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線》雜誌記者David Pierce拜訪了谷歌,與VR團隊的人交流。在採訪過程中,谷歌高管透露了Daydream View誕生的故事。VR世界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開發新體驗的過程中,谷歌堅持一個原則:舒適比技術更重要。
2014年6月,谷歌CEO桑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谷歌開發者大會」發表主題演講,就會演講結束後幾分鐘,喬恩·威利(Jon Wiley)準備前往舊金山Moscone會展中心的新展臺。不過皮查伊最後的話讓他停下了腳步。皮查伊說在坐的每一個人都會拿到Cardboard,它是一款VR頭盔。
這是威利第一次聽到Cardboard項目的名字,也是他第一次聽說谷歌在開發VR產品。威利是谷歌最有名的老設計師,事實上,他為「Overall Google Aesthetic(整體谷歌審美)」所負的責任比任何人都要多,照理說威利應該聽說過這個項目,但是沒有。於是乎,威利來到了Cardboard展臺,拿起頭盔體驗了一下。當時他讓朋友拍了一段視頻,為什麼要拍攝?他忘了原因,不過他很慶幸當時拍下了視頻。幾分鐘之後威利離開了展位,像往常一樣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向別人介紹谷歌新材料設計指南的優點。不過威利一直在想 Cardboard的事。
在之前的幾年裡,威利的工作就是設計谷歌搜索產品,比如語音搜索、地址欄(Omnibox)。有一件事是他最關心的:讓搜索以更好的方式隱藏其複雜性,將簡單直接的界面放在複雜的計算機科學和工程架構之上。Cardboard也讓他陷入了同樣的思考。威利說:「看看Cardboard,它很謙遜。我的意思是說它是用紙做的。」90年代,威利曾經玩過VR設備,他知道系統實際上很複雜。
I/O大會召開幾個月後,谷歌VR團隊的人跑來找威利,問他是不是願意一起工作,像兼職一樣。VR技術正在快速進化,但是沒有人知道虛擬世界看起來應該是怎樣的,感覺又應該是怎樣的。也許它可以成為威利的業餘項目,谷歌鼓勵員工自由支配20%的工作時間。考慮一周之後,威利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不。」他想全職參與。2015年初,威利成為谷歌沉浸設計主管,他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幾十億人使用VR?現在怎麼用,未來幾十年怎麼用?
在過去許多年裡,威利圍繞谷歌最成熟的產品工作,現在他卻投身於新實驗。當時VR產業還沒有多少標準。威利聘請了一些架構師和雕刻家與工程師一起工作。大家攜手合作,擺脫束縛,開拓前進之路。
用戶即界面
在屏幕打開之前,VR體驗已經開始。實際上,當我們拿起頭盔的瞬間就已經開始了。現在的頭盔相當奇怪:笨重,戴在臉上,在最好的情況下看起來很怪異,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會讓你腰酸背痛。谷歌無法解決所有問題,至少現在不能,但它們吸取教訓,朝著更舒適的方向前進。Daydream View是用織物製造的,不是塑料,與HTC Vive、Oculus Rift或者三星Gear VR相比,頭盔更輕。與某些頭盔相比,Daydream View計算力更弱,定製化程度更低,但它不太像「外星產品」,更像我們平時穿戴的產品。
谷歌認為「舒適」比「技術」更重要,這一原則Daydream團隊在早期開發過程中已經遵守,因為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肩上扛著巨大的責任:當用戶戴上頭盔,要讓他們將假的當成真的。總之,要讓用戶舒適。威利說:「你會沉浸到環境中去,被環境完全包圍,同時還要在頭上穿戴產品。你穿戴的是什麼?你想去哪裡?」
傑西卡·布裡爾哈特(Jessica Brillhart)是谷歌的首席VR電影製作人,他將體驗者稱為「訪客」而不是「穿戴者」,以此提醒自己在VR世界中人們並不是觀看他們所創造的東西,而是生活在其中。慢慢的,Daydream團隊對太空站、全息甲板越來越沒有興趣,有一種體驗到是越來越讓他們興奮:在更加真實的地方進行VR探險。
讓VR體驗的感覺像真實世界一樣,聽起來野心並不大,甚至不得要領。如果你真的想看森林,為什麼打開門直接走出去?谷歌設計師卻認為這才是正確的。VR如此沉浸,以致於你的大腦認為自己所見的就是真實的,如果一旦出現錯誤,「懲罰」將是嚴重的。出錯不只會延遲,還會讓人嘔吐。
用戶可能會在情感上感到不舒服,困惑,甚至害怕。在一段谷歌開發的體驗中有一扇門,門放在背景中,似乎是龐大世界的一部分,體驗者看到就會害怕,會轉身離開,因為他們擔心會有東西從門後出來。在早期Photos APP中,所有東西都會放在閣樓,好像你在整理家庭記錄。感覺完全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