅僅是這樣,宋女士雖有遺憾也不會太糾結,畢竟自己也諮詢過專家,獲得了肯定。「但有一次,堂弟一家來探望爸媽,回去後叔叔就打來電話,質問我知不知道,我媽在養老院被一群老頭兒圍著,說我這麼做太瘋狂。」宋女士說。
社區養老調查:
對有精神疾病老人無準確把握
3
9日,就84歲老人砍傷致死83歲妻子案例,心理諮詢師潘芙蓉博士這樣解釋,由於夫妻之間關係親密,心理影響也就比較強。患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逐漸失憶,但有些執念就會落在關係最親密的人身上。比如,一個阿爾茨海默重症病人,幼年失母,會將妻子稱作媽媽。這個患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是將衍生的被害妄想症歸結到朝夕相處的妻子身上,並最終導致了傷人。
據潘芙蓉介紹,養老群體按照社會、經濟、健康等屬性,目前大致劃分為失獨、空巢,困難、低保,殘疾、殘障,失能、半失能四大類。從民政部門角度講,精神疾病老人並無明確定位,如果經專業部門診斷,可劃入殘疾、殘障類由殘聯管理,至於精神疾病老人數量,現在民政部門、殘聯也無明確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稱之為老年失智疾病,主要是由於阿爾茨海默症引起,群體呈逐年增長趨勢。」
哈爾濱市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九大城區的60歲以上人口佔比,均已突破16.5%的國家均值。「我們對道裏區的情況進行了社區調查,養老基本情況是『9073』格局,即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道裏區有22.7萬老年人,人口佔比達到24.7%。換句話講,一個主要城區的五分之一人口在居家養老,其中對有精神疾病的老人卻無準確把握。」
4
「老小孩」行為異常 需要更專業看護
記者了解到,很多家庭和子女,對父母的心理狀況和精神疾病情況並不了解,只是簡單地將老人的異常表現,歸結為「老小孩」看待。前一階段,記者曾對哈爾濱市人口普查情況進行走訪,發現統計列表項目和入戶調查信息中,也並未包括此項內容。「人們寧願說父母得了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症,也不願相信和承認他們得了精神類疾病,即使政府有補貼。」記者從一名區級「精防辦」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每年由家庭而來的老人患病信息,幾乎為零,雖然每月可領2400元的住院補貼,或居家每月400元的治療藥物。
「我們的治療體系裡,也缺少對這一環節的關注。」記者從哈爾濱市兩所公立精神病專科醫院了解到,他們共有2800張床位,阿爾茨海默症引起精神異常患者,如果沒有構成嚴重危害,並經過相關司法鑑定,家屬也是幾乎沒有主動送去治療看護的。
「兒女孝敬老人,應該建立在保障他們身心健康基礎上,出現這類患者真的需要送去專業看護。」潘芙蓉說。道裏區有2.4萬殘障者,按比例計算老年應有5000人左右,而1家公立、20家私立養老院,合計也只有2414張床位。「雖然只是保守的估量,但已經凸顯了缺口。這不僅僅是家庭需求,也是社會發展需求。」
據介紹,今年年底,為社區及專業養老機構培養老年心理健康服務與管理人員的培訓,也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
【來源:生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