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寶寶鼻塞流鼻涕,大部分人潛意識就認為是感冒!
事實上,誘發寶寶鼻塞流鼻涕的原因有多種,並非只有感冒!
這也是為啥有的寶寶鼻塞流涕,沒幾天就好了,而有的寶寶卻拖了好久一直不好!
今天我們就總結了幾類誘發寶寶鼻塞流涕的原因及應對措施,方便大家好好了解,建議收藏,以備不時之需~(帶娃的都懂,孩子們出現鼻塞流涕的症狀太常見了~)
即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又稱「傷風」、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一種較為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感冒引發的鼻塞流涕,一般無須特殊治療,5-7天可慢慢恢復。同時注意做好感冒護理,讓寶寶好受些~
①注意寶寶的體溫變化(當體溫>38.5℃時,可採服用退燒藥並結合物理退燒方法);
②保證寶寶多攝入液體如水、母乳、果汁、配方奶等;
③採取生理性海鹽水噴鼻、溼毛巾敷鼻、蒸汽浴等措施緩解寶寶因感冒引發的鼻塞流涕等症狀;
注意了,若是細菌感染引發的鼻塞流涕,感冒鼻塞流涕超過2周未見好準,需要家長及時帶寶寶前往醫院就診。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兒童時期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因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過敏原)後,如花粉、屋內塵土、蟲蟎等,引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鼻癢,鼻塞、鼻黏膜蒼白,流清鼻涕。
有時能連打好幾個噴嚏;眼睛發紅、發癢、流淚。
①避開過敏原是關鍵。
類似花粉、塵蟎、黴菌,粉塵、動物皮毛屑等是易過敏的環境;
雞蛋、牛奶、燕麥、海鮮等易過敏的食物;
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過敏症狀。
因此,若懷疑寶寶是過敏性鼻炎,有需要,家長可以帶寶寶去醫院做一個過敏原測試,方便更好的在生活中儘可能規避過敏源。
②日常生活中給娃做好鼻部護理,如適當的鹽水洗鼻可以很好的緩解寶寶鼻腔不適;
③必要時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
鼻竇炎一般是由於病毒、細菌、真菌感染或過敏反應引起的鼻竇炎性病變。
且孩子在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的過程中,有可能並發鼻竇炎。
鼻塞、鼻黏膜充血、流濃稠黃綠鼻涕等症狀,有時也會伴有發熱。
單純病毒性鼻竇炎一般也是自限性的,不用特殊治療,通常在7~10日會逐漸好轉。
但注意了,出現以下情況,可能是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發作,建議及早就醫。
流濃涕或伴有咳嗽等鼻部症狀持續超過兩周都未減輕;
連續3天流大量黃綠鼻涕,且伴有發熱(最高溫度達39°或以上);
感冒症狀開始減輕後,又突然流粘稠黃綠鼻涕,且伴有發熱、咳嗽等症狀。
寶寶鼻塞流涕一直不好,排除感冒,也沒有明確過敏原或鼻炎的典型特徵,
但卻有張口呼吸,夜間睡覺打鼾等表現時,不排除寶寶鼻部腺體肥大的可能。
①霧鏡測試法
取一面小鏡子放在寶寶嘴巴前方,看看鏡子上有沒有霧氣;
②紙條測試法
把衛生紙撕成細長條,等孩子熟睡後,分別放在他的嘴巴附近,看看紙條是否有起伏;
③閉唇測試法
輕輕合上寶寶的嘴巴,持續1~2分鐘,看寶寶有沒有因為呼吸不暢而掙扎;
如果這3個方法得到的結果均是「有」,且寶寶長期有張嘴睡覺的習慣,可初步判斷寶寶睡覺是在用口呼吸。
建議家長儘早幹預,必要時帶娃就醫檢查,排除疾病可能。
鼻塞、流鼻涕,使用生理鹽水給娃衝洗鼻腔不僅能減少鼻涕等分泌物刺激的咳嗽症狀,減少併發症的出現;
同時,還可降低黏膜水腫、改善鼻黏膜細胞功能及提高黏膜纖毛功能,使鼻腔分泌物更容易排出。
# 小寶寶
讓小寶寶平躺,將寶寶的頭稍微傾斜,讓衝洗液從一側鼻腔進去,從一側鼻腔流出,然後交替衝洗另一側鼻腔。
#稍大能坐後的寶寶
可以選擇坐著歪頭洗鼻,可以使用洗鼻器等鼻腔灌洗的裝置。
將洗鼻器對準鼻孔,把洗液從一個鼻孔噴入,然後把鼻涕從另一個鼻孔衝洗出來即可。
【注意】
洗鼻過程中,要讓孩子稍微向前低頭,儘可能的讓孩子張著嘴,或者一直發「啊」的聲音,這樣孩子能舒服些。
# 擺好寶寶姿勢
擤鼻涕的時候採用上身向前傾的姿勢,有利於將上頜竇內分泌物排出,減少鼻竇炎的發生率。
# 一次只擤一邊
先用手指壓住寶寶一側鼻孔,根據大人的指令,讓寶寶稍稍用力慢慢向外吹氣,同時應該多做吞咽、咀嚼動作。
這一側擤完鼻涕後,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另一側鼻腔。
如果寶寶鼻涕過於黏稠,可以用溫毛巾敷在鼻腔附近,讓溼熱的水蒸氣軟化、溼潤鼻腔分泌物,更利於寶寶鼻涕排出。
我家萌寶感冒鼻塞流涕期間,萌寶媽每天至少三次給她用溫熱的毛巾溼敷鼻部,每次都能排出好多鼻腔分泌物~
適當開加溼器,使室內保持溼度50%~60%,減少空氣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鼻塞、流鼻涕嚴重的孩子可以在充滿蒸汽的浴室裡待上2、3分鐘,這樣可以溼潤鼻腔和呼吸道,讓孩子舒服一些。
孩子鼻塞不適時,適當鼓勵孩子側睡,至少一側的鼻子是通氣的,不容易讓娃睡到一半憋醒。
翻身不靈活的小寶寶一定要保證側睡時身邊有大人。
最最重要的是,千萬別讓寶寶倒吸鼻涕哦!
寶寶的鼻腔和中耳腔,僅靠短小的咽鼓管相連。倒吸產生負壓,容易使病菌「倒流」至中耳腔,引發中耳炎。
好了,今天話題就聊到這兒吧,希望您能喜歡!
覺得有乾貨,點個讚或在看,鼓勵一下吧!
當然,我們更希望您能分享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
多個人看到,多個寶寶受益!
希望萌寶成長路上都有父母相伴
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朋友
我是萌寶媽,專注分享靠譜的育兒知識,
關注我,陪娃不迷茫,育兒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