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
+ 香 菜 的 愛 恨 糾 葛 +
人們為了黑一種食物可以做到什麼地步?
香菜在這方面就非常有發言權。
據說國外還專門成立了「反香菜聯盟」網站,每天專注於抵制香菜。
網站:IHateCilantro.com
該網站給眾多飽受香菜摧殘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發洩途徑,他們借用短詩、故事、博客等各種形式抒發自己對香菜的恨之切,甚至還開發出了diss香菜的T恤、手機殼等周邊產品。
在反香菜黨人眼中,香菜簡直就是「惡魔之草」。
現代許多人最不能忍受的四件事
然而,即便有這麼多小夥伴對香菜恨的瘋狂,但依然擋不住有人對香菜愛的深沉。
對於他們來說,香菜味道清新怡人,是重要的調味和配菜佳品,水餃、火鍋、涼拌菜等中都可以看見它們的青翠身影。
而近些年來,為了迎合這些愛香菜人士的需求,商家更是絞盡腦汁,開發出各種香菜味的產品.
香菜泡麵
香菜冰淇淋 © Sara From Texas
菠蘿香菜味的精油 來源:www.ruraldesignco.net
香菜味的香水 來源:www.fragrantica.com
+ 香 菜 從 哪 來 ? +
來源:www.italyfoodandwinetours.com
香菜Coriandrum satium的中文正名為芫荽,也可稱為香荽或胡荽,是傘形科芫荽屬植物,它的屬名最早起源於古希臘語,據說來源於當地一種有著特殊臭味的臭蟲名字。
在有些討厭香菜的人眼中,香菜的味道和臭大姐有的一拼
來源:en.wikipedia.org
它們雖然氣味聞起來比較濃烈,但樣貌顏值還是在線的,亮綠色的細稈上長著兩種不同形狀的葉片,基部的葉子裂片較大,通常呈卵形或扇形,也是我們常吃的部位,而上部的葉子則裂片細長,一般呈狹線形。
來源:graziadaily.co.u
每年4~11月為香菜的花果期,在它們的頂端會開出白色或淡紫色的傘狀花序小花,其外側花瓣往往比內側花瓣要大。
來源:en.wikipedia.org
香菜的根莖葉籽均可以食用,在數個世紀以來為各種菜餚增添了風味。
香菜根 來源:en.wikipedia.org
香菜根味道比葉子更加強烈,是泰國菜和印度菜中非常常用的調料。
來源:foodal.com
香菜的乾燥果實常用作香料,被稱為「芫荽籽」,常用來醃製食物,磨成細粉後還可用於許多食品調味,也是調配咖喱的原料之一。
印度咖喱
有學者認為,香菜原產於地中海和歐洲西南部的部分地區,是有史以來最古老的草藥和香料之一。
考古學家在以色列Nahal Hemar洞穴中發現了最古老的香菜果實,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來源:en.wikipedia.org
香菜在人類歷史上不僅是一種可食蔬菜, 也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在古埃及的著名藥典《埃伯斯紙草書》中,香菜就被描述為一種萬能止痛劑。
來源:www.italyfoodandwinetours.com
古羅馬的美食家在他們的食譜中也經常提到香菜,後來他們還把香菜引進了歐洲。
由於香菜對細菌和黴菌有抑制效果,中世紀的歐洲人經常用香菜葉子、籽和醋等混合來醃製肉類,至今芫荽籽還經常被放入歐式香腸。
1670年,香菜傳入美洲,是歐洲移民最早種植的香料之一,至今墨西哥人依然喜歡用香菜製作經典的莎莎醬。
來源:www.cookfood.net
在亞洲,一些梵文的文獻記載中甚至提到了,在大約7000年前的古印度就已經開始有香菜的種植,但目前還沒有發現植物化石證據來支持這些文獻。
而我國與香菜的緣分則始於西漢時期(公元前一世紀),相傳由當時出使西域的張騫帶回,因此人們常把它稱為「胡荽」。
南北朝時,香菜已在我國廣泛種植,北魏傑出的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種胡荽第二十四》中有這樣的記載:「胡荽宜黑軟青沙良地,三遍熟耕。」
來源:www.organicfacts.net
後來,元代御醫忽思慧在所著的《飲膳正要》中,把胡荽改成了芫荽並一直沿用至今。
+ 香 菜 的 香 VS 臭 ?+
香菜從它被人類食用以來,有關它的味道之爭就從未中斷。
香菜黨認為其味芳香甜美、清爽怡人,而對於厭惡香菜的人來說,它的味道簡直一言難盡。
比如,有人就覺得香菜的氣味和肥皂沒什麼兩樣.
那香菜的這股特殊的味道到底從何而來?
科學家們對香菜葉進行了化學分析,發現它主要是由17%的醇類(如大部分的香料中都含有的芳樟醇)和83%的醛類(其中一些種類也存在於肥皂、洗滌劑或者昆蟲外泌物中)等多種揮髮油物質融合而成。
來源:thisnzlife.co.nz4
那弄清了香菜的氣味來源,接下來就可以分析有些人為什麼會討厭這股味道?
+ 為 什 麼 你 會 討 厭 香 菜 ?+
人們對於香菜的喜惡,在不同民族文化群體中的表現並不相同。
科學家在加拿大調查了一千多名年輕人對於香菜的喜好程度,結果發現東亞人對香菜的厭惡人數最多,佔21%,而中東人則最少,只有3%。
來源:www.moneylife.in
另外除了受到文化風俗、生活習慣的影響,還有一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先天決定。
2012年,美國科學家召集了14604名受試者對香菜味道進行調查,其中有1994名受試者認為香菜嘗起來像肥皂。
通過對兩類人群的遺傳學分析,研究人員試圖找出可能與此相關的基因多樣性位點。
黃色的嗅覺神經,負責感受氣味分子,並且傳遞訊息給大腦 © Patrick J. Lynch
結果發現了與嗅覺相關的基因——OR6A2,擁有該基因的人會對醛類物質特別敏感,因此他們聞到的香菜味道中的肥皂味也就更為強烈。
這也就是說,不喜歡吃香菜並不是我們愛挑食,這種厭惡感可能生而有之。
當然,人們對香菜的厭惡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香菜味道的敏感性下降,這時你就會發現香菜似乎也挺好吃的。
圖片來源:Pinterest Google 圖片來源見
水印
Lilli Mauer & Ahmed El-Sohemy 《Prevalence
of cilantro (Coriandrum sativum) disliking
among different ethnocultural groups》
Nicholas Eriksson et al.《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陸佔國等 《芫荽的研究開發現狀》
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本期小編:桃花島主
原創作品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公眾號轉載
1.請標註作者、微信名、微信號、二維碼
2.請尊重原創,保留「人呆手戶」名片
3.授權聯繫:zbxb7@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