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現狀: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2020-12-14 遇見小媛

我是遇見小媛,一名熱愛文字與讀書的追夢人,在這個浮躁的世界,我願意聆聽你的聲音,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溫暖到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我們為什麼會煩惱?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做得太少,而想得太多,長期活在「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一怪圈中。

當我們說多於做的時候,我們的重心往往也會停留在異想天開的層面,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坐擁憑空想像的成功。

魯迅先生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有人覺得沉默是一種內向,不善於社交的表現。可是殊不知,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不動聲色,在別人的唏噓中走上人生巔峰。

因此,不論如何,我們總要保持自己的本心。

01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請接受你的日益成熟

可以說,沉默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為什麼這樣說?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只有當我們懂得向內修煉,而不是向外證明時,我們方能在平靜的反思中認識客觀的自我。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考試結束時對自己的做題情況保持沉默的人往往是那個考得最好的人;

在飯局上不拿自己成就炫耀的人,大多都是最後主動買單的人;

平日裡對別人看似難以接近的人,也會成為在你遇到困難第一個為你提供幫助的人……

這樣的人並非是不善言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不需要去誇大其詞;他們不需要不切實際的炫耀,因為他們認為情誼高於物質;他們外冷內熱,只是不願去將就沒有意義的社交。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自己越來越沉默,請保持這種狀態,不是不說話,而是謹言慎行,學會做一個成熟的大人。

02如果你越來越不想說,請做自己的保護傘

亦舒說:「現今還有誰會照顧誰一輩子,那是多沉重的一個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在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誰是朋友誰是敵人,我們可能肉眼都無法識別,因為世事難料,人心也最難把握。

如果我們的判斷力尚未達到識人的地步,那麼我們一定要收起自己的善良,學會保護好自己。

而有保護意識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不再向別人訴說自己的酸楚,因為你的傷痛,或許只是別人說笑的談資,沒必要自揭傷疤,受到二次傷害。

每個個體都是獨立存在於自己精神世界,我們有選擇少說或者不說的權利。如果有一天,我們越來越不想說話,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合群」而迎合別人的話題和圈子。

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放在任何情景都不過時。所以,請把「不想說」當成一種個性,而不是負擔。

03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不懂你的人無需解釋

一個人開始沉默,開始不想說話,這不是表達欲的缺失。而是我們漸漸明白:原來,獨處下的自己也可以變得更加優秀。

我們為何要把那麼多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用的交談上?難道利用這些時間好好提升自己不好嗎?

如果說我們要照顧到身邊人的感受,這沒有錯。可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擺在那裡: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不懂你的人無需解釋。

你的突然沉默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也有人不能理解。難道你覺得自己有必要把這些說給別人聽嗎?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如此,你也許該好好思考,是否接受自己的成長,因為這將會成為我們由幼稚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你覺得呢?

寫在最後:

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

話題:你覺得一個人為何會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讚和轉發。關注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內容!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告刪。

相關焦點

  • 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在成長路上,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其實是一種成熟。曾經的我們,都年少輕狂,說話口無遮攔,做事魯莽衝動,帶著滿身的稜角,與這個世界死磕到底。可是隨著歲月的洗禮,在殘酷的世界中,受過很多傷,慢慢變得愈發沉默,試著與世界握手言和。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不是心寒,只是學會了不露聲色。
  • 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話。不再喜歡與人爭辯不休,不再急著找人訴苦,也不會再為一些不值得的人和事耿耿於懷。就像魯迅先生說的:「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如果你也變得越來越沉默,那麼恭喜你,終於變成了一個成熟的大人。
  •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深度好文)
    我卻覺得,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這不是懦弱,不是妥協,而是意味著,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輕了很多人,你變得越來越成熟。明亮而不刺眼,柔軟卻很有力量。說得多了,別人只會覺得你矯情,不如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找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情,獨自療傷,寂靜歡喜。人這一生,終究會遇見許多人,而每一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其意義。愛你的人,給你溫暖與勇氣;你愛的人,讓你學會如何愛與分享;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如何寬容和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學會自省和成長。
  • 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深度好文)
    還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你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了?壓力再大,內心再難過,也不想去求同情求安慰。頂多自己蒙頭睡一覺,醒來就對自己說「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沒什麼大不了的」還記得是從什麼時候,你不再心直口快,不再嬉笑怒罵,開個玩笑也得看場合,擔心口無遮攔得罪人。
  • 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什麼也不說,不是不知道說什麼,而是覺得說什麼都無所謂了。那是一種經歷過萬千努力後的絕望,那是在費盡千辛萬苦後的放棄,那是對一個無法改變的人,一段無法延續的情的灰心喪氣。都說「哀莫大於心死」,而沉默不語,則是心死之前,最後的掙扎。
  •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不是軟弱,不是妥協……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不是軟弱,不是妥協,而是因為你越來越堅強了。明亮而不刺眼,柔軟卻很有力量。把人看清,不如把人看輕。少年的時候,喜歡與人爭辯,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遇到點芝麻大的事情也喜歡訴苦,後來,慢慢長大,發現越來越喜歡沉默的感覺。不再急著與人辯駁自己的看法,也逐漸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經歷不同,三觀不同,對一件事的看法也一定會有所不同。
  • 當女人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一定是寒心了
    安靜的女人不是懦弱,更多的時候只是失望了,不願意再多說一句話。 而其實是女人心傷至極,心寒如冰,任何話都難訴心中的痛,唯有沉默才能自我療傷,逼迫自己堅強。 當女人對一段感情徹底失望,那麼她就會變得沉默和冷淡起來,不管你的身邊發生了什麼事,她都會覺得和自己是沒有關係的。 即使你做錯了任何事,她都不會大發雷霆,只是在你試圖解釋的時候,淡淡地說一句「沒事」。
  • 感情裡,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年初的時候,家裡出了點事,忍著誰也沒說。遠在北京的朋友,這些年其實很少聯繫,不知怎麼得知了消息,深夜打了通電話過來,兩人東拉西扯說了一陣,他欲言又止,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提及這陣子的遭遇。最後朋友撂下一句:「有什麼事兒用得上我幫忙的,你開口就是。」我心底一熱,但還是很快拒絕道:「嗨,沒多大點事兒,你別費心了。」
  • 當一個女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可是,如果有一天,一個女人忽然變得沉默了,不願意多說了,那麼,就是她的心已經冷了。哀莫大於心死,女人的沉默並不是金,而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痛,是對男人的徹底失望。愛到深入骨髓,才會傷到痛徹心扉,沉默,就是她無聲的訴說,是她最大的哭聲。沉默,是最大的失望張小嫻說過:「沉默是無法掩飾的失落。」
  • 如果某一天,你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話
    舉個例子,我姐從小性格內向,害怕與人交談,因為家庭的影響,所以她不是很喜歡與人交談,但是隨著長大後,身邊朋友越來越多,變得健談起來,很願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人也自信起來。但是她這種情況還是好的那種,也有反向的,有的人活生生從一個自信,性格開朗活潑的樣子,變成一個自己都不想認識的樣子,沉默寡言,不想與人交談。
  • 當代人,為何越來越沉默?
    而除了語言本身帶來的障礙,還有很多人,他們選擇了「沉默」。沉默本身其實就是給交流設置了「障礙」。越長大越發現,沉默很多時候是一種自我的選擇。並不是我們不能說了,我們依然能發聲,只是很多時刻,我們喪失了去說、去傾訴的欲望。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越來越沉默了?多半是這三個原因
    原本更需要語言來應對一些的我們,忽然卻變得沉默了。原本愛說話,又熱愛表達的我們,不再什麼都對別人說,也不再輕易表達自己的情緒。就算是回到家裡,也開始變得沉默。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們在悄無聲息的時光中,就越來越沉默了呢?其實答案就藏在你的心裡。
  • 【夜聽】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
    以前你很活潑,很健談,現在,你似乎越來越習慣沉默,不想對別人敞開心扉。 我問朋友,如果一個人變得沉默,你覺得他變了,還是他懂了? 朋友說,也許一個沉默的人不想說,但明白說了也沒用。別人根本無法理解你的心情,別人也根本無法解決你的煩惱。
  • 為什麼自己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話?
    一天,朋友問「自己好像越來越不喜歡說話了,以前有看不慣的事,管他人多人少的都會說上幾句,現在可以視而不見了,大家閒聊時,總喜歡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更喜歡聽著,你說這是成熟了還是老了?」「你現在快樂還是以前快樂嗎?」
  • 「夜聽」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
    每次你翻開通訊錄,看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你很想聯繫他們,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從前的你,非常的活潑健談,但現在,你似乎越來越習慣沉默,越來越不想跟人敞開心扉。我問朋友,如果一個人變得沉默了,你說是他變了,還是他懂了?
  • 一個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願說話,這究竟是怎麼了?
    但對於本身就擅長言語的人變得越來越沉默了,那麼就有很多的原因可以說了。 越來越成熟 「沒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在乎你要輾轉反側的要熬幾個秋,外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
  • 成年人的倔強:微信好友越加越多,聊天越來越沉默
    現在不管看到什麼消息都表現得波瀾不驚,也不想再去討論。身邊的人大多也和自己一樣,變得越來越沉默。大家享受著難得的個人時間,因為這樣的時刻太珍貴了。看劇,聽音樂,哪怕是一個人靜靜地躺著也好。可能是你真的長大了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堂妹跟我說:不知道怎麼回事,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我現在很少和別人聊天了。「你的朋友越來越少了嗎?」「好像沒有。」
  • 當一個女人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願意說話
    有人說: 「一個女人嘮叨你,是愛你的深度。」深思熟慮。一段關係中,最害怕的不是憤怒的爭吵,而是關心的沉默。女人天生就是情緒化的動物,女人比男人更能自由地表達自己,而男人則比較保守。然而,如果有一天,一個女人突然變得沉默,不想多說,那麼,她的心已經冰冷。
  • 當你越來越沉默,以為是老了,原來是……
    有人說,成長就是一個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的過程。深以為然。人到了一定年紀,選擇沉默,不是消極避世,而是逐漸對世間事瞭然於心,不必再一一說出來。明白了風雨人生,默然前行,不失為一種人生至境。沉默是一種成熟,自有天地《生如夏花》中說:時間用它獨有的刻薄方式讓我們漸漸寬宏,明白不管被生活怎樣對待,仍然要許諾自己
  • 當你越來越沉默,以為是老了,原來是....
    兩年過去,那把雨傘遲遲沒有出現。他思考一番,做了一個「以舊傘換新傘,不收一分錢」的招牌,立在門前。絡繹不絕的人拿著雨傘前來,富商終於在人群中發現了那把油紙傘,於是不動聲色為那人換了新雨傘,帶著舊雨傘歸鄉而去。《史記》中有言:「順不妄喜,逆不惶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