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嬪妃侍寢,全套流程是什麼?「抬龍床」是什麼意思?

2021-03-05 免費久久說歷史

每個朝代侍寢制度略有不同,但嬪妃們面對的情況基本一致——大家都擁有一個男人,他美醜不論,必須好好伺候,否則全家性命難保,伺候好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所以後宮女子無論想不想爭寵,當皇帝召喚你的時候,你都得侍寢。漢朝時期,出現了「召幸」制度,皇帝怎麼能知道,誰長什麼樣,又怎麼根據審美分配寵愛呢?

其實在周朝,是根據身份不同來分配同房的次數,身份越高,分到的次數越多,這樣誕下的皇子也長幼有序,尊卑不亂,皇后更容易生下皇位繼承人。到了唐朝,實際上又延續了周朝的做法,根據身份地位分配。

對於侍寢制度,歷朝歷代都有變革,都不盡相同,但清朝是變化最大的,清朝出現了電視劇中著名的「綠頭牌」,也就是「翻牌子」這是清朝特有的。

其他朝代皇帝還是有很大的隨心所欲的權力,愛寵幸誰就寵幸誰,想起誰就是誰,很多長相低調點的嬪妃,可能就被皇帝給忘了,「翻牌子」在清朝皇帝看來是善舉,是雨露均沾的表現,這樣就不會冷落了某位嬪妃,也不至於讓皇帝心血來潮去寵幸一個妃子,半路上又折回去看另外一個妃子,對皇帝也是一種紀律約束。

《清宮遺聞》裡記載著后妃侍寢的流程——

皇后侍寢的話需要敬事房記載日期,妃子侍寢比較複雜,首先需要敬事房太監將刻有妃子名字的綠頭牌,按照位份擺放好,這個牌子也叫膳牌。

不過如果皇帝用膳後,叫「去」,眾位嬪妃小主就可以散去了,這表示皇帝要單獨睡書房,不臨幸任何嬪妃了。如果取一個綠頭牌翻轉過來,被翻到牌子的就準備侍寢。

翻牌子還有一件事需要注意,電視劇中演的牌子背面朝上,皇帝像抓鬮一樣翻牌子是不對的,其實是有字的一面朝上,皇帝扣過來才是「翻牌子」。

第二步是沐浴更衣,由太監等人抬到皇上的龍床上去,而且被抬上龍床時也必須一絲不掛,要用被子裹起來然後由太監抬到皇上的龍床上去,而且要從皇上露出龍足的地方進去,才算是正式侍寢。

這個規矩,源於嘉靖朝,嘉靖因為太變態,差點被幾個宮女合夥勒死,從此他就得了疑心病,懷疑妃子都想害他,所以妃子侍寢就必須「抬龍床」了,防止攜帶兇器。

第三步是太監「叫去」,太監跟公雞一樣準時打鳴,到底就扯著尖嗓子叫,這叫「催鍾「,侍寢跟午夜驚魂一樣,怪不得清朝妃子不容易懷孕,是精神壓力太大的緣故。

第四步是太監問皇帝留不留,皇帝說留,代表他心裡認這個妃子,有資格生下他的孩子;如果說不留,太監就按壓妃子腰部的某個部位,就可以讓孩子沒希望生下來,說來還是比較殘忍的。

無論如何侍寢制度對古代的妃子而言,也並非是幸事,每天被禁足,又要承受精神壓力,說實話也是生不如死的,所以在古代當什麼也不能當妃子,沒有了人身自由,沒有自由愛某個人的權力,即使享盡榮華富貴,也不過是行屍走肉,生命了無生趣。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古代嬪妃指甲太長,「如廁」跟「侍寢」怎麼辦?
    古代嬪妃指甲那麼長是如何侍寢和上廁所的呢?,古代的嬪妃開始留出好看的長指甲,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一在在後宮中延續,直到清朝,留長長的指甲並佩戴美麗的甲套的這種現象更是空前盛行起來,後宮裡不論是太后還是嬪妃,都有長指甲佩戴彰顯身份的甲套。
  • 古代嬪妃侍寢,為什麼要用被子包裹住身體,太監抬入皇帝的寢宮?
    古代嬪妃侍寢,為什麼要用被子包裹住身體,太監抬入皇帝的寢宮?有野史說,這個制度產生於雍正時期。因為當時,呂留良的女兒呂四娘為了為父報仇,打扮成宮女進宮行刺雍正帝,並割下了雍正的頭顱。後來的皇帝害怕妃嬪身懷利器,故而以這樣的方式送嬪妃入寢宮。
  • 古代妃子侍寢時,為何要包在被子裡,背著進皇帝寢宮?
    古代后妃侍寢是件門道很多的事,「後宮佳麗三千人」,皇帝只有一個,而且古代后妃們50歲後就不能侍寢了,后妃們自然削尖了腦袋想辦法靠近龍床。為解決侍寢順序這件勞神之事,而且我們在看清宮劇時,常會看到當夜幕來臨後,太監就會向皇帝呈上一個大銀盤,裡面放著一批「綠頭牌」,每個牌子上都寫著一個妃子的姓名。如果皇帝想臨幸哪個妃子,就把那個妃子的牌子翻過來。這就是我們說的翻牌。
  • 古代妃嬪侍寢時,為什麼要裹被子進去,被人攙扶著出來呢?
    明清的時候,古代的妃子侍寢不可是直接爬上皇帝的龍床就可以了,而是有一套複雜的程序的。
  • 古代嬪妃的指甲那麼長,侍寢時會不會抓傷皇帝,如廁如何解決
    古代嬪妃留長指甲這件事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不過當時一直沒有非常流行,知道清朝的時候,留長指甲才開始盛行,當時不論是後宮的哪個階級的妃子都會非常小心地保護自己的指甲。第二,在清朝的時候,滿族人非常相信長指甲能夠帶來好運,自己的指甲越長,福氣也就越好,所以,後宮中的嬪妃都會非常仔細地保護自己的指甲不受到傷害。
  • 古代妃嬪侍寢規矩不少,除了不能發出聲音,最後一點也很難接受!
    古代妃嬪侍寢規矩不少,除了不能發出聲音,最後一點也很難接受!
  • 皇上翻牌是什麼意思:原來翻盤還有這麼多講究
    又有什麼講究麼?翻牌子古代嫖客進入妓院,老鴇子嘴上會一股腦兒叫出許多香豔的名字,什麼「翠花」、「小蘭」等等,這就叫報花名,好讓客人選擇,跟如今某些歌廳裡的「點臺」類似。清代的「敬事房」總管太監,跟妓院老鴇子沒啥區別。
  • 【意思】古代妃子侍寢10大絕技,真是絕了~~
    於是,玄宗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將一群妃嬪集中在一起,讓她們擲金錢投骰子,投中者中最優勝者,當夜侍寢。私下裡宦官把「骰子」稱為銼角媒人。後宮妃嬪們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濃香觸體,了無痛楚,夜中侍寢。當時宮中有俗語:「風流箭中的――人人願。」
  • 歷史|古代侍寢的妃子
    古代后妃侍候皇帝睡覺,就是所謂的侍寢,誇張一點叫「勾魂招」。這是嬪妃宮女獲得帝王寵幸的必由之途,因為嬪妃太多,帝王為了決定侍寢人選,嬪妃宮女為了邀得寵幸,就發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原來,皇帝不耐煩為擇妃侍寢而費神,就讓嬪配們擲骰子來定侍寢者。風流天子唐玄宗李隆基的「蝶幸」法,亦類似於此。唐明皇讓嬪妃們在頭上插滿鮮花,然後將親自捉來的蝴蝶放飛,這個蝴蝶停在誰的頭上,誰就能得到明皇的一夜之幸。另外,還有令嬪妃擲金錢以賭嬪妃的「投錢賭寢」法,使嬪妃們競相捕捉流螢,以先得螢蟲者受幸的「螢幸」法,有向嬪妃發射香囊,以中者得幸的「香幸」法等等。
  • 清朝嬪妃的指甲那麼長,侍寢時會傷害皇帝嗎?日常生活方便嗎?
    答案肯定是不會的,皇上何等人也,在侍寢之前肯定是要對可能會傷害皇上到或者讓皇上不舒服的小物件和其他一些細節進行仔細排查,確認不會對皇上有任何不利影響才會讓那些嬪妃開始侍寢。對於妃嬪的鋒利護甲,首先肯定不可能不取下的,其次在侍寢之前,她們本身的指甲都還要塗上一層防護的東西,這樣一來就不會因為一手好看修長的指甲而影響到自己侍寢的大事了。
  • 古代妃子侍寢皇帝,來例假了咋辦?
    「來,上朝,聽邵總繼續給你們講故事」古代皇帝,基本上都是後宮佳麗三千,有的甚至上萬,就比如那位坐羊車隨機臨幸妃子的司馬炎,人家後宮何止萬人啊。在唐朝之前,侍寢這件事,還沒那麼複雜,就是皇帝晚上想上哪去上哪去,直奔妃子的宮殿。如果此時正好妃子例假來了,這位妃子便從自己收下的宮女當中,挑一位最漂亮的來伺候皇上,也算是用自己人來拉攏皇上。
  • 古代妃子侍寢的過程
    古代妃子侍寢的過程 古代皇帝如何玩妃子?性,這個東西,事關本能,連本能也有人幹預,難怪他們不高興。
  • 古代妃子來大姨媽,不能侍寢時怎麼辦?戴上這個東西一眼就知道
    在古代時候的禮儀並不是指修養,還有道德方面的問題,這兩個字同時還是古代的一些普通的規則制度,這樣的制度也是非常嚴格,其實簡單一點來說,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按規矩來做事。咱們也都聽過一句話,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古代那樣一個社會中,所有的人都必須要守規守矩的,尤其是在皇宮中,千萬不能破壞了皇宮中的任何制度,對於那些民間的人來說還好一點,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 古代的嬪妃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為何個個都病怏怏的?原因是什麼
    眾所周知,在古代的時候,皇帝的後宮中擁有著眾多的佳麗,皇帝後宮中的嬪妃的年齡都是相對來說比較小的,更是處在一個女人花樣年華的時期,而且這些嬪妃所過的生活也都是非常的無憂無慮,每天也都好吃好喝,而且還有專門的人伺候這些妃子的日常生活,不用去操勞任何的事情,但是為什麼身體狀況都比較的差呢
  • 古代皇宮妃子有什麼規矩?只有皇帝知道,世人揭露真相
    古代皇宮妃子有什麼規矩?只有皇帝知道,世人揭露真相在古代的時候,一些帝王將相的家庭當中往往會有著三妻四妾的現象,特別是皇室當中,嬪妃的數量更是非常的多。而古代嬪妃侍寢時的規矩,不僅不能出聲,最後這一點更是讓人難以接受,下面就帶大家看一看吧。
  • 古代妃子侍寢過程潛規則 臨幸通房丫頭活春宮
    古代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美女無數,但是皇帝只有一人,每晚臨幸一個妃嬪,其他妃子智能獨守空房,為了爭奪為皇帝侍寢的機會,這些美女們也可為機關算盡,不擇手段
  • 漲姿勢 古代妃子侍寢十大潛規則絕技
    於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這個故事出自晉書卷三十一,因為這個故事,後人把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就稱為「羊車望幸」。
  • 解密:古代嬪妃和皇帝行房事竟然還這般講究
    2014年9月28日訊,要想在萬紫千紅的後宮裡頭出人頭地,要想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皇帝套上近乎,嬪妃們和皇帝上床是必不可少的事,這也是嬪妃獲得帝王寵幸的必由之途。  古代的文人用三千佳麗來形容皇帝的嬪妃眾多,也正因為嬪妃太多,帝王為了決定侍寢人選,嬪妃為了邀寵爭幸,就發生了許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傳說。
  • 古代妃子除了晚上侍寢外,白天都在做什麼?
    隨著一些後宮劇的熱播,我們對古代嬪妃的一些日常生活也有了一些了解。不過大多數的後宮劇都集中體現的是女人之間的爭鬥,這在歷史上也是存在的,畢竟皇帝只有一個,想要保住自己在宮裡的地位,自然是少不了一些明爭暗鬥的。
  • 古代妃子侍寢的方式,原來有這麼多花樣,難怪皇帝都壽短
    《擬古東飛伯勞歌》中就說過:「誰家女兒抱香枕,開衾滅燭願侍寢。」不過,想要真正得到皇帝的臨幸,還要經歷層層把關,嚴格的篩選。首先,則是報花名。報花名指的是古代的媽媽桑給嫖客們介紹姑娘,而起的各種香豔名字,為的是讓客人們選個自己喜歡的姑娘。清代的「敬事房」總管太監,其實,跟妓院老鴇子區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