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佛手瓜

2021-01-07 瀟湘晨報

九月母親託人給我寄來兩袋佛手瓜,十月回到了久別的故鄉。躺在那長滿佛手瓜的藤蔓之下的躺椅上,光影斑駁,溫暖舒服,讓久別回家的浪子慵懶得打著瞌睡,母親給蓋上衣服,那沒完全遮擋住的的秋陽卻溜進眼中,愜意恍惚間進入了夢鄉,仿佛回到了童年。

童年裡的春天,風和日麗,爸媽牽著牛,我們騎在牛背上來到了流水淙淙、蜂鳴鳥唱、花香沁脾、開滿紫綠相間草籽花的「七公圩」犁田。搗亂的我歪歪斜斜地在犁田溝走了兩圈,牛在吃草,比我小兩歲的弟弟總說牛睜大眼看著他。我就躺在蓑衣上睡覺,靜聽牛吃草、花搖曳、蜂鳥鳴、流水歡。

佛手瓜下,藤蔓之間又回到了那個十幾口人的大家庭,哥哥帶我們去河壩遊泳、塘裡抓魚,在祖屋裡蒙上眼睛玩木馬、捉迷藏······靜思往事,如在眼前。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摯愛著我們的奶奶、伯父、父親都先後離去了,耕讀傳家的祖訓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

佛手瓜,顧名思義就是外觀長得像佛手的一種植物,生命力和適應性極強,因為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寓意,深受人們喜愛。

母親就如佛手瓜,花小子多卻頑強。母親出生貧困,矮小體弱,讀書勞動,背弟帶妹,賣柴換米,年少成婚,養豬洗衣,勤儉持家,侍候老小,養育我們。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幾兄妹正讀書,那個時候要帶菜帶米,媽媽總想方設法來改善夥食,用弱小的身軀挑著一大擔瓜果蔬菜去集市上賣,給我們的夥食添點肉。在我們成長的歲月中,母親總在憑著勤勞和智慧改善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成長。

改革初期爸爸媽媽為了改變生活,承包了八九畝田,七八分旱土春插紅薯、冬種甜菜,養了很多豬婆產豬仔賣,日夜操勞。媽媽深夜還要到井裡洗一家人的衣服,後來又協助父親做甜米糕到集市、學校賣。後來,信息靈通的父親由開始外出拉煤運(化)肥、販布囤油,常有親朋鄰居借米佘油的,父親從不計較。由於會做人,紅巖、白石渡、郴州外貿站的甚至軍隊的人都喜歡和父親打交道,父親經常外出收香菇木耳,上世紀80年代初很時興用香菇送禮,父親抓住機遇,成為了那時的「萬元戶」。

媽媽一生沒掌過家,我們的奶奶一直都跟著我們家生活。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父親紅火時裝修了老屋,添置了很多門櫃,衍生了蠻多鎖匙。來客人時奶奶會高興地背著手拿出那串大鑰匙在那條我們祖先曾跑過馬、停過轎的鵝卵石路上溜上一圈,好像在告訴大家:瞧,這個家是我在當!神氣得很。我們一直為媽媽沒管過鑰匙而不平時,媽媽卻說,「有人管著是福氣」。

一直到1987年父親帶村裡的朋友去隨州收香菇準備參加「廣交會」而被盜幾萬元本金。自此萎靡不振家道中落。那時媽媽既要安慰爸爸又要強裝笑顏應對鄰居,農忙季節帶領我們種田,支撐一家老小。但她從無怨言,默默承受。

擁有幾千年農耕傳統的中國,祖祖輩輩辛勤耕耘在這片土地上,大部分人的父母一生勞作,春種夏耘,秋收冬藏,幾十年養成的習慣,閒不住,那捨不得那一畝三分地。近幾年母親身體衰退很快,常常犯病,腿腳不便,我在電話裡常常叮囑她不要去種菜,怕她摔跤出事,娘口頭答應。但問這些年在家照顧母親的小姐姐,告知娘身體好一點就要偷偷去地裡忙活,回來又常常腳疼幾天,如此三番,甚是心疼,卻也無法。愛,很多時候能就是一種尊重吧,尊重長輩內心的選擇。她一生勤勉,不去勞動,還不習慣,不親手種些菜給我們,還不放心,這是一種心疼的愛。父母一生愛兒女,兒女一生無以報。

母親瘦小體弱,出門暈車,從沒來過我所在的城市卻常常掛念著我們,這幾年我忙,回家看娘的時間少,她總念叨著哪天通了火車就要去兒子那裡看看,經常打電話來問孩子和我們的情況,叮囑我們哪些東西不可以吃哪些東西少吃,我們偶爾回去時總是大包小包裝滿了她和姐姐種的蔬菜瓜果,曬的菜乾瓜子,做的餈粑豆豉,恨不得把整個家鄉都搬給我。還鄉返程,母親總送我一程。其實,我知道送與不送都一樣,因為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 我都是你的牽掛,在夕陽裡、風雨中,你不知道在村口翹首盼兒歸了幾回?

最終我又風雨兼程,滿載著母親的愛,回到了漂泊的城市,繼續奮鬥。心裡卻總放心不下娘。

我最一生喜歡吃的蔬菜是佛手瓜,它給了我滋養與幻想;天底下最愛我的人是母親,她載著我從少年走向成熟,給了我們幸福的港灣。

編輯:黃慧【來源:郴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佛手瓜
    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形態特徵佛手瓜具塊狀根的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莖攀援或人工架生,有稜溝。
  • 農村科技:佛手瓜什麼時候種植?佛手瓜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佛手瓜,又名合手瓜、合掌瓜、洋瓜等,為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
  • 佛手瓜這麼做才好吃 佛手瓜做法
    、營養豐富而且做法也很多樣,那麼佛手瓜怎麼做才好吃,佛手瓜的核能吃嗎? 1、佛手瓜炒肉  佛手瓜炒肉是最常見的做法,將佛手瓜和裡脊肉一起炒,能夠將二者的味道完美融合,且營養價值豐富,做法也比較簡單。  2、清炒佛手瓜  這應該是最簡單「粗暴」的做法了,不需要其他配料,能夠最大限度保持佛手瓜原本的味道和營養。
  • 佛手瓜的功效與作用,佛手瓜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佛手瓜是很常見的一種瓜類蔬菜,佛手瓜清脆多汁,味道可口,又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那麼佛手瓜也可以被當做水果。人們很喜歡吃佛手瓜,佛手瓜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強大的。佛手瓜可以補充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哦,其中含有的纖維素比較多,可以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而且還能促進食慾,對於提高體質有好處。佛手瓜舒肝理氣,和胃止痛。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佛手瓜的功效與作用,佛手瓜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女人吃佛手瓜的好處 佛手瓜的營養價值
    那麼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另一種食物——佛手瓜。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而且果型優美,受到不少女性的喜愛,但真正了解著這種食物的朋友很少,因此有人問女人吃佛手瓜的好處有哪些呢?佛手瓜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詳情請往下看。女人吃佛手瓜的好處1、增強抵抗力佛手瓜在瓜類蔬菜中營養全面豐富,常食對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
  • 佛手瓜的功效與作用,佛手瓜的正確吃法有哪些
    佛手瓜是我們我們常食用的一款蔬菜品種,它的別名又叫做隼人瓜、安南瓜、壽瓜等。具有清脆多汁和鮮美可口特點,是非常難得的好蔬菜,既能夠做菜也可以生吃,營養價值非常的豐富。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佛手瓜的功效與作用,佛手瓜的正確吃法有哪些吧!
  • 佛手瓜藥膳方
    佛手瓜藥膳方佛手瓜,楚雄地區稱洋瓜,鮮瓜可切片、切絲,作葷炒、素炒、涼拌,做湯、涮火鍋、優質餃子餡等。果實、嫩莖葉、卷鬚、地下塊根均可做菜餚,是名符其實的無公害蔬菜。果實含鋅較高,對兒童智力發育、男女不育症、尤其男性性功能衰退療效明顯,可緩解老年人視力衰退。嫩瓜含鈣比黃瓜、冬瓜和西葫蘆高2倍多,含鐵是南瓜的4倍、黃瓜的12倍,以白色或奶油色品種品質最佳。佛手瓜能治消化不良,更含豐富維生素c、有機酸。細嫩的佛手瓜皮青、敕滑、筋少,宜切片炒熟吃;較大的,則多宜煲湯。
  • 佛手瓜不會種植?掌握5點種植技術,佛手瓜輕鬆結滿藤
    掌握5點種植技術,佛手瓜輕鬆結滿藤佛手瓜是近些年比較流行的一種瓜類蔬菜,口感清脆,營養豐富,受到不少朋友的喜歡。那麼如何種植佛手瓜呢?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佛手瓜種植的技術問題。什麼是佛手瓜?佛手瓜對南方的朋友而言並不陌生,但對於北方的朋友就稍微有些耳生了。佛手瓜屬於葫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原產在墨西哥、中美洲等地區,多在我國的南方地區種植。
  • 佛手瓜炒蛋,沒想到佛手瓜也這麼好吃,做法還簡單!
    佛手瓜炒蛋,沒想到佛手瓜也這麼好吃,做法還簡單!以前一直認為佛手瓜是不能炒菜吃的,後來有人說這種食物其實也是可以做菜吃,偶爾吃過一次,感覺味道不算是很好吃,還沒有黃瓜好吃。但後來用佛手瓜炒蛋之後,感覺原來佛手瓜的味道也是能夠非常的好。
  • 佛手瓜炒粉幹
    前年,我大女兒極力向我推薦佛手瓜,她很誇張地和我分享她做的佛手瓜炒年糕,炒粉幹多好吃,而且要求必須手工切絲。她雖然烹飪技術不怎麼樣,但她是個喜歡探索的吃貨。她吃佛手瓜是因為她經常買的小區裡的一個阿姨送給她,叫她涼拌來吃的。她覺得涼拌不好吃,一次偶然的機會嘗試了炒年糕,驚豔到了她,她就極力推薦,後來她又嘗試了炒粉幹。
  • 佛手瓜怎麼做? 這樣做才好吃
    佛手瓜是南方一種很常見的果蔬食物,可能在北方餐桌上不太常見,所以很多人不太了解佛手瓜怎麼做才好吃,其實佛手瓜不僅味道好、營養豐富而且做法也很多樣,那麼佛手瓜怎麼做才好吃,佛手瓜的核能吃嗎?             佛手瓜有哪些好吃的做法 1、佛手瓜炒肉佛手瓜炒肉是最常見的做法,將佛手瓜和裡脊肉一起炒,能夠將二者的味道完美融合,且營養價值豐富,做法也比較簡單。
  • 佛手瓜燉排骨湯,清鮮降火
    在我們這地區每年到了冬天,除了大白菜和蘿蔔最便宜以外,還有另外一種蔬菜也賣得特別便宜,在老家我這裡的大白菜最貴的時候能賣到3塊多一斤,白蘿蔔也要2.5左右才能買到一斤,而佛手瓜卻僅要2塊錢一斤。那麼為什麼佛手瓜會這麼便宜呢?因為在農村幾乎每家都種得有,而且還特別多,吃都吃不完了誰還用得著去買啊。主要還是這種瓜的產量太大了,只要隨便在哪裡種上一窩,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瓜,它的生命力及強。
  • 佛手和佛手瓜傻傻分不清,又怎麼知道它為什麼不出芽呢?
    佛手,它的得名是源自於它的外形。佛手果實在充分成熟後,果實頂端各心皮分離,長成一根根細長的條形果瓣,就猶如張開的手指,又因其色澤呈金黃色,似金光閃耀,所以就有了「佛手」這一名稱。很多人會將佛手和佛手瓜弄混淆,以為佛手就是佛手瓜。
  • 貴州佛手瓜冬季管護技術要點
    佛手瓜屬一年種植、多年採收作物,具有適應性廣、產量高、產值相對較高、種植和管理技術要求相對低、當年種植當年有收益等特點,成為貴州石漠化、荒漠化地區種植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貴州,從海拔200米到1800米均有佛手瓜種植,荒漠化和石漠化地區有「一捧土能種一株瓜」的說法。
  • 一顆佛手瓜背後的中國脫貧密碼
    新華社貴陽11月20日電題:一顆佛手瓜背後的中國脫貧密碼新華社記者王麗、李黔渝、吳昊、朱雨博亂石嶙峋的山坡上,藤蔓交織、綠意盎然,一顆顆鮮嫩的佛手瓜吊墜其間。40歲的周太學和妻子每天精心管護,6畝佛手瓜年收入六七萬元,這項效益可觀的產業幫助他告別了「貧困戶」身份。
  • 佛手瓜種植方法技術 瓜農的經驗之談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說說佛手瓜種植方法技術:              佛手瓜的基本信息:         佛手瓜(學名:Sechium edule),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壽瓜、洋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
  • 新鮮時蔬:佛手瓜的N種吃法
    現在正是佛手瓜上市時節,以前總以為佛手瓜只有煮熟才能吃,曉得鳥今天上網查了一下,佛手瓜和佛手瓜苗還是很多吃法的。
  • 湯料理篇 - 佛手瓜蘋果花豆湯
    今日介紹的佛手瓜蘋果花豆湯是去水腫湯水 清熱袪溼適合一家大細。佛手瓜蘋果花豆湯特點:去水腫,清熱袪溼#湯譜 #湯水 #春天湯佛手瓜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壽瓜、合掌瓜。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佛手瓜的外形與佛手合掌十分相似,它口感脆嫩,味道甘甜,能為人體補充營養也能排毒強身。
  • 佛手瓜吃法多樣,種植一棵夠吃幾年!
    提要:佛手瓜全身上下都能吃,種植一棵收穫好幾年!佛手瓜這種蔬菜主要生長在我國南方地區,這幾年在北方的超市當中也經常能見到佛手瓜,那麼佛手瓜是什麼樣的蔬菜呢?可以怎樣吃呢?如何種植好佛手瓜呢?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看一下這個問題。佛手瓜是什麼蔬菜?
  • 南瓜、匏瓜、佛手瓜,做成壺是什麼樣的?
    那麼,南瓜,匏瓜,佛手瓜製成紫砂壺後,你知道都是什麼樣的嗎?南瓜,是這三者之中我們最為常見的瓜,它是葫蘆科南瓜屬的一個種,果實可作餚饌,亦可代糧食,全株各部又供藥用。秋冬時節,喝上一碗南瓜粥也是一個極好的選擇,當紫砂藝人以南瓜為型制壺,更是多了饒多的田園氣息。/ 汪寅仙1992年制南瓜壺 /著名花貨大師汪寅仙曾以金秋南瓜為型,創作了這把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