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肩貞穴、魚肩穴止疼痛,解溪穴、中渚穴治療

2021-02-08 百年養生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按揉肩貞穴、魚肩穴,終止肩周炎痛

肩周炎患者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肩部上舉的時候,肩軸周圍疼痛不堪,其中一個較明顯的痛點常常位於肩部後面。

該穴深層是附著在肩關節上的肌肉,由於發生肩周炎時該肌肉痙攣收縮,產生了疼痛。

肩貞穴是治療肩周炎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本穴歸手太陽小腸經,太陽主表,故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功,主治肩胛痛、手臂痛、缺盆痛等。

「肩貞穴」「肩」,穴所在部位肩部也。「貞」,古指貞僕問卦之意。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由此上行陽氣所在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氣,上行到本穴後此氣冷縮而量少勢弱,氣血物質的火熱之性對天部層次氣血的影響作用不確定,如需問僕一般,故名「肩貞穴」。

肩貞穴的位置:肩貞穴位於人體的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

魚肩穴」 在大拇指魚際穴下方約0.5寸,赤白肉際處,可以找到火柴頭大小的條索狀物,並有明顯的壓痛。這個穴位在古書上沒有,是現代人的發現,叫做「魚肩穴」。按壓魚肩穴,能快速的緩解肩周炎疼痛。

用按壓法,按壓患者雙解溪穴。反應有局部酸、麻、脹感,同時令病人活動雙患肢。2分鐘後疼痛消失,功能正常,1次而愈,肩關節功能恢復正常。

解溪穴、合谷穴肩周炎治療穴

肩後側的疼痛取後溪穴,肩後側是手太陽經小腸經的循行線路,後溪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

後溪穴位於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近端掌橫紋頭赤白肉際。具體在在小指尺側,第5掌骨小頭後方,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小腸經上穴位,輸(木)穴,主治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證;耳聾,目赤;癲狂癇;瘧疾。

肩外後側的疼痛取中渚穴,肩外後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循行線路。中渚是少陽經的輸穴。

中渚穴(zhōng zhǔ xué),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手背部,當第4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下為第4骨間背側肌;有手背靜脈網、掌背動脈分布;布有尺神經皮支和尺神經肌支。

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耳鳴、耳聾、喉痺等頭面五官疾患;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熱病。

相關焦點

  • 肩貞穴是肩周炎患者的福音
    肩貞穴的位置:肩貞穴位於人體的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    「肩貞穴」「肩」,穴所在部位肩部也。「貞」,古指貞僕問卦之意。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由此上行陽氣所在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氣,上行到本穴後此氣冷縮而量少勢弱,氣血物質的火熱之性對天部層次氣血的影響作用不確定,如需問僕一般,故名「肩貞穴」。    按揉肩貞穴,終止肩周炎痛    肩周炎患者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肩部上舉的時候,肩軸周圍疼痛不堪,其中一個較明顯的痛點常常位於肩部後面。
  • 肩貞穴
    肩貞穴有舒筋利節作用,其所治為寒熱風痺、肩中熱痛、手足麻木、筋攣、肩臂不舉、傷寒頷腫,凡不利於操作者,取此穴俾復其幹事之能也。《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有:「治風痺、手臂不舉、肩中熱痛。」針之可以驅邪氣,扶正氣,使疾去,肩部得以端正。肩貞穴居於肩胛區肩關節後下方,故多用於治療肩部疾患。
  • 肩周炎,取肩井穴、肩貞穴、肩髃穴和肩髎穴!
    肩周炎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周圍疼痛、僵硬,所以也被稱為五十肩漏肩風等。嚴重時則會出現肩關節活動不利、手臂後背、上舉、梳頭等動作受限,尤其是睡覺時疼痛感會更加嚴重。對付肩周炎,我們可以選取肩井穴、肩貞穴、肩髃穴和肩髎穴,這幾個穴位都處於肩臂部位,如果配合使用,對於肩周炎、肩部不舉疼痛等症效果非常明顯。肩井穴的功效,在昨天的文章當中曾經有過詳細的闡述,這裡就不再多做介紹了。下面主要給大家介紹肩貞穴、肩髃穴和肩髎穴這幾個穴位。肩貞穴穴位歸屬經絡:手太陽小腸經。
  • 【穴位百科】肩貞穴:肩臂疼痛、瘰癧、耳鳴
    【穴位配伍】配肩髃、肩髎治療肩周炎。配肩髎、曲池、肩井、手三裡、合谷治療上肢不遂。【穴位治法】直刺1~1.5寸。肩貞穴是治療肩周炎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按揉肩貞穴,可以起到通經活絡、止疼痛的作用。肩貞穴出自《素問氣穴論》,隸屬於手太陽小腸經,肩,肩部也,貞,古指貞卜問卦之意。本穴物質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氣,上行到本穴後,此氣冷縮而量少勢弱。氣血物質的火熱之性對天部層次氣血的影響作用不確定,如需問卜一般,故名肩貞。
  • 【穴位查詢】肩貞穴
    肩貞穴,經穴名,出自《素問.氣穴論》,本穴有清頭聰耳,通經活絡之功效,常按摩此穴對治療肩胛疼痛,手臂不舉,上肢麻木
  • 肩部穴位——肩貞穴
    【肩貞穴位位置圖】肩貞穴屬於手太陽小腸經,肩貞穴位於人體的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肩貞穴的準確位置:腋窩後紋頭,站好以後腋窩紋頭的後面上一寸,正好與肩前穴是對應的,但它不叫肩後穴,叫肩貞穴。
  • 肩貞穴的功效與作用
    肩貞穴肩貞,經穴名。出《素問.氣穴論》。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布有腋神經分支,深部上方為橈神經,並有旋肩胛動、靜脈。中文名肩貞穴隸屬經絡手太陽小腸經出處《素問·氣穴論》【位置】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筋膜、三角肌、肱三頭肌、大圓肌、背闊肌。皮膚由腋神經的下支臂上外側皮神經分布。皮下組織緻密, 富有脂肪。
  • 七個穴位治療肩周炎
    肩前部的疼痛取魚際穴    肩外側的疼痛取三間穴    肩後側的疼痛取後溪穴    抬不上的取肩髃穴    後背不了的取天宗穴    肩外後側的疼痛取中渚穴    肩重不能舉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與好處
  • 中醫治療肩周炎
    肩周炎,亦稱「漏肩風」、「肩凝證」、「五十肩」、「凍結肩」,主要表現為肩部冷痛,酸脹或麻木,遇冷痛增,痛如刀割樣,坐臥不安,夜間較劇,
  • 肩周炎用這6個穴位都很有效
    肩周炎的經絡辨證方法,早在《靈樞·經脈第十》和《靈樞·經筋第十三》等篇中已經有較詳細的論述,我用的一針療法的方法,多半是從《靈樞》無字中求字悟出來的,只不過是這些記載的現代驗證而已。」下面談一談我常用的穴位。
  • 肩周炎的六經辨證法
    二、肩周炎的解剖(了解即可)如果看不太懂可以直接跳到治療部分大圓肌止於肱骨小結嵴(相當於肩貞穴)六、肩周炎的治療-功能鍛鍊中藥中的基本方:桂枝劑桂枝解除肌肉的痙攣。善治者治皮毛好了最後總結一下,肩周炎的治療中藥最慢,其次是針灸,最好的是刮痧,然後要配合正確的康復運動療法。
  • 頸椎病、肩周炎、落枕,按按手臂上一條線,全部解決!
    不過最容易堵塞的就3個穴位 後溪穴、天宗穴、肩貞穴 因此搞定這3個穴位,基本上就能搞定頸椎病、肩周炎、落枕! 3降血壓、療肩痛:肩貞穴 位置:天宗穴還有一個好朋友——肩貞穴,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要穴位。
  • 1針1穴就治肩周炎?這6個單穴皆有效!
    肩周炎的經絡辨證方法,早在《靈樞·經脈第十》和《靈樞·經筋第十三》等篇中已經有較詳細的論述,我用的一針療法的方法,多半是從《靈樞》無字中求字悟出來的,只不過是這些記載的現代驗證而已。」下面談一談我常用的穴位。
  • 肩周炎、肩袖損傷怎麼治?如果不做手術,通過針灸要怎麼選穴
    一個就是肩周炎,也叫「五十肩」、「凍結肩」,這是因為肩周炎常發病在五十歲左右,常常因為寒涼加劇。把整個肩關節凍住了,就沒辦法動了,也會疼痛。另一個就是肩袖損傷。肩關節前後上下有肌肉韌帶包裹著,就像一個袖套把肩關節包著,這些肌肉韌帶的損傷就是肩袖損傷。
  • 中渚穴,善於治外經病,如手臂痛、喉嚨痛、偏頭痛、耳聾、耳鳴等
    比如今天我們講中渚穴,講完之後,這個有印象了,然後和昨天講的關衝穴混淆了,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我們要經常進行簡單的對比。抓住每個穴位的特點。這邊把講關衝穴的那篇文章的連結放在這,看完中渚穴後可以點擊進去看下做過對比。
  • 解溪穴 | 人體穴位查詢
    解溪穴(胃經) jiě xī別名:草鞋帶穴,鞋帶穴取穴方法:應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伸直下肢的取穴姿勢,解溪穴位於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
  • 肩周炎治療的第一步
    如果肩膀僵硬,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會幫助您恢復手臂的正常功能,可以幫助您控制疼痛,並提供一些策略來幫助您再次正常使用手臂。開始肩部運動之前,請先諮詢醫生,以確保可以安全進行。肩關節活動度的練習鍛鍊是針對肩周炎的最佳治療方法之一。您的理療師可以為您的肩膀開闢被動和主動運動的處方。肩胛骨的異常運動通常伴有肩周炎。
  • 道醫穴解:足陽明胃經之解溪穴
    解溪在足踝區,踝關節前面中央凹陷中。解溪穴為胃經五腧穴之經穴,五行屬火,胃經為土,此穴為火,是為土中火。傳統針法以此穴補胃經之虛,以火能生土,為土之母穴,虛則補其母,所以取解溪穴補不足。但我們這個道醫體系的針法補胃經之虛主要取足三裡。
  • 肩貞穴所在的位置就是現代解剖學中所說的「四邊孔」嗎?
    肩貞穴為手太陽小腸經腧穴,位於肩胛區。《會元針灸學》記載:「肩貞者,從外觀之,肩偏外正中也,按之盤堅骨隱中空,舉手與垂手皆不移其陷中」,說明肩貞穴位於肩部某凹陷中,且周圍有骨。從現代解剖學來看,肩貞穴所處位置即為「四邊孔」。四邊孔是位於肩關節後側,由肌肉和骨關節圍成的一個四邊形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