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聽說過
世界上有一隻家喻戶曉的小熊,
他有點淘氣,
卻很善良;
他有點貪吃,卻很熱心;
他笨頭笨腦,特別喜歡吃蜂蜜,
他覺得自己「沒腦子」,
可夥伴們還是很喜歡他,
他就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貼心夥伴
——小熊維尼。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詩詩老師的話
《小熊維尼》是由斯蒂文·J·安德森、唐·霍爾執導,吉姆·庫寧斯、巴德·樂凱等參與配音的動畫電影。
影片講述了屹耳把自己的尾巴弄丟了,羅賓提議誰先幫屹耳找到了尾巴的代替品,誰將贏得一罐新鮮的蜂蜜的故事。
影片於2011年7月15日在美國上映。
有一天,小熊維尼起床後,發現自己沒有蜂蜜了,於是它便走進百畝森林,尋找蜂蜜。在找蜂蜜的路途中,它碰到了驢子屹耳,屹耳比維尼更加悲傷,因為它丟掉了自己的尾巴。維尼為了幫助屹耳找到自己的尾巴,便找來了跳跳虎、小野兔瑞比、貓頭鷹、袋鼠媽媽和小袋鼠小豆一起找到了克里斯多福·魯賓。魯賓幫助了小動物們,他在這些小動物之間舉辦了一場簡單的比賽,看誰能最先找到屹耳的尾巴,獲勝者的獎勵是一罐新鮮的蜂蜜。
第二天,維尼去找克里斯多福·魯賓,但是魯賓不在,維尼發現了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出去一下,很快回來",可是不識字的維尼看不懂字條上寫的是什麼,它只好找到百畝森林裡唯一識字的貓頭鷹幫忙。出人意料的是,看起來見多識廣的貓頭鷹也是一個半吊子,它對字條的解讀讓維尼和它的夥伴們認為魯賓被一個叫做"Backson"的怪物綁架了。於是維尼和它的夥伴決定設計一個陷阱來捉住Backson。可是,維尼總是會搞砸事情,它們的陷阱不但沒能捉住Backson,反而把維尼和這一群小夥伴困在了其中。路過的小豬皮傑想幫助維尼,可是因為自己太過於害羞而未能成功。情急之下,維尼用自己從故事書裡學會的咒語變出了一個梯子,於是小夥伴們都獲救了。
逃脫自己設置的陷阱之後,維尼去找貓頭鷹請教下一步的行動。在貓頭鷹的窩裡,維尼意外地發現了驢子屹耳的尾巴,原來貓頭鷹把驢子的尾巴拿來當做了大門的鉸鏈。隨後,維尼告訴了屹耳它的尾巴的下落。因為維尼的勇敢、和善以及為朋友奔走忙碌的好心腸,克里斯多福·魯賓獎勵了他一罐大大的蜂蜜。[1]
▼▼▼
配音人:劉詩琴少兒藝術團 |四季花城校區張淑悅 動畫配音之小熊維尼
配音人:劉詩琴少兒藝術團 |邵莊校區 梁銘煜動畫配音之小熊維尼
配音人:劉詩琴少兒藝術團 |四季花城校區馮曼妮 動畫配音之小熊維尼
配音人:劉詩琴少兒藝術團 |四季花城校區 趙梓彤 動畫配音之小熊維尼
小熊維尼問世於1926年英國作家艾倫·亞歷山大·米爾恩(Alan Alexander Milne) 的作品《Winnie-the-Pooh》一書。在書中,小熊維尼是一隻會說話的泰迪熊,是米爾恩根據兒子克里斯多福·羅賓身邊的布偶和小動物為他所創作的形象 。
△作家米爾恩與兒子克里斯多福·羅賓,還有小熊玩偶的合影
1914年,倫敦動物園迎來了一位新朋友,一頭美洲小黑熊,飼養員和參觀者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維尼」(Winnie),維尼給觀眾帶來很多歡樂,消息傳遍了全倫敦,遊客們紛紛去看它。1924年左右,作家米爾恩帶著兒子克里斯多福去倫敦動物園玩,因為克里斯多福雖然有一隻玩具熊,也有許多別的玩具 ,但仍十分渴望能夠看到真正的熊。所以,在別的孩子看到大黑熊被嚇得跑掉的時候,克里斯多福卻和它十分投緣,甚至還敢進入籠子裡給它餵食吃。米爾恩在書中這樣描寫克里斯多福每次去動物園的情形:「我們穿過曲折黑暗的走廊,走上陡立的臺階,來到藏在裡面的小籠子面前,籠門敞開著,一隻毛茸茸的棕色身影在一旁晃動,『噢,小熊!』克里斯多福·羅賓歡呼雀躍,然後一頭撲進它的懷抱中。」
△克里斯多福·羅賓與黑熊Winner
米爾恩看著在動物園十分快樂的克里斯多福,激發了他的靈感,隨後,米爾恩便開始構思這部小說了。小說的主角除了他的兒子克里斯多福·羅賓和這頭黑熊,還有兔子、小豬、老驢等。而如今我們所熟悉的這個穿著大紅背心的憨厚可愛的小熊形象是由迪士尼重新創作而成的。
《Winnie-the-Pooh》一書問世幾年之後,美國著名動畫製作人沃爾特·迪士尼找到米爾恩,希望把小熊維尼拍成動畫片。1966年,迪士尼出版了第一部關於小熊維尼的作品《Winnie the Pooh and the Honey Tree(小熊維尼和蜂蜜樹)》,小熊維尼的形象被搬上銀幕,深受觀眾喜愛。兩年後迪士尼又推出了小熊維尼系列的第二部作品《Winnie the Pooh and the Blustery Day(小熊維尼與大風吹)》,首次出現了小豬和跳跳虎的形象,該作品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小熊維尼》的作者艾倫·亞歷山大·米爾恩(Alan Alexander Milne),是英國著名的童話作家、小說家、兒童詩人和劇作家。米爾恩的作品很多且體裁多樣,然而最著名的作品還是《小熊維尼》系列童話故事。
米爾恩出生於倫敦,從小就表現出很高的數學天分,後來進入劍橋大學繼續研究數學。在劍橋學習期間,米爾恩開始寫一些輕鬆的詩歌和幽默短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米爾恩服役於英國皇家沃裡克郡軍團,並擔任信號指揮官。1920年,米爾恩唯一的兒子克里斯多福·羅賓·米爾恩出生。在他第一次過生日的時候,米爾恩的妻子買來一隻玩具熊給他做禮物。克里斯多福很喜歡這隻玩具熊,給它取名愛德華熊(Edward Bear),於是,在原來的朋友——玩具老虎、袋鼠、天鵝等之外,克里斯多福又多了一個朋友。米爾恩在書中寫道,「當愛德華熊說,他想要有一個專屬的、很特別的名字時,克里斯多福·羅賓就不假思索地給他取了『維尼阿噗(Winnie-the-Pooh)』這個聽上去很不錯的名字。」 Pooh是克里斯多福的天鵝曾經的名字,也是一個擬聲詞,吹東西時發出的聲音就是「pooh」。在《小熊維尼》的開篇故事中小熊維尼為了騙過蜜蜂獲得蜂蜜,拿著氣球在空中偽裝成一朵烏雲,還囑咐克里斯多福·羅賓讓他在樹下撐著雨傘說「哎呀,看上去要下雨啦!」,以此讓蜜蜂相信真的要下雨了。最後,因為拿氣球導致小熊維尼的胳膊都僵硬了,之後的一個多星期,每當有蒼蠅停在他的鼻子上,他都無法用手拍,只能使勁噴氣把它吹走,這可能也就是朋友們叫他「阿噗」的原因吧。小熊維尼住在一片森林裡,這片森林實際就是位於倫敦以南郊外東薩塞克斯郡的「亞士頓森林」(Ashdown Forest)。1925年,米爾恩在東薩塞克斯郡的科徹福德農場購得一塊地,以便全家人在周末、復活節等假日可以去那裡度假。後來克里斯多福在他的《The Enchanted Places》中寫道,「任何一個讀過(《小熊維尼》)這本書的人都知道這片大森林,無需我來描寫。噗的森林和亞士頓森林是同一個地方。」
另外,森林裡還住著許多其他的小動物:愛長篇大論的貓頭鷹、兔子的親朋好友們、溺愛兒子的袋鼠媽媽,小動物們性格各異卻都心地善良,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為老驢找尾巴、捉長鼻怪、綁架小袋鼠、教訓小老虎、尋找北極……
這一天,克里斯多福·羅賓帶領著森林裡的小夥伴們一起遠徵去尋找北極,他們做了充足的準備,然後聚到森林裡最高的地方,排成很長的一隊出發了,突然小袋鼠掉進了河裡,所有人都行動起來去救他,正巧維尼找到了一根很長的杆子,終於攔住了被水流衝走的袋鼠。
「阿噗,」克里斯多福莊重地說,「探險圓滿完成了,你找到了北極!」
「噢!」維尼說。
這就是這隻小笨熊日常的故事,整本書中仿佛都洋溢著一種樂觀、積極的情緒。維尼的笨不是傻,其實那是澄明如水的天真。仔細想想,這不正是我們童年的樣子嗎,熱愛探險、無憂無慮、簡單而直接、自然而從容,向世界敞開心扉,快樂和溫暖觸手可及。
《小熊維尼》的故事生動有趣,語言輕鬆活潑,這些有趣又有愛的小故事,能夠讓孩子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感受友誼的溫暖,非常適合小朋友們收聽,趕快和我們一起走進小熊維尼的故事吧!
《小熊維尼歷險記》是艾倫·亞歷山大·米爾恩流傳最廣以至家喻戶曉的世界童話名著。是風靡全世界的迪士尼經典之作!小熊維尼和好朋友羅賓、小豬、兔子、老驢,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大森林裡,它們一起經歷了快樂有趣的事情,更鬧出了許多笑話,讓人忍俊不禁。捉長鼻怪、尋找北極、為老驢找尾巴、綁架小袋鼠、教訓小老虎……喲,小熊維尼的故事真精彩呀!快跟隨維尼一起去大森林裡快樂冒險吧!
△
劉詩琴少兒藝術團語言體系
播音主持 | 影視表演 | 臺詞演說 | 曲藝快板
動畫配音 | 情商開發 | 故事朗誦 | 舞臺戲劇
— 校區 —
陽光新城校區
地址:中州道晨旭路75中南200米
諮詢熱線:15713895668
四季校區
地址:園田路博卉路向東300米路北
諮詢電話:13523036029
汝河路校區
地址:工人路與汝河路交叉口東300米路南
諮詢電話:13733879097
21世紀昂樹校區
地址:中州大道國基路交叉口西南角21世紀東門口
諮詢電話:13523036029
邵莊校區
地址:花園路與梨園路陽光花園小區劉詩琴少兒藝術團二樓
諮詢電話:15236609322
掃碼諮詢 圓你所夢
❖ 歡迎分享到 朋友圈 或點擊右下角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