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的中醫療法大全

2021-02-23 北總皮膚損傷修復研究所

轉自:痘痘肌論壇   原創:廖勇博士

肺經風熱證:

皮損以紅色或膚色丘疹、粉刺為主,或有癢痛,小便黃,大便秘結,口乾;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相當於痤瘡分級中的Ⅰ、Ⅱ級。

疏風宣肺,清熱散結,方藥為枇杷清肺飲或瀉白散加減,中成藥可選梔子金花丸等。

脾胃溼熱證:

皮損以紅色丘疹、膿皰為主,有疼痛,面部、胸背部皮膚油膩;可伴口臭、口苦,納呆,便溏或粘滯不爽或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或弦,相當於痤瘡分級中的Ⅱ、Ⅲ級。

治法應清熱利溼,通腑解毒,方藥為茵陳蒿湯或芩連平胃散加減。便秘者可選用中成藥連翹敗毒丸、防風通聖丸等;便溏者可選用中成藥香連丸、參苓白朮散等。

痰瘀凝結證:

皮損以結節及囊腫為主,顏色暗紅,也可見膿皰,日久不愈;可有納呆、便溏,舌質淡暗或有瘀點,脈沉澀,相當於痤瘡分級中的Ⅳ級。

治法應活血化瘀,化痰散結,方藥為海藻玉壺湯或桃紅四物湯合二陳湯加減,中成藥可選丹參酮膠囊、大黃蟄蟲丸、化瘀散結丸、當歸苦參丸等。

衝任不調證:

皮損好發於額、眉間或兩頰,在月經前增多加重,月經後減少減輕,伴有月經不調,經前心煩易怒,乳房脹痛,平素性情急躁;舌質淡紅苔薄,脈沉弦或脈澀, 相當於有高雄激素水平表現的女性痤瘡。

治法應調和衝任、理氣活血,方藥為逍遙散或二仙湯合知柏地黃丸加減,中成藥可選用逍遙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六味地黃丸等。

馬齒莧、紫花地丁、黃柏等水煎溼敷,每日 2 次,每次 20 min,用於炎性丘疹、膿皰皮損,起到清熱解毒,減輕炎症的作用。

顛倒散(大黃、硫磺等量研細末),用水或蜂蜜調成稀糊狀,塗於皮損處,30 min 後清水洗淨,每晚 1 次。用於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及囊腫皮損,起到破瘀活血,清熱散結的作用。

內分泌、皮質下、肺、心、胃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貼在穴位上,並囑患者每天輕壓 1 min 左右,每 5 日更換 1 次。

在耳郭上選定耳尖穴或耳部的內分泌穴、皮質下穴,常規消毒後,用三稜針在耳尖穴上點刺,然後在點刺部位擠出瘀血 6~8 滴,每周治療1~2 次。

主穴為百會、尺澤、曲池、大椎、合谷、肺俞等穴,配穴為四白、攢竹、下關、頰車及皮損四周穴。方法:施平補平瀉手法,針刺得氣後留針 30 min,每日 1 次。

常選背俞穴,如肺俞、膈俞、脾俞、胃俞,熱重加大椎,便秘加大腸俞,月經不調加次髎,皮膚常規消毒後,取火針在酒精燈上將針尖燒紅後,迅速直刺各穴,每穴點刺 3 下,隔日 1 次。

取穴多為肺俞、大椎穴、脾俞、胃俞、大腸俞、膈俞、腎俞等。每次取背俞穴 4~6 個,三稜針刺破皮膚,然後在點刺部位拔罐,留罐 10~15 min,3 日 1次,10 次為 1 個療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轉自痘痘肌論壇,版權歸原作者廖勇博士所有,文中內容僅供大家參考交流。


相關焦點

  • 書香機關|司富春:痤瘡的中醫療法
    今天我們推出由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司富春撰寫的科普文章《痤瘡的中醫療法》。關於痤瘡等皮膚病的問題,在《健康中國人行動手冊》第一章第一節中有詳細的介紹。司富春教授的這篇文章對痤瘡的定義、病因以及中醫治療方法做了進一步詳細的解讀和科普,如有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會邀請專家進行專業解答。
  • 痤瘡中醫治療經驗
    古代中醫外科學著作裡面把本病稱為肺風粉刺,所以粉刺一名也沿用至今。 青春痘實在令人討厭,莫說一臉膿包,哪怕些許閉口粉刺,也會讓人厭煩不已。 目前祛痘方法很多,從事皮膚病十多年來,我也治療了大量的痤瘡患者,目前我門診患者主要以痤瘡為主,分享一下我用中醫治療痤瘡的…點滴經驗。因為水平有限,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 面部​痤瘡的中醫診療
    痤瘡作為常見的影響美容的皮膚病,各種療法不下十幾種,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這主要是痤瘡的發病機理比較複雜,個體性差異特別大,所以針對不同的患者選用合適的療法就顯的特別重要。痤瘡有明顯的自愈性,所以對輕度痤瘡不影響美觀的,有不少學者認為輕度痤瘡本身就是生理現象,無須治療。
  • 坤銘堂國醫 | 面部痤瘡的中醫診療
    二、辨證分型《中醫外科學》將粉刺/痤瘡可分為肺經風熱、脾胃溼熱及衝任不調、痰瘀凝結等證型。其要點是:共有粉刺作為主症。中藥治療痤瘡的藥理作用實驗研究,主要針對痤瘡的發病機理,集中在抑制痤瘡丙酸桿菌、抑制皮脂分泌、抗炎、免疫等幾個方面進行設計。丹參、連翹、虎杖、黃柏、山豆根、大黃、黃連和茵陳對痤瘡丙酸桿菌的抑菌作用高度敏感;中度敏感的則有黃芩、龍膽草、大青葉、金銀花、地榆、百部、秦皮、川椒、當歸、川芎、重樓和紫花地丁。
  • 痤瘡又名青春痘(中醫診療)
    痤瘡作為常見的影響美容的皮膚病,各種療法不下十幾種,這主要是痤瘡的發病機理比較複雜,個體性差異特別大,所以針對不同的患者選用合適的療法就顯的特別重要。痤瘡有明顯的自愈性,所以對輕度痤瘡不影響美觀的,有不少學者認為輕度痤瘡本身就是生理現象,無須治療。但對於中重度的痤瘡,由於影響美觀,給心理上帶來巨大壓力,並有一定的毀容性,所以必須及時加以治療。
  • 中醫治療青春痘的療法
    中藥療法祖國醫學把青春痘稱之為痤瘡,並且對於痤瘡的論述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提出。中醫對青春痘的治療方法也是根據個體差異,皮損的嚴重程度來具體辨證論治,所以效果要比西醫好,也是被人們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中醫根據四診將痤瘡主要分為以下三型:肺經蘊熱怔:主要表現為粉刺初起,紅腫疼痛,面部瘙癢,可有口乾,小便黃,大便乾燥,舌紅苔黃,脈象浮數。       治療以清肺涼血為主,常用的方劑是潔美保健露,主要成分有:野菊花,千       裡光,桑白皮,知母,黃芩,金銀花,紫花地丁,薰衣草,赤勺,生地,生       甘草等。
  • 痤瘡你了解多少?痤瘡的分級療法有哪些?
    痤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痘痘」,一般到了青春期的少年臉上或多或少都會長几顆,雖然症狀不是很明顯,但是期間不做好處理工作的話,會使色素沉著留下滿臉的痘印。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但青春期後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癒。
  • 光動力療法:「重拳出擊」治療中重度痤瘡
    20世紀90年代,王秀麗教授在國內率先開展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治療皮膚癌、尖銳溼疣等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2004年之後,王秀麗教授開始探索光動力療法在中重度痤瘡治療中的應用,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由她領銜完成的「光動力治療中重度痤瘡的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高手過招:中醫臨床戰「痤瘡」
    書中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討論過程,語言平實生動,無過多虛言套語,以乾貨為主,且有提問、有爭論、有交鋒,給人一種多位中醫高手現場會診的臨場感。  餘浩,字任之,網名任之堂主人。自幼隨祖輩學醫,畢業於湖北中醫藥大學,自創任之堂,運用中醫療法治療許多疑難雜症,療效頗佳。著有《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曆程》等。
  • 痤瘡和痘痘有什麼區別,痤瘡一般多久可以自愈
    痤瘡的發病機制複雜,目前西醫學認為痤瘡的發生、發展主要與雄激素及皮脂增加、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微生物感染(主要是痤瘡丙酸桿菌)、免疫學因素、飲食、遺傳等因素有關。中醫認為本病的產生主要與以下三個方面有關:①汗出復感外邪②肺氣內鬱,肺經蘊熱③脾胃溼熱,痰瘀凝結。
  • 小議痤瘡的中醫治療
    宋某某,女,31歲,主訴:下巴、前額痤瘡三年,初診日期:2020.12.26
  • 菏澤市中醫醫院皮膚科痤瘡周義診來了
    菏澤市中醫醫院第三屆「中國痤瘡周」義診活動再度起航痤瘡
  • 囊腫性痤瘡的中醫治療
    痤瘡是非常常見的皮膚疾病了,其中囊腫性痤瘡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給皮膚造成的損害比較的大,嚴重的影響外貌美觀。囊性痤瘡一定要儘早治療,治晚了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令面部皮膚出現很多是凹坑,和頑固的堅硬結節,導致後面的治療相當困難。囊腫性痤瘡是痤瘡的一種,由尋常性痤瘡演變而來的。
  • 痤瘡中醫名家治療經驗!
    痤瘡治療經驗【名醫經驗】一、朱仁康治療痤瘡分二型朱仁康認為痤瘡大致可分為肺風型和痰瘀型二證。(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編.朱仁康臨床經驗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197)二、徐宜厚治痤瘡的「四辨」、「十法」武漢市中醫院徐宜厚將其診治痤瘡的經驗歸納為「四辨」、「十法」.四辨①辨部位:根據中醫經絡的分布和走向,認為皮損發生於前額與胃有關,在口周與脾有關,在面頰兩側與肝有關,發於胸部與任脈有關,發於背部與督脈有關。
  • 中醫傳統耳針療法!三個穴位促減肥!
    但此耳針卻非彼耳針,兩者差距大耳針療法是中醫所用到的一種療法。耳針是中醫用到的一種治療手段,耳針療法也就是使用針或是用其它的一些方法對耳廓進當中的穴位進行刺激,達到協助防治疾病的目的。耳穴人的耳朵同人體當中的經絡,臟腑聯繫慎密,通過到耳部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相應的治療作用。
  •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醫療法
    中醫傳統療法作為一種綠色療法,已被廣泛的應用於輔助生殖技術中。中醫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優勢在於綜合了對局部靶器官與整體內分泌水平的雙重良性調節。
  • 痤瘡是什麼? 如何治療痤瘡
    痤瘡一直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臉上只要是長了痤瘡都會感覺很難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痤瘡。痤瘡是什麼?臉上長痤瘡的原因?
  • 中醫的放血療法靠譜嗎?5個好處給你解答
    醫生一邊幫王大嬸處理傷口,一邊說,「這就是放血療法的好處,能清除體內垃圾,以後可以定期來放血。」聽起來似乎挺有道理,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放血療法真有那麼神奇?放血療法,又叫做「刺絡療法」,在中醫和西醫上都有相關記載。
  • Galderma:聯合療法在治療嚴重丘疹膿皰性紅斑痤瘡上有更好療效
    瑞士洛桑2019年3月4日電 /美通社/ -- 首項隨機臨床試驗將40毫克強力黴素緩釋 (DMR) 膠囊和1%伊維菌素霜 (IVM) 聯合療法與 IVM+ 安慰劑療法治療嚴重丘疹膿皰性紅斑痤瘡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對比。
  • 後背長痤瘡怎麼辦?中醫有用嗎?分享痤瘡解決之道
    痤瘡在日常生活中又叫做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在青少年患者中出現,會導致患者對自己的外貌產生自卑感,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有時痤瘡會出現在後背上,那麼後背上長痤瘡該怎麼辦呢?中醫治療痤瘡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