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遊戲行業和中國的遊戲玩家割裂已久,在政策頻出的當下,這種矛盾更加尖銳的凸顯出來。「產品荒」是這種矛盾的一種體現,每年大量的新遊上線,卻拉不到多少玩家;每年面對大量新遊上線的玩家,卻高呼找不到能玩的遊戲。
「預防近視眼」的通知一出,整個中國遊戲行業哀聲一片,而玩家們在驚嘆的同時,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聲音。
「就算把中國遊戲行業整死也沒關係,反正我很久都不玩中國遊戲了。」
「Steam那麼多好遊戲,主機也不貴,為什麼要玩中國遊戲?」
「中國遊戲死活毫無影響啦,而且就算對Steam動手,我們就名正言順的跨區玩啦。」
「雖然我反對政策,但是把中國遊戲行業整死我還是支持的。」
在政策之下,焦慮的業界和憤怒的玩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中國的從業者們大部分也是脫身於玩家群體,懷著熱愛投身行業,下班之後他們同樣是玩家。為什麼在今天,遊戲從業者和遊戲玩家會有這麼大矛盾,他們何時才能和解?
從業者:懷抱理想,在罵聲中前進
我作為中國人,為中國玩家拿了國際大IP,結果玩家們「痛心」?我才很痛心!
在近期一條中國公司拿下國際知名IP改編免費MMO的新聞下面,玩家們的轉發評論一邊倒的看衰。
一位玩家評論,套路幫他想好了,先三次內測+一次終極測試,每次都要賣激活碼,上線之後首充2萬,讓你感受會呼吸的XXX,送XX坐騎,XXXXX外觀出門右轉外觀商城輕鬆搞定。我是渣渣輝,這是你重沒玩過的船新版本,系兄弟就來XXXX砍我。
該遊戲相關人員表示,看到玩家這樣的評論,他們感覺很痛心。他們作為中國人,為中國的玩家們拿下了國際級大IP,這本該是一件自豪的事情。拿到頂級IP代表著外國IP持有者對中國人的信任和對中國遊戲製作水準的認可,結果卻被自己國家的玩家這麼評論,感覺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並非是個孤立的個例,實際上,在很多中國遊戲公司公布獲得外國頂級IP授權的同時,總有玩家會發出比較負面的評論。而免費網遊則已經成為玩家集火的重點,在大部分中國玩家眼中,免費網遊是無底洞的代名詞。
而在痛心之餘,該相關人士也表示能夠理解玩家的擔憂,希望玩家能夠多給予理解和支持,等產品出來之後再下定論。同時,他也表示業界確實該反思一下自身為什麼會給自家的玩家留下如此不堪的印象,為什麼外國玩家看不起中國遊戲,中國自己的玩家也對中國遊戲充滿敵意。
「人家波蘭人就不會因為他們某家公司拿到國際大IP痛心,我們需要深深思考這是為什麼。」
玩家:永不妥協,在大環境中用腳投票
反正你們就會換皮騙錢對吧?
中國玩家對中國遊戲廠商的不信任積蓄已久。
從端遊時代開始,就有部分中國玩家已經在主機遊戲的薰陶下養成了較高的遊戲審美水準。隨著時間的發展,擁有較高遊戲審美的玩家越來越多,他們接觸外國遊戲作品的方式也更加多樣。
但中國遊戲的整體質量卻沒能跟上玩家成長的腳步,當這群玩家在玩國外3A大作的同時,國內遊戲廠商仍然孜孜不倦的將自己的換皮手遊通過各種渠道推向他們。
而中國的部分遊戲公司通過收割底層用戶的方式積累了大量資金後,便開始追逐IP概念,大量購買國內外知名IP。只是可惜的是,巨量的投入換來的仍然是在用戶嚴重不夠資格的產品,「中國遊戲公司毀IP」的說法也逐漸成為了國內玩家的共識。
今年,國內某大廠拿下了某款國際重量級IP改編手遊,該IP作為一款中國80、90後玩家耳熟能詳的IP,中國公司改編手遊的消息自然引發了大量玩家關注。在產品上線後,大量玩家湧入,B站的一些知名UP主也開始自發錄製評測視頻。
但與其高調購買IP不同的是,在產品層面,該遊戲仍然只是個換皮作品。自然玩家在試完後大呼「上當」,B站評測視頻的彈幕中幾乎是「垃圾」「又毀了個IP」「這不就是換皮嗎」。在TAPTAP平臺,該手遊評分僅為1.6。
中國玩家被中國的遊戲行業傷的太久,以至於當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投票權」之後,通過發表言論、打低分、拒絕遊戲等方式來用腳投票。而在高端玩家群體中,有些玩家已經近5年沒有碰過國產遊戲。
當WeGame公布代理《怪物獵人:世界》時,玩家們仍然普遍持消極態度,各種編排騰訊的段子瞬間飛滿了各大玩家社區。不過WeGame那次真的做了回好人,雖然受到政策影響,WeGame的《怪物獵人:世界》最終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但《怪物獵人:世界》卻為騰訊和WeGame刷了一大波玩家的好感。
在騰訊宣布遊戲下架但聯機服務仍然會繼續支持之後,不少玩家大受感動。有玩家評論,「這是企鵝口碑最巔峰的一天」。
「我們也想給他們機會,可是等來的只有失望。但如果有一天,國內廠商做出了不錯的東西,我們還是願意試試。」
結語:
「大家都不容易,還是希望能夠和玩家們相互理解,共同努力。」
本文系讀者投稿,遊戲論壇發出目的在於交流學習,不代表遊戲論壇觀點。
-END-
相關推薦
延禧攻略出手遊了?原來是換皮蹭熱度,愛奇藝會做什麼樣的官方手遊呢? | 遊戲論壇
遊戲出海大潮再起,但海外還有幾個十年可用?| 遊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