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當中女為悅己者容更甚。勤掃妝罷倚西窗,唯恐傾城不傾郎。若是讓一個痘痘糟了心,豈不大大的惋惜。
西醫認為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好發於青少年。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
因此痤瘡又名青春痘。打針、吃藥不管用,還容易反覆發作,那我們來看看中醫是怎麼講的。中醫認為痤瘡主要好發於臉部、前胸或後背。無論是否處於青春期(部分中年人也會長痘),只要與生長發育類似的陽氣旺盛或者熱量過剩,同樣都有可能出現痤瘡。
根據痤瘡的症狀,主要有兩大分型。一種是有膿頭,根盤堅硬,膿頭紅腫,觸之疼痛,一般去除膿頭後能夠自行消退,而且不留痘印。一種是無膿頭,紅腫不顯,但紅腫部分較大,難以癒合,容易留下痘印。
另外根據痤瘡好發於臉部、胸背處等陽氣聚集,且處於人體上焦或皮毛處,中醫認為與肺相關——肺主皮毛。痘痘的症狀,或有膿頭,可滲出去除,可以判斷與溼熱相關。或無膿頭,紅腫疼痛,與血熱相關。綜合,痤瘡主要與虛、溼、淤、痰相關。主要歸類於肺經鬱熱(包括血熱與氣熱)以及肺經溼熱。
熬夜過度、菸酒過量等過度進食辛辣食物,又或者感冒流汗未徹、淋雨封閉毛孔,毛孔內熱量及代謝產物無法及時排出,都會導致肺經鬱熱,而鬱熱日久,熱入血分,便導致了痤瘡的出現。而另外一種情況,便是大腸的問題。
肺與大腸相表裡。中醫認為肺主氣,可以管理全身的呼吸系統,而肺可以將氧氣、營養物質、代謝產物傳送給大腸,並且形成糟粕排出體外。大腸一旦出現病變,也會反作用影響肺的功能、出現肺部的病變。
例如便秘的患者容易出現吸氣淺。同樣,大腸溼熱或者便秘的人群,因為無法及時將熱以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過多的熱量傳到至肺部,同樣也會引起痤瘡。
這就是偏瘦的女性,容易便秘或者皮膚病的緣故。這種情況下可以選用防風通聖散。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消,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荊芥,白朮,梔子。
當歸、川芎、芍藥——四物湯的組成,有補血活血的作用。臨床上個人更喜歡加上四物湯的最後一味藥——活血涼血、養陰生津的生地,對於治療痤瘡的紅腫熱痛,效果更好。。對於中年女性的暗斑或者痘印,活血化瘀是常用的治法。
大黃、芒硝——承氣湯的組成成分。大黃能夠活血化瘀、攻下消積。芒硝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兩者配伍,能夠更好起洩熱通便的功效。
防風、薄荷、麻黃、連翹——其中薄荷、連翹對於紅腫疼痛病症等表熱症見效明顯。防風可用於表寒熱症,且有止癢作用。麻黃開表宣肺,讓閉塞毛孔打開,將熱量與代謝產物排洩出去。
石膏、黃芩、滑石——石膏、黃芩是常用的清肺經熱藥物,滑石能夠清利溼熱。
桔梗、梔子——桔梗入肺經,可用引諸藥上行,中醫認為這味引經藥可用讓其他藥物發揮作用集中在肺經或者人體上方。梔子能夠清上焦熱(指心肺)。
荊芥、白朮——荊芥可把血液裡面的熱量引導皮膚表面。白朮有健脾益氣的功效,防止其他藥過度寒涼,傷及脾胃陽氣。
在臨床上,痤瘡常用的防風通聖散還可以與清金化痰湯對比使用。中藥能夠活血化瘀、開表宣熱、滋陰洩下,另外患者還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吃生冷食物,以免滋生溼膩。不吃辛辣,以免助長邪熱。不熬夜,不菸酒,以免壯火食氣,助長痤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