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疆兵團棉花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

2020-12-18 天山植保

一、2019年棉花病蟲害發生概況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優質棉生產基地,棉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農業重要的支柱產業。2019 年兵團棉花種植面積87.85 萬hm2(數據來源於兵團統計局),同比增長2.7%,佔兵團農作物種植面積的63.6%, 創棉花種植歷史新高。受病蟲害基數、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和氣候條件等綜合因素的影響,2019 年兵團棉花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23.77 萬公頃次,較上年(2018 年,下同)增加1.7 萬公頃次,佔兵團農作物病蟲害發生面積的57.2%。其中,棉花蟲害發生面積106.92萬公頃次,棉花病害發生面積16.80 萬公頃次。棉蚜、棉葉蟎、棉花立枯病為中等發生,棉鈴蟲、棉薊馬為輕發生,棉盲蝽、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為偏輕發生。近年隨著棉花種植面積遞增,棉蚜、棉葉蟎、棉鈴蟲發生面積呈上升趨勢。

二、棉花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

(一)蟲害

1.棉鈴蟲。棉鈴蟲整體輕發生,發生程度輕於上年。2019 年發生面積15.66 萬公頃次,較上年減少0.23 萬公頃次。其中:一代棉鈴蟲在南北疆墾區棉田均為輕發生,在第八師下野地墾區棉田及第六師、第七師局部麥田、番茄田偏輕發生;二代、三代棉田偏輕發生,在第四師、第七師局部玉米田、番茄田中等發生。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 棉鈴蟲越冬基數低於上年。北疆墾區秋季越冬基數平均為0.154 頭·m-2,略低於上年;南疆墾區為0.156 頭·m-2,與上年持平。(2)越冬代成蟲始見期普遍偏晚。成蟲始見期南疆集中在4 月20 日,北疆在5 月5-10 日,較上年偏晚2~5 d。

(3)南北疆墾區燈下蛾量普遍較低,越冬代成蟲羽化量較上年偏少,田間落卵量及幼蟲量偏低。北疆墾區越冬代成蟲羽化高峰期在5 月下旬-6 月初。一代幼蟲整體輕發生,發生量略高於上年。其中:第八師棉田百株卵量3 粒以下,百株幼蟲1 頭,局部百株卵量9 粒,苘麻百株卵量10~40粒,百株幼蟲6 頭;第六師麥田掃網調查百網幼蟲2.7 頭,局部達15.8 頭;第七師、第八師番茄田、線椒田百株卵量2 粒、幼蟲1~4 頭。

南疆墾區一代幼蟲整體輕發生,越冬代成蟲、一代幼蟲發生量較上年偏低。二代幼蟲在南北疆墾區棉田整體偏輕發生,在第四師、第七師局部玉米田、番茄田中等發生。南疆墾區第二師棉田有卵株率1%,百株卵量2粒。北疆墾區第六師、 第八師百株二代幼蟲0.2~0.5 頭、百株卵量3~5 粒;第四師制種玉米田百株二代幼蟲3~18 頭;第七師130 團一代成蟲發生量偏高, 是上年同期值3.7 倍, 番茄田百株卵量16.7~30.0 粒,百株二代幼蟲6.7~20.0 頭。北疆墾區二代成蟲羽化盛期在7 月底-8 月上旬, 第四師、第七師局部玉米田、番茄田二代成蟲發生量高於上年,第七師130 團番茄田百株卵量13.3 粒,百株三代幼蟲6.7 頭;南疆墾區二代成蟲、三代幼蟲發生量低,其中第一師棉田百株三代幼蟲0.08 頭,百株卵量0.17 粒,第二師庫爾勒墾區百株三代幼蟲0.02 頭,百株卵量0.03 粒。

2.棉蚜。棉蚜整體中等發生,在第一師、第六師等局部偏重發生。2019 年發生面積47.89 萬公頃次,較上年減少0.49 萬公頃次。其中:苗蚜北疆墾區輕發生,南疆墾區為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伏蚜南疆墾區偏重發生,北疆墾區中等發生,在第六師、第七師等局部偏重發生。

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 越冬蟲口基數普遍偏高。北疆墾區第八師黃金樹越冬卵量為每20 cm枝條22.2 粒, 室內花卉有蚜盆率2.6%, 百株蚜量31.3 頭,均高於上年同期。其中,143 團、石河子總場、149 團等局部越冬卵量較高, 每20 cm 枝條在26~111 粒。133 團、石河子總場、149 團等室內花卉百株蚜量在21.0~119.3 頭。

(2)棉田棉蚜始見期較上年普遍偏晚。5-6 月階段性降雨天氣偏多,時晴時雨,有利於南疆墾區苗蚜發生;7-8 月持續高溫乾旱對棉蚜種群擴增有抑制作用。

(3)北疆墾區苗蚜輕發生,發生時間偏晚,發生量低於上年,為中心株發生,有蚜株率1%~2%,局部5%~8%;南疆墾區苗蚜中等發生,局部有卷葉現象,增殖擴散速度快,有蚜株率93.67%,百株倒三葉蚜量90~1 100 頭,卷葉株率3%。北疆墾區伏蚜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造成棉花卷葉、油葉現象。其中:第七師130 團有蚜株率100%,百株倒三葉蚜量291.9~3 670.0 頭;第八師下野地墾區有蚜株率5%~60%,百株倒三葉蚜量110~550 頭。南疆墾區伏蚜偏重發生。其中:第一師有蚜株率100%,百株蚜量400 頭以下;第二師庫爾勒墾區有蚜株率65.4%,百株倒三葉蚜量1 109 頭,低於上年;塔裡木墾區有蚜株率9%~92%, 百株倒三葉蚜量255~4 516頭,高於上年。(4)棉蚜對多年常用藥劑啶蟲脒、吡蟲啉等抗藥性加劇,在局部地區造成嚴重危害。

3.棉葉蟎。棉葉蟎整體中等發生,略重於上年。2019 年發生面積21.77 萬公頃次,較上年增加1.61萬公頃次。

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 早春出蟄活動期偏晚。受4-5 月持續低溫降雨天氣的影響,北疆墾區棉葉蟎在雜草上出蟄期為3 月下旬,較上年晚5~10 d,5 月上中旬前在雜草上活動繁殖。(2)4-5 月持續低溫降雨,氣溫相對較低,不利於棉葉蟎繁殖擴散危害。棉葉蟎在南疆墾區於4 月下旬-5 月上旬遷入棉田,在北疆墾區於5 月下旬遷入棉田。(3)7-8 月持續高溫乾旱的氣候條件, 對棉葉蟎擴散極為有利,尤其南疆棉果間作、套作面積加大,食物鏈豐富,有利於棉葉蟎的繁殖擴散危害。(4)兵團棉田實施大面積滴灌種植, 北疆墾區棉田秋翻不冬灌,南疆墾區為茬灌不秋翻,導致冬灌、秋翻面積減少,有利於棉葉蟎安全越冬。

4.棉薊馬。北疆墾區棉薊馬輕發生,南疆墾區中等發生,在第一師等局部偏重發生,危害重於上年。發生面積15.82 萬公頃次,較上年增加0.64 萬公頃次。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苗期危害期偏長。南疆墾區4 月中旬,棉薊馬遷入棉田;因春季低溫降雨天氣影響,棉花苗期生育進程普遍滯後,所以其危害持續時間較長。北疆墾區棉田始見期為5 月上旬。(2)棉田多年連作且滴灌面積不斷擴大,田間相對溼度下降,有利於棉薊馬發生危害。(3)田間棉花秸稈等殘體清除不徹底,為棉薊馬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場所。(4)地邊自生雜草成為棉薊馬棲息繁殖庇護場所。(5)春季棉苗出齊後,團場農戶針對棉薊馬普遍防治1~2 次,有效壓低發生基數。

5.棉盲蝽。 棉盲蝽整體偏輕發生,第一師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程度重於上年,以第四代發生危害較重。2019 年發生面積4.32 萬公頃次,較上年減少0.37 萬公頃次。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 南疆墾區第一師一代百株蟲量2 頭,以牧草盲蝽、苜蓿盲蝽為主,二代百株蟲量2.4 頭;北疆墾區發生較上年偏輕,第八師二代百株蟲量1 頭以下,苜蓿地附近棉田百株蟲量1~3 頭。(2)北疆墾區苜蓿和冬小麥麵積相對較穩定;南疆墾區棉花與紅棗等果樹鄰作間作和套種面積較大,給棉盲蝽發生危害提供了良好環境。(3)團場農戶一般對棉盲蝽防治意識不強。

(二)病害棉花枯萎病、黃萎病整體偏輕發生,發生程度輕於上年,在第一師、第七師等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8.42 萬公頃次,較上年減少0.30 萬公頃次。棉花立枯病整體中等發生,在第八師、七師、三師等局部偏重發生,發生程度重於上年;發生面積4.41 萬公頃次,較上年增加1.03 萬公頃次。

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春季4-5 月低溫降雨天氣頻繁,有利於棉花苗期病害的發生。北疆墾區第八師下野地墾區病株率40%~100%,病情指數為45%。南疆墾區第一師阿拉爾墾區病田率39.4%, 病株率3.7%~17.8%;第三師病田率15%,病株率10%~20%。(2)兵團由於單一模式規模化種植, 棉花連茬重茬年限增加,田間病原數量大,棉田病害發生較重。南疆墾區第一師枯萎病病株率2.0%~5.9%,黃萎病病株率3.5%~12.8%;第二師庫爾勒墾區黃萎病病株率0.2%,塔裡木墾區黃萎病病株率0.8%。北疆墾區第八師下野地墾區黃萎病病株率1%~4%;第七師130 團黃萎病病株率16%,局部為28%。(3)早播棉田、局部黏土地、下潮的棉花苗病發生較重。(4)兵團團場改革後,團場農戶自主選用品種,市場上棉花品種較多,農戶在品種選用上存在盲目性。

作者:餘璐、張強、李紅,來源:中國棉花2020年第2期,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棉花棉薊馬發生特點、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它主要傷害棉苗真葉和頂端,真葉片受損後,出現黃色斑點,嚴重時會被燒焦並折斷。小葉受損後,白色斑塊紮根。一、總體發生規律、特點及原因分析棉薊馬一年就能夠繁衍出6~8代,從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旬開始進入棉田危害棉苗生長,喜歡的溫度在15~25℃之間,相對溼度不高於60%,一直到5 月下旬都屬於棉薊馬繁衍和危害的高峰期。
  • 新疆農墾科學院:以科技助力脫貧攻堅|棉花|新疆|兵團|新疆農墾科學...
    用科技力量提升育種水平新疆是我國最大棉花生產基地,2018年棉花生產量達511.1萬噸,佔全國棉花產量的83.8%。但有誰想到,新疆農墾科學院成立之初,曾有外國專家斷言:北緯42度以北是棉花生長的禁區。
  • 兵團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及防治建議(6月19日)
    進入6月份以來,南北疆墾區棉花主要病蟲害整體偏輕發生。其中,棉蚜在北疆輕發生,南疆偏輕發生,局部偏重發生。棉葉蟎輕發生,局部偏輕發生。棉盲蝽輕發生。一代棉鈴蟲在棉田輕發生,在番茄等作物上偏重發生。棉花枯萎病輕發生。目前南北疆棉花處於盛蕾期,是棉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也是病蟲害監測與防控的重要階段。
  • 2021年兵團棉花推薦品種意見
    2021年兵團棉花推薦品種意見各會員單位:根據紡織企業反饋的信息和意見,2020年度兵團棉花因品種多而雜等因素導致皮棉品質下降,對兵團棉花產業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為優化兵團棉花品種結構,努力打造和恢復兵團優質棉生產基地,促進兵團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12月23日,兵團棉花協會在烏魯木齊組織召開了兵團棉花品種推薦會議。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事記(1990年)
    執行國家指令性計劃所需要的主要物資,也同時納入有關部門的物資分配計劃,由物資部和有關部門直接下達給兵團,由兵團直接訂貨經營。調整兵團計劃體制,既要理順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關係,也要理順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廳、局的關係,國務院有關部門要主動幫助兵團疏通渠道,解決實際問題。
  • 2019年棉花田農藥的行情一些粗略淺談
    2019年棉花生產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預計今年農業氣象年景中等偏差、可能出現棉花生長不利氣候的影響,棉花生產成本上升,棉農比較效益有下降風險。加之,預計2019年棉花重大病蟲害偏重發生,農藥市場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農藥價格情況如何變化,對棉花種植帶來一定影響。
  • 新疆兵團:棉花田間管理到位(2017.5.31)2版
    點擊下載此圖片 2017年5月30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的棉田裡,一臺拖拉機正在綠色的棉苗行間進行中耕作業,以疏鬆土壤提高地溫,促進棉花植株健壯成長。
  • 棉花生產形勢與存在問題及發展策略
    該墾區內光能資源豐富,在棉花生長季內熱量條件較好,適宜好光、喜熱、耐旱作物棉花的生長。該墾區是新疆棉花主要生產區之一,其產量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居第二位,僅次於第八師。2019 年阿拉爾墾區植棉面積155.00 千公頃,分別佔兵團、新疆、全國植棉面積的17.84%、6.10%、4.64%;總產36.34 萬噸,分別佔兵團、新疆、全國棉花總產的17.9%、7.27%、6.17%。
  • 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
    國慶將至,我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天山南北各棉區「白浪滾滾」,陸續進入集中採摘期。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統計,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其中,地方棉花種植2419.66萬畝(北疆棉區771.32萬畝,東疆棉區31.24萬畝,南疆棉區1617.1萬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種植約1300萬畝。
  • 共促兵團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與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供銷e家)及所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棉花公檢質量科研攻關等8個方面開展合作,全面推進兵團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棉花公檢質量科研攻關,成立兵團棉花公檢質量提升課題組、兵團紡織配棉課題組,研究兵團棉花公檢數據特別是質量數據,有效服務新疆紡織業發展;藉助計算機自動配棉系統,解決優棉優用、質量冗餘過剩問題;開展比對國內及國際先進的棉花質量監測分析,著力提升兵團棉花國際市場競爭力;發揮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參謀」和技術支撐作用,服務兵團棉花市場監管工作,利用大數據
  • 新疆棉花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耿丹丹 11月,新疆南疆片片白色棉田裡,大型機械忙碌作業。鄉間道路上,棉農們駕駛拖車把採收的棉花運至加工廠。新疆是我國棉花主產區,也是世界重要棉花產區。2019年,全疆棉花總產量達到500.2萬噸,分別佔全國和全球棉花產量的84.9%和19.4%。
  • 兵團第七師公布推薦2020年棉花種植品種
    棉花產業是七師農業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為切實解決新形勢下棉花品種多亂雜問題,著力提升七師棉花品種管理能力,規範棉種市場,減少品種混雜,提高原棉品質,做優做強七師棉花產業,根據2019年七師棉花品質抽檢報告、2019年種植面積統計情況,綜合七師棉花產業發展現狀、中長期發展規劃及需求等,推薦2020年七師棉花主栽品種與試驗示範品種。
  • 成功申請棉花期貨交割倉庫 助力新疆棉業騰飛
    據劉中海介紹,經過多次的調研與分析,結合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與庫爾勒市、鐵門關市資源優勢和可挖掘潛力,再考慮到新疆冠農集團業務發展的規劃,大家一致認為這個「好釘子」應在棉花市場找。「在新的市場發展機遇面前,我們持有的要不斷地解放思想和不斷地接受新事物的經營理念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多方努力,2019年10月11日,冠農集團所屬冠農匯錦物流園獲批為鄭商所棉花期貨交割倉庫,成為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唯一一家擁有棉花期貨交割庫資質的倉儲庫。」劉中海說,棉花期貨交割庫就是他們新鍛造的一顆「好釘子」。
  • 美稱將禁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製品 中方回應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表示,將禁止來自中國最大的生產商之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XPCC)的棉花和棉花產品,理由是兵團「使用了強迫勞動」。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幫助各族群眾實現穩定就業與「強迫勞動」完全是兩個概念,美方通過施壓、制裁等手段打壓新疆企業,是要在新疆製造「強制失業」、「強制貧困」嗎?
  • 2019年棉花貪青晚熟原因分析及解決的辦法
    近日,有棉農反映2019年棉田部分棉鈴吐絮率差,脫葉質量不好,尤其是北疆部分棉田中上部棉鈴不吐絮。
  • 中國棉花形勢分析與展望
    10月30日,在由中國棉花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與棉麻局副局長、中國棉花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紅做了題目為《中國棉花形勢分析與展望》的演講。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2019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4816萬畝,2020年全國植棉面積4597萬畝,同比下降4.54%,新疆面積為3666萬畝,佔比已達80%。從產量來說,中國棉花協會數據2019/20年度全國棉花產量591萬噸,同比下降3.4%。
  • 沒有畝產500公斤籽棉的產量,就不要好意思談種棉花
    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出數據來看,新疆2020年棉花產量佔全國87.3%;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達3752.85萬畝,佔全國種植面積的78.92%。不管是棉花種植面積還是總產已居全國棉花的絕對優勢!從產量來說,新疆棉花(皮棉)單產為137.5公斤/畝,高出全國棉花平均單產13.2公斤/畝。折算成籽棉單產為361公斤/畝(按標準級38的軋花衣分來算)。
  • 美國「新疆棉花禁令」背後的三個真相
    川普政府近日拋出「新疆棉花禁令」,波及面甚廣,無異於在中美關係的傷口上再咬一口。美東時間12月2日,美國土安全部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宣布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其下屬實體生產的棉花和棉製品發布預扣令,禁止相關產品進入美國,理由是兵團「存在強迫勞動」。
  • 新疆「白色產業」韌勁十足:布局發展高產優勢棉區 提升棉花產業...
    11月,新疆南疆片片白色棉田裡,大型機械忙碌作業。鄉間道路上,棉農們駕駛拖車把採收的棉花運至加工廠。  新疆是我國棉花主產區,也是世界重要棉花產區。2019年,全疆棉花總產量達到500.2萬噸,分別佔全國和全球棉花產量的84.9%和19.4%。
  • 棉花蕾期的主要生育特點及管理關鍵技術
    棉花蕾期是棉花種植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直接影響著棉花的產量。因此,根據棉花蕾期的生育特點,採取相應的管理技術,對促進棉株早結鈴、多結鈴、結大鈴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棉花蕾期怎麼管理?,據試驗分析,在溫度25―26℃時每4―5天增加一個果枝,而在29℃時每兩天即可增加一個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