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歡迎的入侵物種,這種外來的河馬竟填補了哥倫比亞的生態空缺

2020-12-11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一直以來,哥倫比亞這個國家是沒有河馬的。在幾十年前,一位名叫巴勃羅·埃斯科巴(Pablo Escobar)的大富豪(史上最囂張的毒梟,曾被《財富》雜誌評選為全球7大富豪之一)將河馬這種動物帶到了哥倫比亞。如今,河馬已經在哥倫比亞的河流生態系統中茁壯成長。

然而,作為一種「入侵物種」,科學家們卻不擔心它們的存在,更不用擔心它們會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科學家們甚至懷疑,當地的河流生態系統可能受益於這些非本地河馬的存在,這些大型食草動物填補了該地區幾千年來一直空缺的生態位。

許多曾經在地球上遊蕩的大型食草動物,如巨型地懶,在大約10萬年前已經滅絕了。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寫道,隨著大型食草動物的消失,沒有了這些動物的糞便,大量的土壤缺乏養分,這種情況改變了植物的生長,甚至影響了水的流動性。

然而,科學家們報告說,新引進的非本地食草動物——如埃斯科巴的河馬——可以振興和豐富這種生態系統。

1981年,埃斯科巴從美國進口了四隻河馬,將它們飼養在在哥倫比亞麥德林附近的莊園的一個私人動物園。據《科學美國人》今年2月報導,在他的毒梟帝國垮臺後,河馬逃走了,並一直在野外繁殖,目前數量已達80隻或更多。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使用數據模型,分析了生活在13萬年前到現在的427隻體重至少10公斤重的大型食草動物的生態影響,看看如果大型食草動物回來的話,曾經因為大型食草動物滅絕而導致的病態生態系統是否能恢復健康。

研究人員認為,在哥倫比亞,叛逆的河馬「呈現出多種滅絕物種特徵組合的嵌合體」。換句話說,河馬對它們的棲息地的影響——它們吃多少和吃什麼類型的植物,它們在它們的活動範圍內移動多少,它們如何消化它們的食物,還有作為糞便返回棲息地的營養物質的數量——這些活動曾經是由巨型地懶或猛獁等各種龐大的本地食草動物完成的。

在埃斯科巴的河馬入侵哥倫比亞河流之前,南美洲最後一個漫遊的大型食草動物是大約11000年前消失的巨型美洲駝。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寫道,與現代河馬最接近的滅絕物種是大頭駝。然而,研究人員發現,河馬與一種已滅絕的半水棲有蹄動物「lubanodops lopesi」也非常相似。

研究人員報告說,這意味著河馬在河岸上吃草的方式可能與已經滅絕的美洲駝的習性相呼應,但可能通過糞便分配營養物質的方式更類似於另一種已經滅絕的河馬。目前,埃斯科巴河馬的生態影響還基本未知。但是一些專家認為河馬對環境並不是一個好消息。據《科學美國人》報導,事實上,它們可能會破壞哥倫比亞生態系統的平衡,因為它們會產生大量的糞便,影響水的含氧量。

目前,對於外來的河馬是否能填補哥倫比亞當地的生態系統的空缺的問題,科學家們還在爭論中,還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但這個研究卻再次提醒了我們,當生態系統缺少了其中一環,生態系統就得面臨崩潰的危機。

相關焦點

  • 哥倫比亞毒梟的寵物河馬 已繁衍成為當地的入侵物種
    巴勃羅·埃斯科巴爾(Pablo Escobar)的寵物河馬,已經在哥倫比亞泛濫成災,或對當地水系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 1980 年初期,這位臭名昭著的大毒梟在哥倫比亞建立了一座家庭動物園,其中包括犀牛、長頸鹿、斑馬、河馬等奇珍異獸。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生態環境部更新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一起來漲點知識
    中國生態環境部昨天(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海外來客」如何「偷渡入境」?
  • 那些打敗中國吃貨的外來入侵物種!
    一說起外來入侵物種,大家肯定回想起小龍蝦。小龍蝦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可以說是失敗的,在中國它本來是可以成為一霸的,但是因為其鮮美的肉質加上各種美味做法,被我大吃貨帝國的吃貨們給吃到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了,可以說在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是相當的丟臉。
  • 專題:外來入侵物種 植物篇
    然而,在外來物種中,也有一些在移入後逸散到環境中成為野生狀態。若新環境沒有天敵的控制,加上旺盛的繁殖力和強大的競爭力,外來種就會變成入侵者,排擠環境中的原生種,破壞當地生態平衡,甚至造成對人類經濟的危害性影響。此類外來種則通稱為入侵物種,如異簷花、鳳眼蓮(俗稱水葫蘆)、豚草等。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30%的魚類因此瀕危
    根據《澎湃新聞》6月3日的報導,根據中國生態環境部6月2日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截止到目前,中國已經發現了660多種外來入侵的物種,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物種——小龍蝦。小龍蝦竟也是外來物種?說起來,中國的小龍蝦是從日本傳入我國的。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記者 | 牛其昌1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被這種外來物種入侵,美國政府頭疼不已
    能夠給美國帶來諸多好處的五大湖,逐漸被一種外來物種入侵並開始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美國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又無計可施。五大湖地區生態環境良好,既可以發展旅遊業也可以利用水力發電、湖中生活的各種野生動物也在維持著當地的生態平衡。能夠擁有五大湖這塊風水寶地,美國曾讓不少國家都豔羨不已。
  • 這種魚類成為外來入侵物種,美國十分苦惱,網友建議將其做成美食
    在地球上存在著233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些國家中有強有弱,其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其次是俄羅斯和我國,但是任憑一個國家有多強大,他都需要維持自身國內的一個生態平衡,如果這方面出現問題,那麼將會帶來極大的影響。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解決不了問題
    美味的小龍蝦、嬌小可愛的牽牛花、五彩斑斕的巴西龜……這些可都是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不只有小龍蝦,已有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都咋來的?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多數人認為離自己特別遙遠,如果硬是要想下去,可能威脅莊稼的田裡的種子,河裡的魚,是離著自己最近的。而事實上,走出家門,火遍全國地攤夜市的小龍蝦,時不時就能看到被售賣的福壽螺,還有最近兩年剛出現的草地貪夜蛾,都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代表。
  • 彩色蝸牛竟是外來入侵物種!
    據說,這種蝸牛色彩鮮豔,赤橙黃綠顏色各異和很多人童年印象中的蝸牛差別非常大。那麼,這種蝸牛的彩色皮膚是天生的嗎?會不會是一些新培育出來的品種呢?為了眼見為實,記者從網上購買了圖片中的彩色蝸牛。這些蝸牛身體的顏色雖然不像圖片上那麼豔麗,但確實可以稱得上色彩繽紛。可這麼漂亮的顏色會是天生的嗎?有沒有可能是被染色的呢?
  • 面對這些外來入侵物種,即使是中國吃貨也無從下口
    這麼想其實是很危險的,生物入侵的危害絕非戲言,國家嚴令禁止控防也是有原因的,小龍蝦作為一個失敗的入侵物種只是例外,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即使是資深吃貨也下不了嘴的入侵生物。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原產自東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通常體長7-8釐米,大的能長到20多釐米,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蝸牛品種。
  • 是外來入侵物種嗎?
    小龍蝦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原產地是美國,後來美國傳入日本用來給牛蛙做飼料,接著傳入我國南京,用來做水質改良的清道夫魚蝦類。這個說法應該可以說是目前關於小龍蝦的起源和來歷的最權威的說法。克氏原螯蝦:怎麼評價這種說法能?應該說如果專門指的是這種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在養殖的小龍蝦的話,它的確是外來物種。我們現在養殖的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美國確實是原產地。相對於其他外來入侵物種而言,克斯原鰲蝦的命運有點悲催。在我們這裡,如果你要說10年以前,這些克氏原螯蝦的命運還是不錯的。
  • 這種外來入侵物種,國人不要吃了,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導讀:如今入侵物種已經成為了各國亟需解決的難題,其中一些入侵物種能夠被人們合理利用,例如小龍蝦,如今在我國甚至要依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國人的胃,但有一種入侵物種國人卻是不敢吃,其身上的寄生蟲數量高達6千條,一旦烹飪方法不當、生食或未熟透食用的話,極易威脅人的健康。
  • 馬纓丹,這種美極了花竟是外來入侵物種
    下面咱一起深入的了解一下這種美麗的植物吧~一、馬纓丹的植物特徵馬纓丹原產於美洲,屬於馬鞭草科直立或常綠灌木,又叫五色梅、臭草。它的植株高為1~2米,莖枝均呈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鉤狀刺。單葉對生,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花序直徑1.5~2.5釐米,花萼管狀,花冠黃色或橙黃色,開花後不久轉為深紅色。
  • 婆婆納一家及入侵物種
    大家以後拍攝時,可以適當減曝,比如在光圈優先模式下,把曝光補償調低一點,調到-0.3或-0.7,使整個畫面稍稍壓暗,花朵細節更豐富,更漂亮些。可以試試。大家如果沒有其他要說的,我們就進入第二主題,關於入侵物種的討論。我也作個拋磚引玉,看看大家以前有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
  • 同樣是入侵物種,小龍蝦被吃到靠養殖,這種動物卻無人去吃
    巴西紅耳龜巴西紅耳龜這種看似人畜無害,風靡爬寵屆的小龜,卻早已經進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世界最危險物種的名單。此龜生命力極其頑強,習性在龜類中也是非常兇狠的,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巴西龜的入侵巴西紅耳龜因耳後明顯的紅色紋路而得名,一般也稱其為巴西龜,這種龜並不都分布於巴西,而是產於美國西西比河沿岸及中美洲等一些國家。中國1987年引種後,由於沒有天敵,大量繁殖,成了不折不扣的外來入侵物種。
  • 這種植物在鄉下泛濫,屬於外來入侵物種,生命力強大繁衍速度快
    但也有一些野生植物,是農民最討厭的,像是身上藏著劇毒的,有銳利尖刺的,還有外來入侵物種。這些植物,不僅不可以食用,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更是蘊含著危險!今天所介紹的野生植物,就是一種滿身是尖刺的野草,是鄉下百姓最痛恨的幾種植物之一,它就是「喀西茄」,是一種直立草本至亞灌木植物,正是因為它,小時候,有些一起上山下山,到處亂竄的小夥伴,可算是遭了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