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懶人」楊鎖:18歲成孤兒,上廁所刨坑,最終餓死家中

2020-12-12 蜀人未晰

在我國有一句話叫做懶人有懶福,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也許懶人真的能夠在某一段時間裡享福,但是想要享一生的福,卻只能是痴心妄想。當身邊所有能夠依靠的人都不在的時候,懶人的命運似乎也就看到了盡頭。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用自己的一生向大家詮釋了一個人究竟能夠懶到什麼程度。1986年,楊鎖出生在一個小村莊,作為家裡的獨子,他從出生之後就一直備受父母的寵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起初楊鎖還想自己動一動,但很快就被父母制止,漸漸的楊鎖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日子過得就像皇帝一樣,甚至到了8歲出門也是由父母用扁擔挑著,因為父母不忍心讓他走路受累。

上學後的楊鎖因為自己的懶惰被學校勸退,就這樣,他又回到了家裡由父母養著。只是這樣"幸福"的日子轉瞬即逝,在他13歲那年,家裡的主要勞動力父親因病去世,所有的重擔都落到了柔弱的母親身上。

只是到了這個時候,母親還是像以前一樣對兒子極盡寵溺,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活。最終她在兒子十八歲那年也離開了人世,去世之前母親因為擔心兒子未來的生活,託人找了一份餐館的工作。

可是楊鎖已經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他就這樣在家躺著。上廁所不願意出門,直接在家刨個坑就地解決,冬天冷了直接把家裡的家具棉被能燒的東西都燒了用來取暖。甚至親戚鄰居給他送飯,他也不願意拿,就這樣在23歲的時候最終餓死家中!楊鎖的一生是短暫的,也是可悲的,不得不讓我們深思「中國式教育」是否全都是正確的,過渡的溺愛換來的只能是社會的毒打與為自己買單!

01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現象?

父母的溺愛

父母的愛可以成就孩子,也可以毀了孩子。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恰到好處的,那麼自然能夠讓孩子感覺到愛的溫暖愛的力量,這會成為孩子生活的動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但是如果父母過度溺愛孩子,就會使孩子喪失動手的能力,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極強的依賴性。然而父母無法陪孩子走完一生,當孩子獨立面對社會時,自然會吃盡社會的苦,甚至被社會所淘汰。

自我的墮落

我們會說一件事情會出現,不僅有外因也會有內因。外因和外界的很多因素有關,而內因則取決於人們的內心。我們當然承認外界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但是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內在因素,因為這才能起到真正的決定作用。

如果孩子自己不願意努力,只想沉浸在舒適圈裡從來不想著邁出第一步,那麼這樣的孩子必然難有進步。當孩子自己選擇放棄自己的時候,外界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無法讓孩子得到改變。

02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教孩子學會獨立

父母要在生活中為孩子創造一些動手的機會,不要剝奪孩子動手的能力。只有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探索,才能夠讓孩子真正地體會什麼是生活。也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遇到一些失敗,但是這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反而會成為他們人生寶貴的財富,讓他們未來能夠更好的獨立面對生活。

鼓勵認可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有優點的,只要父母善於觀察,總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所以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多給他們一些認可和稱讚,這樣孩子才能夠對自己充滿信心。父母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不會虛度此生。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23歲懶死家中
    對於懶人的故事,家長也是給孩子講了一版又一版,有一個故事比較經典,從前有個人特別懶,他的吃喝拉撒完全由父母包辦,有一次父母想要出遠門,害怕孩子餓死,便在孩子的脖子上掛了一張餅,希望孩子餓的時候就吃一口,但是由於孩子太懶,只把面前的餅吃完了,後面的餅攔著伸手去夠,便餓死了。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終被活活餓死
    ——林則徐自古孩子都是一個家庭最為寵愛的寶貝,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紐帶,他享受到的不僅是來自父母的關愛,同時也會享受來自家庭物質上的寵愛,而這也漸漸演變成為千百年的難題,如何教育孩子,「溺子如殺子」更是古人總結的至理名言,可是總有許多的家庭置之不顧,而在河南就有一位「中國第一懶人」楊鎖,18歲失去雙親
  • 曾經的「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都就地解決,23歲終懶死家中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曾經學習過「懶漢吃餅」的寓言,寓言中即便主人公的妻子出遠門時給他烙了一張大餅掛在了脖子上,可是懶漢卻只吃自己嘴能夠得到的部分,最後餓死在了家中。雖然這只是為了教育大家從小不能養成懶惰習慣而杜撰的一則寓言故事,但是在真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未曾發生過,河南省曾經有個被媒體稱為「天下第一懶人」的楊鎖,就在23歲這個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時,生生餓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現刨坑,有飯卻懶得吃,結局讓人警醒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取暖燒家具,長發留到腰,最後被活活懶死關於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的情況,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楊鎖出生在一個高齡父母的家庭中,由於老來得子,所以父母從小就對楊鎖溺愛至極。輟學的楊鎖變得更加的「懶」,成天待在家長什麼都不幹,什麼都要父母操心,隨著父母的年事一天比一天高,父母在楊鎖13歲的時候就已經患病去世,父親的去世並沒有在生活上改變楊鎖,依舊「懶」的可恨。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有種「懶人」叫楊鎖:燒家具取暖,刨坑上廁所,23歲終於懶死家中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人被活活懶死,他就是因為懶,被活活餓死在家中的「中國第一懶人」楊鎖。據了解,楊鎖在8歲之前都從未下地自己走過路,每天出行都是靠父母將他挑在土籃中。父母對他的溺愛可謂是深入骨髓,甚至怕他學業太重而拒絕了老師給他布置作業,即便楊鎖想要幫助家裡幹活也都被父母阻攔。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這個人名叫楊鎖,他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23歲那年他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楊鎖出生在河南某地的農村,他是80後,他的父母老來得子,老兩口把楊鎖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他們把所有的寵愛強加到楊鎖身上。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懶死在家中,究竟應該歸罪於誰?
    這時,就不得不談談那個因為溺愛,喪失生命的「中國第一懶人」。在溺愛中長大的楊鎖,雖然家境一般,但由於是家中獨子,父母非常寵愛他。一般來說,普通孩子在一兩歲就可以開始獨自行走,可楊鎖直到8歲還依舊不喜歡走路。他在家中不僅不幹活,在學校也從來不寫作業。如果老師對他嚴厲一點,楊鎖便會回家告訴父母。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父母離開後,取暖燒家具,上廁所刨坑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勤奮使人進步,懶惰使人落後,要說到懶惰,絕對沒有人比得上"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他懶到什麼地步呢?靠燒家具來取暖,上廁所在家裡刨坑。他出生在農村,因為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再加上他是家中獨生子,因此從哇哇落地的那一刻起,家長對他就抱有很高的期望。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被父母「寵物化」養18年,終因懶惰活活凍死
    這個故事的原型無從考證,但現實中其實存在比這還誇張的懶人。要不是有真實的記載,很多人都難以想像真存在這樣的懶人。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凍死 1986年楊鎖出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他是家中的獨子,又是男孩,因此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父母對其非常溺愛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年沒幹過活,父母去世後餓死家中
    不得已,只好讓楊鎖幫著幹一些活。但早已被慣壞的楊鎖根本沒有體諒母親的想法,不僅不幹活,而且一不高興就毆打母親。而在學習上,楊鎖的父母同樣對他選擇了放縱。據楊鎖的堂兄說,楊鎖是他們堂兄弟幾個中最聰明的,但他卻因父母的溺愛,懶得學習和思考。喪失生活能力的楊鎖課堂上,他根本不聽講,也不做作業。老師只要嚴厲些,他就會向父母告狀。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為取暖放火燒家具,23歲活活懶死在家中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很多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來避免過錯的發生。然而,在中國社會中卻出現過這樣一個「第一懶人」,基於父母多年來的溺愛,他並沒有被培養出應有的自理能力,相傳,在他長大之後,為了能夠取暖,甚至燒掉了家裡的家具,而在這位懶人二十三歲那年,他也活活懶死在了自己的家中。那麼,這位「第一懶人」究竟何許人也?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啥也不會做,父母離世後被餓死在家
    一個人,即便他遭遇再不好,或者說家境再貧寒,只要他勤勞,只要他願意付出自己的雙手去做事情,那麼他最終也不會有一個非常差的未來。而一個人,如果他即便家裡有著千財萬貫,但是他懶惰,他不思進取,最終也會坐吃山空。中國第一懶人,他吃飯靠別人喂,從來不上班,在他的父母親離世之後,他就因為懶惰被餓死了。
  • 「懶癌巨嬰」楊鎖,23歲活活餓死家中:父母的溺愛,究竟有多可怕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在中國河南就有這麼一個小夥,從小被父母各種寵溺,直到成年依舊飯來張口衣來張手,生活不能自理。在他十八歲的時候,父母雙亡後,他寧願在家乞討,接受村民的救濟而活,也不願自食其力。可最後居然因為過分懶惰,活活餓死了自己,那年他才23歲。
  • 中國第一懶人:走路怕累吃飯靠餵,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
    說到懶惰,在我國有這樣一個人,「懶到極致」最終被活活餓死。他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走路怕累、吃飯靠喂,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出身普通卻享受著「皇帝」般的生活楊鎖出生在河南,雖不是富貴家庭。但因為是家中獨子,備受父母寵愛。從小就是父母的「掌心寶」,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心怕掉!父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靠種田為生。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自己連路都不想走,父母去世後凍死家中
    今天阿葉要說的這位,就是被父母嬌慣,成了「中國第一懶人」,最後竟然活活餓死在自己的家裡的真實故事。這位「中國第一懶人」的名字叫做楊鎖,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雖然楊家比較貧困,但楊鎖身為獨生子的,從小過的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父母特別的寵溺。同齡的孩子都開始幫父母分擔生活壓力了,但是楊鎖在家裡什麼事也不用做,整天不是睡就是躺。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人背,23歲被自己餓死家中
    "中國第一懶人"發現餓死家中一名河南的23歲的小夥子,被鄰居發現在家中餓死。這名男孩叫楊鎖,他是"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老來得子,對很是疼愛,是捧在手心裡養的,嬌生慣養這四個字在他身上發揮到了極致。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吃飯要餵從不工作,父母走後他活活餓死在家中
    孩子8歲的時候還讓父母一口一口的違反,能不走路就不走路,每次需要出門的時候,父親都會挑一個擔子,然後把楊鎖放在扁擔筐子裡面。 1999年,楊鎖的父親因病去世,所以家庭的重擔自然就全部放在了楊鎖的母親身上,如果按照其他家庭的情況來看,大部分人可能會體諒父母的艱辛,然後一起幫助母親渡過難關,但是楊鎖13歲還是需要母親全部照料生活瑣事
  • 中國頭號懶人楊鎖,從不去工作,吃飯母親餵,23歲活活餓死在家中
    距離至今11年的2009年,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一位23歲的青年楊鎖在家活活被餓死,結果村民們都對其感到了唏噓,都在說楊鎖是被父母活活害死的。但楊鎖在餓死的時候,父母都已經去世,何來被父母害死這一說呢?這就要從楊鎖「不一樣」的童年說起。
  • 河南小夥衣服不洗從不做飯,23歲被餓死,堪稱「中國第一懶人」
    我們平常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是這麼個意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僅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要讓孩子具有獨自生活的能力。在學校他也是渾噩度日,老師講的知識一字不聽,為此老師找到了楊鎖的家中,沒想到他父母的態度卻十分強硬。久而久之,老師也不再理睬楊鎖,在學校也沒人願意跟他講話 ,於是他向父親提出輟學,沒想到父親竟然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