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夥衣服不洗從不做飯,23歲被餓死,堪稱「中國第一懶人」

2020-12-15 瑞朵娛樂

俗話說得好,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不論是人品道德,還是為人生存的本能,都從幼年開始建立,小時候的意識會在無形中影響到成年之後。

我們平常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是這麼個意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僅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要讓孩子具有獨自生活的能力。

可現在的有些家長,對孩子一味的「斷翅式溺愛」,以至於讓孩子成年之後,每天渾渾噩噩,沒有生活的動力。

02、

1986年,一位叫楊鎖的河南小夥出生了,因為生了三個女兒才有兒子,父母對他格外是溺愛,那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

從小到大,楊鎖沒有洗過一件衣服,飯菜要母親餵才吃,甚至連洗頭洗澡都要父親幫忙。

轉眼他到了上學的年齡,但是他懶得走路,因此撒潑不去學校,父親無奈,只能寒冬立夏的每天背著他送去學校。

在學校他也是渾噩度日,老師講的知識一字不聽,為此老師找到了楊鎖的家中,沒想到他父母的態度卻十分強硬。

久而久之,老師也不再理睬楊鎖,在學校也沒人願意跟他講話 ,於是他向父親提出輟學,沒想到父親竟然答應了。

03、

就這樣,楊鎖開始整日躺在家中看電視,飯好了母親就端來餵他,清閒的日子過了幾年,父親終於因為長期勞作累倒了。

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母親身上,女兒都已經嫁人,母親希望他能幫著分擔一些家務,卻換來了他的拒絕:

「你以前不是說過,那些都不是我該幹的活嗎?我才不要做!」

聽到楊鎖的話,母親後悔不已,楊鎖小的時候,經常想要幫著做些什麼,卻每次都被她拒絕,她說的話也被他牢牢記住。

如今她已經年邁,不知還有幾天好活,如果自己撒手而去,兒子的生活該如何是好?

就算自己不在了,他還有三個姐姐,母親只能在心裡這樣安慰自己。

04、

沒幾年,母親也過世了,二姐託關係給他找了一份廠子裡清閒的工作,他卻嫌棄有夜班,不肯去。

大姐夫又讓他跟著自己外出打工,可他剛走兩天便回來了,說工地上的飯簡直不是人吃的。

姐姐們前前後後給他找了十幾分工作,每份他都沒超過三天,他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不憑藉自己的力氣掙錢,反倒每天向姐姐們伸手要錢。

久而久之,姐姐們也不再管他,他就獨自一人住在家裡的老房子中。

沒有了經濟來源,他就將家中能賣的東西全賣了,餓了,他就東家走走,西家串串要飯吃,吃飽一頓就回家睡上幾天。

甚至連上廁所也懶得出門,就在屋裡挖了一個洞,就地解決。

05、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街坊四鄰幾天沒見到他出來討飯,便端了飯菜為他送去。

到了楊鎖家中,大聲呼喊也沒人答應,進門一看,才發現楊鎖蓋著一件破舊的棉襖,早已經離開了人世。

旁邊一些柴火,是用家具劈成的,還有一堆早已涼透的灰燼。

他的事情被傳到了網上,引起了網友的一片譁然,大家紛紛稱他為「中國第一懶人」。

結語:

回想上世紀60年代初,被餓死的人不計其數,那是因為自然災害,三年沒有糧食所致。

現如今的社會,只要付出勞動,就足以溫飽,楊鎖的事情固然令人惋惜,卻並不值得同情。

追根究底,楊鎖的今日還是因為父母溺愛無度所換來的後果。

相關焦點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人背,23歲被自己餓死家中
    "中國第一懶人"發現餓死家中一名河南的23歲的小夥子,被鄰居發現在家中餓死。這名男孩叫楊鎖,他是"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老來得子,對很是疼愛,是捧在手心裡養的,嬌生慣養這四個字在他身上發揮到了極致。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中國頭號懶人楊鎖,從不去工作,吃飯母親餵,23歲活活餓死在家中
    如今回想一下,依舊還是那麼的攝人心魄,畢竟大家聽過的「勤能補拙」之類的事例不要太多,但有這麼一個例子:河南一位小夥,竟然活生生地被懶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距離至今11年的2009年,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一位23歲的青年楊鎖在家活活被餓死,結果村民們都對其感到了唏噓,都在說楊鎖是被父母活活害死的。但楊鎖在餓死的時候,父母都已經去世,何來被父母害死這一說呢?
  • 中國第一懶人:走路怕累吃飯靠餵,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
    不克服總會為懶惰付出代價,只有克服懶惰才有出頭之日。說到懶惰,在我國有這樣一個人,「懶到極致」最終被活活餓死。他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走路怕累、吃飯靠喂,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別人三四歲就會自己穿衣服,他還依偎在媽媽懷裡讓父母幫忙穿衣服。甚至父母會在洗衣做飯的時候在他脖子上掛一張餅。讓他餓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啃到,生怕他被餓著。飯做好之後就會餵著他一口一口吃,從來不讓他自己動手夾菜吃飯。
  • 中國「第一懶人」:吃飯要人餵,父母死後不久被凍死,年僅23歲
    不過就在幾年前,在中國大地上,就出了一個「第一懶人」楊鎖,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飯要人喂,整天躺床上,就連走路都不想自己走。從此以往整個人就變成了廢物,終日無所事事依賴父母。後來父母去世了,他沒有任何生存能力,最後被活活凍死。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懶漢,他每天除了躺著什麼事都不做,他的衣食起居全靠妻子照顧。那天妻子回娘家,她擔心懶漢餓著,走之前她烙了一張大餅套在懶漢脖子上,她回來時發現懶漢餓死了,那張大餅懶漢只吃了靠嘴邊的一小塊,其他的餅他居然懶得張嘴吃!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啥也不會做,父母離世後被餓死在家
    中國第一懶人,他吃飯靠別人喂,從來不上班,在他的父母親離世之後,他就因為懶惰被餓死了。「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離世後被餓死活在蜜罐中的楊鎖楊鎖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末,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
  • 「懶癌巨嬰」楊鎖,23歲活活餓死家中:父母的溺愛,究竟有多可怕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在中國河南就有這麼一個小夥,從小被父母各種寵溺,直到成年依舊飯來張口衣來張手,生活不能自理。在他十八歲的時候,父母雙亡後,他寧願在家乞討,接受村民的救濟而活,也不願自食其力。可最後居然因為過分懶惰,活活餓死了自己,那年他才23歲。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為取暖放火燒家具,23歲活活懶死在家中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很多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來避免過錯的發生。然而,在中國社會中卻出現過這樣一個「第一懶人」,基於父母多年來的溺愛,他並沒有被培養出應有的自理能力,相傳,在他長大之後,為了能夠取暖,甚至燒掉了家裡的家具,而在這位懶人二十三歲那年,他也活活懶死在了自己的家中。那麼,這位「第一懶人」究竟何許人也?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洗,吃飯要人餵,父母走後過得怎樣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懶人的故事,而這個懶人因為父母溺愛的關係,變得什麼事情都不會做,要父母來幫忙,甚至連吃喝拉撒都是一樣的。這樣的懶人自然沒有什麼好下場,在父母出遠門的時候,就因為擔心這個懶人不會自理,然後給他的前面掛了個大餅,希望他能吃掛著的這個大餅來充飢。沒想到的是,這個懶人連吃大餅也不願意,因此就餓死在自己的家裡。這樣的故事看似離奇,然而現實當中卻也發生過這樣的魔幻故事。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23歲懶死家中
    對於懶人的故事,家長也是給孩子講了一版又一版,有一個故事比較經典,從前有個人特別懶,他的吃喝拉撒完全由父母包辦,有一次父母想要出遠門,害怕孩子餓死,便在孩子的脖子上掛了一張餅,希望孩子餓的時候就吃一口,但是由於孩子太懶,只把面前的餅吃完了,後面的餅攔著伸手去夠,便餓死了。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終被活活餓死
    ——林則徐自古孩子都是一個家庭最為寵愛的寶貝,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紐帶,他享受到的不僅是來自父母的關愛,同時也會享受來自家庭物質上的寵愛,而這也漸漸演變成為千百年的難題,如何教育孩子,「溺子如殺子」更是古人總結的至理名言,可是總有許多的家庭置之不顧,而在河南就有一位「中國第一懶人」楊鎖,18歲失去雙親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人餵,衣服從來不洗,結果怎麼樣了?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聽過這樣的訓誡,懶惰是阻礙人類進步的一大障礙,在現實生活中,也真正存在懶惰導致的悲劇,接下來,小編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個人就曾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他就是楊鎖。在生活中,楊鎖事事均有父母親代勞,雖然到了學習生活本領的年齡,父母依舊像對待幼童一樣對待他,比如出門時有父母背著、不會洗衣服、甚至吃飯都要別人一口一口餵……就這樣,楊鎖一直活著父母營造出來的溫室中,也喪失了與外界交往了能力。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18歲成孤兒,上廁所刨坑,最終餓死家中
    在我國有一句話叫做懶人有懶福,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也許懶人真的能夠在某一段時間裡享福,但是想要享一生的福,卻只能是痴心妄想。當身邊所有能夠依靠的人都不在的時候,懶人的命運似乎也就看到了盡頭。"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用自己的一生向大家詮釋了一個人究竟能夠懶到什麼程度。1986年,楊鎖出生在一個小村莊,作為家裡的獨子,他從出生之後就一直備受父母的寵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被父母「寵物化」養18年,終因懶惰活活凍死
    這個故事的原型無從考證,但現實中其實存在比這還誇張的懶人。要不是有真實的記載,很多人都難以想像真存在這樣的懶人。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凍死 1986年楊鎖出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他是家中的獨子,又是男孩,因此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父母對其非常溺愛
  • 人真的會被「懶死」,走路太累,吃飯要餵,父母去世後23歲被餓死
    ——《詩經·衛風·淇奧》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懶人,8歲時還沒有下地走過路,吃飯一直讓人餵著吃。父母去世後,跟著堂哥生活,卻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最後23歲時被凍死在家裡。楊鎖來到酒店,仍然是什麼事情都不幹,反而讓別的人來伺候他生活,這樣的服務員,哪個酒店也不會要啊!最後楊鎖被送回了家,這個工作機會也被搞砸了。23歲被凍死家中經過了幾次找工作不順之後,也沒有人給楊鎖介紹工作了,都知道他是個不幹活的人。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吃飯要餵從不工作,父母走後他活活餓死在家中
    中國式父母,似乎天生就有著體諒子女的本能,但是這種本能如果過了分很有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就比如說:有一些孩子成為了「巨嬰」,這些巨嬰的形成條件就是因為父母太過於勤快,幫助孩子們做了孩子們原本力所能及的事情
  • 11年前河南一小夥,23歲活活餓死家中,肉菜放臭了都懶得吃
    家人曰:『不吃便死,如何使得?』復搖首漫曰:『我亦懶活矣。』」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真的有人因為太懶惰而死。楊繼春是河南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人,由於家境貧寒,他直到30多歲才得以成家。成家後楊繼春一直希望有一個兒子,但是一直到他46歲,妻子才生下了兒子。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自己連路都不想走,父母去世後凍死家中
    古往今來,懶惰的故事並不少見。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過一篇文章叫《傷仲永》。講的是宋朝有個叫方仲永的「神童」,5歲就會寫詩,而且達到了「指物作詩立就」的程度。按說,他長大應該能有一番作為。今天阿葉要說的這位,就是被父母嬌慣,成了「中國第一懶人」,最後竟然活活餓死在自己的家裡的真實故事。這位「中國第一懶人」的名字叫做楊鎖,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雖然楊家比較貧困,但楊鎖身為獨生子的,從小過的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父母特別的寵溺。同齡的孩子都開始幫父母分擔生活壓力了,但是楊鎖在家裡什麼事也不用做,整天不是睡就是躺。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懶死在家中,究竟應該歸罪於誰?
    而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很容易成為一個自私自利、好吃懶做的人。這時,就不得不談談那個因為溺愛,喪失生命的「中國第一懶人」。在溺愛中長大的楊鎖,雖然家境一般,但由於是家中獨子,父母非常寵愛他。一般來說,普通孩子在一兩歲就可以開始獨自行走,可楊鎖直到8歲還依舊不喜歡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