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不管白天還是黑夜,紐約曼哈頓似乎沒有盡頭的街道巷口,人們的選擇總有不同:歸家、迷醉、放歌……還有許多人選擇走進一處房間,那裡總是充滿聆聽和分享,思維火花與默契微笑。
年關將近,歷經數年淬鍊發展的北美跨領域分享平臺「紐約文化沙龍」在北窗發出呼喚:我們相信,一定會有這樣的讀者,渴望與那些睿智的頭腦共振,一起探索世界的意義和溫度。
沙龍說:我們起錨了,你不跳上甲板嗎?
文 / 趙智沉 圖 / 紐約文化沙龍
文末沙龍主題榜整理 / 趙智沉
第37期劉杉《消失的畫框:裝置藝術與身體媒介》沙龍海報
朋友,
在寫這封郵件時,我腦中回閃著九十六期沙龍中的精彩瞬間。從 2013 年夏天在寒舍客廳的圍貓夜話,到如今動輒近百人將 CUNY 的活動室擠得滿滿當當。
我們聚在曼哈頓鬧市,思緒卻馳騁古今中外。我們徜徉於人類文明的長河,激辯時事下的公民責任,窺探理論物理展開的宇宙圖景,回味古典藝術承載的黃金時代。在這個學習取代知識成為基本生存技能的時代,好奇心的消泯無異於精神死刑。
這裡充滿了依然認真生活的人們:他們探尋世界的全貌,渴望與有趣的思想碰撞,從不停止批判自己的成見。
儘管這個詞被近乎濫用,但我仍把它,認真地當作——「創業」。創業,意味著我們以長遠眼光和匠人之心,認真地對待經營它的每一步。或許它缺乏花哨的形式、豔麗的外表和鋪天蓋地的營銷而顯得平淡無奇,但我堅信優秀的主講人和高質量話題是信譽和口碑之本。
兩年半的積累,愈加明晰了我們的風格和定位:主講人有充分的權威,內容靠譜,有乾貨,三觀正,深入淺出,引發思考;沒有雞湯、不敷衍,不水不裝不高冷。
作為一個跨學科的平臺,面向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朋友,既不用晦澀的術語將外行拒之門外,又不因聽眾缺乏背景知識而流於表面泛泛而談。一個出色的主講人能舉重若輕,通過直白的表述和巧妙的引領把外行帶入那個高度,讓細節成為提綱挈領下的自然補充,而非進階中的技術困境。
我們堅信,優秀的頭腦有屬於他們的共振頻道。
兩年半後今年 1 月,黃瀟瀟、杜波迪、木遙和我擔任新一任理事。這一年,我們將大刀闊斧地改進,招募志願者團隊,通過組織化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非營利機構。
懷有謹慎的樂觀,我相信這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成為紐約華人社區標杆式的非營利機構、優質的跨領域分享平臺。
我們切盼熱心公益的機構與個人,和我們一起錨揚帆;我們以優質內容為旗,借紐約活力之東風遠航。如果您認可我們的理念,也期待讓文化共享蔚然成風,只要您願意貢獻自己的物質和精神資源、頭腦與人脈礦藏,我們期待一切共贏與合作的機會。
這樣的你,正是我們尋找的:
主講人
看了往期活動,你那顆分享的心是否蠢蠢欲動?你身邊是否臥虎藏龍希望一顯身手?請不吝賜教!
場地
教室、畫廊、古宅、茶室、博物館、星空下、科技公司、創客工作室……空間即氣場、形式即內容。我們不論環境奢華,卻苛求體驗細節。如果您能提供多樣的活動場所,我們的想像力會找到那個奇妙的共贏點。
捐款
對於非盈利機構而言,各類捐款支持都是沙龍得以成長的基石。如果您個人或所在機構有捐贈非營利機構的計劃和經費,不妨與我們聊聊,看看我們能讓捐款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我們是註冊於紐約州的501(c)(3)機構,機構識別號(EIN)是47-1715748。
合作機構
對於非營利機構,紐約是個百花齊放的舞臺。如果您的組織也致力於文化分享,請給我們一個High Five。我們的想像力會迸發出驚豔的合作。
聯繫方式
海內外均可郵件聯絡沙龍專用郵箱:
nyshalong@gmail.com
我們會在鼓勵推薦主講人的基礎上,主動邀請各行各業有趣的精英;我們將與各機構廣泛合作,嘗試更多活動形式,舉辦更多英語沙龍、系列專題;我們會探索更大的活動場地,儘可能容納所有參與者;我們會廣泛募集個人和機構的捐款,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各項活動;我們會增強社交屬性,提供機會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請教領域內的專家和前輩;我們將設計和出售符合時令和文化場景的周邊產品,讓文化沙龍成為對設計敏感甚至嚴苛的品牌。
這個小舢板逐漸築成初具規模的航船,終於立桅定舵,揚帆起錨。
我們起錨了,你不跳上甲板嗎?
趙智沉
From 紐約文化沙龍
第26期唐朔《「雙城記」——關於城市的六個故事》沙龍海報
附:2014-2015沙龍主題榜(不完全)
2015文化沙龍盤點(更多活動的講義和錄音請點擊http://nyshalong.com/archive下載。由於網絡原因,國內點擊可能不穩定,海外無此問題)
程詩萌:美國警察的暴力和選擇性執法——從弗格森案和加納案說起
齊玉琛:從STAP鬧劇到學術SOP:由偽「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說起
傅爽:玉門之外,黃沙之下:出土文物文獻講述的絲綢之路歷史
黃芮:普通語言學家在做什麼?——從「人機對話」說開去
趙靜、劉文:當我們談起同志,我們談什麼:大陸與臺灣近代同志運動
劉燁:淺閒說園——中國古典園林建築
張友誼:地理信息、空間政治與安全研究
馬敏:計算詩學:當計算創意邂逅人類詩歌
林志濤,李巍:遷移:人才和文化的移動
黃瀟瀟:他們也是基督徒:從多弗學區案中的基督徒生物學家說起
劉含章:李光耀的新加坡故事:試探討「新加坡模式」
曹紀胤:文化究竟是什麼:從文化心理學的視角解讀文化差異
郭強:國家形成和發展的起源 —— 來自政治學和經濟學的證據
黎珈璐:當我們演戲時我們演什麼?
林垚:哲學的性質和意義——從規範的視角看
馬玢:一個「老玩意兒」愛好者的自我修養——北方曲藝漫談
蘇牧:電影藝術欣賞——兼評中美兩國電影
張湛:伊朗歷史縱覽
包蓓蓓:從數據初識中國宏觀經濟結構
趙鵬:謝耳朵的世界——相互作用,基本粒子,超弦理論
王曉姝:西方繪畫淺談
Gilles_Montezin:History of Haute Couture
張旭暉:從巴別塔到杜拜塔——未來建築的歷史
張天璞:聊聊美國的版權保護
田禾:《唐頓莊園》的歷史世界
吳懿鋮:流行音樂歌詞之「中西博弈」
木遙:在二十一世紀聽古典音樂
2014文化沙龍盤點(下載方式同上):
黃芮:將船買酒白雲邊
唐朔:雙城記——關於城市的六個故事
駱少君話說日本戰國時代(1)——亂世起始,天下布武
滕彪:維權與維穩——中國公民運動和政治轉型之思考
程詩萌:小魚 v. 大壩 ——美國《瀕危動物保護法》在民意和政治鬥爭中的起起落落
龐裴:搖滾 —— 讓自由的聲音放肆迴響
馬玢:京劇,我們為啥要看這玩意兒?
駱少君:話說日本戰國時代(2)——豐臣興起,天下稱霸
管芸玥:歌劇中的生旦淨末醜
唐朔:MoMA的故事
傅麒:烏克蘭歷史從1914至1945
劉杉:消失的畫框:裝置藝術與身體媒介
駱少君:話說日本戰國時代(3)——進兵朝鮮,東亞混戰
何國棟易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駱少君:話說日本戰國時代(4)——天下一統,德川家康
陳羽:有意思的心理學
楊碩:為什麼要了解比特幣?
蔡穎:熱愛音樂,因為熱愛生活
老古:進入茶的清涼世界
李江琳:CIA與西藏武裝反抗運動
方可成: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王宏偉:擁抱數位化浪潮
趙鵬:謝耳朵的時空-宇宙大爆炸,黑洞,超弦理論
李斌:三維動畫電影製作簡介
王瓊:阿拉伯文化影響下的西班牙
駱少君:日本動畫專題(下)——動畫大師作品賞析&二次元文化
張哲東:玉笛飛聲——中國笛簫藝術
徐惠東:古典吉他音樂欣賞
Robo Terra Inc.紐約團隊創客教育與機器人:邁向星際文明
郭曉宇:美國憲政史上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史敏:體驗禪修——給自己的身心放個假
徐和謙:兩岸視野下的「蘇獨」運動觀察—一一種未盡合宜卻又趣味橫生的比較
逸君:走進數據可視化
馬玢:嘛叫真哏兒的好哏?——淺談相聲的欣賞方式
錢熠:中正平和, 梅蘭芳崑曲藝術之美
胡小丹:青紅皂白說陶瓷
劉碧波、孫逸珏:三人談:師道在美國
王新鈞:美國DIY文化的過去與現在
陳陽、劉澤意、馬玢、張哲東、李澤昕、周懿、繆宜民、錢熠、蘇藝:樂莫樂兮新相知——梨園社青年團茸茸雅集文化專場
劉伃茜: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臺北市選舉的新突破
最後送上沙龍創始人獨家提供的家中喵星人照(成為沙龍一員,說不定就能見到本喵哦)
改變世界,誰人都可以。回復以下對應數字,可閱讀其他北窗公益類項目推介文章:
107《夢想花開:美麗中國導師項目開始報名》
69 《「單向空間」新年贈書單:給留守兒童「新一千零一夜」》
64 《PEER毅恆摯友:空間項目摯行者招募》
66 《為了遙遠的日喀則:「酥油燈傳遞計劃」招募令》
67 《燕園貓咪送養:這個冬天,帶我回家》
更多精彩,盡在公眾號右上角「歷史消息」。
原創群像志《北窗》,融化自我與他者的邊界,誠意以待。歡迎投稿:
另有編讀互動、線下活動,敬請期待。
訂閱後回復「目錄」,可查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登載圖文版權均屬北窗,如需轉載,敬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