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德堂天灸療法穴位貼敷方案:肺系

2021-02-12 家德堂

1、體虛、抵抗力低下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中脘、氣海、命門

【配穴】:

1. 體虛易感冒、抵抗力低下加:風門、肺俞

2. 體虛鼻炎加:大椎、肺俞

3. 體虛腹瀉加:天樞、尾骶

4. 體虛多汗加:至陽、肺俞、膽俞

 

例如體虛易感冒:主穴+配穴-中脘、氣海、命門、風門、肺俞


2、感冒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風門、肺俞、身柱

【配穴】:

1. 風寒感冒加:天樞

2. 風熱感冒加:大椎、曲池

3. 暑溼感冒加:中脘、郄門

4. 體虛感冒加:脾俞、足三裡

 例如風寒感冒:主穴+配穴-風門、肺俞、身柱、天樞



3、咳嗽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大椎、天突、肺俞、膈俞

【配穴】:

1. 急性咳嗽加:風門

2. 慢性咳嗽加:中脘、脾俞、腎俞

3. 過敏性咳嗽加:心俞、膽俞

4. 咽喉炎引起者加:心俞、身柱

 例如急性咳嗽:主穴+配穴-大椎、天突、肺俞、膈俞、風門

 

4、支氣管炎、哮喘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定喘、肺俞、脾俞、腎俞

【配穴】:

1. 急性支氣管、哮喘加:風門、天突

2. 慢性支氣管、哮喘加:隔俞、中脘、膏肓俞

3. 過敏性支氣管、哮喘加:心俞、膽俞

 例如急性支氣管或哮喘:主穴+配穴-定喘、肺俞、脾俞、腎俞、風門、天突

 


5、咽喉痰多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天突、大椎、脾俞

【配穴】:

1. 急性痰多加:風門、肺俞

2. 慢性痰多加:中脘、腎俞

 例如急性痰多:主穴+配穴-天突、大椎、脾俞、風門、肺俞

 

 

6、咽喉炎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天突、中脘、肺俞、心俞

【配穴】:

1. 感冒引起加:大椎、風門

2. 過敏引起加:心俞、膽俞、脾俞 

例如感冒引起的咽喉炎:主穴+配穴-天突、中脘、肺俞、心俞、大椎、風門 

 

 

 

 

7、鼻塞、鼻炎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肺俞、心俞、胃俞

【配穴】:

1. 急性鼻塞、鼻炎加:風門、孔最

2. 慢性鼻塞、鼻炎加:膏肓俞、足三裡

3. 過敏性鼻塞、鼻炎加:膽俞、身柱 

例如急性鼻塞、鼻炎:主穴+配穴-肺俞、心俞、胃俞、風門、孔最

 


 

 

8、流鼻涕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風門、心俞、中脘

【配穴】:

1. 急性流涕加:胃俞、大椎

2. 慢性流涕加:足三裡

3. 過敏性流涕加:膽俞、風門 

例如急性流涕:主穴+配穴-風門、心俞、中脘、胃俞、大椎

 


 

 

9、打噴嚏

【穴位貼敷膏類型】:天灸方

【主穴】:風門、肺俞、胃俞、心俞

【配穴】:

1. 感冒、風寒型所致加:大椎

2. 過敏性鼻炎所致加:膽俞 

例如冒、風寒型所致打噴嚏:主穴+配穴-風門、肺俞、胃俞、心俞、大椎

 

 

 

相關焦點

  • 三伏天灸養生法常用穴位之【脾俞穴】
    訓練營學員在正式開營之前通過每天學習1-2個三伏貼需要用到的穴位,掌握定位取穴方法,了解穴位的功效。以便更好的掌握三伏貼的穴位貼敷方法。從入營的那一天開始,訓練營的助教每日會帶您學習1節《三伏天灸療法》課程,學員聽完中醫老苗的課程之後,還有測試題目檢驗學習效果。訓練營助教將根據每個個體的需求提供定製化方案,在完成中醫老苗21節《三伏天灸療法》的課程學習之後,您將有能力為自己和家人朋友定製個性化的三伏貼貼敷方案。
  • 華醫金良「冬病冬治」 三九貼和三九灸開穴貼敷
    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12月21日是今年「一九」第一天,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每年的「冬病冬治」穴位貼敷和三九灸正式開始。華醫金良醫療技術部主任範志奇介紹,冬季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也是各種寒性疾病如寒性關節疼痛、虛寒性胃腸炎、感冒、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的高發季節。
  • ...冬病冬治」正當時 ——青島市中心醫院「冬病冬治」穴位貼敷...
    2020年12月21日是今年一九第一天,青島市中心醫院每年的「冬病冬治」穴位貼敷和三九灸正式開始。
  • 神奇的中醫特色療法—穴位貼敷+多靶點複方療法
    目前治療肝病的方法多種多樣,為何肝病中藥穴位膏貼+多靶點複方療法別具一格?  什麼是多靶點複方療法?  多靶點中藥複方療法一人一方,分病程、病症、病理,採用不用的藥方成分對症施治!是在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的基礎上,以選用多種多靶點、整體性的全成份天然中藥炮製而成,是一種無創傷、無痛苦、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的中醫特效療法。
  • 火龍灸、迷你藥罐、穴位貼敷……這個特色療法中心藏著中醫「絕活」
    現實生活裡,中醫中也存在一些特色療法,能達到良好的康復效果。4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江蘇省中醫院針灸康復科特色療法中心一探究竟。專家介紹,該中心僅特殊灸法就有十多種,除此之外,也開展一些微針針刺、刮痧、穴位貼敷、放血療法、藥物罐等療法,可治療骨關節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多種疾病。
  • 【扁鵲家族】三伏天為什麼要穴位貼?一次性說清
    常見方法如穴位貼敷、穴位埋藏、刮痧、拔罐、臍療、艾灸(艾條灸、隔姜灸等)、針刺治療等不勝枚舉,用以協調臟腑,平衡陰陽。其中穴位貼敷的穴位經皮給藥方式應用較為廣泛,「貼三伏貼」因為應用方便且療效好,所以最易被人接受和應用。三伏天來三伏貼,其實就是利用大自然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順時應勢用藥物改善體質,體質增強了,到了冬天就不容易被寒邪侵襲而生病了。
  • 純粹中醫|2017年三伏天灸時間
    每年的三伏天都是冬病夏治的日子,所謂的三伏天炙,就是此時的一種運用天炙治病的療法。
  • 姜堰中醫院冬病夏治系列報導:穴位貼敷療法
    泰州市姜堰中醫院冬病夏治t——穴位貼敷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源遠流長,可追溯到明清年代,特別是中醫外治之宗清代名醫吳尚先在姜堰行醫多年,「冬病夏治」貼敷療法作為中醫特色治療之一,是重要的治未病的手段之一。其本質是通過三伏天貼敷治療,激發人體陽氣,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的。通過十幾年的臨床實踐,冬病夏治貼敷療法並不是立竿見影的治療方法,而是通過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發揮自身的抗病能力,逐漸減病減症,次數越多,堅持多年,療效更顯,甚至達到治癒疾病。
  • 【家庭醫生】內病外治 貼敷療法
    貼敷療法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應用中草藥製劑,施於皮膚、孔竅、腧穴及病變局部等部位,使藥物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及裡,聯絡臟腑,發揮較強的藥效作用,通過皮膚吸收
  • 吉祥三寶:中醫穴位貼敷療法的未來發展趨勢,您知道嗎?
    再來對比了解一下中醫穴位貼敷療法:中藥穴位貼敷屬於中醫「穴位給藥,貫通經絡療法」,採用中藥製劑通過穴位吸收,進入病變部位,達到再來治療目的。 中醫穴位貼敷療法符合當下患者的消費心理: 1.貼敷兒童無痛苦2.大人貼敷更健康3.綠色健康無副作用4.使用簡單家長更容易接受5.價格更有優勢
  • @松江人,「三九貼」穴位貼敷已經開始啦!
    @松江人,「三九貼」穴位貼敷已經開始啦!三九「三九貼」是在「三九」期間進行的敷貼治療。因為進入秋冬季節以後氣候寒冷,人體陽氣衰減,陽不勝邪,免疫力減弱,此時使用藥物敷貼穴位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它具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健脾益腎、調節脾肺功能等作用,能保持冬病夏治「三伏天」敷貼的效果,還能控制疾病的發作,達到冬夏皆治,獲得更理想的療效。
  • 不能「包治百病」自行貼敷需謹慎,三伏貼出新規:嚴禁不合理擴大...
    今年三伏天自7月16日起,至8月24日結束,共40天,為初伏十天、中伏二十天、末伏十天。「我今年是第四年貼三伏貼了。以前每年冬天總要感冒三四回,聽人說貼這個管用,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貼了一次,結果那年冬天感冒的次數真的有所減少。這不已經堅持了四年了。」嘗到三伏貼甜頭的李阿姨早在7月初就預約好了今年的貼敷。
  • 【中醫貼敷】穴位貼敷療法的治療範圍
    穴位貼敷法則可通過取驅風散寒、宣肺理氣的藥物,選取督脈、任脈、膀胱經的相關俞穴以治之。《皇帝內經》雲:「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清▪《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亦說:「癰疽原是火毒生」。火性炎上,火性上竄,熱氣上騰,故常見頭面部疾病。如咽喉腫痛、口瘡、牙痛、目赤腫痛、毛囊炎、痤瘡、酒渣鼻、抱頭火丹、過敏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白屑風等症。
  • 不堪宮寒苦,「三九穴位貼敷」請安排
    「三九穴位貼敷"療法介紹「三九穴位貼敷"的作用祖國醫學認為,冬至是陽氣入裡最甚的時節。冬至之後,開始"數九」。隨之而來的"三九」天又是順應四時特性、進行"內病外治"療法的好季節。用具有「暖宮散寒」作用的中藥貼敷於特定穴位,通過經絡和氣血循行,使藥力隨陽氣入裡,直達胞宮,起到暖宮散寒,調和氣血的作用。「三九穴位貼敷」適應症凡有小腹涼,或腰臀涼的各類疾病,包括:1.各類痛證,如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
  • 海慈醫療集團冬病冬防三九貼敷12月21日開始
    12月21日冬至節氣,海慈醫療集團兒一科、婦一科、治未病科、心血管一科、針推康復中心理療科等科室已做好開展三九貼敷工作的相關準備。其中兒一科推出兒童隔藥艾灸等特色療法,針推康復中心理療科增加了三九加強針、三九加強灸、三九加強罐等療法。
  • [宅媽講三九灸]
    三九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陽氣斂藏,氣溫極低,人體皮膚乾燥,毛孔閉塞,氣血不暢,所以在三九天用天灸療法貼敷穴位施灸,就可以起到溫陽益氣,補腎散寒,健脾益肺,通經活絡,平衡陰陽,調整氣血,增強人體臟腑功能,促進人體陽氣充沛,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具有強身、防病、治病的效果。《內經》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 三伏天要「對症」貼敷,這些注意事項須知道!
    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副院長童安榮向記者介紹了三伏貼的機理: 三伏貼是以中醫養生理論為基礎,用特製的中藥,每年三伏天在特定的穴位貼敷,以達到保健養生的一種療法。
  • 發泡灸、疤痕灸和灸泡
    發泡灸,古代稱為「天灸」或「自灸」,現代稱為「藥物發泡灸」或「冷灸」,是指採用對皮膚具有刺激性的藥物塗抹或貼敷在穴位、病處,使局部皮膚充血、起泡,有如火燎之狀,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灸治療法。屬中國傳統的灸術之一。
  • 斑蝥敷灸
    系以斑蝥粉敷貼穴位或患部,使皮膚充血,發泡,甚至化膿,達到治療全身疾病的目的一種中醫外治法。斑蝥,又名斑毛、斑貓。臨床所用的是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乾燥蟲體。。早在《醫宗金鑑》就有用斑麝丸(斑螫、麝香研末白酒調丸)貼灸治療咽喉腫痛的記載。《衛生鴻寶》也有用斑蝥散貼灸治療風寒溼痺的記述,稍後的《外治壽世方》提到:瘧疾「斑毛一個用膏藥貼於印堂,須早一日貼,一周時即效」。
  • 2017年三伏貼貼敷時間
    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緩解期敷藥治療,能夠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