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用這6個穴位都很有效

2021-02-12 健康有道訂閱號

肩周炎是針灸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於50歲左右的人,以肩部疼痛和活動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針灸是治療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常規治療方法是針灸肩部的穴位,如肩三針等,配合電針、TDP照射、拔罐等方法,雖然也有較好的效果,但取效較慢,難收速效。

我在臨床上治療肩周炎常運用一針療法,但是不同的病人我針的穴位也不一樣,常常一針紮下去,許多病人的疼痛立刻緩解,活動即刻改善。一些親眼目睹的年輕醫師和跟我上門診的學生們經常問我為什麼會有如此好的效果。

我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說得好,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肩周炎的經絡辨證方法,早在《靈樞·經脈第十》和《靈樞·經筋第十三》等篇中已經有較詳細的論述,我用的一針療法的方法,多半是從《靈樞》無字中求字悟出來的,只不過是這些記載的現代驗證而已。」下面談一談我常用的穴位。

(1)陽陵泉

我原來治療肩周炎,最常用的穴位就是陽陵泉,用陽陵泉治療肩周炎其他醫師早有報導,我也是看了別人的報導後才試用了此穴,果然效果不錯。

我剛工作沒幾年的一天下午,本醫院的一位老職工因右側肩周炎來診,但不巧,她要找的幾位老大夫都休班,診室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她便說要不你給我針針吧,說著便開始脫上衣。

我說您不用脫,躺在床上就可以了,我在她左側的陽陵泉處找了個很顯著的壓痛點,使勁按壓了幾下,然後說您活動一下肩部試試,她試了下說好一點,我說我數一二三,數到三的時候您大聲咳嗽同時活動肩部,等我說到三的時候我把針扎了下去,等病人咳嗽和活動完了後,告訴我,你這個小大夫怎麼這麼厲害,怎麼一針下去咳嗽幾聲就怎麼活動也不痛了呢!

針陽陵泉治療肩周炎的道理並不難理解,《靈樞·終始第九》說:「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陽陵泉是八會穴之一,筋會陽陵泉,可以統治一切筋病,所以就可以用陽陵泉治肩周炎。

至於先按壓看看有無療效再扎針,這也是《靈樞》的方法叫「按已刺」,即按壓穴位症狀減輕了後再針刺,按壓有效,針刺自然效果就更好了。我的體會是,壓痛點多在對側陽陵泉下0.5寸再稍後處,具體位置可能會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揣穴」。

針刺時讓病人咳嗽幾聲,也不是我的發明,這叫隨咳進針,記載於竇傑的《講經指南》,有兩個作用:一是轉移病人注意力,緩解病人對針刺的恐懼,減輕進針時的疼痛,避免暈針;二是咳嗽可以宣散氣血,提高療效。

針刺的同時讓病人活動患部,更是取效的關鍵,這也正是《靈樞·周痺第二十七》所說「故刺痺者······其瘛堅,轉引而行之」的具體應用。

找準穴位,隨咳進針,用對手法,活動患部是一針療法取效的關鍵在。本書所用的一針療法,一般都是採取這些方法。

我現在治療肩周炎,只要病人有明顯的疼痛點,我就按經絡辨證分別用其他穴位,療效會更好;如果疼痛點不明確,又有活動障礙,就多用陽陵泉。

(2)條口

我早些年治療肩周炎,除了用陽陵泉外,條口也是常用的穴位。雜誌的報導也不少,張登部教授常用條口透承山穴,簡稱條山穴,療效也不錯,但對針條口為什麼可以治療肩周炎這一問題,剛開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因為胃經不到肩部,無法用「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來解釋,後來問了不少專家教授,也沒有滿意的答覆。

陳乃明教授治療肩周炎通常也是只針1針,針後往往立即見效,這個穴位就是同側的解溪,許多進修和實習的醫師問陳教授取效的原因,陳教授笑而不答,轉而問我,我見陳教授不說,也不便直接回答,便說:「我們做個實驗吧。胃經的陷谷穴我從來沒用它治療過肩周炎,我也沒見陳主任您用過,我的預言是針陷谷穴同樣有效。」

陳教授說:「好吧。待會另一個病人來的時候你給他針陷谷穴看看。」我說:「針刺的療效與手法關係很大,您的手法比我高明得多,您相信我我也相信您,就請您與針解溪穴同樣的手法針陷谷,這樣才有說服力。」

不一會兒,一位女性肩周炎患者來複診,陳教授和我相對一笑,讓病人坐在床上,其他的七八位進修和實習醫師也一聲不吭地把病人圍了個嚴嚴實實,陳教授先讓病人抬了下肩部讓大家看看活動受限的程度,接著一針下去,運針不過十秒,就讓病人再抬肩部,結果活動幅度立刻明顯改善,疼痛也立即緩解了,實驗成功後,我說:「據我所看到的資料,還有人報導針胃經的另外幾個穴位對肩周炎也有效,至於到底為什麼,大家都可以去思考。」

下面簡要談談我的看法。肩周炎又稱「凍結肩」、「漏肩風」,一般書籍認為是由於風寒侵襲肩部,寒凝血瘀,不通則痛,屬於實證。我行醫之初也是這種看法,但發現用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止痛的中藥內服和外用效果並不理想。之後我又想,肩周炎又叫「五十肩」,為什麼會五十歲左右發病呢?為什麼年輕人很少見肩周炎呢?後來看的書多了,才知道肩周炎並非純實證,而是本虛標實證,這個虛主要是肝腎陰虛和陽氣虛。

到50歲左右肝腎陰虛學過中醫的人都好理解,但陽氣虛有的人就不一定認同。實際上人的衰老不僅是從腎虛開始的,腎虛的同時陽氣也虛,特別是陽氣最多的陽明胃經也虛,這並不是我的新觀點,而是早在《素問·上古天真論篇》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如女子的衰老過程是「五七,陽明脈衰······六七,三陽脈衰於上······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都與陽明脈衰有關係(衝脈並足陽明胃經上行,且衝脈隸於陽明,所以衝脈衰也與陽明脈衰密不可分);男子的衰老過程是「五八,腎氣衰······六八,陽氣衰竭於上······」四十八歲以後也是陽氣衰。正因為人的衰老是陰精和陽氣都衰,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才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這個「陰氣」指的就是「陰精」和「陽氣」。

經脈分為三陰經和三陽經,三陽經陽氣較多,而在三陽經中,陽明經陽氣最多,尤其是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其陽氣在六陽經中是最多的。《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這就說明,在50歲左右,肝腎陰虛筋失所養,陽明氣虛筋失溫煦,都會出現肩部的不榮則痛和活動障礙,因此,肝腎陰虛和陽明脈虛是肩周炎發病的內在病機。

等我搞清楚陽明脈虛是肩周炎發病的內在原因時,我也就同時明白了針胃經的條口、解溪、陷谷等穴治療肩周炎為什麼有效了,甚至還曾為自己的這一獨到見解而暗自得意。但當我有一天重翻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時,不禁大吃一驚,為葉天士能先奪我心而拍案叫絕!

還是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葉天士治的兩例肩周炎的醫案吧:鄒,五旬又四,陽明脈衰,肩胛筋緩,不舉而痛,治當通補脈絡,莫進攻風。」「俞嫗,高年陽明氣乏,肩胛痛難屈伸,法當理衛陽通補。」

當代已故名醫李克紹教授,治療肩周炎重用生白朮30~90克,配熟附子15克水煎服;朱良春先生以補肝腎脾胃之法恆愈此病,也是肩周炎屬本虛之證的明證。所以,當肩周炎陽氣虛衰表現明顯時,條口為常用效穴。

(3)魚肩

魚肩穴是我發現並命名的治療肩周炎的一個穴位,在其他的針灸書中查不到,此穴位在魚際穴向下(拇指方向)約0.5寸赤白肉際處,在第一掌骨橈側肩部的全息對應部位,可以找到火柴頭大小的條索狀物,並有明顯的壓痛點,因為此穴在魚際附近又能治療肩周炎,故名魚肩,見圖。

我第一次用此穴是在10多年前,這一天我記得非常清楚,是農曆九月初九的下午,正值濟南千佛山山會。一位女性肩周炎拿著其他醫生開的針灸處方請我針灸(當時四五個醫生在一個診室,只要有處方,本診室的大夫誰都可以針),並說已針灸半個多月療效不明顯,我看了下針灸處方,是肩三針、阿是、曲池、外關、合谷等常用穴再加電針和TDP照射,針後局部拔火罐,是治療肩周炎的常規方法,怎麼會無效呢?

我便又仔細檢査了一下她的疼痛部位,是在肩的前面,位於手太陰肺經的循行線上,我便想在手太陰肺經的遠端找一個有壓痛的穴位針針試試,結果發現同側的魚肩穴處有一條索狀物並且壓痛非常明顯,便用隨咳進針法針刺此穴並讓病人活動肩部。

病人活動了不到一分鐘後,突然放聲大哭,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嚇了一跳,沒想到病人接著對陪她來的家人說:「姐姐,今天我們去千佛山山會上燒的香沒白燒了,你看我的病原來針了半個多月,每次扎幾十針都止不住痛,咱燒了香後只扎一針就怎麼活動也不痛了······」聽到這些話,我不由自主地笑著搖了搖頭,心想:她怎麼能想到這是針魚肩穴的作用呢!

《靈樞·經脈第十》說:「肺手太陰之脈······橫出腋下,下循臑內······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內前廉痛厥······」《靈樞·經筋第十三》載:「手太陰之筋······結肩前髃······其病當所過並支轉筋痛······」可見肩周炎疼痛的部位在肩前者,屬手太陰經經脈和經筋不通,肺經不通不治肺經,針再多的穴位也沒用。

魚肩穴就是治療肩周炎疼痛在肩的前面、經絡辨證病在肺經者,因其既對應於肩部,又是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所以每用必效。

(4)三間

我剛參加工作時,試用第二掌骨側的全息肩穴治療肩周炎,效果不錯。同診室一位年長的老師以為我針的是三間穴,告訴我原來張善忱老師生前就經常針三間穴治療肩周炎。

之後我發現,針刺三間穴治療肩周炎既符合經絡理論,又符合全息理論,對各種肩周炎都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對疼痛在肩髃穴處的肩周炎療效更好,常一針下去,立即見效。

選用針柄或火柴頭或者直接用拇指指甲在三間穴處向第二掌骨側按壓,可以找到一個王不留行籽大小的顯著壓痛點,多數病人還有條索狀物,用28~30號0.5寸毫針(針太細了不行,療效受影響)先向壓痛點斜刺,穿過條索狀物後再將針直刺於條索狀物和第二掌骨側之間,同時讓病人咳嗽和活動肩部,針後再用手沿著手陽明大腸經自三間至肩髃穴處來回循按敲打數次,然後讓患者斷續活動肩部,一般留針30~45分鐘。

肩周炎與陽氣虛衰有關,在手三陽經中,手陽明經陽氣最多,三間穴為手陽明經的輸穴,「輸主體重節痛」,所以三間對各種肩周炎都有一定療效,《靈樞·經脈第十》說:「大腸手陽明之脈······上肩,出髃骨之前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肩前臑痛······」《靈樞·經筋第十三》說:「手陽明之筋······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直者,從肩髃上頸······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現在看來,上文所說的「肩前臑痛」、「肩不舉」正是肩周炎的主要症狀,所以三間對辨證屬手陽明大腸經的肩周炎療效最佳。

半年前本單位一同事因左側肩周炎來我的辦公室求治,男性,年值五旬,言肩周炎月餘,肩部疼痛較差,穿脫衣服較為困難,他醫行針灸推拿拔罐等治療一周餘沒有明顯效果。

仔細檢查,其疼痛和活動受限均以肩髃穴處為甚,病屬手陽明經氣不通,乃按上法針三間穴,針後疼痛立止,肩部活動幅度也明顯改善,患者連連稱奇,並建議我今後將治療過程拍成錄像以保存。留針30分鐘後,我又用衝和罐在肩部為其刮痧,所出的痧點也以肩髃穴處為甚。共治療6次,疼痛完全消失,活動障礙解除。疼痛緩解後我又建議患者加服中藥以鞏固療效,處方是重用山萸肉45克,稍佐桂枝、桑枝、片薑黃幾味通絡之品。

病人回辦公室後,訴說針灸效果並將處方示人,同室有素知醫者,不解處方之意,復又執方到我辦公室相問。答曰:肩周炎為本虛標實之證,針灸刮痧急治其標也,是以速效。山萸肉一藥,《神農本草經》言其主風寒溼痺,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補益之中大有條暢之性,其「曲直湯」便是重用此藥治療肝虛腿痛,山萸肉補肝腎、暢經絡、溫陽氣之功正合肩周炎之病機,是以重用,服用有效,正是緩治其本也。問者頻頻點頭,滿意而去。

(5)後溪

《靈樞·經脈第十》說:「小腸手太陽之脈······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是動則病······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後廉痛。」《靈樞·經筋第十三》說:手太陽之筋······上繞肩胛······其病······繞肩胛引頸而痛。「後溪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輸穴,手太陽小腸經的經脈和經筋均行於肩後部,所以後溪穴主要治療肩周炎肩後疼痛,甚則疼痛牽及肩胛者,具體取穴與針刺方法與三間穴相同,不再詳述。

3個月前某高校領導患肩周炎來診,詢診其疼痛和壓痛點,主要有兩處,肩前和肩後各一,病在手太陰肺和手太陽小腸兩條經,針前談起針灸止痛的機理,他說很可能是以針刺之小痛止病痛之大痛,是疼痛轉移了。我知道持此說著大有人在,但出於尊敬又不好直言其非,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決意要在他不知的情況下在他身上做個小試驗。

想到這兒便說:「您再活動一下,試試哪兒最痛?」他活動了幾下,用手摸前肩前部說:「就這兒。」我便用隨咳進針法在其魚肩穴上扎了一針,稍一行針和循按叩擊肺經後,便說:「您再活動一下試試。」他活動了幾下說:「前面不痛了,只覺得後面還有點痛。」我說:「這一針只能止前面的疼痛,不能止後面的疼痛,我再給你扎一針試試。」

便又給他針了一針後溪穴,再讓他活動了幾下,他說:「後面也不痛了。」我說:「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魚肩穴通的是肺經,肺經通了,前面就不痛了;後溪穴通的是小腸經,小腸經通了,後面就不痛了。」他聽後若有所思地說:「看來針灸止痛的道理還遠不是我想像的那麼簡單啊。」類似這樣的臨床實驗,我在臨床上經常有意為之,並且屢屢成功,目的就是想啟發一下大家的思路。

(6)束骨

束骨穴治療肩周炎我最近四五年才用,一是因為一般的肩周炎用前面的幾個穴位就能解決了,二是束骨穴在腳上,針起來不如針手上的穴位方便。

前幾年,一位肩周炎的女性患者求診,我用魚肩、三間穴位治療幾次後,疼痛緩解,肩部活動也大為改善,活動時只覺肩後部牽及腋下拘緊疼痛,先為其針了後溪穴,疼痛減輕,但拘緊感依然。

我突然想起足太陽膀胱經主筋所生病,按全息理論束骨穴也正對應於肩部,便先用手按壓其同側的束骨穴,壓痛非常明顯,按壓數下後詢之肩部症狀似有減輕,繼用針針之,症狀立刻緩解。此病人前後共針8次而愈。

當晚再翻閱《靈樞》(此書我多年來一直置於案頭,臨睡前常看),看到經筋篇的記載說「足太陽之筋······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病······肩不舉,腋支······」才恍然大悟,原來古人早已經認識到本病與足太陽筋有關了。

最後再談幾點治療肩周炎的體會

1、肩周炎不論其疼痛和活動障礙的程度如何,牽扯的經脈越少,治療效果越好。

2、只有一處疼痛者效果最好,一般1次即可明顯緩解;如果疼痛範圍很大,說明病在多條經,治療時應首治疼痛最甚的經脈。

3、但一次治療一般不要超過二穴,用多了效果反而不理想,所以同一肩周炎患者,可能今天針魚肩,明天就要針三間,總之,辨證病在何經,就針何穴。

4、取穴的準確和針後活動肩部非常重要。若想提高療效,還可針疼痛處的阿是一穴,在主穴和阿是穴上可通電針。

5、起針時,應先起阿是穴,將主穴行一行針,再讓患者活動一下肩部後,最後把主穴的針取出。

6、開始的幾次,針後可在疼痛處加拔火罐或刮痧,也可提高療效。

轉載自《靈樞詮用 · 一針療法》,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1針1穴就治肩周炎?這6個單穴皆有效!
    針陽陵泉治療肩周炎的道理並不難理解,《靈樞·終始第九》說:「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陽陵泉是八會穴之一,筋會陽陵泉,可以統治一切筋病,所以就可以用陽陵泉治肩周炎。至於先按壓看看有無療效再扎針,這也是《靈樞》的方法叫「按已刺」,即按壓穴位症狀減輕了後再針刺,按壓有效,針刺自然效果就更好了。
  • 七個穴位治療肩周炎
    因為此穴位於間端關節的凹陷處,故名「肩髃穴」。【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風、偏癱、高血壓、多汗症、手臂無力、肩臂疼痛,手臂攣急,肩痛,上肢不遂等。中醫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攣痛,不能上舉,手背紅腫,四肢熱,癭氣,乳癰等。
  • 學學這7個動作,有效緩解肩周炎
    ▪ 肩周炎往往有這4個特徵 1、肩痛白天疼痛症狀較輕,晚上會加重。從陣發性疼痛逐漸加劇到持續性的鈍痛,患者會如刀割般難受。當天氣出現變化、經常性疲勞之後,疼痛的狀況會加劇,並擴散至頸部、肘部。 2、肩關節不靈活肩周炎出現後,關節囊與肩周軟組織黏連,使肌力下降。
  • 告別肩周炎!常做6個動作10分鐘,有效緩解肩周炎
    現在的大部分人都一門心思的埋首於工作,久而久之就被某些職業病纏上身,如肩周炎、頸椎病等。那麼該如何緩解肩周炎呢?今天就來學這6動作,幫助你緩解肩周炎。
  • 肩周炎--五十肩的調理方法
    不少人經常會出現脖子、肩膀、手臂酸痛,有時候還感覺後背肩胛骨部位,像背了一塊大石頭一樣沉重,並且時常感覺心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實際上,這是患上了肩周炎的徵兆。生活當中,50歲左右的中年人是此病的高發群體,且女性發病率要高於男性。可以說一旦患上肩周炎,是十分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部分症狀較嚴重的患者,有時候連梳頭、舉手等簡單的動作都不能做好。
  • 肩周炎:給肩膀按摩,為何卻越按越痛(附頸肩按摩穴位解說)
    這是上班族和體力勞動者關心的話題,因為他們是肩膀酸痛的主要受害者。肩膀酸痛是什麼病?1. 左肩痛: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為中心的肩部疼痛,可使肩部活動受到限制。肩關節和肩部周圍肌肉老化和過度疲勞,通常是其發病原因。
  • 肩周炎可以貼膏藥嗎,有效緩解肩周炎的四種膏藥貼
    肩周炎可以貼膏藥嗎,有效緩解肩周炎的四種膏藥貼 時間:2021-01-05 10:54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可是有很多常見的疾病,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侵害人們的身體,所以需要及時的採取治療。
  • 3個穴位教你快速緩解
    ◆左肩痛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為中心的肩部疼痛,可使肩部活動受到限制。因此當頸肩部出現莫名的強烈痛感時,不要錯以「肩周炎」對待,可到醫院做CT排查。此外,當肺癌壓迫到病人的臂叢神經時,也會導致肩痛現象。和肩周炎不同,肺癌除胸肩部隱痛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症狀,如久治不愈的咳嗽、咯血等,及早拍胸片明確診斷,可避免誤診和病情延誤。治療肩膀酸痛,平常可以將頭部轉向不同的方向。將兩肩向後打轉,甚至伸個大懶腰。
  • 眼疲勞、偏頭痛、肩周炎等等25個小毛病,小妙招可速愈!
    這是郭效宗老中醫的方子,王文德老師介紹的,感恩兩位老師。我自己的方法是用白蘿蔔絞汁後,用棉棒沾汁,然後塞到鼻孔,能有效止疼。3.肩周炎肩周炎時,按摩足三裡下一寸左右,疼點就是按摩區。邊按摩邊活動肩周,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 巧用這三組穴位治療肩頸酸痛
    經常按摩風池穴:有助於頭部、肩頸的血液循環,對於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頭痛,眩暈,失眠等都有益處。風府穴:位於後背正中一條線往上,開始長頭髮的地方再往上1寸即為風府穴。按摩這個穴位:有散熱、吸溼的功能,如果後頸部疼痛、酸麻,按摩這裡可以有效緩解。
  • 5個最有效的減肥穴位
    不運動不節食減肥最好的方法就是中醫穴位按摩。中醫穴位按摩減肥法只要你找對正確的按摩穴位,配上正確的按摩方法,就能輕鬆燃燒脂肪哦!
  • 右胳膊酸按什麼穴位
    於我,在這個凋零都感受到詩意橫溢的秋,只想做一件事,拈一片緋紅的楓葉,輕輕地刻上我的心語。對信仰,是我今生永不改變的主題!而後,幸福的寄往有你的那個城市。導讀:右胳膊酸按什麼穴位?如果你是因為經常呆在電腦前,手臂會僵硬酸痛的話,要多活動活動一下你的手臂,利用空餘的時間做做伸展運動。那麼右胳膊酸按什麼穴位?
  • 黑眼圈按摩什麼穴位 推薦6個穴位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黑眼圈按摩什麼穴位。  黑眼圈按摩什麼穴位  按摩風池穴去黑眼圈將兩手掌心緊貼著耳朵,然後張開十指,抱著頭部,然後把拇指往上移,在脖子與腦後髮際交界處有一個凹點,這個就是風池穴,按摩此穴位,可有效消除黑眼圈,減輕眼部疲勞,並能消除頸部酸痛。
  • 肩周炎的六經辨證法
    六、肩周炎的治療-針藥總論針:要用燔針(火針),以痛為腧藥:陽明、太陰>用黃酒調糊貼於雲門、肩貞、肩俞、肩髃八、針灸療法針刺遠端穴位要配合肩關節的局部運動。但是有人說為什麼我針這幾個穴位卻不好使呢?關鍵是用錯針了!要用火針!
  • 這6個動作每天練10分鐘,助你緩解肩周炎
    現在的大部分人一門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久而久之就被某些職業病纏上身,如肩周炎、頸椎病等。那麼該如何緩解肩周炎呢?今天就來學這6個動作,幫助你緩解肩周炎。1、體後拉手法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另外,還可以在身體正面,用正常上肢輔助患肢抬上臂。2、屈肘甩手法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運動。
  • 五十肩(肩周炎)的剋星,這個穴位可以解決肩膀不舒服,辦公一族的福音
    由於穴位位於背部,屬於肺部的上端,對氣喘效果非常的好。中老年人的肩膀酸痛和氣喘的毛病它都可以治。如果自己的肩膀不舒服的情況,或者活動受限的患者,可以讓伴侶或者親人代為拍打,也可以藉助體驗營專業拍痧掌拍打效果更佳。
  • 全身不適,按壓6穴位舒筋緩酸痛
    對付惱人的疼痛,除了看醫生吃藥,必要時也可以讓小穴位發揮大力量。1.眼睛疲勞:睛明穴過度疲勞時,眼睛也會開始「抗議」,變得眼睛乾澀,甚至感覺視力模糊等眼睛疲勞狀態。經常按摩睛明穴,可以有效促進新陳代謝,舒緩眼睛乾澀、消除疲勞,具有止眼痛和明目的作用。
  • 刺絡放血可治陳舊肩周炎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肩周炎患者舊疾復發。在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一些陳舊性肩周炎患者通過傳統的刺絡放血療法有效緩解了病痛。  該院針灸臨床部醫生關衛解釋說,「刺絡放血療法,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獨特的針刺治療方法。
  • 肩周炎總是反覆,記住這個方法!緩解不適
    目前由於新型冠狀疫情的影響,上班族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加上戶外活動受限,有時候一坐就是一整天基本沒什麼活動過,積勞成疾,更是導致肩周炎患者越發增多。專家表示,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若得不到有效及時的治療,肩關節就跟被冰凍了一樣的感覺,動彈不得,疼痛難忍。甚至肩膀抬不起來,梳不了頭,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 肩周炎:肩貞穴、魚肩穴止疼痛,解溪穴、中渚穴治療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