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說財商 | 為什麼總是很努力,也賺不到錢?

2021-03-03 中國nlp學院

我們的視頻號更新啦

今日主題:

「2020年,我們都經歷了什麼」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視頻↓↓↓

記得點讚+關注

每天都會有驚喜哦


整理編輯:小璇,內容參考自黃啟團先生新書:《會賺錢的人想的不一樣》

你有過在職場上受了委屈,但不敢辭職的經歷嗎?

我的朋友Y,最近因為這事,無數次的自我懷疑。

最近他的上司,總是針對他,有意無意的挑他毛病給他加活幹,還讓他背鍋。

但是Y不敢發脾氣,也不敢一走了之。

因為——

「年底了不好找工作」;

「家裡母親正生著病,我要好好存醫藥費」;

……

聽到他說完這事,我們一行人對於這種委屈、無助都感同身受。

最近也一直聽到身邊很多朋友自嘲「打工人」。

不得不說的是,玩笑的背後都是心酸。

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很努力的在工作賺錢,為此掏空身體、頭髮掉光、肚腩漸大。

但是,哪怕忍受了再多職場上的委屈,也過不上一個「體面」的生活:

租房時,為了能省下幾百塊錢,不得不擠在城中村,跑到需要通勤兩個小時的地方;

點外賣,忘記點下幾塊錢的滿減劵,就會懊悔大半天;

生了病,也不敢輕易請假,生怕扣了錢,這個月就過得比較拮据。

……

各種壓榨、打壓、焦慮,無休止的加班後還要被指責是你能力不足;

但是,更讓人著急的是——

朋友曬滿的車鑰匙、旅行照、名牌鞋、和房產證。

焦慮感尤其在夜裡來得更加猛烈,同齡的朋友已經有房有車,事業有成。

還能抽空去度假,過上經濟自由,詩與遠方的日子。

而自己,卻加班熬夜,外賣快餐,還一事無成。

你是否也曾想過,為什麼會這樣?


在知名心理學導師黃啟團先生(團長)的財富心理課上,也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學員林先生——

自己開了家小公司,因為很努力,經營得還不錯,但卻賺不到什麼錢。

因為有很多的客戶,都沒有及時的還款。有的時間久了,乾脆不還。

林先生也不是沒想去討要過,但話到嘴邊他就咽下去了,遲遲不知道如何開口。

為此,太太對他很不滿。

於是,他來到團長的課程上求助。

做了個案才發現一件事情:原來,林先生小時候家裡窮,有一次家裡的錢被偷了,父親就懷疑到他身上,為此還不到15歲的他,遭了父親一頓打。那是冬天,屁股上的傷不容易好,一坐下來就疼,那大半個月的傷痛真是讓他刻骨銘心。

那麼這兩件事情有什麼聯繫嗎?

團長認為:人在遇到創傷事件的時候,潛意識為了保護我們,可能會出現「經驗性迴避」的反應。

 

當年因為錢被打被冤枉,給這位學員帶來了內在創傷。為了忘記這份痛苦,他的潛意識會選擇經驗性迴避——迴避金錢,迴避和金錢有關的事情。


而這樣長久下去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團長提出一個重要的心理影響:概念化的自我。

在心理學上,指的是通過概念將自我定義為某種僵化的評價。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長期賺不到錢,也聽到身邊的人評價他不懂得賺錢,沒有錢。

那麼他很有可能會自動啟動自我防禦機制,講「賺不到錢」合理化。

他會在內心進行這樣的自我建設——

「像我這樣的人,可能這輩子就這樣了」。

「我這輩子就註定是個窮人」

……

要知道,一個人如果給自己貼上標籤,他就會忘記自己想要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林先生一直說自己想賺錢,人也看著很努力,但實際上因為內心價值不清,導致他一直以來賺不到錢。

                          

如果一個人長久的處在這種「思維陷阱」之中,那麼他很難跳出來看到外面更多的財富機會。

慶幸的是,林先生在和團長學習了《財富心理課》後,調整了自己的金錢信念。現在他的收入,已經翻了4倍。

那麼黃啟團先生(團長)用的是什麼方法呢?

在行為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ACT理論(接納承諾療法),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內在的創傷。

團長深化了這個理論,創新性的加入一些NLP心理學上的「時間線療法」。

「時間線療法」可以利用心理學技巧,把當事人帶回「過去」,去覺察隱藏在內心深處被忽略卻隱隱作痛的創傷,以便更好的活出往後的精彩人生。

為我們提供了以下這套個案方法——

第一步:接納。將當事人的潛意識引導回童年,用現在的人生經驗去看待從前的事情。

第二步:認知解離。帶領當事人從原有的認知視角中抽離,用理性的視覺重新看待事件。讓他看到「錢把我害慘了」只是當年的想法,而不是客觀事實。讓他明白,並不是錢把他害慘了,而是因為父親不希望孩子有「偷」的行為,才會這麼嚴厲。

第三步,升維自我。引導當事人產生新的想法:要成為一個有錢人,不再受到「錢」的困擾。

第四步,當思維升級之後,當事人就會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進而清楚自己的「選擇價值」。如此他會產生更大的行萬裡,去做「承諾行動」,他的人生就會『活在當下』,不會沉陷在原來的觀念中。

以上便是黃啟團先生介紹的消除限制性信念,提升財商的一套方法。

很多時候,一個人賺不到錢。

並不是因為他不夠努力,也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

而是他的「金錢觀」出現了偏差。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所以,想要讓自己變得「有錢」,首先要做的是「調整正確的心態」,其次才是學習「賺錢的技能」。

心理學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童年和早期經歷形成的潛意識所創造的。意識上,誰都喜歡財神,潛意識卻未必——如何破解


原價9800元的財商心理課,精華課僅需 99 元,23年心理學導師、壹心理聯合創始人黃啟團先生從心理學的視野,幫助你——

1、學習脫「貧」的底層心理代碼

2、覺察你的財富潛意識

3、修正早年經歷對你事業的影響

4、轉化內心的匱乏感讓錢愛上你

5、掌握三種通向財富自由之路新思維

6、誰設框誰掌控,用好這兩種溝通工具

24節系列課

每一堂都藏著財富的心法和秘密

價值9800元,上新特惠僅 99 

立即搶↓↓

作者:小璇。知性撰稿人,不寫雞湯不毒舌,寫文只說事。來源:本文系智慧行學院(wisdom-bank)原創,這裡每天分享實用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好文好課(婚姻、親子、職場)。轉載請後臺回復聯繫。

迴避型依戀 |薩提亞「三度出生」| 焦點效應

平衡輪圈 | 強姦謬論 | 感知位置平衡法

內在攻擊性 | 倖存者偏差 | 薩提亞自我環

相關焦點

  • 缺少「錢生錢」的財商思維,你的努力不值一提!
    很多人賺不到錢,就是因為「盲」,不知道該做什麼,也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時間,其實,突破這種困境最簡單方法就是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並完善自己的知識、能力,自然會吸引到與你志同道合的夥伴,與你共創財富人生。靠拿命去換錢並不值得炫耀,這種做法除了能感動自己並無他用,更何況拼命和成功從來不會劃等號,缺少財商思維的努力,其實最終不值一提。不信你去問那些賺了大錢的「成功人士」,很少有人把自己的成功歸咎於能力,更多的會說自己靠的是運氣。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成敗,很大程度不是由我們自己個人的能力決定的,而是被大趨勢決定了。
  • WHY | 我很努力,卻為什麼賺不到錢?
    就像很多人努力賺錢,卻沒有錢,為什麼呢?是我們的生命有漏洞,我們裝福的容器有漏洞。用佛家來說,這些漏洞分五個方面:第一,殺生;第二,偷盜;第三,邪淫;第四,妄語;第五,抽菸賭博喝酒。過去偷盜虧欠別人的,必須懺悔,如果不懺悔,再怎麼努力也有障礙。為什麼很多人努力卻沒什麼收穫?因為有障礙。比如,有人開車,車怎麼都開不快,他怎麼解決呢?不停的換發動機,以為這樣就可以快起來,但其實是道路上的障礙太多。所以如果不改善路況,再好的車子,再強大的發動機也沒用。
  • 「我爸一個月賺2000塊錢,很有錢」,不和孩子談錢,財商就會隕落
    多少錢才算有錢?平時的零花錢有多少?小學生的回答中,不乏神回復。「我們校長最有錢,他應該有一億多。」「我的爸爸一個月賺2000塊錢,很有錢!」「我的零花錢一般是禮拜一發,都是幾千萬。」這些孩子的回答,哪個成年人看了都覺得荒謬,雖然反應了孩子們的天真無邪,卻也可以看出孩子們財商的「貧瘠」。什麼是金錢?金錢從何而來?如何合理支配金錢?孩子一概不知。孩子對金錢的概念太模糊了,這大概是很多家長都想像不到的事情。為何孩子的財商很重要?
  • 「打工人」為什麼賺不到錢?
    今天我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聊一聊打工人,那就是打工人為什麼往往賺不到錢?當然我這裡說的賺不到錢,肯定不是說一分錢都拿不到,而是說只能依靠勞動換取微薄的報酬。看著老闆開豪車、住別墅,自己每天卻還要拖著疲憊的身軀。能量滿滿的喊出:『早安打工人的口號。要想獲得穩定的高薪,基本只能通過進入大公司來實現。
  • 為什麼越想賺錢,卻越賺不到錢?
    他跟我倒了一肚子苦水,原來是怎麼回事呢,這兩天他正在為他的項目發愁,說自己這個項目做了有快半年了,還是沒有什麼起色,也沒賺到什麼錢,還虧了50多萬。他就很疑惑,為什麼越想賺錢,卻最終沒有賺到錢呢 ?在我印象中,這個項目已經是我這個小夥伴自從創業以來做的第五個項目了,之前他做過餐飲實體店,微商減肥產品,社交電商項目。。。為什麼都沒有成功呢?
  • 大富翁遊戲中收穫的財商和財富積累經驗
    後來,也陸陸續續的玩過,從大富翁遊戲中,不光收穫了遊戲的快樂,最主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財商,沒有玩過的朋友,強烈建議大家玩一玩,會有不少收穫。 芝麻站長從大富翁遊戲中收穫的有以下5點,希望對你也有所啟發: 1、儘可能多的買入資產。
  • 「沒有錢,鬥不過」,看慶餘年,學富二代範思轍財商養成記
    雖然經常犯二,最終卻成了最會賺錢的人,可以說是商業奇才了。想想自己家的娃兒,非但不會賺錢,還會糟蹋錢。比如,明明有一堆玩具了,還時不時要求買新的,今天說零花錢不夠花,明天說,某某同學穿的名牌他也想要,甚至動不動就打賞個主播,或者給遊戲充值,完全不知錢為何物,錢是從哪裡來的,心安理得地享受並揮霍著父母辛苦賺來的錢。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做家長的,羞於談錢,認為談錢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也不知道怎麼談錢,認為談錢是不道德的。
  • 成功人士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了解金錢的概念
    過去,我們拼的都是智商、情商,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財商這個詞越來越被大家認可。 大家常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人。」 了解金錢的價值巴菲特: 巴菲特曾經接受採訪時,表達了他對於金錢的態度, 「我買不到時間、也買不到愛,但我幾乎可以用錢辦到其他所有事情。那麼我為什麼每天都滿懷期待地跳下床,到了88歲還這樣興奮?」
  • 《會賺錢的人想的不一樣》:永遠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除非靠運氣
    可是為什麼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上呢?是能力不夠,努力不夠,還是欠缺方法和技巧?或者時運不濟?也或許是在你潛意識中,對於金錢、財富有一些錯誤信念,限制阻礙著你,而你並不自知?我們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靠運氣。
  • 檸檬水大戰 ——國際亞馬遜最暢銷兒童財商教育小說登陸中國
    看中、美兩國對孩子截然不同的財商教育 「富人教他們的孩子如何理財,而中產階級和窮人卻從不這樣做。」《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這樣說。「美國爸爸教他們的孩子如何努力賺錢,而中國爸爸卻讓他們的孩子坐享其成。」我們也可以這樣說。
  • 培養孩子的財商
    教育部、郵政儲蓄和銀行每年都開展全國性的校際儲蓄運動。在這種環境下,許多孩子都成了儲蓄迷,他們為了防止自己花錢大手大腳,連提款卡也不申請。猶太人讓孩子延後享受 猶太人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延後享受的理念。所謂延後享受,就是指延期滿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來更大的回報。
  • 如何跟那麼小的孩子講財商?玩一玩桌遊,就能說透「富人思維」
    為什麼我會選擇換羊?因為只有錢/資產流通起來的時候,它才具備更快增值的可能性。 比如我有7隻兔子,用6兔換1羊,留1隻兔子。 錢握在手裡,升值很慢;不停的以錢換資產,才會享受資產增值。 財商法則二:用錢買資產,越花錢越有錢 同樣是花錢,為什麼有人越花越窮,有人越花越富? 在遊戲裡,能看出端倪。
  • 兒童財商教育課 :如何通過理財小遊戲,手把手培養孩子財商?
    與其說是遊戲,不如說是一種生活場景的重現,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很直觀、感同身受地去體會與錢打交道的場景。從而去引導孩子知道父母持家的不易,每一分錢賺來不容易,錢只有一份,可是花的地方卻很多,要精打細算花好有限的錢,所以平時就不能隨意任性購買,要量入為出,計劃支出。
  • 每周財商:理財一定是理性大於感性
    說到理性和感性大家都知道是沒什麼對錯的,不過在對待理財這件事情上,我個人是堅決擁護理性至上的。也許一時的感性能幫你賺到一些好運錢,但是只有理性才能幫你穩定地賺到錢。每當心裡害怕、懷疑的時候,心裡的小雞就會杞人憂天,總是會問自己有關「如果」的問題,類似:「如果明天大虧怎麼辦」,「如果事情不像我想的那樣該怎麼辦」。有時我們看到的新聞,讀到的文章也會讓我們產生自我懷疑,「如果這是好消息,明天應該會大漲」,「這個分析好有道理,我之前的是否應該賣掉」。這些懷疑的話,讓我們的理性漸漸喪失,感性在心中慢慢蔓延。
  • 在網絡上這些人賺不到錢!
    網際網路上的項目多如牛毛,一抓一大把,而且自媒體平臺也非常的多,但是相比而言,個人網際網路創業難度會更大,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有那麼多的人無法從網際網路上掙到錢呢?我總結了一下,有五種人是不適合在網際網路上賺錢的。
  • 財商啟蒙從「大富翁」開始
    大富翁這款跟錢打交道的遊戲風靡了許久,從原來棋牌的形式發展成遊戲APP等多種模式.不僅成人玩起來樂在其中,也可以教孩子玩.。遊戲規則設定貼近生活,像一個濃縮的生活場景,玩完遊戲回味無窮。周末陪孩子玩了兩個多小時,孩子沒感到累,還提出了很多問題,既培養了孩子的專注力,也對兒童財商啟蒙有好處。首先,孩子從遊戲中認識到錢的作用、錢與物之間等價交換關係。我家小孩平時對錢的多與少沒概念,只知道有錢可以買好吃的和玩具。遊戲中提供了各種面值的錢,投資買地、破產規則等,讓她懂得了每人錢數都是有限的,要省著花並且合理投資,手裡的錢才會越來越多。
  • 一說財商教育就給娃買儲錢罐?都2020了,教娃理財新玩法,必須看
    在前面的幾篇文章中,我們提到如何教孩子賺錢,如何教孩子花錢,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來討論如何通過玩轉孩子手上的閒錢來培養孩子的財商, 讓孩子的錢生錢又有哪些妙招。一、培養財商,必須要讓孩子手上有點錢讓孩子獨立管理自己的閒錢,是培養孩子財商的先決條件。
  • 免費送書 《檸檬水大戰》父子共讀財商小說
    因此,埃文和傑茜的矛盾逐漸升級,最後演變成一場「檸檬水大戰」——看誰暑假裡賣檸檬水賺的錢多 ! 兄妹倆絞盡腦汁:尋找最佳銷售位置、製作廣告牌、低價促銷、拉合伙人,甚至還展開了惡意競爭……最後誰贏了呢?《神秘失蹤的錢》在激烈的「檸檬水大戰」過後,傑茜賺了整整208塊錢。為了不輸給妹妹,埃文偷偷地把這筆錢藏在自己的口袋裡,沒想到的是:錢居然被偷了!是誰偷的?
  • 巴菲特:財商教育越早越好,教知識教方法,不如培養這8種能力
    很多人都知道股神巴菲特,但很少有人知道他4歲時就開始自己的第一筆生意,6歲時賺到人生第一筆錢, 11歲開始做股票投資。巴菲特非常推崇兒童的財商教育。他曾參與配音,並授權以其形象製作了一部專門的財商教育動畫片《巴菲特神秘俱樂部》。這部動畫片的主要內容由巴菲特根據自己多年的財富經驗親自編寫,講述了很多財商教育的知識、理念以及需要具備的能力。
  • 小學生賣奇趣蛋一周賺2000引熱議,父母應該給孩子怎樣的財商教育?
    一夜之間,你我都是打工人,一場打工人的狂歡盛宴在網上開始了……打工人集體狂歡的背後,是大家對財富自由的嚮往,而這恰恰也告訴我們財商是多麼重要!最近,一個2年級小學生在微博上引起熱議,因為他在一個星期內靠擺攤賺了2000多元錢,不少人感慨,「都快趕上我一周的收入了」,這個小擺攤人可比打工人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