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跑步機如何選購
(1)根據舒適性選擇:根據自己使用跑步機的體驗結果,選擇能讓自己使用時感到舒適的跑步機
(2)根據跑步面積選擇:跑步面積會影響到跑步時的便利性,大空間大面積的跑步機,活動範圍更大,用起來更順手。
(3)根據預設程序選擇:有時自己想監控自己跑步時的各項數據,可以選擇預設功能完全滿足自身需求的跑步機。
一、馬達功率
馬達作為跑步機最核心部件之一,想必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馬達可以說就是跑步機的「心臟」,由此可看出馬達的好壞也同時決定著跑步機的好壞。一般來說,馬達馬力越高,則說明跑步機穩定性能也就越高,與之對應成本、價格也就越高。因此,挑選跑步機第一步就是明確馬達功率,因為對於大多數普通運動者來說,馬達平常是不易看到的,所以只有深入了解,才能選擇到一臺適合自己的跑步機。
當然,在這其中還是要知道跑步機馬達功率單位為HP (Horse Power),即表示跑步機在一定時間內所能達到的最大功率。而常見跑步馬達功率主要分為2.5HP、3.0HP以及4.0HP三種。
2.5HP馬達
主要特點:配置這種馬達功率的跑步機一般可以承受人體重量在60kg的人群,當然這只是常規建議值,因為現在有許多品牌的跑步機最大承重量有差距,主要還是以持續馬力為準。如果長期按照超過跑步機本身馬達功率來跑步,勢必會造成超負荷的情況出現,縮短跑步機本身使用壽命,所以對於這些情況要尤其注意。並且跑步機的承重量實際上也會與馬達本身質量、做工、材質等佔到一定關係。
挑選建議:一般有著慢跑習慣、或者上了年紀的運動群體(初級運動者)可以考慮這類跑步機。
3.0HP馬達
主要特點:這類馬達功率的跑步機屬於動力比較大的跑步機,但是建議在自身習慣時間內進行跑步使用,以確保跑步機在使用完之後有一個穩定持續的散熱時間,避免因溫度過高造成馬達損壞的情況。
挑選建議:如果自身體重在90kg以上的人士可以不用考慮,因為因為如果體重超過跑步機的最大載重量,對馬達實際上是一種間接損耗。
4.0HP馬達
主要特點:由於近幾年跑步機市場已趨於飽和,所以出現4.0HP跑步機及其以上的跑步機已經十分常見。通常這類跑步機馬達功率較大,帶動其動力也較大,在進行跑步時發揮的性能也就越穩定。但是相應馬達的製作成本也會稍高一籌,所以大功率馬達的價格區間也會越高,實際耗電量耗電量也較大,在平常使用完之後的保養也是得尤為重要。
挑選建議:如果是專業跑步運動員或者體重大於150斤的都可以考慮4.0HP馬達功率的跑步機;
二、跑帶寬度
跑步機的跑帶寬度可以說是很多人選擇時會忽略的一個。因為大家一般會過多把關注重心停留在跑步機的馬達、減震上面,但是這並不代表就可以不重視。因為會往往使用完之後才會發現跑帶寬度比實際要小,甚至於健身房內的跑步機相比,完全沒有可比性,導致自己無法放開去跑步。而現在常見跑步寬度大致分為42CM、45CM、48CM、52CM四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跑帶寬度越寬就代表越好,自身在選擇時還需結合實際,下面就來區分其不同之處。
42CM跑帶
一般來說,42CM的跑帶寬度可劃分為小型跑步機,其馬達電力與自重都比較小,所以承重負載能力也會相對小很多。而這類跑步機在設計上就是為青少年跑步人群為出發點。
因為42CM的跑帶配置2.5HP的馬達,承載青少年幾乎沒有任何問題出現,並且在價格區間上也相對實惠。
45CM跑帶
45CM寬的跑步機一般是配置3.0HP馬達,相對來說已經是大眾跑步的配置標準。並且這種跑步機寬度一般負載體格偏瘦的人群是最為合適的。
因為瘦人自然站立在跑步機上的雙腳間距為30CM這類寬度的跑步機跑帶會留有足夠的緩衝空間,其次偏瘦人群也可通過45CM跑帶寬度的跑步機來達到增肌的目地。
48CM跑帶
48CM寬的跑步機一般也是配置3.0HP馬達,屬於性價比比較高的一類跑步機。通常可容納體型稍寬的跑步者,保留空間適中,在跑步使用過程中雙腳不會觸碰到跑步機的邊條位置。
其次為什麼其性價比高呢?因為這類跑步機跑帶寬度可以容納更多不同身型的人群使用,其次8CM寬跑帶的跑步機基本沒有多用材質,無論是從自重,承重,使用者舒適度,價位等各個方面考慮,都佔據上風。
52CM跑帶
52CM跑帶的跑步機一般是配置4.0HP馬達,在跑步機跑帶寬度劃分中屬於中高端的機型,一般除了自身體重超過超過100kg,否則完全不用考慮其承重問題。確保自己可以時刻享受到放開敞跑的樂趣,並且無論男女老少都是實用,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則也可以考慮這類跑步機。
三、減震系統
跑步機如果沒有良好的減震系統,給人感覺就像是在戶外平地上跑步。因為其造成的衝擊力與平地相比也會大一些,長期以往下去,也會對自身的膝關節造成影響。所以除了關注跑步機馬達功率、跑帶寬度之外,對於其減震系統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而常見跑步減震系統分為矽膠減震、懸空減震、彈簧減震三種。
矽膠減震
這類跑步機減震系統顧名思義是在跑步機上安裝矽膠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減震系統。在跑步過程中可在最大限度地分散跑步機跑板對於人身體所產生的反衝擊力,有效保護腳踝與膝關節位置。所以可以說只是一種設計科學合理的減震系統,並且在跑步過程中跑步機也會最大程度上濾除雜音,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跑步環境。
懸掛減震
懸掛減震是跑步機減震系統一種效果較好的,一般由彈性元件、減振器與導向部件組成,在跑步過程除了保護膝關節之外,也可使得大腿肌肉保持在一個運動頻率之上,提升跑步的節奏感。其次這種減震系統也類似於汽車中常用的懸掛減震,不足之處就在於跑步機產生的噪音較大,一般來說價格較高,建議有著一定跑步水平的人士選擇。
彈簧減震
彈簧減震光從字面意思來簡單理解就可知道是通過彈簧來達到減震效果。並且現在大多數跑步機均是採用橫向與縱向的組合放置來達到一個優化目的。
因為採用這兩種方向進行放置起到的減震效果,會比其他減震系統的跑步機多吸收63%的衝擊力,在跑步落腳時跑臺下沉並縱向回彈過程中,通過橫向減震分散對膝關節的衝擊力,可極大低減少了膝關節的傷害。
因此在選擇彈簧減震系統的跑步機時,可以留心觀察其結構,一臺良好的跑步機必定是採用是橫向減震與縱向減震相結合的組合減震位置排列,不僅能將膝蓋承受的作用力降低到最小,還能起到降噪作用。
總結:
挑選跑步機除了跑步機品牌外以上三點尤為重要,其中我覺得要把精力更多的放在馬達和跑帶方面,為什麼這麼說呢?縱然跑步機減震很重要,但這東西就是一分錢一分貨,3000元以內的減震大同小異,非專業人士也只能看看商家的描述沒有什麼參考性,也看不懂)!