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原湯溪一帶是春秋戰國時期,南遷的古東夷方國姑蔑國的古遺址。因而形成了自成一體的語言,與相鄰不太遠的地方有所不同。幾千年來,姑蔑方言形成的湯溪土話一直在延續。 2008年8月,香港陽光衛視為了拍攝大型紀錄片《江南煙雨》,攝製組深入古村民間,在姑蔑後裔中尋訪用「湯溪話」吟唱的民歌,如訴如泣的悲情民歌,讓記者們猶如墜回到遠古的年代; 聲調渾重、字字激揚的姑蔑方言,在香港記者眼裡如同走進了非洲部落,無不為姑蔑方言形成的古老語系傳承如此完美而感動。姑蔑古國後裔的語言自成一派,也引得學者的關注。祖籍湯溪的文學博士,中國方言研究院院長、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主任,現為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志耘先生一直在潛心研究湯溪姑蔑語種,多部專著在學術界進行發表。北京知名話劇導演、編劇、音樂家張廣天先生。一首用湯溪方言演唱的《老老嬤》,唱響整個金華及全國各地。
湯溪歷史悠久,文明源遠流長。這裡,山川秀美文化底蘊深厚。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姑蔑後裔用自己的語言、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詮釋著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湯溪地方不大,方言語料豐富,語義和語用也極富地方特色。有許多四字短語,歷代相習沿用。這類四字短語主要來自民間,長期活躍於口頭中,結構較為固定。這類四字類成語短語,其構造豐富、表意靈活。故其語言就相當豐富多彩,有些句子更是精妙絕倫,幾乎可以和「成語字典」相媲美。
現在我們無法追溯到古人的說法,以及在造句遣字方面的功能,是否與現在的人一樣,不得而知,但作為後輩對古人創造如此多的精妙句子,不得不令我們深深的感到由衷的敬意。因此,用字的正確與否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將湯溪的古年話搜集整理,編纂成文,這樣我們可以穿越時間隧道與古人對話了,更可以將這文化遺產長期保存下去。限於本人水平,「東蔓西延」的將湯溪古年話中的一部分作為四字成語摘錄以下,本人筆拙,最擔心的是怕用字不當,而褻瀆古人的智慧。如有不妥之處,期望大家給予指正。
一門心思、東蔓西延、上曬下燙、
浮裏白孔、牽枝帶葉、稀奇百怪;
魂靈七魄、花裡卜綠、黑漆墨洞、
小毛順倒、之工八經、飛龍活跳;
三姑六婆、懶塌懶相、輕口薄皮、
花頭經多、雪白滾壯、七距八拜;
癩頭錫塊、拐來拐去、烏風白雨、
傻不靈清、烏空白地、見熟偷熟;
寅時卯刻、好吃懶做、秧長麥老、
淺茶滿酒、鴨聽天雷、稀裡糊塗;
問客殺雞、弄堂鬼迷、碗頭碗腳、
知甜識苦、託鬼醫病、過溪拆橋;
三不搭七、九斤八步、山頭塊壠、
偷雞摸狗、抽筋剝皮、門檻裡大;
天擂鼓雨、妖魔鬼怪、亂屙糞勺、
碗碟碗缽、清水白索、青黃不接;
光棍懶惰、披頭散髮、半斤八兩、
雞皮狗骨、講嘸拎清、命裡如此;
命大福大、妖裡妖氣、三頭六臂、
七孔流血、滿田滿畈、雞替鴨愁;
翻草找蛇、半天打棒、先腳後步、
直心直腸、隔壁鄰廈、埠頭塘沿;
抖抖動動、勒手搭臂、悉嚇白嚇、
好夕不分、擇精擇肥、亂七八糟;
三心兩意、黃昏五更、七上八落、
日夜不分、七夜八黑、起早落夜;
六親不認、五經六脈、翻箱倒櫥、
尋死尋活、東山西塢、弄堂角頭;
水鬼親娘、一塌糊塗、鰍頭鼓腳、
無風起浪、四季湊頭、日長夜大;
弄不拎清、青天白日、烏天黑地、
半夜三更、蓬頭遮腦、陰陽五氣;
將心比心、自講自聽、佝頭縮腦、
半三勿四、邋裡邋遢、財大氣粗;
惡跡下滴、一五一十、寒並冷凍、
三頭兩日、吃寸剝寸、二五不分;
死形活象、大手大腳、砧頭上肉、
頭重腳輕、石板釘釘、自藉由頭;
谷裡麥裡、吃吃嘻嘻、妖豔狐狸、
酒肉朋友、同床合被、百事湊頭;
四方疊正、八面威風、另另清清、
欺大惡小、不請自來、腳底著油;
自屙自香、四角圓全、牛頭馬面、
趁熱打鐵、青黃不接、抽筋脈斷;
雞頭鴨塊、謝天謝地、尋蜂作禍、
白痢打銃、爬山劃嶺、筆頭生花;
寵子害子、刮毛刮皮、好吃懶做、
三並四夥、竹桶倒豆、蜉鰲爬樹;
辛苦銅鈿、命該如此、日裡做夢、
肚裡直薄、頭痛腦熱、借雞罵狗;
借花獻佛、天殊地滅、一分不值、
日長夜大、川流不息、三歲荷花;
娘舅狗屁、外甥皇帝、牛勁馬力、
坐吃山空、坐地損草、難講理經;
香臭不分、來頭不小、千張豆腐、
頭痛醫足、牙齒漏風、粗腳大手;
高梁大鼻、親戚上下、口水講燥、
收割落種、天文道理、人做天收;
死老死實、明清理白、順風順雨、
傻鬼神經、稱人賣胖、稱心滿意;
一清兩楚、水牛翹角、火上添油、
裝哭齊全、石板種蔥、全力以赴;
紅漆糞勺、子孫後代、天下太平、
威風凜凜、蝦公鱉將、討飯老叩;
牛皮吹破、空話多死、空心蘿蔔、
空心大佬、駝背前湧、跌古淋淋;
借花獻佛、辦事勞到、頭昏眼花、
光棍司令、日賭夜燥、花頭經足;
猢猻學樣、蜈蚣足多、雪上加霜、
不講不笑、蛤蟆皮張、人多口多;
入土為安、水漲船高、兩腳筆直、
半生不熟、半死不活、獨門獨戶;
半賣半送、堆積如山、手快眼快、
狗頭軍師、直心直腸、佝頭佝腦;
四句八對、大頭天話、兩頭受氣、
軋七軋八、有氣嘸力 、奪手奪腳;
洗腳上船、前來後因、人走茶涼、
倒敗風水、五福盤壽、四季平安。
後續的事情還很多,除了繼續搜集、註解、詮釋等以外,難點主要是注音工作。由於湯溪方言只有口頭傳言,大都沒有典故及出處,而「成語字典」既有典故和出處,更有國家級的語言學家給予做註解以及拼音。因湯溪方言無法用拼音來作字頭註解,讓湯邑人欣慰的是國家級語言學家曹志耘編撰的《湯溪方言字典》即將出版發行,會給大家帶來方便。在這裡希望大家把這文化遺產保存下去。至於有不同觀點,希望大家用包容的心態,可以一起來探討、完善它。
寫於2020年10月
(特約作者:胡阿榮,筆名胡圖。系中國鄉村作家、浙江省基層宣講名師、浙江省散文學會會員、金華小鄒魯文化促進會會員、金華市詩詞楹聯學會會員、金華市地名文化研究會專家組成員、金華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