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會用英文寫故事!斑馬AI課從小培養孩子雙語思維能力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這是一位5歲寶媽的筆記本,上面記錄著和孩子每天日常互動的趣事兒,其中不乏對5歲女兒的滿滿愛意和女兒成長進步的點滴。從女兒第一次叫「媽媽」,女兒蹣跚學步到第一次奔跑,以及每一次那些重要的瞬間……簡單的筆記本,清秀的字跡,成為了連結申麗娟和女兒的重要橋梁,5年時間裡攢成了一摞厚厚的「家書」。

申麗娟是一名在國企上班的管理層,每天8點就要早早趕到單位,開始一天的繁忙。為了完成好工作,申麗娟經常加班,回到家就已經很晚了。但她同樣也很珍惜女兒成長中的每一個小小變化,所以關於女兒成長的每一段美好記憶,申麗娟都會寫在筆記本上。小小的筆記本,成為了她記錄美好回憶的載體與重要的精神支柱。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申麗娟響應單位安排、隔離在家,和女兒的相處時光也隨之增多。三月初的一天,申麗娟和女兒像往常一樣躺在床上,女兒突然自顧自地,在一旁叨叨了一長串很長的英文句子,給申麗娟嚇了一跳。孩子無意間的舉動,讓她既感到驚訝又有些隱隱地擔憂:是不是最近在家陪孩子學習給太多壓力了?怎麼孩子才5歲,就能突然蹦出這麼多英文句子?

於是,申麗娟趕緊攬女兒入懷跟女兒聊了聊。一了解才得知,是自己想多了,女兒正在講述她腦海中的一個關於小動物們的故事。因為平時上幼兒園,孩子們總抱團在一塊「過家家」,幻想故事是孩子們之間的遊戲日常,現在呆在家裡學習,孩子就想結合現在所學的所接觸的角色編造一個新的故事,將來開學能和同學們一起用新故事「過家家」。和申麗娟童年時代玩「王子和公主」的角色扮演故事不同的是,現在孩子們的世界裡精彩紛呈,充滿著小動物,動畫,和他們幻想的人物,她們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童話。

在申麗娟眼裡,5歲的小朋友用完整的英文句子,準確地描述出自己幻想的故事實屬不易。為了完成女兒的小小導演夢,申麗娟主動請纓拉上孩子他爸一起,在家裡扮演起了女兒故事中的角色,陪著孩子一起將故事演繹出來,算是疫情隔離生活中最為開心的親子互動環節。這也為申麗娟和女兒的「家書」,又添上了一筆。

其實,5歲小朋友寫故事並不罕見,兒童的想像力豐富,有很好的創造能力,他們經常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方式去詮釋這個美妙的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裡,花鳥魚蟲都充滿生命力,任何動物都活力充沛,這也是他們不斷感知、了解和探索這個世界的基本能力。但是能用英文寫出完整的故事,確實著實讓人感到欣喜的一件事兒。「之前還沒有意識到,孩子在斑馬AI課學的英語已經能用到日常當中了。」申麗娟笑言。

見證你的成長,是我的幸運

申麗娟給女兒報課的初衷說來也巧合,19年年初,對比了市面上很多的在線課程之後,申麗娟決定給孩子選擇一個壓力不那麼大,且能夠調動孩子自主學習性的課程。當時老公在單位正好接到了AI相關項目的研究,於是每天都在查詢各種和AI相關的新聞動態,並無意間發現AI已經被應用在教育中,而且效果比傳統教學好很多。於是便跟她商量,給孩子報個以AI為驅動力的課程,所以選來選去,最終相中了斑馬AI課。

從試聽課開始,每天15分鐘的課程,女兒真的不用自己催促,自己就會打開App並認真學習,節節課都不落下。令申麗娟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不僅主動愛上學習,還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小老師」的角色,拉著她一起學習。課後,孩子還主動要求將斑馬AI課中的互動內容,在現實生活中和申麗娟再進行實踐一遍。

申麗娟說:「我覺得非常好的一件事是,除了上課, App裡那些拓展的內容帶著小孩子放眼全球還是挺不錯的,從小就得讓他們多看看,樹立理想!」她舉例道,《斑馬看世界》中帶孩子去了解了哈佛大學,課後,女兒會跟自己說將來長大了也想去哈佛。在申麗娟看來,學習英文的同時幫助孩子了解這個世界、樹立目標,並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比單純地知識灌輸,其實更加實用。

除此之外, AI課程中所教會孩子認識的美食,課後女兒都會和申麗娟一起實踐製作,一來二去,申麗娟和孩子之間的話題越來越多,能夠共同交流的親子互動環節也越來越豐富,屬於他們的故事也不斷充實著「家書」的厚度,這讓申麗娟感到十分幸福。

是媽媽,也是同學

不知不覺在一年多的學習過程中,女兒已經完成了13本斑馬AI課的練習冊,寫作業歷來是各位家長頭疼的問題,跟其他家長「輔導練習猶如上戰場」不一樣的是,申麗娟在「媽媽」和「同學」這兩個角色中間切換得非常順暢,在學習的過程中,申麗娟可以安靜坐在旁邊忙自己的工作,孩子獨立完成學習,相互不打擾,相互沉浸在高度集中的氛圍當中。

令申麗娟最為滿意的是,女兒學習的課程是在一個全英文的學習環境中。浸入式英文學習環境讓女兒能夠快速理解英文包含英文指令,和申麗娟需要先把英文在腦海中轉換為中文,再理解英文的思考邏輯並不相同。申麗娟還得意的提起:「我女兒在家裡玩耍的時候,會指著家裡的各種物品主動跟我說英文,上課學到的東西基本都能應用到生活場景當中。」現在的女兒,活潑開朗,英文成為了她和申麗娟日常溝通的第二語言。

在申麗娟看來,現實中慢慢實踐聽說讀寫能力,遠比死記硬背和面對面灌輸要有效得多。所以孩子5歲用完整的句子創造故事不是偶然,而是孩子已經把學習的東西當作了自己的能力,自然能夠在這個美好的年紀,創造出富有想像力的內容。

好的教育是什麼?這其實是一個困擾著千萬媽媽的問題,想要幫助孩子,不如先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如申麗娟所理解的「將知識付諸實踐,寓教於樂,學以致用,才是幫助寶寶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關鍵。」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孩子思維能力怎麼培養?看看掌門少兒怎麼說
    (原標題:孩子思維能力怎麼培養?可以預見,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未來學習生活。不過,面對那些枯燥公式和空洞的理論,很多孩子確實提不起興趣,更別說真正理解和吸收了。因此,掌門教育推出了專注於4-10歲兒童的在線數理思維和大語文素質培養品牌,打造沉浸式課堂,開設語文思維、數理邏輯、學習力三大思維課程,助力孩子習慣養成,能力提升,心智成長!
  • 深度拆解斑馬AI課(上):月營收3億的體驗課是怎樣的?
    『斑馬ai課』面向的是2-8歲的兒童及其父母,啟蒙市場規模估計3000+億,有著廣闊的想像空間,但這個賽道裡玩家眾多,競爭激烈,那麼,斑馬在各個環節上的做法是怎樣的?主要包含:斑馬簡介:斑馬ai課是誰?主服務模型是什麼?流程還原:5天體驗課到底做了些什麼?分析思考:運營上有什麼可借鑑的打法/啟示?一、簡介:『斑馬ai課』是誰?
  • 怎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導圖來幫你
    大家讀小說的時候會讀什麼?通常都會讀一個故事,有可能會把小說裡的人物拿出來講一講,有可能會講小說的主題,在這列舉一些小說閱讀可以用的不同的角度,比如小說的故事結構跟小說的敘述結構是不一樣的。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 7歲譯書,8歲寫劇,10歲給英文動畫配音,黃多多英語為啥這麼逆天?
    7歲就用英語寫劇本;8歲翻譯了三本英語小說;9歲會寫英文詩;10歲,就給《小王子》《圓夢巨人》《冰川時代2》等英文動畫電影配音爸爸媽媽不惜花時間、花精力,早早給孩子提供了沉浸式的英文環境。讓孩子在剛接觸語言的黃金時期,就能長時間高頻度浸入英語,自然更容易培養出擁有第二母語的雙語寶寶。
  • 斑馬AI課市場運營負責人孫珞軒:堅持以「AI+教育」為導向,用技術...
    活動中,斑馬AI課市場運營負責人接受了在線採訪,以下是本次採訪的精彩內容。  Q1:請您介紹一下斑馬AI課的基本情況。  斑馬AI課市場運營負責人:斑馬AI課成立於2017年,面向的用戶是2到8歲的孩子,現斑馬AI課擁有英語、數學思維、語文三個學科的AI課程產品。
  • 英語思維是一種什麼思維,對中國孩子有利嗎?
    過去,談到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問題,討論更多的是只會寫、不會說的「啞巴英語」。然而,時至今日,英語學習的情形已經發生轉變。更多的中國家長和老師越來越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因此,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思維」訓練十分必要!培養英語思維 學習工具很重要孩子是具有語言天賦的,兒童時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階段。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答案是,把英語當作母語去學習。
  • 吳京5歲兒子用全英文寫影評,網友:我們連個孩子都不如!
    而且為什麼說建議從英文繪本開始看,而不是從ABC開始認識呢?家長不妨想一想自己教孩子學中文的時候,其實也不會從偏旁部首開始教起。學英文也是一個道理。學英語和學母語應該用是採用同樣的順序,都是要從【聽】開始,然後是說、讀、寫。
  • 斑馬AI課的斑馬英語、斑馬語文、斑馬思維都怎麼樣?一手評測來了
    斑馬AI課介紹   斑馬AI課是由猿輔導在線教育出品,專為2-8歲孩子提供多學科在線學習的智能教育平臺,現平臺主要擁有英語、數學思維、語文三大學科的AI課程產品。   學習側重點:從本人對斑馬AI課英語系統課的課程體驗來看,該課程的學習側重點在於閱讀能力和聽力能力的培養,口語能力也得到了訓練,與學校教育貼合還是比較緊密的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用這些方法,在英語啟蒙的路上少走彎路
    而汪培珽老師提出的儘早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的觀點,也得到最近腦科學研究的支持。腦成像科學研究顯示,6歲前學習英語的孩子,他們使用英語時激活的腦區與母語是相同的,都是使用負責語言的腦區,而6歲以後學習英語,則使用其他部分腦區處理第二語言的信息。那麼,該如何儘早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怎樣通過英文故事書,給孩子打造優質的英文環境?如何讀英文故事書?
  • 關於培養3-6歲兒童閱讀、數學思維、英語啟蒙方面的心得體會
    孩子今年3歲整上的幼兒園,現在幼兒園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基本都實行素質教育為主,著眼於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動手能力等等。除了個別私立幼兒園和急功近利的家長,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校都不再以教授孩子具體的知識為主,而是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和孩子成長關鍵期的特點,著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專注力、表達能力、規則意識等等。
  • 鄭爽說英文遭「群嘲」,沒有出國的孩子究竟如何學地道的英文?
    生活中既然有悲劇,文學作品就可以寫悲劇。  所以,在英語閱讀和寫作中,孩子如果缺乏正確的指導,用中文思維的理解模式閱讀英文就很容易產生障礙。  閱讀量不夠  英國本地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八倍。針對中國孩子的薄弱項: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科學,進行專項輔導。  英國本土牛劍名師的浸入式英文課堂,不僅提升孩子的口語水平,還能鍛鍊孩子的英語思維能力。
  • 斑馬AI課的斑馬語文與洪恩識字,悟空識字哪個更好?業內人親測揭秘
    斑馬AI課的斑馬語文一、基本信息斑馬AI課的背景是相當深厚的,由猿輔導在線教育出品,騰訊投資,實力可見一斑。斑馬AI課是專門為2-8歲孩子提供多學科在線學習的智能教育平臺,目前包含斑馬英語、斑馬數學思維和斑馬語文三門課程產品。
  • 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堅持上一年,寶媽講述「最強大腦」牛娃煉成記...
    最終,我選擇課程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綜合了鄰居、朋友、同事、網路自查資料等多種意見進行篩選,並和孩子一起上了幾種體驗課,最終選擇了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  選擇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是因為從上第一節體驗課開始,孩子就對AI互動課裡的兒童故事產生了很大興趣,上了幾節體驗課後孩子自一天晚上突然主動說想上斑馬思維課,主動說想學習是以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事情,所以他突然這麼說讓我頗為意外,在對斑馬思維進行了一番更詳細的了解後,最終報名學習了課程,現在有一年時間了。
  • 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堅持上一年,寶媽講述「最強大腦」牛娃煉成記!
    最終,我選擇課程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綜合了鄰居、朋友、同事、網路自查資料等多種意見進行篩選,並和孩子一起上了幾種體驗課,最終選擇了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  選擇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是因為從上第一節體驗課開始,孩子就對AI互動課裡的兒童故事產生了很大興趣,上了幾節體驗課後孩子自一天晚上突然主動說想上斑馬思維課,主動說想學習是以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事情,所以他突然這麼說讓我頗為意外,在對斑馬思維進行了一番更詳細的了解後,最終報名學習了課程,現在有一年時間了。
  • 重構課堂樣態,追求深度教學——九江雙語實驗學校教師參加中國教育...
    開場,由全國逐夢的特級教師黃慧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繪本課《I want to move》,孩子們引入了一個充滿樂趣的故事世界,讓學生在「猜—聽—說—讀—演」故事的過程中學習了知識,掌握了閱讀技能,提升了思維和閱讀能力,並且讓學生懂得了道理。
  • 武漢5歲女孩全英文「戰疫」故事,感染無數人: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
    這段全英文配音講述的是一對母女在疫情期間的故事。 聽到這對母女的配音,想著很多家庭在抗疫期間的默默付出,令人淚目。 家長:一是有機會在一些場合暫露頭角,做雙語主持等,孩子更自信了;二是在國外旅遊中能自由聽說,甚至給我們做小翻譯;三是能聽懂外教課程、獨立閱讀英文原版書籍,極大拓寬了知識面。 記者:您是如何培養小葉子對英語的興趣的?
  • 孩子學習方法太死板?警惕定向思維,培養轉向思維,開發靈活大腦
    就能夠學會好十幾來個必背單詞,而且app上面會用圖片和挑戰的方式,讓整個環節更加輕鬆有趣,也讓孩子漸漸對了英語有了學習興趣,後來甚至還參加了英語朗讀大賽呢。說來講去,這種不會變通的「定式思維」還真的讓孩子的學習走了不少彎路呢。定式思維指的是,人們用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 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訓練思維能力這4個辦法很...
    而大家討論的最多的,不僅僅是他的高智商和沉著,還有非常強大的思維能力。 玩數獨,最關鍵的就是思維能力,包括邏輯思維、空間想像、抽象思維等等。 而這樣一個孩子,在別人眼裡可能學習成績從小就很好,但其實胡宇軒在小學的時候,成績只能說一般般,不是頂尖,考到了中學之後才變好。
  • 斑馬AI課App怎麼樣?
    ,既讓孩子記住單詞發音、含義,還能通過互動讓孩子主動說,逐漸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思維,啟發性較強。  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每節課分為六個模塊:AI互動課包含了視頻、動畫及兒歌等多維度互動方式幫助孩子趣味性學習知識;隨堂測通過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方式做練習,逐步引入到知識與能力的培養;生活中的數學則是通過真人老師出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