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位高三生來說,高考是一場決定未來命運的考試,也正因如此,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非常重視。
除了高三的學子的起早貪黑、挑燈夜戰,還有家長們的積極研究報考志願。對於高考的志願填報,一直以來是家長和考生們最為關心和揪心的,想必有這樣經歷的家長和考生們都有這樣的同感吧。
那麼什麼樣的專業才是好專業呢?對於這個問題,一定存在不一樣的答案,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愛好,還有性格特點,家庭背景等等。通過以往經驗來看,除了當前大家最為熟悉的熱門專業之外,那應該是適合考生自身特點的專業才是最好的專業。
對於這樣的觀點,有的家長朋友或許不大明白,總相當然地認為熱門專業才是好專業。結果給孩子報考之後,有的考生卻不喜歡,甚至每年都有進入大學而選擇退學的事件發生。
2020年的高考,有一位考入985大學的考生,就是因為不喜歡所報考的「土木工程」專業而選擇了退學。能夠考入985院校是多少考生夢寐以求的呀,哪怕是不喜歡的專業,相信進入了985院校,將來也一定不會太差吧。但這位考生卻遺憾地選擇了退學復讀,令人惋惜。
所以,家長朋友在給自己孩子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徵求考生的意見,從考生的個人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研究各專業是否符合。如果成績很好,那可以考慮熱門專業或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如果成績不夠理想,那最好放棄當前一些熱門專業,多從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經濟實力出發去選擇一些切實可行的專業。
如:2020年高考的文科考生,法學專業就是相對熱門的專業,在任何一所大學的法學專業都要比其他專業的錄取分數要高,而且有的要高也提檔線十幾分。有的考生的成績可以進一所不錯的211大學,但為了學習法學卻不得不選擇一所非211的政法類大學。
其實填報志願並不是很難,難得是面對眼花繚亂的專業讓自己失去了「定位」。填報志願一定不能丟掉自己定位而去盲目地選擇,只有定位準確,專業得當,適合自身,那才是一份最完美的填報志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