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
星星之火可以照路,您的支持將是我最大的動力。
潘玉良,我國著名畫家,亦是揚名國際的中國女畫家,關於她的書籍和電影就有很多。
潘玉良的一生頗為傳奇,她原名張玉良,很早就成了孤兒,在14歲時就被舅舅賣給歌樓作歌女,張玉良在17歲時,與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相識,後來贖身,改名為潘玉良。
潘玉良有著很高的藝術天賦,她先於上海專科美術學院學畫,是第1個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的東方人。
說起中國近現代藝術史,女畫家潘玉良,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個名字。
這位女畫家,有著絲毫不遜於男性畫家的氣度與修養,才情與技術。
潘玉良可謂是位多面手,油畫、國畫(主要是彩墨和白描)、素描、雕塑等方面都有涉獵。
潘玉良的作品非常有特色,不同於尋常女畫家的作品,比起細膩柔美,反而是有點「狠勁」,她作畫下筆酣暢利落,用色豪放大膽,總會使觀者感到一種十分強烈的情緒,在畫面上翻騰。
下面,默默就選取其中最具特色的作品,談談淺見,分三個方面:
1.中國畫之新鮮白描;2.中國畫之不同彩墨畫
3.西方油畫之東方風味
一、中國畫之新鮮白描
潘玉良的白描,常以西方人體素材,
利用中國繪畫特有的毛筆線條,
使線條富於變化,抑揚頓挫,錯落有致。
她結合西方繪畫的造型技法和透視原理,
用東方之韻,寫人體之形,
具有歐洲油畫雕塑之神味,
在中國傳統的白描上,獨具創新。
陳獨秀對潘玉良的白描作品,有著很高評價:「以歐洲油畫雕塑之神味,入中國之白描…」
「…近做油畫,已入縱橫自如之境…今見此白描體,知其進猶不止也。」
二、中國畫之不同彩墨畫
潘玉良的彩墨畫,
在使用書法線條勾勒對象的基礎上,
更側重把握對象的形體和質感。
在背景的處理上,突破傳統繪畫的「布白」,
善用「後印象派」的點彩技法,
來反映虛實和光影,
突顯主要對象,增加畫面層次,
藉助色彩的表達,來深入揭示人物精神。
三、西方油畫之東方風味
潘玉良用中國的線描,
結合西畫中對人體結構的理解。
用線精練、剛中見柔,
造型虛實相宜,下筆緩急得宜,
將人體的柔美與堅實、力量與韻味,
盡數描畫。
她不拘泥於形似而追求神似,
更側重於情感的表達,
作品富於東方之韻味,西方之情態。
巴黎東方美術館館長曾說:「潘夫人應時代潮流邁進,而絕未改變其對藝術的見解,獨立於具象與抽象兩派之間。她用中國書畫的筆法,來形容萬象,對現代藝術的貢獻已經夠豐富的了。」
借鑑中國傳統繪畫,糅合西方造型技法。
中西兩方藝術融合,獨具風味東方特色。
潘玉良之畫,畫中之真情有真味。
朋友們,你喜歡潘玉良的作品嗎?
期待你的交流!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喜歡的話,歡迎點讚關注。
我是默默,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作品~
已經更新的文章有:
東方大師系列:林風眠、潘天壽、吳冠中、石魯、齊白石、關山月、李苦禪等
西方大師系列:梵谷系列、印象派大師系列、文藝復興系列、人體藝術系列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