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電視劇賦予了《茶館》怎樣豐滿的主題意蘊

2020-12-26 騰訊網

作者 / 小章魚

何群導演,葉廣芩、楊國強編劇,陳寶國主演版的《茶館》是對老舍先生經典同名劇本的一次成功改編。

在原版劇本中,《茶館》一共分為三幕,第一幕講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清朝政府岌岌可危之時;第二幕講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統治和軍閥混戰時期;第三幕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與美國大兵在街頭橫衝直撞的時期。

雖然時間跨越了四十多年,但故事發生的地點卻完全集中在裕泰茶館之內。

將一個僅有三幕且場景單一的劇本改編成39集的連續劇,其內容體量必然要做一定擴充,人物也必然有添加和改動,場景的變換也需要增加新鮮的內容,這些都值得後輩影視工作者學習。

筆者重刷了一遍陳寶國版《茶館》後,總結了其成功改編經典的門道,首先體現在人物的塑造與增減上。

在原作中由於內容體量的限制,許多事情沒辦法直觀表現,只能通過人物的臺詞進行交代,搬演在電視劇上就需要完整補齊人物的行動線索和前因後果,這樣就必須要添加許多的情節。

另外,為了更加豐滿主要人物和激發衝突以及突出時代主題,電視劇版《茶館》的兩位編劇葉廣岑和楊國強也添加了一些次要人物進行輔助。

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將這些人物與原版進行了對比,對比了電視劇版在人物層面上的改動。作為一部群像戲,人物的塑造是至關重要的,而電視劇版的改編不僅突出了原作的精神內核,而且在創新性上也做了大膽的嘗試。

王利發、明師傅、王淑芬:守舊市民形象

王利發的人物形象並沒有過多改動,他是貫穿全劇始終的一個角色,在原劇本中就有非常深刻的描繪,電視劇版的王利發則改編得更加豐滿了一些。

王利發作為茶館掌柜,必須要左右逢源,見誰都說好話,在劇本第一幕中就交代了「在街面上混飯吃,人緣頂要緊」。

這個人物性格也是貫穿始終的,王利發見誰都點頭哈腰地請安,看上去唯唯諾諾,他表面上是個茶館老闆,是個剝削者,但實際在這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社會上,他就是那個夾在中間的「小魚」,清末的官吏、警署的警察他都惹不起,不僅被這些人剝削,而且還經常被社會上的黑勢力欺負。

劉麻子、唐鐵嘴作為人人恨得牙痒痒的社會蛀蟲,在王利發的茶館裡喝了一輩子茶,也賒了一輩子帳,到死都沒有還上錢。但在電視劇中,卻將王利發的形象做得更加豐富,他雖然膽小怕事,但也足夠聰明有情商,第一集是電視劇版添加的情節,足以展現王利發的聰明個性。

劉麻子在盜墓人那裡得到了一個翡翠扳指,官府正在追查,他於是託唐鐵嘴幫忙轉手,為了躲避追查,唐鐵嘴隨手讓王利發幫忙保管,可見在唐鐵嘴眼裡,王利發一向是個老實人,只能被自己欺負,不可能反過來矇騙自己。

但事情過後,王利發卻以讓唐鐵嘴還茶錢為由扣下了翡翠扳指,此事過去了幾集仍然沒有解決,最後王利發乖乖將其交還給了吳祥子和宋恩子(在前幾集中代表清政府)。

在結尾處王利發的「毀滅」(自盡)也做了改動,原劇中王利發是上吊自殺的,而且是通過小劉麻子之口說出來的,因為小劉麻子聯合沈處長要侵佔了這間茶館,為了和茶館共存亡,王利發被這幫勢力給逼死了。

顯然,電視劇版本改動的結尾更有力度,在小劉麻子和沈處長到來之前的夜裡,王利發點燃了此前秦二爺和常四爺留下的紙錢,自己和茶館都葬送在火海裡,這樣更有了「共存亡」的意味。

明師傅是改動最大的人物,因為在原作中他並沒有太多作用,只是在第三幕有幾句臺詞,而在電視劇中卻使他在茶館興盛到衰亡的轉折時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代表了北京市民階層的仁義、正直的一面。

電視劇中明師傅是給茶館裡做爛肉麵的,宮廷御廚的手藝卻因為仁義而一直留在茶館裡,由於後來茶館衰敗,王掌柜一家入不敷出,於是他主動提出辭職,後來又在王掌柜需要時回來幫助,他的塑造是典型北方人仗義個性的代表。

王淑芬這個角色是王利發的妻子,只在劇本的第二幕出現,但在電視劇版《茶館》中,貫穿了三十多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她和王利發都是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但她比王利發看得更開,成為了王利發得力的內掌柜。最終,她死於美國大兵的汽車之下,這也是電視劇的獨特創造,老舍的劇本裡並沒有交代她的下場。

劉麻子、唐鐵嘴:無惡不作的舊社會蛀蟲

劉麻子和唐鐵嘴是《茶館》中數一數二的反派,不過在老舍的原作裡,對這兩個人的「惡」是帶有同情的,並沒有將其寫到極致。

「惡」具有傳承性,由於劇本跨越了四十多年,因此當劉麻子和唐鐵嘴下線後,小劉麻子和小唐鐵嘴子承父業、繼續作惡,所有人都罵他們「缺德」,就連靠小劉麻子吃飯的小丁寶也罵他「缺德」,但卻沒有人能真正鬥得過他們。在那個年代裡,似乎只有惡人才能活得好好的。

對於劉麻子和唐鐵嘴的結局,原作中是處理得比較草率的,因為作為一個只有一個場景的戲劇,對於人物結局的交代必然不會特別全面,但電視劇就需要補齊這其中的人物線索。

原作在第二幕結尾提到了劉麻子在茶館被當成逃兵砍頭,但在電視劇中,這個場景挪到了德勝門外的城牆根,空間更加宏大了,劉麻子被拖到當街砍頭的場景也被直觀拍攝了出來,更顯示出了這個人物的悲劇感。

唐鐵嘴的死亡在原作中是沒有交代的,他似乎是和劉麻子一起下線的,不過在電視劇裡,兩個人的死亡時間雖然很相近,但是卻分別展現了二人的結局。唐鐵嘴是由於發現了宋恩子和吳祥子陷害劉麻子的秘密,然後將這個秘密告訴了王利發。不過聰明的王利發卻設法將自己摘得乾淨,又將唐鐵嘴知道秘密的消息告訴了宋恩子和吳祥子,結果遭到了滅口。

電視劇裡的王利發更加具有主觀能動性,而唐鐵嘴與劉麻子的悲劇說到底是自己作惡太多遭受了報應。

後來小劉麻子和小唐鐵嘴上線之後,二人做的事情和老一輩一樣,小劉麻子拐賣婦女,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搭上了沈處長,想要私吞老裕泰。小唐鐵嘴在原作中的筆墨非常少,但是在電視劇中起到了和小劉麻子一樣的作用。

他成為了小劉麻子發財道路上的競爭對手,使劇集更加充滿了戲劇性。不過遺憾的是,電視劇《茶館》也沒有交代二人的下場,只是以老裕泰和王利發的毀滅作為結局,這不免看得觀眾心裡更加悲痛。

張秀英、張春和姐弟:被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殘害的良民代表

張秀英和張春和是電視劇版杜撰出來的人物,但他們的存在是有絕對必要性的。

張秀英這個人物的作用主要有兩點,第一是作為王利發情感線的補充,她是王利發的鄰居,與王利發始終處於曖昧不清的狀態,但卻因為王利發大舅媽橫插一槓,而逼迫王利發娶了王淑芬。

正是由於無法娶得所愛的遺憾,才使得王利發異常支持小輩的自由戀愛,當大栓子愛上二姑娘之後,他主動去說媒,可惜二姑娘家是個勢利眼,不僅拒絕了窮酸的王掌柜,還將姑娘賣給兩位逃兵為妻,最終導致姑娘自殺,而自家也沒有撈到任何的好處。

張秀英的另一個戲劇作用是與馬五爺有關的,馬五爺是吃洋教的,胸前戴著十字架,卻是個假基督徒,八國聯軍入北平的時候,他因為脖子上的十字架而保住了性命,但背地裡他卻左一個姨太太右一個姨太太,甚至和洋人合夥將中國婦女拐賣到海外做妓女。

張秀英就深受其害,本以為是去做裁縫的,卻被洋人糟踐,最後投了什剎海自盡。這一件事情也對王利發的心靈造成了震蕩,同時劇作者也將張秀英塑造成了一個受到帝國主義迫害的市民代表。

張春和是張秀英的胞弟,清政府當局時被當成義和團斬首,但張春和顯然是被誣陷的,在獄中他託即將出獄的松二爺和常四爺給姐姐帶去銅錢,從真情告白的臺詞中可見,張春和是莫名背上了誣名。

他的死亡是被封建勢力迫害的,因此他是被封建勢力殘害的良民代表,張氏姐弟在劇作中的戲劇功能便是體現了當時黑暗舊社會,良民所受到了壓迫和殘害。

王二拴、秦利民、常喜貴、康大力:代表新興左翼進步勢力

原作中對於小輩的描寫實際上只有小劉麻子、小唐鐵嘴、王大栓和康大力,但是在電視劇中卻加入了王二拴、秦利民和常喜貴等人。

康大力與康順子是同病相憐的人,他們被賣給了龐太監做家室,話劇《茶館》的第一幕便是康順子經由劉麻子之手被賣掉。不過為了讓更加擴充情節,電視劇版卻發生在十集以後。

原作裡康大力被賣掉的時候只有一歲多,而且是用康順子的一句臺詞交代的,但電視劇版不好表現,於是不僅展現了康大力被賣掉的過程,而且將康大力被賣掉的年齡改成了七八歲,同時龐太監大擺宴席,突出了他虛榮、講排場又計較自己的太監身份的複雜心理,而劉麻子販賣康大力的過程(兩頭收錢:龐太監和龐氏侄子)加重了劉麻子的醜陋和邪惡。

在原作裡,王掌柜只有一個兒子王大栓,但是在電視劇裡卻加入了二兒子王二拴,他一向不服管教,讓王掌柜夫婦非常頭疼,不過在抗日戰爭爆發時,他便與康大力不辭而別,去西山參加了共產黨。

常喜貴是常四爺的兒子,一向正值心善,是學習武生出身,這為他後來參軍做了準備。他們自抗日勝利後便很少露面,但僅有的幾個鏡頭已經交代了幾個人的身份——轉為地下黨員,負責北平的情報工作。

在明面上的人物是秦利民,他在抗日前便是工人階級的代表,與身為資本家的秦二爺對著幹,電視劇劇本的高級之處便是從爺倆的衝突拓展到了勞工之間的衝突,非常貼合時代背景。

後來秦利民再次在北平出現,卻改名換姓成為了國軍政府的領導,很顯然,他也是一名潛伏者,並且通過松二爺的遺孤二秀傳遞情報。在電視劇中,對於二秀和秦利民的感情線也有簡單的描寫。

秦利民、康大力、二栓和常喜貴這些後輩都是左翼進步勢力的代表人物,正如王利發和秦二爺、常四爺湊到一起的時候所說的那樣,「孩子們都是幹大事的,比我們有出息」,這句臺詞意味著新興力量必將取代舊勢力,為充滿悲劇色彩的劇本增添了一絲希望的色彩。

松二爺及秀岑與二秀姐弟:前清遺留家眷

松二爺和常四爺是好朋友,他們都是旗人,象徵著清末的勢力殘餘,但他們並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松二爺和常四爺是完全不同個性的兩個人,松二爺要更加好吃懶做一些,帶有皇室(北京人)通病——每日逗黃鳥蛐蛐,好面兒!

就算是在兵荒馬亂、吃不上窩窩頭的年代,松二爺穿著破衣爛衫也還是不忘了他的小黃鳥,「餓了自己也不能餓著小黃鳥啊,因為這是體面」。他的下線在老舍的劇本裡是比較草率的,但電視劇必須交代清楚,正是因為松二爺好吃懶做、不學無術、只好面子的個性,所以他寧願賣了祖宅也不願意賣掉蛐蛐,結果被騙光了錢,最後餓死在了炕上。

臨死前,他做的一個舉動還是高舉著自己的小黃鳥,最終由於沒有力氣而合上了眼睛。死後,他連出殯的錢都沒有,還是常四爺化緣給他買了四塊錢的棺材。

秀岑和二秀都是松二爺的孩子,還有一個大秀(大女兒),這些人在老舍的劇本裡是沒有交代的,是電視劇新加上的。

大秀由於戲劇功能和二秀一樣,所以在二秀和秀岑長大後就設定她遠嫁上海,而一直沒有回來。電視劇中有一場戲是二秀和父親去火車站接大姐的情景,那場戲中大秀沒有回來,但卻突出了兩個功能,一是讓二秀與剛剛回國的秦利民想見,鋪墊情愫;二是交代了大秀的去向。

二秀和秀岑姐弟也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作為女性的二秀更加積極,最後幫助共產黨傳遞情報。

秀岑則是與松二爺一樣墮落,喜歡唱戲,娘娘腔,一心想要成為名角,卻缺乏對自己的準確定位。他一直都有投機心理,結果被局長的姨太太勾引,被局長捉姦在床,打了半死,斷了一條腿。

這個姨太太在劇中是小丁寶的母親,但是在老舍的劇本裡並沒有對小丁寶的家庭背景做過多交代,只不過為了使人物更加豐滿,電視劇的編劇做了非常大膽的設想,但整體來看也是十分合理的。

秀岑始終是個扶不起的阿鬥,每天只會說著不拖累姐姐,卻根本找不到事情做,他是松二爺血脈的延續,也代表了封建守舊市民的殘存和悲慘命運。

以上舉例只是電視劇改編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從人物的改編中便可以看出電視劇賦予了《茶館》更加豐滿的主題意蘊。其改編實踐、對經典作品的解讀,都值得反覆鑽研、學習!

收藏

相關焦點

  • 首屆茶店茶館營銷高峰論壇暨2020茶店茶館經理人年會成功舉辦
    首屆茶店茶館營銷高峰論壇暨2020茶店茶館經理人年會成功舉辦 12月21日,首屆茶店茶館營銷高峰論壇暨2020』茶店茶館經理人年會在雲上茶業舉行。
  • 漲知識,電視劇裡茶館的那些暗語,代表的都是什麼意思?
    大家看古裝電視劇時,是不是經常看到很多暗號或者暗語的。有的是行業黑話,有的是江湖通用暗語,還有一些接頭暗號等。古代不像現在的交通和通訊都這麼發達,人員來往流動,和一些信件消息的傳達,都會通過當時的茶館客棧酒樓進行流轉。所以大家看到電視劇裡,主角們們需要打探什麼消息,或者約定在哪裡見面,基本都是茶館客棧酒樓這種人多的地方。
  • 《西遊記》女性形象的多重意蘊是什麼?不僅是宗教,還有審美
    許多年來,學術界關於《西遊記》的主題思想一直存在爭論,主要由於人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去解讀作品,而從側面看,也反映了作品主題的多角度性,這部神魔小說的現實意蘊也是多重的。作者通過各類女性大膽質樸的言行賦予了小說新的意義,倡導人們「保持本心」,對人類的本能給予寬容及理解,體現人類關心弱勢群體的人生訴求,同情弱者的社會理念,表明人類應具有的社會維護與理性選擇,具有普泛性。 《西遊記》女性形象的宗教意蘊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西遊記》的背後擁有著十分豐富且深刻的文化意蘊。
  • 「茶館相聲」遇見「二次元」 天津名流茶館30周年再求變
    圖為天津「名流茶館」店內一角的「手辦牆」。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名流茶館成立於1991年,是中國改革開放茶館行業復甦以來天津首家具有傳統民俗特徵和舉辦民間演出性質的天津相聲茶館。並於2010年10月成功入選原文化部、國家旅遊局評選的《國家重點文化旅遊演出項目名錄—相聲戲曲集萃》。
  • 從前茶館裡的人情味,全在這間咖啡館
    五十年前,去茶館喝茶、聽書、侃大山,是人們常見的休閒消遣。老舍先生用一間茶館寫盡了半個世紀的社會百態、風雲變遷。 「三教九流下茶館」,在茶館裡你能看到芸芸眾生的苦辣酸甜。
  • 第五人格:又一海報展示「十三娘」般若相,唐人街小茶館不簡單?
    非對稱性對抗競技手遊第五人格官方又放出一張第十一賽季精華三「唐人街茶館風雲」的主題海報,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紅蝶的限定金皮「十三娘」及其般若相的臉型(右下角鏡中露臉),看起來似乎有點嚇人,但美人相的紅蝶自然是漂亮!
  • 《茶館》導賞會回顧 | 是《茶館》難懂?還是你看不懂孟京輝?
    致觀眾朋友們的一封信觀眾朋友們:感謝您走進劇場,跟我們共度這關於老舍、關於裕泰茶館、關於茶館掌柜王利發和眾多形色各異的茶客們的時間之旅。如果您曾閱讀過老舍 《茶館》 的原著文本或者觀看過其他版本的現場戲劇演出、電影、錄像等等,那麼請您放下對 《茶館》 的固有印象,跟隨我們一起,用心去感受,去聆聽,從另一個角度和老舍的精神和靈魂進行一次對話,並享受這個過程,充分體會這個過程給您帶來的夢幻、疑惑、美感、痛苦和思索。
  •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解讀《雨巷》主題的多重意蘊
    下面我們就從這首詩的抒情格調、審美體驗、主題意蘊以及節奏迴環上來進行深度解析。03 主題意蘊上來看,詩歌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是整體的象徵所指,可以做多種解讀詩中巧用象徵手法,營造了一種既實又虛,朦朧恍惚的氛圍。「我」在雨巷中獨自彷徨,似乎有滿腹的愁苦,但又不願說出。「丁香一樣的姑娘」在詩歌中是象徵所指,而又具有多種解讀,歷來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第一,政治理想的破滅。
  • 怎樣保持豐滿胸部呢
    豐滿的胸部會讓女性非常的自信,但是如何保持豐滿胸部呢,這是很多女性比較關心的問題,下面就請小編為大家介紹。
  • 騰訊棋牌「彭水苗鄉歡樂茶館」落地 光子工作室群創新扶貧探索升級
    同時,騰訊棋牌將與茶館同步上線苗繡主題互動H5,以更鮮活的形式展現苗繡的精美絕倫,傳遞苗族悠遠璀璨的文化內涵(點擊進入苗繡的藝術世界)(插入連結跳轉H5),H5裡的苗繡圖案皆由當地繡娘親手縫製,再由騰訊棋牌加工打磨呈現。
  • 主題:南京夫子廟改造做「加減法」 火鍋店將轉型老字號茶館
    從火鍋店轉型為老字號茶館夫子廟此次全面改造,重在「正本清源、修舊如舊」,對現有建築物多做「減法」,「我們對現有建築進行修繕、梳理,還原歷史原貌,去除不協調的店招和裝飾,取締中心廣場的周邊攤販,讓它回歸到老南京人記憶中的夫子廟那樣的場景。」夫子廟管理局書記劉立新告訴記者。
  • 「時裝茶館」開業了!黃曉明張靚穎周冬雨演繹在成都的小日子
    本次活動,發布了明星系列成都元素短視頻《時裝茶館》,引起不錯的反響。視頻中,時光回溯到1999年,成都有一間「時裝茶館」開業了。1999年到2019年,在這20年間,有人離開,也有人到來,這家茶館見證了不少人的悲歡離合。
  • 京字京韻特色,民俗風情展現,文化意蘊是《霸王別姬》成功的關鍵
    究其根源,與影片之中所蘊含的濃厚的「文化意蘊」密不可分。 這種修改並非是不尊重原著,而是一種矯正式的改編,使作品與主題更加符合。 正是這種由小說到劇本,再由劇本到小說的反覆修改,才使得電影之中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一經上映便火遍全球,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 陳安健:他與他的茶館,二十載蔓延共生
    《茶館系列—七月的日子》180×140cm布面油畫2007年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畫家陳安健開始以這家老茶館作為創作對象,畫了一系列茶館主題的油畫作品,兩年後,聽說茶館要被拆遷,改建成網吧,他掏錢把這裡承包了下來。"這個做網吧不合適,老百姓也需要有個喝茶的地方。
  • 茶館中的翹楚:一生中必須要去一次的18家茶館
    最市井的露天茶園:人民公園露天茶館如果說散漫是成都的特點,那麼隨意和市井,就是成都茶館的特點。人民公園的露天茶館是體驗成都茶文化「市井」所在的一個好去處,茶客在這裡喝蓋碗茶、擺龍門陣、看報紙、打瞌睡、發呆,眾生百態均在小小的茶館中呈現。
  • 老舍茶館聯合武夷星共同打造「中國工夫茶」
    面對茶業市場飛速發展,以及消費者多樣化需求,12月27日下午,老舍茶館與國茶匯合作夥伴福建武夷星公司宣布打造武夷星&老舍茶館「中國工夫茶」系列產品。
  • 中式插花|意蘊深長、古典之美、含蓄雋永~
    傳統中式花藝儒、道、佛教思想的影響,認為萬物皆有靈性,因而常根據其習性,把無語的花草,賦予人的感情和生命力,借用草木抒發人的意志,心情。花葉觸及之處,滿是長長的遐想與回味。中式插花風格常用於家居軟裝、中式風格的商務場合用花。
  • 龍門陣擺四川|茶館小成都
    有人說,成都是這樣一座安逸得板的城市——一半人在火鍋店,另一半人在茶館。火鍋店最多幾個小時也就出來了。茶館嘛,好傢夥,一坐就可以坐一天。如果說成都是泡在茶裡的城市,茶館又何嘗不是將大千世界濃縮了的成都。在成都的茶館裡,你可以採耳、可以嗑瓜子、可以吃點心、可以看報紙(現在是玩手機)、可以賞演出、可以擺龍門陣,甚至還可以喝茶!
  • 「老上海茶館」驚喜開張 上海驚魂密境全新升級
    正逢潮玩網紅打卡地上海驚魂密境迎來開館一周年紀念,場館宣布開放全新主題區「老上海茶館」,同時將發行限定「重回老上海」特色主題活動套票,為遊客提供優質實惠的假日出行選擇。  說起老上海歷史文化,老上海茶館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存在。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梭於茶館之中,茶碗一舉一落之間傳奇與故事就在這裡發生。走進上海驚魂密境「老上海茶館」,僅僅幾步就能帶領遊客轉換進入一個充滿故事的老上海市井弄堂中。
  • ASOBIO 2015冬季大片丨不經心的雕琢感,邂逅本源意蘊
    ASIBIO 2015冬季廣告大片漫不經心的雕琢感,邂逅本源意蘊Main Line-Social女裝系列則堅持讓優雅與硬朗同行,顛覆性的優雅是這一系列的設計主旨,解放所有女性對其身材的苛刻要求是ASOBIO想要傳達給新女性的品牌意蘊。將簡潔的廓形運用在時裝中,在經典硬挺線條和精緻廓型基礎上,重新解構與移位,將宮廷繡線、隱形提花等復古感十足的元素與現代風格進行混搭,賦予social系列律動感和易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