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考察貴州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 探索教育公益新路徑

2020-12-10 網易教育

12月初的貴州遵義市正安縣興隆村,綿延的山脈下,大片的松樹和竹林點綴在層層梯田間。群山懷抱中,一所由貴州特色古建構成的學校坐落在村莊一隅。踩著遍布青苔的石階而上,「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出現在屋簷下。

這所僅有71個學生、16位老師的小學,是校長肖詩堅推行鄉土人本教育理念的陣地。201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的肖詩堅從上海紮根貴州鄉村,擔任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校長,帶領師生一起走上探索鄉村教育改革之路。

同樣作為深耕教育領域、關注公益事業、致力於推動教育公平的北大人,俞敏洪一直希望帶領新東方公益團隊,為農村教育找到更好的答案。為此,他每年都會到偏遠鄉村走訪考察,一方面履行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通過調研形成提案,推動政策的變革;另一方面了解真實的農村教育現狀和師生需求,進而提供切實的幫助和解決方案。

2020年底的這次考察有些不同尋常。不同於以往以傳統鄉村中小學為目的地的考察,這次俞敏洪特意選擇了幾所創新學校,希望通過實地的走訪調研,找到鄉村教育新的突破口,為新東方開闢教育公益的新路徑。

於是,便有了此次雲貴鄉村教育的考察之行。短短的三天行程,俞敏洪將帶領新東方公益團隊,走訪兩所創新小學、四所傳統中小學,通過實地的調研交流,在對比、思考中找到推動教育公平的更優模式。他給自己的任務是,回程後寫出不少於5000字的調研報告。

12月8日,貴州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是此行的第一站。

俞敏洪考察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

走進大山裡的未來學校

田字格小學的鄉土人本教育理念,即立足鄉土,敬愛自然,回歸人本,走向未來。希望鄉村的孩子們能從生養他們的大山中汲取養分,在家鄉就能得到最適合他們的優質教育。

教育從踏上大門後的石板臺階開始發生。這些石板,來自於學校的前身——清代嘉慶年間的古廟,肖詩堅帶領孩子們把古老的石塊挖出來,鋪在教學樓前,這樣孩子們踩上去就能感受到歷史、家鄉、文化。

類似的「活教材」在校園裡俯拾皆是。學校最具特色的木質建築——立人堂,建築材料是從村子裡收集的廢舊老木頭,廊柱下的柱墩,同樣有200年歷史。如今,這裡是孩子們的公共議事廳,學校裡大小公共事務,諸如「師生能否在教學區吃零食」等,都會在這裡投票表決。

(學生志願者為來賓介紹學校建築)

兩位學生嚮導為來賓們詳細講述著立人堂的歷史與現狀,談吐自如,落落大方,與想像中留守兒童的內斂拘謹完全相反。百草園、開心農場、手工作坊……學校每處景觀的來歷,都由學生志願者娓娓道來,同樣的大方與自信,還有一份作為主人翁的驕傲。

這確實是一所師生共建、共治的學校。開心農場裡種著白菜、韭菜、蔥、蘿蔔等十餘種蔬菜,均由孩子們親手栽種、打理,每月農場收支對外公示;所有學生每周都要參與勞作:運送垃圾、清理門板;手工作坊的商品均由學生創作,每一筆收入,都用於學校建設和研學活動,「掌柜的」也由學生輪流擔任,每筆收支計都得清楚明白……教室的裝飾,由學生用植物拼接而成,就連教室的名字,也是學生取的,「牛奶教室」,牛奶是他們很喜歡的一位老師的名字。

(俞敏洪購買孩子們的手工作品)

「讓孩子在參與建設中一天天感受到他們可以改變學校,甚至改變家鄉。我希望有一天孩子們可以認識到:他們也可以改變世界。」肖詩堅說。

考察過程中,一堂名為「大樹公公」的鄉土課正在進行中。老師通過原創繪本,引導孩子們認識大樹對自然萬物的反哺,並當堂創作一幅畫、寫一首詩。

(田字格小學的鄉土課)

「春天到,鳥兒叫,大樹公公在微笑/ 夏天到,森林真熱鬧,大樹公公在招手/ 秋天到,水果直往地上落/ 冬天到,北風叫,大樹公公在睡覺。」這是二年級學生的課堂作品。支教老師蔡月媚說,孩子口中經常能蹦出令她驚訝的詩句,諸如「煙的家在火裡,他們在排著隊一個一個地出門」——這也是她打算留下來的原因,與十幾位老師一起守護這份天性與詩性。

(孩子們送給俞敏洪親手做的禮物)

孩子們把自己做的詩集,以及一個裝滿了卡片的手繪木盒送給遠道而來的俞老師。俞敏洪則向孩子們分享了他童年的故事,並鼓勵她們珍惜機會,好好讀書。「你們很幸運,能在中國最好的鄉村學校,跟著最好的老師學習。你們要做的就是開心地讀書,考上大學再回來,才能更加感受到家鄉的美好,並且為這份美好出一份力。」

鄉村教育的出路在何方?

田字格實驗小學的創辦,源於肖詩堅對農村教育困局的反思。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農村孩子進城上學成為常態,加之「撤點並校」政策的實施和教師的流失,加劇了農村的空心化和鄉村教育生態的凋敝。一方面,城市中心化的教材編排和統一的選拔標準,使得農村孩子在升學競爭中處於弱勢,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即使是上了大學,很多農村娃也依然面臨就業難、在城市生存難的困境,他們對鄉土沒有依戀,也回不去農村,對未來充滿迷茫和困惑。

多年的公益經歷讓肖詩堅認識到,傳統的支教並不能解決農村教育的致命問題。屬於鄉村的教育,只能在大山裡的泥土中才能「長」出來。為此,她提出了「鄉土人本教育」理念,根據中國鄉村的特點和中國鄉村孩子的需求創建了一整套包含課程及教學方法的教育體系,希望培養出立足鄉土,敬愛自然,回歸人本,走向未來的新一代農村子弟。

從2017年至今,肖詩堅已經帶領一批對鄉村教育創新充滿熱情的青年,在黔北大山裡紮根了四年。如今,田字格的辦學思路成效已經顯現——今年,學校裡多了18個從縣城「回流」的孩子。

這正是肖詩堅努力的目標,讓農村孩子在家鄉享有屬於他們的好教育。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嘗試!讓鄉村孩子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教育,增加了孩子自信,讓他們回歸對於鄉村和學習的熱愛,值得全體北大人向她致敬。」俞敏洪為師妹放棄企業家蒸蒸而上的事業,一頭扎進鄉村教育的勇氣和決心點讚,同時二人也就學校的創新課程、師資培育能否具有持續性等問題展開了探討。

「孩子在這裡接受的生命教育,已經遠遠超過很多省城的學校了,但如何複製到其他村小?」俞敏洪認為,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探索更為重要。

肖詩堅表示,田字格公益正在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及正安縣教育局聯合推出「鄉土村小」項目,第一年計劃在正安縣25所村小推廣田字格的鄉土課及日修課,將鄉土課程經驗詳細地用教案、課件和教具打包呈現。並通過培育體系,點燃鄉村老師的教育熱情,播種下鄉村教育創新的火種。

這與俞敏洪致力的方向不謀而合。「我很願意出錢出人出力,投入到鄉村小學可複製的課程體系建設中。」

肖詩堅也向俞敏洪傾訴了當前的困難,「學校的老師擅長做研究,但缺少授課經驗。希望藉助俞老師的影響力和新東方的教育資源,號召優秀的老師前來支教2~3年。」俞敏洪表示將盡力提供支持。

最後,回歸最初的問題,鄉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教育公平能夠實現嗎?這是俞敏洪出發的原因和求索的方向。

肖詩堅的回答是,這項事業未必一代人能夠完成,但我們需要盡最大的努力走下去。「無論這條路的曙光在哪裡,都需要有人知道路在你腳下。」

鄉村教育有出路嗎?當此刻鏡頭前談吐自如的孩子,擠上高考的獨木橋,眼睛裡的靈氣是否會變得「木氣」?回想起與田字格一位五年級學生的對話。

問:「你以後想做什麼?

「我想考上大學,然後回來,把家鄉和學校建設得更美麗。」 回答清晰而堅定。

這裡也許就藏著問題的答案。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 責任編輯:馬志秋_NQ2478

相關焦點

  • 傳統支教不能解決農村教育問題,俞敏洪雲貴考察探索教育公益新路徑
    12月初的貴州遵義市正安縣興隆村,綿延的山脈下,大片的松樹和竹林點綴在層層梯田間。群山懷抱中,一所由貴州特色古建構成的學校坐落在村莊一隅。踩著遍布青苔的石階而上,「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出現在屋簷下。
  • 推動鄉村教育發展 俞敏洪獲頒「2020年度教育公益踐行者」
    為此,他每年都會到偏遠鄉村走訪考察,一方面履行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通過調研形成提案,推動政策的變革;另一方面了解真實的鄉村教育現狀和師生需求,進而提供切實的幫助和解決方案。儘管疫情給今年的公益活動開展帶來了一定不便,但俞敏洪探索更精準、更高效教育公益的步伐從未停止。
  • 俞敏洪的鄉村教育調研日記
    2020年的末尾,一架從北方藍天飛向西南一隅的飛機,終於落在了貴州遵義的機場。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老俞為了調研鄉村教育,踏上旅程,而這一次的調研,也將以貴州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作為起點,在三天內,跨越2000多公裡,途徑貴州正安縣、普安縣、雲南楚雄市、元謀縣等地,走訪2所鄉村創新學校、4所傳統中小學。
  • 當俞敏洪遇見「大山裡的小詩人」:探索鄉村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12月10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來到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的分眾美麗小學考察調研,並與是光詩歌公益組織創始人康瑜,一起為這裡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特別的詩歌課。【解說】「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是分眾美麗小學的辦學理念。學校認為生活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而學習是一種美好生活的方式。不同於其他村小,這裡的孩子們有機會將課堂搬進家門口的大自然,從真實生活中更好地學習提升。
  • 俞敏洪來啦|我要捐100萬,獎勵優秀學生老師
    12月9日,新東方集團董事長、普安一中名譽校長俞敏洪來到黔西南州普安縣開展教育調研公益活動,在普安一中俞敏洪表示,將捐贈100萬元,用於獎勵優秀的學生和關心關愛同學的老師。   在當天的活動中,俞敏洪不僅僅帶來了奧運冠軍、跳水皇后高敏進行勵志演講,新東方公益資金還聯合新星出版社,為黔西南州教育系統捐贈了35050冊優質圖書,為師生們送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 房企投身教育產業 奧園探索「教育+公益」新路徑
    又一家地產企業發力教育產業。據悉,中國奧園集團於近日在廣州成立奧園教育集團。新成立的奧園教育集團未來主要專注於高等教育和高端教育板塊,業務涵蓋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及各類專業人才培訓機構。  資料顯示,奧園教育集團由廣東奧園商業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廣州晟益房地產有限公司持股49%,註冊資本1億元。  中國奧園集團為粵系開發商,1996年成立於廣州,除地產外,中國奧園集團產業同時涵蓋了商業、科技、健康、文旅、金融、跨境電商、城市更新等多個產業板塊。
  • 俞敏洪校長回訪貴州普安一中 將捐贈100萬元獎勵優秀師生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 12月9日,從貴州正安縣到普安縣,經過三小時的顛簸跋涉,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一行抵達普安縣第一中學,這是他此次鄉村教育調研的第二站。這所依山而建的高中,有近3000名學生就讀,大部分為農村和少數民族孩子,其中有1000多名國家資助的貧困生。
  • 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興隆校區:賞析甲骨文字 發現漢字之美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發現漢字之美,感受漢字魅力,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興隆校區依託書法校園陣地,將甲骨文融入到各科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甲骨文的興趣,積累甲骨文識字量。學校組織教師依據人教版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生字表,從中找出相應的甲骨文,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字體的演變、字義的轉化等甲骨文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感受到甲骨文字的美麗神秘之處。
  • 寧海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驗校區校長徐建達:多元評價,讓每個孩子...
    隨著課改的深化和高考、中考制度的改革,小學的評價改革更是勢在必行。要改革評價制度,就要打破分數崇拜觀念,培養人格健全、素質全面、創新能力卓越的學生。「教育是人類發展的必要條件,是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教育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備受關注,它承載著諸多期盼和重託影響巨大而深遠。
  • 「良知教育」: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特別指出,貴州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有獨特優勢,要繼續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創造出新的經驗。貴州省的修文縣,就是一個充滿著思想魅力、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傳統文化中著名的「知行合一」思想就發源於此地。
  • 武漢市小學「STEAM」教育雲端分享會在洪山實驗小學舉行
    武漢市小學「STEAM」教育雲端分享會在武漢市洪山實驗小學舉行。分享會上,武漢市洪山實驗小學校長張同祥作了《看見的力量——洪山實驗小學基於」無邊界教育「思想統領下的「STEAM」教育的思考》主題演講。武漢市洪山實驗小學校長張同祥。
  • 八大路徑 繪寫教育新藍圖
    路徑1:校舍全面提升  三年投入15億元建校舍  2020年起,龍江實施校舍擴容提質改造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擬投入超15億元,新建龍江外國語學校(已建成使用)、仙塘小學、南坑學校3間學校,重建豐華中學、龍山中學2間學校,擴建坦田小學、穎林學校等6間學校,改造原錦屏中學、東海小學等
  • B站加大公益教育投入 「嗶哩嗶哩夢想小學」計劃今年九月建成
    新民晚報訊(記者 任天寶)6月26日,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十一周年的演講會上,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宣布將與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真愛夢想)合作,在革命老區貴州省遵義市建設一所「嗶哩嗶哩夢想小學」。
  • 「N+X」學習:後疫情時代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路徑探索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實驗小學  張翼文  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實現平臺多樣化?增強學生獲得感——疫情背景下蔚藍風「N+X」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課題編號:2020YQJY551)階段性成果(成果公報二)。
  • 俞敏洪來啦|俞敏洪普安一中演講: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12月9日,民盟中央常委、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攜手星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奧運冠軍、「跳水皇后」高敏一行,到普安開展教育調研並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據介紹,俞敏洪是普安一中名譽校長,也是他在全國唯一擔任的名譽校長。
  • 天府新區實驗小學/元音小學/美岸小學/教科院附小西區,劃片預測~
    天府新區實驗小學這個學校就是已經完成建設的沙河小學(項目名),雖然名字也叫實驗小學,但它和實小關係不大。根據學校介紹,它是屬於天府中學教育集團,像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附小,哈密爾頓麓湖小學+幼兒園,還有正在籌建的天府中學,都是它的成員。但是呢!在天府新區實驗小學的學校文化/辦學理念/校訓裡面都有「雅」字。
  • 微信支付發起「知識星光」公益計劃 助力鄉村小學實現教育普惠
    1月1日,新年伊始,微信支付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共同發起「知識星光」公益計劃,為鄉村小學捐建星光圖書角。該計劃是要把優質課外書、閱讀空間一起帶到鄉村小學,為鄉村小學老師進行閱讀培訓,幫助孩子們擴展視野、培養興趣、打開想像力。
  • 微信支付發起「知識星光」公益計劃 普惠鄉村小學兒童教育
    1月1日,微信支付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共同發起的「知識星光」公益計劃正式和大家見面,為鄉村小學捐建星光圖書角,把優質課外書、閱讀空間一起帶到鄉村小學,並為鄉村小學老師進行閱讀培訓,幫助孩子們擴展視野、培養興趣、打開想像力。
  • 俞敏洪:身心健康是素質教育的首位追求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5日在2020年第六屆CCEA營地教育大會上談及素質教育,他強調孩子的身心健康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2020年第六屆CCEA營地教育大會5日在北京舉行。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會上談及素質教育。 孫翔 攝俞敏洪總結素質教育的十大要素,將喜歡活著,覺得活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積極樂觀向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