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幣墨」中趣事多

2020-12-15 澎湃新聞

「刀幣墨」中趣事多

2020-06-29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王曉君 上海灘雜誌公眾號

「駢指生」自製墨錠的來歷

2019年12月,我在好友錢亞君府上小聚,見藏櫃內有高9釐米、寬3釐米的刀幣松煙墨錠,薄薄的,玲瓏奇巧。刀幣上方為內方外圓的錢幣,兩旁刻有「制刀」篆字,下為刀形,刻有「五百」並鏤有「文房雅玩」印鑑。其背面有陰文填金,上刻有「駢指生造」篆字,下刻楷字「己酉春月於市中購得古硯一方,土花斑剝,數百年物也。背貼此泉刀於上,青綠可愛,故仿其式制松煙,以記之」,落款為「仿古」。刀幣一側有「古歙曹素功法制」,另一側有「貢煙」兩字。

刀幣墨

錢亞君見我對這塊墨愛不釋手,對我說:「這錠墨很有來歷,更有嚼味。」

據《清墨圖錄》考證,「駢指生」是清同治年間狀元郎徐郙,官至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徐郙因左手天生六指,故自號為「駢指生」。他工詩,精書,擅畫山水。慈禧太后稱其「字有福氣」,晚年御筆作畫時悉命徐郙題字。徐郙喜制墨,制有「黑松使者」「黃山松煙」等墨,他更喜制松煙墨,因其黑度濃、色澤蒼古,且覆蓋度好,比油煙墨更合適書寫。

我問錢亞君:「這塊同治年間的私人藏墨,你是如何覓來的?」錢亞君笑著說:「此墨得來全不費功夫,是我女兒錢瑋婧的書法老師、沈尹默的入室弟子戴自中送我的。」

那日,戴自中也正坐在席中,於是便向我娓娓道來:「這塊墨是我的老師沈尹默留下來的,師母褚保權贈送給了我。那我為什麼又送給錢亞君呢?說來有趣,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豫園商場領導邀請了一批上海文人墨客撰楹聯、寫書法以點綴樓宇。本人有幸書寫了牛耕先生撰的『倚禪傍道,鐘鼎木石養真性;念今思古,琴棋書畫伴和風』,掛在著名歷史學家、書法家周谷城題寫匾額『華寶樓』的大門兩側。不久,華寶樓領導將相關書畫對聯交付上海墨廠製成徽歙曹素功彩色書畫墨。我書寫的一聯也入選其中。不過,我當時一點也不知道。後來,朵雲軒的一位朋友告訴了我這件事,我便去華寶樓購買。可是,這批彩色書畫墨做得特別少,因此很緊俏,早已售罄。我很無奈,心中也念念不忘。一次與亞君談起這事,亞君爽快地說,『我有,我收藏著兩套,給你一套!』很快,亞君就把一塊刻有我書寫的對聯的扇形墨錠送到了我家。此墨金碧輝煌,我十分喜歡。高興之餘,我便拿出師母給我的二錠沈老遺墨『刀幣墨』,選其一轉贈給了亞君收藏。」

戴自中(左)與錢亞君

沈尹默于右任交往逸聞

當我問及沈尹默是如何得到刀幣墨錠時,戴自中只是笑笑未語。待戴自中走後,快人快語的錢亞君告訴我,這也許與于右任有關。於是,他又給我講了一些沈尹默與于右任來往的故事。

沈尹默祖籍浙江吳興,1883年生於漢陰,早年便與關中老漢于右任相識。于右任比沈尹默年長4歲,酷愛詩詞和書法,常與若干好友以談詩論書為樂。于右任十分推崇沈尹默的書法,曾說:「沈尹默的書法精絕無比,是『三考』出身的大方之家。」

上世紀三十年代,于右任居住在上海靜安別墅,並在此建社創議標準草書之研究,制定和推廣標準草書。沈尹默曾參議其事並為于右任題《標準草書》歌,兩人一時成了十分親近的朋友。1939年,沈尹默西走成都、重慶,時任國民黨監察院院長的于右任盛邀他接受監察委員一職。

其間,沈尹默因彈劾孔祥熙貪汙案未遂,辭職東歸,寄居上海鬻書自給。之後,于右任從南京到上海,隨即去海倫路沈尹默的住處拜訪了老友,兩人開懷暢談。當天,沈夫人平君準備了便餐招待于右任。餐桌上,平君夾了一隻河蝦入口,只見蝦在她嘴裡一轉,蝦殼即被吐出。有意思的是,蝦殼放在桌上還能拼成原蝦樣。平君笑著對于右任說:「江南盛產魚蝦,陝西老鄉怕未必能如此消受吧?」于右任二話沒說,一手捋須,一手用筷也夾了一隻蝦,稍稍用力,蝦仁便被擠出蝦殼而入口,蝦殼頭尾仍似全蝦放在桌上。于右任這一出奇的筷下功夫,贏得了滿座喝彩。

徽歙曹素功彩色書畫墨

沒想到,錢亞君小小一錠曹素功徽墨,竟然帶出了如此美妙有趣的故事,收藏它,值了。

1

END

1

本文選自2020年第6期《上海灘》雜誌

講好上海故事

傳播上海精彩

原標題:《「刀幣墨」中趣事多》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五字刀幣
    刀幣是一種中國古代的銅幣名。由生產工具的刀演變而成。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種類很多,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尖首刀、圓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鑄有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幣制,廢貝、刀、布等幣。其後,王莽所鑄造的錢幣中有金錯刀。
  • 由即墨刀幣到數字貨幣,一窺中國貨幣史
    1991年出版的《即墨縣誌》載:「戰國即墨刀幣稱『即墨法化』及『即墨之法化』,造型美觀,鑄作精細,為戰國時期諸國刀幣中之上品。」戰國時的即墨刀幣形狀來源於山戎、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環幾部分組成。「即墨法化」「即墨之法化」,一般通高約17釐米,重約40-55克,是各類刀幣中形體最大的。
  • 「每日文物鑑賞」先秦刀幣,由刀演變而成
    刀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之一。其形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變而成。按文字或形狀,刀幣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潭邦刀、針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
  • 《寶可夢》奇聞趣事:重泥挽馬的名字梗,很稀有的墨莓果!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小二要帶來的依然是奇聞趣事的文章,本次的奇聞趣事小二會說到關於重泥挽馬這隻寶可夢、古老之歌這個技能招式、墨莓果這個道具的相關趣事,也會按照慣例提到日月系列動畫裡出現的一些細節,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內容吧。
  • 文房四寶中「墨」的發展及分類
    作為書寫材料的墨,我國古代向有「刑夷制墨」的傳說。據說刑夷是西周宣王時人,關於他在當時所制的墨,有人認為,「墨」字的寫法從「黑」從「土」,原是因為「煤煙所成,土之類也」。明朝羅欣在《物原》中還進一步推定,當時刑夷所制的墨,是把松木燒成菸灰後製成的「松煙墨」。
  • 口袋妖怪中的奇聞趣事
    小夥伴們好呀,本次小編要帶來的是一些精靈的奇聞趣事,本次的奇聞趣事是一些寶可夢之間的關係,有進化鏈關係的也有不是的,我們來看看分別都是什麼吧。        在設定上,貓鼬斬與飯匙蛇的千年恩怨,圖鑑上描述只要貓鼬斬和飯匙蛇之間相遇就會展開一場大戰,而在動畫中對此也有體現,在第六世代的群聚對戰中,他們會在攻擊玩家前相互攻擊,在現實中,貓鼬斬以及飯匙蛇的原型也是相應的捕食關係
  • 《寶可夢》奇聞趣事:猜想最還原的朽木妖,奇異之風與熱風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小二要帶來的依然是奇聞趣事的文章,本次的奇聞趣事小二會說到關於朽木妖這隻寶可夢、奇異之風這個技能招式、格鬥Z這個道具的相關趣事,也會按照慣例提到日月系列動畫的一些相關細節,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內容吧。
  • 《寶可夢》奇聞趣事:反過來克制的冰雪巨龍,貓老大的叫聲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小二要帶來的依然是奇聞趣事的文章,本次的奇聞趣事小二會說到關於冰雪巨龍這隻寶可夢、水流噴射這個技能招式、一般Z這個道具的相關趣事,也會按照慣例提到日月系列動畫裡出現的一些細節,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有趣的內容吧。
  • A4紙人生中的童年趣事
    小時候在煙臺的趣事也是一籮筐。趣事一:防空洞煙臺在抗戰時挖了很多防空洞,我知道的就有三個。其中一個在海邊,後來被改造成酒吧。這個防空洞酒吧一半在地下,把幾個觀察口變成了窗戶。有一次海嘯,海水衝進防空洞酒吧,一堆啤酒飲料衝出窗戶。
  • 「筆與墨化,墨與色化」
    二、多色相調所謂多色相調,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調和在一起,或分別將其蘸到筆頭的不同部位,然後略加調和。國畫的成品顏料僅十幾種,繪畫時不夠使用,需要互相調和,形成新的顏色。如用花青和藤黃相調,花青多藤黃少就成老綠,而花青少藤黃多就成嫩綠;用花青和曙戲相調,花青多曙紅少成蓮青色,花青少曙紅多就成藕荷色。調一種顏色著色,純度高,明度強,但難免單調輕浮,所以,畫家常常在一種顏色中調進另一種顏色或墨。如在藤黃中調進一些赭石色,形成暖黃色;在曙紅中調進一些胭脂,成為傾向紫的紅色;在綠色中調進一些曙紅,開成暖綠等等。
  • 章子怡王力宏對唱《愛一點》 錄音棚內趣事多
    原標題:章子怡王力宏對唱《愛一點》 錄音棚內趣事多   錄音棚內趣事多 章子怡曾欲放棄錄音   因為工作檔期原因,章子怡和王力宏是分隔兩地錄製《愛一點》,王力宏在美國錄製,而章子怡則在北京錄音,本不是音樂科班出身的章子怡一直對自己的演唱實力不自信,常常在錄製過程中因為成果不理想而想要放棄錄音。
  • 墨韻茶香|那些有關茶的書法
    一千多年前的「茶聖」陸羽在《茶經》將「荼」字去掉一划,寫成茶,一直通用到現在。元趙孟俯臨漢史遊的急就章中的茶字寫法還是「荼」。自古書法家愛品茶,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書法家與茶有關的作品欣賞: 1、《苦筍帖》唐·懷素 唐代僧人懷素所書。
  • 「墨」香傳千古——古墨製造簡史
    潘伯鷹《書法雜論·墨趣》談到:古代寫字用石墨,石墨中沒有膠。其後才發明摻膠之法,於是墨的光彩因膠而顯,開了嶄新的綺麗境界。墨所用膠以鹿角膠為上,其粘度適宜,既能凝合煙料,墨液又不滯筆。但鹿膠貴重,亦有用骨膠的,常用牛馬骨膠。現在用牛皮熬膠,熬18小時以上。膠少則墨塊散碎,膠多則行筆凝滯。還要加香料、藥劑,使墨能防腐除溼、研磨無聲、增益神採。
  • 墨韻萬變,書香千年,濃妝淡抹總相宜,解讀中國傳統墨文化
    自古以來關於墨的成語有很多:「胸無點墨」、「濃墨重彩」、「文人墨客」,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有著屬於它自己的舞臺。翻開書本,飄來一股墨香,書香氣息也由此而來。墨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從甲骨文到明清時期,墨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 《寶可夢》奇聞趣事:動畫中開掛的神獸男,一隻被誤解的鬼火!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小二要帶來的依然是奇聞趣事的文章,本次的奇聞趣事我們會介紹到關於投摔鬼這隻寶可夢、鬼火這個技能招式以及凸凸頭盔這個道具的相關趣事,另外也會按照慣例提到鑽石&珍珠動畫出現的一些細節,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有趣的內容吧。
  • 知墨墨智慧財產權-跨境電商雨果網
    基本介紹知墨墨主營業務多達200餘種,包含專利申請、商標註冊、版權登記、專利挖掘、智慧財產權管理諮詢、數據查新檢索、專利監控、智慧財產權布局運營等業務於一體,覆蓋了技術研發、電子商務、交易管理和金融等各個行業,為客戶引進和制定全方位的智慧財產權解決方案,是華南地區頗具規模與實力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之一。
  • 墨分五色
    在中國畫表現手段中,墨法與筆法同等重要。筆通過墨來體現,墨通過筆來完成。中國畫以墨為主,以色為輔。所以,中國畫的墨就是色,與「黑」是不同的概念。墨是能夠獨立完成繪畫,能夠表現物象豐富色彩的物質手段。「墨分五色」語出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俱」具體指的是:墨中加水調和後會形成五種不同的墨色:焦、濃、重、淡、清加水後形成的墨色會有五種不同的狀態:幹、溼、濃、淡、焦一.
  • 古代的墨是怎樣做的?油煙墨和松煙墨有啥區別?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一起來更深一層地了解下墨汁的知識,主要講的是古人做墨的工藝,看完大家就會明白油煙墨和松煙墨的區別了。明代宋應星在他的名著《天工開物》中說:「凡墨,燒煙,凝質而為之。」所謂燒煙,指燒木頭或者油料,以取得碳粉,又稱煙煤,煙炱(tái),也就是作為黑顏色的碳黑。凝質就是膠,通常是用動物膠。也就是說,碳黑,膠質和水,是墨汁的三大主要成分。
  • 那些關於茶的書法,茶香墨更韻
    一千多年前的「茶聖」陸羽在《茶經》將「荼」字去掉一划,寫成茶,一直通用到現在。元趙孟俯臨漢史遊的急就章中的茶字寫法還是「荼」。自古書法家愛品茶,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書法家與茶有關的作品欣賞:唐代僧人懷素所書。懷素(725—785),字藏真,湖南長沙人,他的俗家姓錢,幼年出家做了和尚。懷素是以書法而聞名的,特別是狂草,在中國書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
  • 從木炭到石墨再到松煙墨,墨的歷史
    20世紀初期,學術界發現了甲骨文,人們研究這些迄今為止最久遠的文字才知道,墨出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商代。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甲骨文都是鐫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隨著研究的深入,還發現一種用筆書寫的甲骨文。這部分甲骨文分朱書和墨書,朱書的原料來源於丹砂,墨書原料是碳。《禮記》中有關於此事的記載,「卜人定龜,史定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