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北京的賓館酒店不再主動提供牙刷等以往司空見慣的一次性用品。記者近日走訪京城各大酒店獲悉,各門店都不再向客人主動提供「六小件」,減少浪費的同時酒店也能節省成本。
但多家酒店負責人透露,「六小件」中牙刷成為客人索要最多的物品,新政執行起來存在人力成本增加、部分住客尚未養成環保習慣等障礙。住客紛紛表示支持政策的同時,也提出了各自的顧慮,認為自身習慣難以短時間改變的同時,呼籲酒店能差異化執行房費或提供環保洗漱包,這樣不使用一次性「六小件」將更有動力。
客人牙刷需求量最多
4月27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宣布,《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將從5月1日起實施,其中明確規定,今後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以下六類一次性用品: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
走進全季北京安定門店的一間客房,洗手間檯面上的黃色木盒子中,已看不見「六小件」的身影,只有牙膏、棉籤等物品。這家門店在「五一」前就撤掉了「六小件」,客人如需要可去前臺索取,或由智慧機器人配送至客房。
「我們提前將新政策告知了老顧客和協議客戶,整體來看,門店『六小件』減掉了三四成。」店長張浩說,門店以往每個月要消耗約1萬隻一次性牙刷,是「六小件」中消耗量最大的物品。新政執行後,由於很多人尚未養成自帶習慣,仍有一半客人會主動索要牙刷。
走訪首旅如家旗下酒店的部分門店,客房內同樣看不見「六小件」。
「北京所有門店的『六小件』消耗量略有下降,參考上海去年取消『六小件』的數據,我們希望三個月內能減少六七成。」首旅如家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酒店預訂時,預訂界面會出現相關提示,客人在酒店辦理入住時,前臺人員也會告知。在「六小件」中,首旅如家的顧客需求最多的是牙刷和梳子,牙刷佔比達九成、梳子佔比一成。
出於方便仍有人不願自帶
實際上,北京酒店業界限用「六小件」早有嘗試。早在2005年7月,北京在141家星級酒店停供一次性用品,但後來無功而返。
華美酒店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知識管理專家趙煥焱認為,酒店不主動提供「六小件」的倡議曾多次被提出,但由於時機不成熟,市場反應並不好。如今隨著環保理念日漸興盛,酒店限用「六小件」成為大勢所趨。在去年7月和9月,上海、廣州開始實施酒店限用「六小件」的規定之後,北京對於類似政策的呼聲漸高。
根據飛豬發布的《酒店環保數據報告》,上海、廣州酒店一次性用品使用明顯減少,僅梳子就少用了4成,但每天仍有近5成住客會向酒店前臺主動索要「六小件」,牙刷成為客人索要最多的用品。
在上海實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後,攜程針對酒店行業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72%的酒店表示有8成以上的客人要求提供牙刷,「偶爾」遇到客人詢問牙刷的佔比也達到了27%。
由此來看,不論在上海、廣州還是北京,牙刷都成了減量最少的「六小件」物品。酒店「六小件」限用,為何卡在了牙刷上?
記者隨機詢問了20餘位住客,所有人都表示支持環保新政,多數人稱「更願意自帶牙刷」,但由於沒有養成習慣,經常忘記攜帶。
「牙刷用完就溼了,不好攜帶,住酒店我只想圖方便。」李娟的觀點較為普遍。也有半數房客表示早已自帶牙刷等物品,出差旅遊時會自帶旅行包。
哪些住客更不願自帶牙刷等「六小件」?張浩和多家全季門店店長了解得知,在客群以商業出差為主的酒店中,客人自帶牙刷的機率更大;在主要面向遊客群體的酒店,多數客人依然會向前臺索要牙刷等物品。
養成環保習慣仍需時日
記者從華住、首旅如家、攜程、美團等平臺了解到,所有酒店都會提前告知住客限用「六小件」政策。美團酒店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訂人會在北京地區酒店詳情頁和訂單填寫頁等位於顯著位置的「訂房必讀」一欄中,獲知該要求詳細信息。
記者打開攜程APP,搜索一家北京酒店發現,在「城市通知」部分,已明確標註「自2020年5月1日起,賓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如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如您需要,可聯繫酒店索取。」
除了住客尚未養成自帶「六小件」習慣,酒店在執行政策時也遇到難題。多家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酒店因此增加了和客人的解釋溝成本,也加大了勞動強度。
為了滿足住客應急需要,部分酒店正在探索出臺一些過渡措施。
飛豬數據顯示,30%以上的酒店會在辦理入住時主動詢問住客是否需要應急補缺;約15%的酒店將較高品質的牙膏牙刷等打包進一套「旅行套裝」內,在客房內標價出售;還有一些酒店採用了機器人服務員,解決配送一次性用品時的人力成本問題。
一些住客呼籲,酒店在限用「六小件」的同時,服務也要跟得上,可提供差異化服務。
出差頻繁的白領白楊說,她是否自帶「六小件」取決於出差地點和酒店級別,住四星級以上酒店時還會收藏並帶走酒店設計的牙刷和梳子。她希望,酒店可提供高質量、有設計感且可循環使用的牙刷。
「單體酒店每年採購的易耗品主要為洗漱類用品,例如牙刷、梳子等,這部分採購支出佔比過半。」攜程酒店大學校長、攜程大住宿商戶賦能部總監徐立群認為,「綠色、健康、環保」是酒店耗品的加分項,酒店除遵守本地區關於「六小件」的要求外,也可適當採用健康、環保耗品增強吸引力,或引進「機器人」服務員等,在其他方面增添住客好感度,共同倡導綠色消費理念。
他建議,酒店可提供非一次性牙具和洗漱套裝包,以伴手禮或新零售的形式讓客人能用、喜歡用並能帶走。
更多住客希望,酒店可推出住客不主動使用「六小件」的激勵性措施。
「住酒店很大程度就是為了方便和服務,除非房費調低,否則我還是偏向不自帶『六小件』。」旅遊達人張文軒說,他支持限用「六小件」,但希望酒店價格藉此有所下調。
經常出差的張勇建議,五星級酒店可配備「六小件」並無償使用,但要在房價中明示且可選;經濟型酒店不主動提供,但應提供購買通道。
在多位酒店業內人士看來,消費者的差旅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但「六小件」不主動提供已是酒店業助力環保的一次重要嘗試。也許下一次旅行的行前清單中,會有更多人加上「牙刷」這個小物件。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潘福達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