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痛苦之事,並非人活著錢沒了,而是與深愛之人陰陽兩隔,這種悲痛無法言說,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得到。宋代大文豪蘇軾,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堪稱兩宋首屈一指的文學家,仕途卻屢遭挫折,但讓他最傷心難過的並不是宦海沉浮,而是相愛十年的妻子王弗撒手人寰。
妻子病故之後,雖然蘇軾另娶他人,但王弗在他心裡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恰逢妻子去世十周年,漂泊在外的蘇軾夢中與她相遇,醒來淚流滿面,寫下著名的悼亡詩《江城子》,其中「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成千古絕唱,「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更道盡悽苦和悲傷,實乃悼亡詩之典範,幾乎無人可以超越。
悼亡詩,屬於詩歌的一種特殊題材,通常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最早由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的潘安創作。唐代才子元稹,比蘇軾早出生三百多年,為了攀附權貴拋棄初戀女友崔氏,備受世人爭議,甚至給他打上「渣男」的標籤。但無可否認,元稹確實非常有才華,不少作品入選《唐詩三百首》。
人們經常借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來形容海枯石爛的愛情,殊不知,這句經典詩歌就是元稹的原創。通過對元稹生平事跡的了解,且不討論是否符合渣男的特徵,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個多愁善感的詩人。元稹的名句「貧賤夫妻百事哀」家喻戶曉,但多數人曲解其意,讀完全詩才恍然大悟。
先看一下眾人所理解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僅憑字面意思,可翻譯為:家境拮据的夫妻,容易因柴米油鹽產生爭吵,現實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不得不精打細算,恨不得把一分錢分成兩半用。原本親密無間的感情,因為一個「窮」字,慢慢被消磨殆盡,只留下無休止拌嘴和悲哀,以致於分道揚鑣。
如此分析,看似毫無違和感,其實與詩人元稹本意大相逕庭,為何這樣說呢?且看全詩內容《遣悲懷》:「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元稹因才華出眾且一表人才,得到朝中大臣韋夏卿賞識,把女兒韋叢許配給他。當時元稹沒有一官半職,而韋叢作為名副其實的富家千金,沒有任何怨言,無怨無悔地跟著元稹過清貧的日子,溫柔體貼賢良淑德。妻子陪著他患難與共,生活再苦也不離不棄,這讓元稹感動不已,決定餘生好好疼愛韋叢。
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元稹考取功名,仕途一帆風順的時候,妻子韋叢突然因病去世,對他的打擊巨大,前文的《遣悲懷》正是元稹為亡妻韋叢所作。譯成白話文:回憶當初開玩笑講述身後事,未曾想這一天來得那麼快,令人猝不及防。你的衣服幾乎不在,但我保存著你留下的針線。睹物思人,我對你的侍女更好,也經常給你送紙錢。世人都逃不過生死離別,但像我們一起走過貧窮的夫妻,更能感受到這種哀傷。
結合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以及全詩的意境,能夠非常直觀認識到,以前對「貧賤夫妻百事哀」理解有誤。元稹所表達的意思,是對妻子陪他吃苦的感激和懷念,一起經歷過貧窮的感情最珍貴。所以,借用古詩詞時,千萬不可斷章取義,否認容易貽笑大方。
你對「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如何理解的呢?歡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